地表水地下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2157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表水地下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地表水地下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地表水地下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地表水地下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地表水地下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表水地下水.docx

《地表水地下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水地下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表水地下水.docx

地表水地下水

§1.河流地质作用与河谷地貌

一、河流地质作用

机械侵蚀

1.侵蚀作用

化学侵蚀

①对河床基岩侵蚀,与河床岩石力学性、质河流含沙

量、河水流速有关.

据作用方向

下蚀作用②海平面大致是下蚀极限----基本、永久侵蚀基准面.

暂时、局部侵蚀基准面:

④特殊现象:

向源侵蚀、袭夺现象

侧蚀作用特征:

对河岸冲刷、破坏,冲河岸下部坡角→岸坡陡,下部掏空形成反坡,塌陷,河岸后退,河谷变宽.

作用结果:

河曲、牛轭湖、古河道

2.搬运、沉积作用

A.机械搬运:

搬运机械碎屑物

化学搬运:

溶解作用

推移、

机械搬运:

跃移

悬移

二、河谷地貌

(一)河谷的地貌特征

1.河谷组成

谷坡:

阶地

河谷河床:

岩坎、石滩、深潭、深槽

谷底

河漫滩:

二元结构

2.河床的地貌形态

山区河床总特征:

不平整、岩坎、石滩、深槽、深潭发育

3.河漫滩:

山区河漫滩发育较少,多在河曲凸岸或河谷开阔处

河漫滩处的沉积层具有二元结构:

下部为河床沉积物颗粒较粗的砂砾石,上部为河漫滩沉积物,颗粒较细的粉土、黏土,这就叫二元结构。

心潭、边潭都具有二元结构。

4.河流阶地:

地壳上升、气候变化引起河流下切形成

由下→上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一级形成最晚,越老的阶地在最上边,形态保存越差

③分类:

(据成因)

侵蚀阶地:

由基岩构成,山区常见,作大坝接头、厂房、

桥地基有利

堆积阶地:

由冲积物组成,河流下切为超过沉积物厚度

分上叠阶地、内叠阶地,反映地壳运动

基座阶地:

上部为冲积物,下部基岩

说明地壳上升显著

后期下切超过沉积物厚度

三、松散堆积物类型

(二)不同类型的松散沉积物

1.坡积物:

暂时性水流沉积

成分:

母岩成分、风化产物

(1)物质组成特征:

分选性差,无层理,厚度小,堆积物疏松

岩石粒度:

斜坡上部粗——以碎石为主

斜坡下部细——粘土为主

(2)坡积物工程特征:

①疏松、孔隙大→压缩性大

建地基时注意,沉陷量大,不均匀沉陷

②易产生滑坡

当下伏地层陡,有水浸润时,降低边坡的稳定性,开挖基坑时注意边坡稳定性

2.洪积物:

暂时性洪流沉积

物质组成特征:

固体物含量大

分选性由上→下,渐好

特殊地形:

洪积物由于在沟口,地形开阔,坡度小→水流分散,流速小,而逐渐堆积呈扇形或锥形→洪积扇、洪积锥、洪积裙

洪积扇特点:

扇顶——砾石粗大,巨大石快,分选性差,磨圆度低

上部——以砾石为主,有分选性,山洪周期性,不规则交替层理

下部——细粒的砂、粉砂、粘土为主,分选性好,具有明显的微斜层理、水平层理,砾石磨圆度好

(2).洪积物工程特征:

城市建工主建在洪积扇

洪积扇:

顶部:

洪积物颗粒粗大,孔隙度大,透水性强→地下水埋藏深,土承载力较高→良好的天然地基

扇缘:

颗粒细,透水性弱,成分均匀,具较大压缩性→不宜做大型地基

中部:

岩性变化无常,地下水位抬高,土质软弱,不宜作建筑物地基

3.冲积物:

(河流沉积)

物质组成特征特点:

分选性,磨圆度好,有明显层理,交错层理

①山区河谷冲积物:

粗砾屑为主,分选性、磨圆度

②山前河谷冲积物:

与洪积扇相似,交错层理

③平原河谷冲积物:

一般为粘性土与砂层、互层

(2).冲积物工程特征

山区河谷冲积物:

①以粗粒物质→岩石强度高,压缩性小→可作一般建筑物地基②强透水性→建坝、闸地基时注意防漏潜蚀问题

平原河谷冲积物:

以粘土、砂层互层

①地基——承载力差

②水库渗漏通道:

古河道

③阶地上的冲积物,经干燥胶结作用,结构密实,含水量小,压缩性小,强度高→可做一般建筑物地基。

5.黄土:

风化沉积或水成

特点:

①黄土为主

②颗粒成分均一,含50%以上的粉土颗粒,10%~20%粘土和砂粒

粗粒:

石英、长石、CO32-矿物

③矿物成分:

细粒:

粘土矿物:

水云母,高岭石、

④结构疏松,孔隙度高,达50%以上

⑤垂直节理发育

⑥富CaCO3,透水性好

⑦遇水浸湿后迅速崩解,引起沉陷——湿陷性

指出:

不同地区时代,湿陷程度不同

5.黄土:

透水性性强,湿陷性可引起地基突然沉陷

湿陷程度系数

衡量

=

—元侧胀条件原土样在200kPa压力下,稳定后高度

—压缩稳定后的土样,侵水变形后高度

—土样原始高度

<0.02≥0.02

非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

0.02~0.030.03~0.07>0.07

轻软中等强

我国中、下更新世(Q1,Q2)不具湿陷性

上更新世(Q3)近代沉积(Q4)具湿陷性

湿陷性随h深度而,(10~16m)以下随渐消失。

 

§2.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概述:

1.地下水:

埋藏在地表以下岩层或土层空隙中的水

空隙:

孔隙、裂隙、空洞

2.来源:

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水蒸气在空隙中的凝结

3.地下水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矿企业供水,与人类生产、生

活密切相关。

现今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促进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但其

对工程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性:

①地下水位低于库水位时可产生渗漏。

②地下水在渗流压力作用下,带走松散岩层、断层破碎带等软弱结构面中的细

小颗粒→岩体掏空,地基破坏

③地下水使粘土软化、泥化

④地下水使部分岩石体积增大,引起工程失事

⑤地下水使CO32-岩盐产生空洞,成为渗漏通道

⑥开挖地下洞室时,有时产生地下水涌入

⑦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起腐蚀作用

所以分析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系数时,必须查明地下水特征。

一、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的岩层中

透水层

岩层含水层

隔水层

1.据地下水在三种岩层中的埋藏特征分类

包气带水:

潜水面(即地下水位面)以上的水

潜水:

第一个连续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饱和带水

承压水:

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

2.据含水层空隙性质:

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饱和带水水源丰富,对水利工程影响意义均较大

二、潜水

1.分类:

孔隙潜水、裂隙潜水、岩溶潜水

2.特征:

①潜水面之上无稳定隔水层

②补给源:

大气水、地表水

潜水水气易污染,且受气候影响

③潜水自水位高处→水位低处渗流

④山脊地带,在潜水位最高处可形成分水岭

⑤潜水面受地形、气象、水文等因素控制,一般地面坡度越大,潜水面的坡度越大,潜水面常小于当地地面坡度

3.潜水等水位线图及埋藏深度图

方法:

(一)平面图法:

等水位线图

①同一时期测点的水位

②对不同时期等水位线图对比,了解水位动态一般

(据各测点井、孔、泉)分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两期分别做等水位线图水位标高画出水位相等的线

③了解:

a.潜水流向及水力坡度

平均水力坡度

b.确定潜水与河水关系:

潜水补给河水

河水补给潜水

一岸河水补潜水,一岸潜水补给河水

c.确定潜水面埋藏深度画等埋深线。

地形标高—潜水线=埋藏深度

三、承压水

1.概念:

具承压性质的地下水,两隔水层之间。

2.特征:

①明显分出补给区、承压区、排泄区

补给、径流、排泄规律

a.补给方式:

补给区出露地表—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补给区位沼泽河床—地表水补给

补给区潜水含水层以下—潜水补给

补给区承压水自补给

b.径流:

受地形、含水层透水性、地质构造、承压水位差决定,补排地形高差水位差大,透水性好,构造挠曲小,则径流越通畅地下水交替作用强,矿化度低水质好。

c.排泄:

形式①含水层出露地表当承压水位差大,承压水为泉的形式喷出或补给地表水

②含水层被断断切割断层导水作用沿断层线以泉形式排出。

②承压区中的水受静水压力作用,打钻水位上升,地下水喷出

初见水位:

钻水打穿隔水层顶见水位

承压水水位

承压水位:

水位上升呈顶板上某一高度稳定

水头:

承压水位与隔水层顶板距离

正水头:

水头高出地面

负水头:

水头低于地面

③基岩地区承压水的埋藏类型决定地质构造

适宜形成承压水的地质构造——

单斜——承压斜地

向斜(储水构造)承压盆地

3.等水压线图:

—承压水等水位线图

据测点的承压水位绘制。

了解:

承压水流向、水力坡度、水位埋深、水头大小、含水层厚度。

§3.岩溶水

岩溶水富集环境——岩溶——KARST地貌

一、岩溶的形态

溶蚀漏斗:

底部有落水洞与地下暗河相通

落水洞:

与含水层相通,洞壁近垂直——竖井

溶蚀洼地:

溶隙、溶孔:

溶洞:

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形成地下暗河

石芽、石钟乳、石柱、残积红土:

盲谷、伏流:

二、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1.岩石可溶性:

岩溶发育的物质基础

2.岩层具透水性:

取决于裂隙、孔洞多少、连通性

3.水的溶解能力:

取决于CO2含量

4.水的运动状态:

水循环交替好——有利岩溶发育

5.气候、地形、植被等

三、岩溶类型及发育程度

(一)可溶性岩的出露条件

裸露型岩溶:

石林,出露地表

覆盖型岩溶:

覆盖层厚度<50m,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埋藏型岩溶:

埋藏于非可溶岩基岩以下

(二)按气候带划分

南部热带岩溶:

岩溶发育强烈

中部亚热带岩溶:

北部温带岩溶:

我国分布广,雨水多,温度高,植被好,裂隙带、碳酸岩溶发育

干旱地区岩溶:

温度低,植被少,降雨量少,岩溶微弱

海岸岩溶:

四、岩溶分布规律

(一)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

1.垂直岩溶发育带:

2.水平、垂直岩溶交替发育带:

最高水位、最低水位之间

水位升高,则水平流动;水位降低,则垂直流动

发育:

溶洞、落水洞

3.水平岩溶发育带:

4.深部岩溶发育带:

(二)岩溶平面上分布的不均匀性

控制因素:

1.断层、裂隙等地质构造,尤其是区域性断裂对岩溶发育长起控制作用

压性断层:

阻水性质,岩溶不发育,但上盘破碎,岩溶较发育

张性断层:

其裂隙张开状态,岩溶非常发育

褶皱核部、转折端,发育张裂隙,为岩溶发育带,翼部岩溶不发育

2.分布受岩层及岩性组合的控制

可溶性岩在上部,非可溶性岩为下部,则非可溶性岩形成相对隔

水性,则在分界面以上形成岩溶带

3.地壳运动控制了岩溶发育的多层性

地壳稳定→饱水带中水侵蚀形成水平溶洞

地壳上升→溶洞上升

地壳稳定→一致溶洞下部地层,受溶蚀→新水平溶洞

地壳下降→溶洞下降

地壳稳定→在原位置上部又溶蚀

形成多层

4.岩溶发育深度受可容岩层底板控制

曾经:

受地方性侵蚀基准面控制

五、岩溶水

储存、运动于溶蚀洞隙中的地下水——岩溶水

(一)潜水:

类型

承压水:

岩溶地层与非岩溶地层互层

(二)特征:

①空间分布广,变化大;与岩溶裂隙连通性有关

②岩溶水运动性质具差异性:

有压水流:

断面小的裂隙中

同一含水层

无压水流:

孔洞大时

紊流:

大孔洞地段,V快

流态

层流:

裂隙中,水受阻力大,V减小

③补给:

大气降水→岩溶水动态受气候影响

水位、水量变化幅度大

④岩溶水排泄;集中、排泄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