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1056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docx

八年级下册历史时间轴

八下历史复习提纲(第1-10课,第一至三单元)

雖有嘉餚2016.4.14.

时间

事件

重要内容

人物

意义

备注

1949

3.23.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3.5.-13.)结束后

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毛泽东

9.23-30.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人民政协)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不属于内容:

3.共同纲领;

2.周恩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内容)

3.国徽

毛泽东在开幕词中说: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

这句话不是在开国大典上说的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府主席

毛泽东

出席代表有六百多位,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显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空前大团结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确认为代国歌写入宪法。

决定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北京

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见备注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10.1.

下午二时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

政府领导人宣布就职

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

“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周恩来

政务院在1954年后称国务院

10.1.

下午

开国大典

毛泽东在天安门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泽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毛泽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1)结束了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2)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95-1900-1949)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三大改造完成)

升国旗,奏代国歌

54门礼炮齐鸣28响

阅兵式、群众游行

1950

6.25.

朝鲜内战爆发

6.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没有改变自封建社会以来土地的私有制)

改变:

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

改革原因: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为减小土改阻力,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土地,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10.

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10.25.

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

彭德怀

出兵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轰炸东北、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北朝鲜请求中国派兵援助。

英雄人物:

黄继光堵枪口(上甘岭战役1952.10.)

邱少云被火噬

 

1951

4.-5.

西藏和平解放

达赖派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阿沛·阿旺晋美(首席代表)

1951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签订,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9.

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驻拉萨

1952

2.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河北保定公审大会

刘青山、张子善

10.

上甘岭战役

黄继光

(战斗英雄)

属于抗美援朝

年底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1959开始)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完成,1.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土改完成对中国的意义:

1.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2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3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3.

 

1.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发展国民经济

一边制定,一边实施

这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且门类不全。

制定原因: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3.相应地培养人才。

7.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胜利原因:

1.志愿军及朝鲜军民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2.全中国人民支援战争。

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克拉克(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

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胜利对中国意义:

1.维护国家安全,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环境;

2.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3.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年底

鞍钢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鞍山钢铁厂(1916-)的无缝钢管厂(10.27.)、大型轧(zhá)钢厂(11.30.)

、鞍钢炼铁厂7号高炉(12.19.)建成投产

属于一五计划

1954

9.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9.20.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12.

川藏公路建成

川藏公路(北线)建成

(1950.4.-1954.12.)

属于一五计划

12.25

青藏公路建成

青藏公路(旧路)建成

(1950-1954)

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属于一五计划

1956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建成投产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属于一五计划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属于一五计划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7.13.

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深绿色解放牌汽车)

属于一五计划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

9.8.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

属于一五计划

9.15.-27.

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十年建设时期(1956-1966)的开始

主要工业产品都有显著增长

指出:

1.国内的主要矛盾;

理想与现实

2.当前的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3.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也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

年底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基本完成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高潮:

1955

改造原因:

农业分散经营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私有到公有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性质的改变:

新民主主义社会到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1956-)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公私合营;高潮:

1956.1.

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

赎买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7

9.25.

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5.9.-1957.10.)

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京广铁路形成)

属于一五计划

10.6.

新藏公路建成

新藏公路建成

(1956.3.-1957.10.)

属于一五计划

年底

一五计划完成

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

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从此,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58

5.

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大跃进”(1958-60)开始

党中央正式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提出于1958.2.)

 

反应愿望

(迅速改变中国的落后状态)

失败原因:

1.急于求成,严重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对所处阶段认识不足;

3.缺少经验;

4..缺乏党内民主。

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左”的错误:

主要标志:

高指标,瞎指挥,

浮夸风,“共产”风

大跃进:

片面追求高速度,大幅提高计划指标;

人民公社:

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建立目的是企图更快地向全民所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

8.

人民公社化运动迅速兴起

人民公社(1958-1982)

毛泽东提出"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1959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

中心任务:

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

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

属于土改

1960

3.

大庆油田投入开发建设

王进喜(1923-1970)在1960年春率领1205钻井队提前开钻大庆油田(发现于1959.9.)的第一口井,打出了石油。

王进喜(铁人)

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石油工业增长突出

“铁人”精神:

艰苦创业

1961

3.

国民经济调整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1962

8

雷锋逝世

雷锋(1940-1962)在辽宁抚顺因公殉职。

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1963.3.5.)

1964

5.

焦裕禄去世

焦裕禄(1922-1964)在1962年在河南兰考县任县委书记,率领全县群众艰苦奋斗、治理灾害、改变贫穷的面貌。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10.16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由邓稼先(1924-1986)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西部地区爆炸成功。

邓稼先(两弹元勋)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核的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的成就

(“两弹一星”)P90

1966

5.7;5.16

《五七指示》

《五一六通知》

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五一六通知》的发布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开始。

起因:

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

5.28.

“中央文革小组”(1966-1969)成立

成立“中央文革小组”,是“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

组长陈伯达,副组长江青、张春桥等;成员姚文元等。

陈伯达

江青、

张春桥;姚文元

曾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

6.

最早的红卫兵出现于北京

红卫兵运动:

发生在60年代后期中国的一场在错误路线指导下适应发动和进行"文化大革命"需要的千百万学生、青年的造反活动。

1967

1.

一月风暴

全国各地继上海(王洪文等)后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

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很快形成“打倒一切”的全面内乱,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2.

二月抗争

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但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叶剑英、徐向前、谭震林

这些铿锵有力的言词,表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进行抗争、坚持真理的勇气。

1968

12

“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不是开始)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

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

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

1969

11.12

刘少奇逝世

1971

9.13.

“九一三事件”(林彪叛逃事件)

林彪机毁人亡

林彪、叶群、林立果等乘机仓皇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林彪、

叶群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林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叶群、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等

1976

1.8.

周恩来逝世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邓小平也出来工作。

他们一起整顿、恢复各方面的工作,扭转了经济的下滑,形式有了明显的好转。

4.5.

四五运动

北京上百万群众自发地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恩来,痛斥“四人帮”。

是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

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9.9.

毛泽东逝世

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后,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10.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结束

江青反革命集团主要成员(四人帮):

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

1978

5.1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开始了思想理论界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11.24

小岗村“大包干”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责任明确,农村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12.13

邓小平重要讲话

邓小平同志在13日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实际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12.18-22.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见八大1956)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邓小平

一个转折: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完成了对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两个起点: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在此前提出过要改革开放。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完成,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会议指出:

一九七六年四月五日的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大会公报

1979

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

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叶剑英

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邓小平

1980

2.29

为刘少奇平反

中共第十一届五中全会在北京结束,通过《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为刘少奇恢复名誉。

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5.17

刘少奇追悼大会

刘少奇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邓小平(出席)

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平反冤假错案。

8.

深圳经济特区设立

在很短的时间内,深圳变成一座现代化城市。

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

在广东

珠海经济特区设立

汕头经济特区设立

厦门经济特区设立

在福建

《南京条约》规定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982

9.1-

11

十二大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邓小平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属于邓小平理论

“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12.4.

第四部宪法通过并颁布

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与此后颁布的一系列法律反映了我国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一部宪法:

1954.9.(P20)

此后全国人大通过一系列法律(民法通则、义务教育、劳社保障、环境保护),初步实现有法可依,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983

1.2.

一号文件: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

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1984

5.

开放沿海城市

中央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城市

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

属于改革开放

1985

国有企业的改革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三个方面: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政企分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986

4.12.

民法通则通过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义务教育法通过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87

10.25-11.1

十三大

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邓小平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属于邓小平理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十三大报告

1988

4.13.

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同时设立

撤销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

我国七个(海南、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喀什、霍尔果斯)经济特区中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

1989

12.25

环境保护法通过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2

1.18-2.21

邓小平到南方视察

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特区姓‘社’不姓‘资’”“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以普通党员身份)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0.11

设立(原)上海浦东新区

浦东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属于改革开放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方明珠”电视塔

沿海经济开放区:

环渤海、长三角、厦漳泉三角区、珠三角

10.12-18

十四大

1.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未成思想!

邓小平(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进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方式,加快企业改革的步伐。

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1997

2.19.

邓小平逝世

邓小平

9.12.

十五大

江泽民作报告。

大会通过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腿,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98

7

中国石化挂牌

国家重组成立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属于国有企业的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