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016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5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

二、班级分析:

我班共有51名学生,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与用口诀求商;时分秒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方向与位置;统计与猜测

四、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

(二)”。

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乘法”,第五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

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

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

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

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创造情境,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鼓励算法多样化。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布置作业要科学合理。

作业除了基础统一之外,要分层次留作业,多留研究实践性作业。

五、课时安排: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2.乘法口诀

(一)------------10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6.乘法口诀

(二)――――――7课时

7.时、分、秒―――――――4课时

8.乘法口诀

(二)――――――7课时

9.除法――――――――――8课时

10.统计与猜测―――――――――4课时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1、数一数

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课题: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如果想到的同学可以举手回答。

“叫猫不是猫,象熊没熊高,人人喜欢爱他是咱中国宝”

学生:

熊猫。

同学们真聪明,一猜就能猜到,老师真佩服你们。

今天呀老师请来了很多小小熊猫到我们请室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大家快来数一数有几只?

(出示熊猫图)

二、数数活动

1.活动

(一):

数小猫

A、学生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数,在数的基础上列式子计算。

B、汇报各种不同的数数方法以及不同的计算方法。

可能是:

①1个1个地数,数出15个1。

1+1+…+1=15(只)

②3个3个地数,数出5个3。

3+3+3+3+3=15(只)

③5个5个地数,数出3个5。

5+5+5=15(只)

④……………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D、结语:

像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横着一排一排地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计算起来比较简单。

2.活动

(二):

数方格

A、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数法,并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B、汇报,此时绝大多数小组会出现以下良种有规律的数法。

①横着数:

每排有8个,共4排。

8+8+8+8=32(个)

②竖着数:

每列有4个,共8列。

4+4+…+4=32(个)

C、让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所有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2、活动(三):

数苹果

①出示苹果图。

提出问题:

A、5盘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3+3+3+3+3=15(个)

B、10盘呢?

3+3+…+3=30(个)

C、95盘呢?

3+3+…+3=?

(个)

③时间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把算式写完整。

然后让孩子谈谈想法:

随着盘数的增加,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

教师引导:

有没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呢?

(为下节课乘法的教学作好铺垫)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

对于有规律排列的物体,我们学会了横着数和竖着数;发现这两种数法算式虽然不同,但结果相同;明白了相同加数的个数较多时,用加法表示太麻烦了,应该找到一种更简单的方法。

四、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看看身边有什么物体是有规律摆放的,你会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数一数、算一算吗?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3、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1+…+1=15(只)5盘:

3+3+3+3+3=15(个)

3+3+3+3+3=15(只)10盘:

3+3+…+3=30(个)

5+5+5=15(只)95盘:

3+3+…+3=?

(个)

2、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8+8+8+8=32(个)

4+4+…+4=32(个)

教学反思:

2、儿童乐园

教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4-P5

课题:

儿童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乘法的具体意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乘法表示的简便性,从而喜欢数学的运算符号和表示方法。

3、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乘法的含义,学会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激趣:

“星期天,儿童乐园中的小朋友真多”引入情境。

(板书:

儿童乐园挂图)

2、发问: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活动

(一):

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8(人)4×2=8(人)或2×4=8(人)

要求:

A、求加数相同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

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

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乘数、乘数和积。

会读、写乘法算式;

D、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

2、活动

(二):

火车上坐了多少人?

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

要求:

(与活动一相同)

3、活动(三):

划船的有多少人?

3+3+3=9(人)3×3=9(人)或3×3=9(人)

要求:

(与活动一相同)

4、活动(四):

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

1+2+3=6(人)

质疑:

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

为什么?

(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

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

①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

②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

三、巩固应用

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

要求:

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

3、汇报,订正答案。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结题:

知道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五、作业

1、完成《自主学习天地》中本课的练习。

2、生活中哪些情况能用乘法表示?

【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

加法乘法

1、有多少人乘坐飞机?

2+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