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217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5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7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炼制石油获得汽油、柴油

B.利用高分子分离膜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用炉具清洁剂清洗抽油烟机

D.太阳能取暖

2.实验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点燃蚕丝,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B.将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其表面会逐渐潮湿

C.向硬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后出现较多浮渣

D.打开浓硫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量10.05g固体

C.液体加热

D.量取9.5mL液体

4.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红糖脱色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金属汞用于温度计制作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于干燥氨气

B.粗粮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纤维素属于糖类,不能被人体消化

C.喝汽水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D.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说明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6.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H2O

B.H2O2

C.HClO

D.O2

7.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有常温下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杯中有晶体剩余),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温度不变,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

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浅

C.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D.溶剂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8.①~⑥所列物质中,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⑥碳酸氢铵

A.①⑥

B.②④⑤

C.③⑤

D.②③④

9.下列宏观事实与微观解释不相符合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

C.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OH-

D.蔗糖溶液是混合物,因为蔗糖溶液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因此,没有中子的原子核是不存在的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也一定不变

C.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二氧化碳有毒

D.C、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夺取CuO中的氧,因此,这三种物质都具有还原性

1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

B.此组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的现象

12.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不正确的一组是

A.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NaOH溶液,可用四种物质中一种做试剂一次性鉴别另外三种

B.NaCl溶液、NaOH溶夜、H2SO4溶液,可外加一种初中常用试剂一次性鉴别

C.可外加一种初中常用试剂一次性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可外加一种初中常用试剂一次性鉴别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H2

HCl

先通过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KNO3溶液

Ba(NO3)2溶液

加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C

CO2

CO

通入适量O2,点燃

D

CaCO3

CaC12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二、多选题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

B.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C.

向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分别逐渐的加入铁粉和锌粉

D.

向一定量盐酸和CaC1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15.向一定量的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Zn粉,溶液质量与加入Zn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B.b点处溶液应为浅绿色

C.取c点固体,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D.d点处溶液中溶质仅有Zn(NO3)2

三、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铁离子______________。

(2)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

(3)不含金属元素的碱______________。

17.化学学习是从认识宏观物质开始,逐渐了解它的微观结构。

学习化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就是要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由图1可知,硒属于____________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由图2可知,硒原子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层为第______________层。

②图3中A、B、C三种元素中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A”、“B”或“C”)元素。

③图3中C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

(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参加反应的A、B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②该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下列厨房用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木质菜板

b.塑料保鲜盒

c.不锈钢餐具

d.棉布围裙

e.橡胶手套

(2)下表是每100g小麦、大米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

蛋白质(g)

糖类(g)

油脂(g)

维生素A(ug)

维生素C(ug)

钙(mg)

铁(mg)

锌(mg)

小麦

9.4

75

1.4

11

0

25

0.6

0.2

大米

7.7

76.8

0.6

0

8

11

1.1

1.45

①食物的成分主要有六大类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在表格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②中国人的饮食以小麦和大米为主,根据上表可看出,这两种食物中糖类的含量都非常高,淀粉属于糖类,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厨房中常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它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9.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

(2)t3℃时,将A、B两物质各30g分别加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该溶质________g;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20.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可是近年来空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影响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市机动车数量剧增,而机动车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污染,请写出其中一种有害气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2)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所谓“低碳”,就是减少CO2的排放量。

请举出一种日常生活中作为一名中学生可以做到的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______________

(3)随着全球能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可以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______________

21.小强同学在实验室欲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1g以下用游码),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1)图中各步操作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3)按图示所示的错误操作配制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推断题

22.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框图中的反应条件和某些生成物已略去)。

已知A为非金属单质,D、F为金属单质,D的合金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为氧化物,C是铅蓄电池中酸的稀溶液,E的溶液呈蓝色。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

(3)请写出F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23.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

(1)钢是常用于制造自行车的金属材料,它与生铁都是铁合金但它们的机械性能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2)为了防止钢制车架生锈,通常采取喷漆的措施,其防锈的原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3)废旧金属的回收再利用除了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有什么好处?

(写一点)______________

24.化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生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为某服装的标签。

在面料中加入锦纶的作用是什么?

(任答一点)______________

(2)塑料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其危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3)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危害不可小觑。

土壤施用化肥的危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任答一点)

25.月月同学刚刚开始学习化学,在实验室里就遇到了一些麻烦,请你用所学知识帮助她解决:

(1)连接胶皮管和玻璃管时,胶皮管不易套在玻璃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时药匙过大且短不能伸入试管底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操作时滤纸上的不溶物过多,过滤速度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26.下图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装置BC组合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一种),请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制取该气体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F中盛装不同试剂则具有储气、干燥、洗气等多种功能,若用它直接储存

(1)中制得的气体,进气口应选择_________(填a或b),若用它干燥该气体应在其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若用E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一种)。

七、科学探究题

27.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发现有气泡产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经过讨论同学们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Na2CO3

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取少量变质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于是得出的结论是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与结论)乙同学另外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1:

另取少量变质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___________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_____

猜想二成立

步骤2:

取少量步骤1过滤后的滤液,向其中加入

__________,振荡。

____

(反思拓展)

(1)步骤1中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转化为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氢氧化钠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保存。

八、计算题

28.如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按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诺氟沙星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粒诺氟沙星胶囊;

(3)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9.在一定温度下,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若实验中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1)过滤后滤渣的质量为g。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炼制石油获得汽油、柴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利用高分子分离膜从海水中获得淡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用炉具清洁剂清洗抽油烟机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太阳能取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空气中点燃蚕丝,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易潮解,将氢氧化钠固体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表面会逐渐潮湿,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向硬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后出现较多的浮渣,产生较少的泡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的瓶塞,瓶口上方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3.C

【详解】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故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9.5mL的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4.C

【详解】

A、活性炭用于红糖脱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金属汞用于温度计制作是利用汞的热胀冷缩,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干燥氨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粗粮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纤维素虽属于糖类,但不能被人体消化,但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喝汽水后会打嗝,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A

【详解】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2X+Cl2↑,反应物中锰、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2、4、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锰、氧、氢、氯原子个数分别为1、0、0、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故选A。

7.C

【分析】

对于有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颜色就不变。

【详解】

A、因为有部分晶体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增加;又因为是保持温度不变,仅有部分晶体溶解,说明晶体还有剩余,没有全部溶解,所以所得溶液仍然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颜色不变。

选项A不正确;

B、因为温度不变,所以高锰酸钾的溶解度不变;又因为所得溶液仍然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

选项B不正确;

C、因为温度不变,所以溶质高锰酸钾的溶解度不变;又因为所得溶液仍然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

选项C正确;

D、因为向原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所以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剂的质量增加;又因为所得溶液仍然是该温度时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溶液颜色不变。

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8.C

【详解】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而导致质量减小;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质量增加;

③烧碱为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会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质量变大;

④食盐在空气中易潮解,质量增大但不变质;

⑤生石灰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生成氢氧化钙,质量变大且变质;

⑥碳酸氢铵易分解,质量减小;

故选C。

9.B

【详解】

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中含有的酒精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

B、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大小没有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

C、NaOH和Ca(OH)2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OH-,故选项解释正确;

D、蔗糖溶液是混合物,因为蔗糖溶液是由蔗糖分子和水分子两种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没有中子的原子核是存在的,如氢原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可能会发生改变,也可能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C、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影响人体健康,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D、C、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夺取CuO中的氧,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这三种物质都具有还原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白磷通常保存在冷水中,白磷表面附着水,故铜片上的白磷要进行干燥处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中烧杯里的热水起到提供热量、隔绝氧气的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能燃烧,图1实验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着火点的高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红磷的着火点较高,高于热水的温度,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的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A、由于碳酸钠能够与Ca(OH)2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可用四种物质中一种做试剂一次性鉴别另外三种,故正确;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三种溶液分别显中性、碱性、酸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紫色、蓝色、红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正确;

C、加入常见试剂氢氧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铵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氨气,与硫酸铵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氨气,与硝酸铵生成氨气,所以鉴别时能够确定硝酸铵而不能确定碳酸铵和硫酸铵,加入其它常见试剂也是无法鉴别,故不能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故错误;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与炭粉不反应,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质可以鉴别,故正确。

故选C。

13.D

【详解】

A、HCl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Ba(NO3)2溶液能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入适量O2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14.BD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蒸馏水,稀硫酸的酸性减弱,但不会变为碱性,此选项错误;

B、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发生反应:

,溶质质量逐渐减少,所以溶液质量逐渐减少,当硫酸铜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减少,此选项正确;

C、向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硫酸的两个烧杯中分别逐渐的加入铁粉和锌粉,最后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此选项错误;

D、盐酸和CaC12的混合溶液显酸性,当碳酸钠溶液恰好与混合溶液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此选项正确。

故选BD。

【点睛】

图像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像的起点位置、变化趋势、转折点、终点位置是否正确。

15.BD

【分析】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向一定量的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Zn粉,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硝酸铜反应完,锌才能与Fe(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

【详解】

A、a点处发生的是锌与硝酸铜的反应,此时硝酸铜有剩余,a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亚铁3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B、b点处锌与硝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b点处溶液是硝酸锌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溶液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C、c点时,锌与硝酸亚铁恰好完全反应,得到的是固体是铜和铁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D、d点处,是锌与硝酸亚铁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锌粉,溶液是硝酸锌溶液,溶质仅有Zn(NO3)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点睛】

16.2Fe3+

NH3•H2O

【详解】

(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铁离子表示为:

2Fe3+;

 

(2)在甲烷中,氢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碳元素显-4价。

元素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