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6052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39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名,在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让学生在思维中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教育与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爱上数学。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加与减”。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通过摆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2——5的乘法口诀”。

在这两个单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

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第二单元“购物”。

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人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认识元、角、分,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2.图形与几何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

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第六单元“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数学的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

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

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9、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

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5、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1

9.2—9.8

《谁的得分高》2课时《秋游》1课时

《星星合唱队》第1课时

5

2

9.9—9.15

《星星合唱队》第2课时《练习一》2课时机动1课时

5

3

9.16—9.22

《买文具》1课时《买衣服》1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机动1课时

5

4

9.23—9.29

《有多少块糖》1课时《儿童乐园》1课时

《有多少电子》1课时《动物聚会》1课时

5

5

9.30—10.6

国庆放假

6

10.7—10.13

《练习二》1课时《折一折,做一做》1课时

《玩一玩,做一做》1课时机动1课时

5

7

10.14—10.20

《数松果》1课时《做家务》1课时

《课间活动》1课时《需要几个轮子》1课时

5

8

10.21—10.27

《小熊请客》1课时《回家路上》1课时

《练习三》2课时

5

9

10.28—11.3

《整理与复习》2课时《教室有多长》1课时

《课桌有多长》1课时

5

10

11.4—11.10

《1米有多长》2课时《练习四》2课时

5

11

11.11—11.17

《分物游戏》1课时《分苹果》1课时

《分糖果》1课时《分香蕉》1课时

5

12

11.18—11.24

《练习五》2课时《小熊开店》1课时

《快乐的动物》1课时

5

13

11.25—12.1

《花园》2课时《练习六》2课时

5

14

12.2—12.8

《有多少张贴画》1课时《一共有多少天》1课时

《买球》1课时《做个乘法表》1课时

5

15

12.9—12.15

《班级旧物市场》1课时《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1课时《长颈鹿与小鸟》2课时

5

16

12.16—12.22

《农家小院》1课时《练习七》2课时

机动1课时

5

17

12.23—12.29

《总复习》4课时

5

18

12.30—1.5

期末复习

5

19

1.6—1.12

期末复习

5

20

1.13—1.19

期末复习

5

21

1.20—1.26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加与减

课题:

谁的得分高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级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和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老师谈话导入。

图片出示:

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

师:

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

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哪些数学信

学生讨论,自主发言

学生可能会说: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23分,第三次得41分。

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

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比笑笑高。

……

师:

同学们发现数学信息真不少。

还有同学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二、自主探究

1、进行估算

图片出示:

教材第2页对话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看,这对好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得对呢?

为什么?

生讨论,汇报。

2、尝试计算。

师:

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

那么到底谁获胜了呢?

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

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计算方法:

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方法,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提示学生观察:

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取竖式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

师:

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学生分小组交流计算结果和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总结提升

师:

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

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练习设计:

教材第3页

 

课题:

秋游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

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能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连减计算。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秋天到了,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同学们喜欢秋游吗|

图片出示:

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

从秋游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二队有25人。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

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

一共有多少人呢?

生2:

这条船能坐得下这些人吗?

生3:

船上还有空座位吗?

……

二、自主探究

1、乘船问题。

师:

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

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用的算法。

请不同算法的学生到黑板板书,并说明理由。

2、乘车问题。

师:

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

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

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图片出示:

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

根据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你能计算出第3辆车上有多少人吗?

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总结提升。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

教材第5页

 

课题:

星星合唱队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计算,优化算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

同学们喜欢唱歌吗?

图片出示:

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

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的合唱队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合唱队的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加入15人。

合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