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01303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docx

烤箱产品型式试验报告工程部转

检验报告

产品型号、名称:

检验类别:

委托单位:

 

佛山市沃尔姆斯电器有限公司实验室

2011年月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名无效;

4、报告更改未加盖检验章或签名无效;

5、对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检验单位提

出,逾期不予受理;

6、一般情况,委托检验仅对来样负责;

7、在产品设计、基本工艺、材料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本报告有效

期为一年;

8、检验结果中“/”表示未检验,“”表示不适用或不进行。

 

佛山市沃尔姆斯电器有限公司实验室

检验报告

产品型号

商标

产品名称

电烤箱

检验类别

电烤箱

生产单位

委托单位

检验地点

单位地址

样品数量

抽样人员

样品编号

抽样地点

样品来源

工程样机

抽样方式

接样方式

□取样□送样

抽样日期

接样日期

完成日期

应检项目

已检项目

 

 

 

 

 

 

1.GB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2.GB4706.2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驻立式电灶、灶台、烤箱及类似用途器具的特殊要求》

 

签发日期:

年月日

主检

 

审核

批准

样品

描述

检验

说明

 

偏离标准方法的说明

――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数据

单位

结论

备注

1#

2#

3#

4#

5#

6#

1

电加热消耗功率

电热装置的实测制热消耗功率对电热装置的额定消耗功率(W)的允差~-10%~+5%(电热装置实测消耗功率应在~W之间)(PTC电热元件电热制热消耗功率的下限不受此限)

W

2

110%额定电压运行(V)

烤箱各部件不应损坏,烤箱应能正常运行,在2h连续运行期间,过载保护器不应跳开。

 

 

 

 

 

 

 

工况参考内控指标:

室内工况:

34℃

3

包装强度

堆码试验

试验后,包装箱、泡沫及其他防护附件应没有影响防护功能的变形或破损;

方法按:

QJ/JTL.0001《产品包装运输试验》

内装产品表面不应有影响外观质量的损伤或变形;

试验前后包装件高度之差小于1.2cm/m;

撞击、跌落试验

试验后,包装箱、泡沫及其他防护附件应没有影响防护功能的变形或破损;

烤箱不应损坏,产品的外观应符合外观标准;

紧固件不得松动,零部件的变形位移不应影响产品的性能。

无明显异常噪音和明显振动,符合“噪声”的条款要求。

4

运输强度

试验后,烤箱不应损坏、紧固件不得松动。

暂不进行

无明显异常噪音和明显振动,符合“噪声”的条款要求。

5

印刷件内容检查

主铭牌、说明书、包装箱等印刷件内容符合设计文件(图样)规定,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配套应正确无差错

6

外观结构检查

符合国际规定,按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条件制造;黑色金属制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电镀件、涂装件、装饰性塑料件表面及装配间隙应符合企标要求;零部件安装牢固,不碰撞风扇电机、遥控装置、电磁换向阀、保温层、受压零部件的材料等符合要求

7

标志和说明

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商标、产品质量等

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和电源种类(伏特V~),标识应正确

额定频率(赫兹Hz)

额定输入功率

以上标志应清晰明了,经久耐用,不应轻易被揭去和发生卷边现象;用沾水湿布擦15s,再用浸汽油的布擦15s后检查

用符号、数字、字母作标志应符合规定;认证标志应标明在产品上,明显可见,并应符合要求

中性线使用的接线端子用“N”表示;接地端子用“”表示

使用说明书应随烤箱一起提供,且该说明书的内容应符合标准要求

其余应符合GB4706.1-1998、GB4706.32-2004中第7章的要求

序号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数据单位

结论

备注

1#

2#

3#

4#

5#

6#

8

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

打开盖子或取下可拆卸的部件,试验指和试验销也不应碰触到烤箱内部裸露的带电部件,且试验指不能触及仅用油漆、瓷漆、普通纸、氧化膜、棉织物、绝缘垫珠及密封填料等作绝缘保护的带电部件

如果电热元件由一个全极开关(或接触器)供电,则使用试验棒来检查,试验棒不应触及该电热元件的带电部件

嵌装式器具、固定安装式器具和以几个分离组件形式交付的器具在就位或安装之前,其带电部件应有基本绝缘来防护。

对于器具的Ⅱ类结构部分,其结构和外壳应对与基本绝缘以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接触具有足够的防护

9

在工作温度下,烤箱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

烤箱进行泄漏电流测试其泄漏电流应≤0.75mA。

mA

 

在工作温度下,烤箱电气强度应是足够的。

对器具进行1800V/min电气强度试验,基泄漏电流值应≤10mA,不能出现闪络、击穿现象

10

耐潮湿

泄漏电流

电气强度

器具的结构应防止水进入电气元件

溢流试验、防潮试验后,应无影响电气绝缘、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水滴侵入电器元件

溢流试验后,进行泄漏电流测试,泄漏电流应≤1.0mA;

mA

溢流试验后,进行1500V/min电气强度试验,泄漏电流值应≤10mA;

防潮试验后,进行泄漏电流测试,泄漏电流应≤1.0mA;

mA

防潮试验后,进行1500V/min电气强度试验,电流应≤10mA;

11

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带有变压器供电电路的器具,其结构应使得在正常使用中,万一发生短路,变压器或有关电路的元件也不会出现过高温度或绝缘损坏等危险情况

12

总体要求

器具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由于非正常工作和误操作而引起火灾危险、触电危险以及机械危险

发热管干烧试验

温控器先断开,熔断器后断开

温控器实际断开温度与额定值的偏差应在-15℃至+20℃之间,熔断器实际断开温度与额定值的偏差应在-15℃至+10℃之间

温控器必须在5分钟之内断开;熔断器必须在10分钟之内断开

熔断器动作后外罩允许变形但试验期间不能出现冒烟、冒火以及放出超标的有毒、有害气体

其它试验

其它非正常试验应符合GB4706.1-1998、GB4706.32-2004中第19章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数据单位

结论

备注

1#

2#

3#

4#

5#

6#

13

机械强度

器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带电部件的保护外壳以及防机械危险的防护外壳应能经受弹簧冲击试验器的强度试验,而不出现任何不符合GB4706.1-98要求的损坏

14

结构

器具应是I类器具

对于驻立式器具,应提供确保与电源全极断开的手段

对于提供电源输入插头的器具,该插头不会对插座强加过量的应力

对于带插脚的器具不会因电容放电而引起电击危险

器具的结构应对电气部件采取良好的防水、防潮保护措施。

烤箱内部各组件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应对过压危险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

器具的结构不应使诸如绝缘、内部布线、绕组或整流子沾上油脂物质

开关、电容器、电路板、接地端子、风扇电机等可更换的部件应妥善固定

器具的结构应保证,用户在正常使用或维护期间,不会触及到自攻螺钉或其它紧固件暴露在外的尖端

载流部件、接地部件以及其他金属应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应有效地防止带电部件与腐蚀性、吸水性、易燃性的绝缘材料直接接触

木料、棉花、丝绸、普通纸和类似的纤维材料和吸水材料不能用作绝缘

裸露发热元件的支撑应保证,即使发热导体破裂或凹陷,发热导线也不能触及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这些裸露发热元件应安装在金属外壳内

起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作用,并且在维护保养后需重新组装的Ⅱ结构部件的设计应能让维护保养人员容易地进行组装,并保证组装正确和可靠

器具的Ⅱ结构的基本绝缘或加强绝缘不应浸泡在水中

操作旋钮等类式部件的轴不应带电,除非取下其上的零件后,该轴不易触及

电容器不应连接在一个热断路器的两个触点之间

固定安装式器具的设计应使得它们能够紧紧固定并保持在位

具有辅助电加热器的器具应至少有两个热脱扣器,预定首先动作的可以是一个自复位的热脱扣器,其它应是非自复位的热脱扣器,两个热脱扣器应分开装在加热器的两条电源线上而达到双极保护的目的

非自复位脱扣器应在功能上与其它控制装置相独立

更换非自复位热脱扣器不得损坏其它连接,不得将不同极性带电部件短路,也不能导致带电部件与外壳接触

其余应符合GB4706.1-1998、GB4706.32-2004中第22章的要求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数据单位

结论

备注

1#

2#

3#

4#

5#

6#

15

内部布线

布线槽和走线孔应光滑,无锐利棱边;内部布线不得接触毛刺、散热片或类似的尖角锐边;应有效防止电线与运行部件接触

使用或维护期间,可相对移动的各个不同部件之间的接线不应受到应力

裸露的内部布线应是刚性的并且应被固定以保证足够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内部软缆、软线应有销售地要求的相应认证标志

作为附加绝缘使用的套管(或护套)应可靠保持在位,应有相关认证标志

黄/绿双色导线应只能用于接地导线

铝线不能用于内部布线

内部布线不能接触超过其使用温度的表面

16

元件

元件应符合各有关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的安全要求

元件在器具中的使用条件应与元件标出的工作特性一致

电容器两端电压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电容器应标有额定电压(V)和额定电容(μF)

器具不应在软线上装有开关或自动控制器;熔断器断开后不可能通过锡焊的方式使其继续使用

打算用作全极断开的开关,应直接连接到电源的接线端子上,并且在每一极上应至少有3mm的触点开距

17

电源连接

外部软缆

如果器具符合该三个条件『1、仅用于室内(或由室内部分供电);2、标定的额定电流≤25A;3、该器具符合特定国家的有关导线连接器具的相应要求』,则其可以带有一条带插头(插头的额定值应符合要求)的电源线

器具不应装有一个以上的电源连接装置

对于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应允许将器具被固定后也可方便地进行电线的连接,并且应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电源连接装置

对于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器具,其软缆和导管入口应符合标准要求

电源软线应按X连接方式与器具连接

电源软线、互连软线应符合要求,室外的软线不应轻于氯丁橡胶铠装软线

电源软线、互连软线的导线标称横截面积不应小于标准规定值

电源软线、互连软线不应触及尖点或锐边,进线入口不得损坏供电软线

电源软线应有一根黄/绿芯线连接在接地端子和插头的接地触点(或电源的接地端子)之间

软线入口应带有护套或具有光滑形状,护套应光滑且应良好固定

电源软线和互连软线都应由夹线装置加以可靠固定,应通拉力、钮矩试验

软线夹线装置的结构和位置应符合4706.1-9825.16条的规定

软线夹线装置的放置应保证,只能借助工具才能触及到该固定装置

为连接固定布线的电源软缆所留用空间,或为X型连接所提供的连接空间,其结构应符合要求

不同器具部件之间互连的可拆卸软缆或软线,万一连接断开时不应造成易触及的金属部件带电

其余应符合GB4706.1-1998、GB4706.32-2004中第25章的要求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数据单位

结论

备注

1#

2#

3#

4#

5#

6#

18

外部导线用接线端子

器具应有螺钉、螺母或等效装置进行连接的接线端子,其只能连接外导线

接线端子应允许GB4706.1-9826.2条表11所标称横截面积的导线的连接

松开或拧紧夹线螺钉时,接线端子应不松动,内部布线不受到应力,相关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要求

接线端子的结构应使其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把导线夹持在金属表面之间,而不损伤导线

接线端子的结构和防置应使得导线在拧紧夹紧螺钉或螺母时,不能滑出

柱形接线端子的结构和设计,应使引入到孔中的导线端头是可见的,或使其超出螺纹孔的距离至少为螺钉标称直径的一半或2.5mm(取较大者)

用于连接固定布线的接线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其位置应彼此靠近

在盖子或外壳的一个部分取下后,接线端子应是易触及的

不借助于工具应触及不到接线端子,尽管其上的带电部件是触及不到的

接线端子的位置和防护应保证:

当绞合导线的其中一根丝线脱出,该丝线不会触碰到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或壳体)以及与其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

19

接地措施

万一绝缘失效可能带电的易触及的金属部件,应永久并可靠地连接到器具内的一个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不应与中性线的接线端子有电气连接,主接地应单一,不使用工具就不能松开各接地导线

接地端子的夹紧装置应符合规定,应能可靠地进行接地线连接,并防止意外松动,接地螺钉必须配上一个垫圈以防止紧固螺钉偶然变松

接地端子的位置或电线固定装置与端子之间的导线长度应合理,其应保证即使软线滑出夹线装置,载流导线应该在接地导线之前被拉紧

接地端子的主体必须是黄铜或者抗腐蚀能力不亚于黄铜的其它金属

接地端子与接地金属部件之间的接地电阻不得超过0.08Ω

20

螺钉和接线

紧固装置和电气方面螺钉连接应经得起正常使用中产生的机械应力,其应通过扭矩试验

电气联接点不应通过易于收缩或变形的绝缘材料来传递接触压力,除非对变形有补偿

不可用自攻螺钉连接载流部件

器具的不同部件之间进行机械连接的螺钉和螺母,如果它们也进行电气连接,或提供接地连接,则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

21

爬电距离、电气间

隙和穿通绝缘距离

带电部件与壳体和不同极性之间的爬电距离,电气间隙不得小于规定值

带电部件与壳体和不同极性之间穿通绝缘距离不得小于规定值

22

耐热

耐燃

耐漏电起痕

球压试验后,测定球痕直径不应该超过2mm

进行水平燃烧试验,材料的级别应高于FH3-40mm/min

绝缘材料应经受灼热丝试验,而不发生火焰或灼燃现象;若试样、周围零件、铺底层产生火焰,在灼热丝移开后30s之内火焰必须熄灭,且周围零件,铺底层不能完全烧完

绝缘材料应经受耐漏电起痕试验,试样应不发生燃烧现象

23

防锈

钢铁零件应具有足够的防锈能力,经过防绣性能试验后,它们的表面应无锈迹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检测结果

数据单位

结论

备注

1#

2#

3#

4#

5#

6#

24

实用性试验

煮食试验

顶底加热煮食试验

该项目仅作参考,暂不判定

风扇辅助顶底加热煮食试验

顶加热煮食试验

烧烤档煮食试验

风扇辅助烧烤档煮食试验

温度均衡性

各点温度偏差不应超过±12℃

25

能耗

KWh

欢迎下载交流谢谢!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