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737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docx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

《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园国学教案20篇中班!

(1)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通过学习会区分鸭子和鹅,感受鹅脖子的曲线美。

3、认读重点字词“鹅”“毛”“清”“白”。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用书。

3、相应的字词卡“鹅”“毛”“清”“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已学过的字词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有时、月亮、刀、国旗、的、金、高、红、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宝宝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

(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

(模仿小鹅的手型)

结合大范例,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

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

(出示字卡“鹅”学一学鹅怎样叫引导幼儿学鹅叫)

2、出示字卡“毛”谁知道鹅毛是什么颜色?

(出示字卡“白”)引导幼儿学念这两个字词。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

(出示字卡“清”)引导幼儿学念。

4、读了这首古诗,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鼓励幼儿提问题,如提什么是“曲项”)

5、教师朗诵故事一遍。

教师提问:

古诗的名字叫什么?

(请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咏鹅》)

提问:

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6、引导幼儿学念古诗。

7、发书

请幼儿完整指读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和字宝宝说再见。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

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2)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江雪》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

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

(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

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

冬天会怎么样?

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

(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

船上有谁呢?

他穿着什么?

带着什么呢?

(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

(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

这是几拍子的节奏?

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

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3)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古诗江雪》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

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像什么?

(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

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

冬天会怎么样?

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

(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

船上有谁呢?

他穿着什么?

带着什么呢?

(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

(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

这是几拍子的节奏?

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4)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游子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

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1、听故事引题

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著名的古诗叫《游子吟》。

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

提问:

故事里有谁?

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

古诗的题目叫什么?

是谁写的?

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

提问:

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

(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

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

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

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

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

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

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

师: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

1、情感迁移,师幼互动,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帮母亲做什么。

2、结束语:

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

“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

附《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活动反思】

本次期中开课是开展古诗教学,我选择的是《游子吟》,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在活动过程我首先对古诗的理解上做到胸有成竹,深透了解古诗内涵,然后设计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

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达母亲。

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

教育幼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达母亲。

活动中对于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还值得深入去挖掘,对于如何让幼儿理解古诗也是有待改进。

(5)中班教案《山中送别》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古诗《山中送别》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喜爱春色。

初步学习按古诗节律吟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

给小朋友讲家里来客人的故事,并教育幼儿学会招待客人,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在画上看到了什么啊?

(幼儿自由回答);

3、在草房子门前你们看见了什么啊?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回答。

(画上有一位大诗人王维,他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走了,大诗人王维非常想念他。

4、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让我们来听听看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写的。

5、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古诗。

(教师讲解诗的大意: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扉。

春草明年再绿的时候,游子呀你能不能回归?

)于是他就想到要写一首诗,古人写诗常常能用短短几句话就能把一件事说清楚。

6、下面请小朋友们听老师来读一遍。

教师朗诵第一遍。

小朋友你们都知道这首诗叫什么啊?

(山中送别)

7、请幼儿一起跟教师跟读两遍。

(教师播放课件).

8、听教师朗诵看图片,联想诗人所写的景象。

9、教师指导幼儿读古诗的方法,古诗中有的词语有很多意思,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朗诵时要慢一点,音要拖的长一点,别人才能听的懂。

10、老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幼儿分组朗诵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把在家学会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并要求幼儿回家后

把今天学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在家还可以学一些古诗。

(6)中班教案《江雪》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古诗《江雪》,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各种不同方法的学习,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条形各一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猜拼图出示一个三角形提问:

“小朋友这是什么?

”出示一个圆形提问:

这是什么呢?

老师把它们拼成一幅图猜一猜象什么?

(用三角形、圆形、长条形拼成一个人在钓鱼的图片)老师看了这幅图就想起了唐代大师柳宗元写的一首《江雪》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古诗《江雪》

3、这首古诗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呢,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媒体)

(1)你看见了什么?

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

冬天会怎么样?

山上都是雪,小鸟怎样了?

(千山鸟飞绝)

(2)路上也没有行人,天气寒冷人们怎样了?

(万径人踪灭)

(3)江面上有什么?

船上有谁呢?

他穿着什么?

带着什么呢?

(孤舟蓑笠翁)

(4)他在干什么?

(独钓寒江雪)

4、我们一起来看这首古诗(多媒体出示古诗)

(1)小朋友,请你找一找在这首古诗中你认识哪个字宝宝?

(2)幼儿跟老师朗诵古诗2-3遍。

(不同的方法朗诵)

(3)老师把这首古诗编成了一幅节奏图:

这是几拍子的节奏?

幼儿练习打二拍子的节奏。

看节奏一边拍手一边朗诵古诗。

(4)我们听着音乐来唱一唱这首古诗。

三、结束部分

1、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把学会的古诗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本节课,准备的开放性问题较多,幼儿能开动脑筋,大胆参与活动,连平日不爱张嘴说话的小宝宝都参与了互动。

但是本节课内容太多,在撕纸游戏环节,宝宝们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尽兴。

(7)中班教案《江南可采莲》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能用语言表达、动作表现的方式表现古诗的美妙意境。

2、在古诗的提示下能大胆创作长卷画《江南可采莲》。

3、体验合作分享,成功创作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谈谈对夏天的感受

“小朋友们,现在已经进入夏天了,你喜欢夏天吗?

“夏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你能说说夏天有哪些美妙风景吗?

2、欣赏古诗

(1)、“今天,薛老师带来了一首有关荷花的古诗,你们来听一听,古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风景。

”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出示荷花风景PPT)

幼儿说一说对古诗的初步的印象、理解

师进行小结:

江南地区家家户户种荷花,放眼望去,翠绿饱满的荷叶,一张张连接成一大片;风一吹,就缓缓掀起一阵绿色的波浪;荷叶底下有好多小鱼,到处钻来钻去,在嬉戏玩耍;人们划着小船,在荷叶间来回穿梭采莲子。

(2)、再次欣赏“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到美丽的荷花池畔。

用好听的词语、句子讲述“来到荷花池,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的美景,薛老师也看到了,我把它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出示范画)

丰富词汇:

翩翩起舞含苞欲放竞相开放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3)、“让我们一起来把这美妙的古诗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师幼共同朗诵古诗,幼儿扮演荷叶、小鱼,小鱼在荷叶下面穿梭。

3、绘画创作

“除了小鱼在嬉戏玩耍,还有谁也会来欣赏这美妙的风景呢?

幼儿说一说(蜻蜓、蝴蝶、小鸭……)

“那里也有一个荷花池,有几朵荷花正悄悄地开放呢,让我们把荷花池变得更美丽吧,让莲叶何田田,让荷花竞相开放,让鱼儿在水底自由地嬉戏、玩耍。

(8)中班教案《小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欣赏古诗,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

3.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小池》的感想。

4.理解古诗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理解古诗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古典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启发性谈话:

小朋友,谁会背古诗呀?

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好吗?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首新古诗《小池》。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理解古诗的意境。

(1)图上是什么地方?

(小池塘)

小小的池塘边有什么?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

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教师:

诗人在炎热的夏天,来到小池边,泉水在悄悄地流淌,树荫倒映在水面上,

一只飞来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叶上。

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诗人就提笔写下了这首《小池》。

2.示范朗诵,讲解诗意,介绍作者。

(1)教师朗诵古诗。

提问:

古诗的名字是什么?

这首是共有几句?

小结:

很久以前古代诗人写的诗就叫古诗。

古诗的诗句简练,朗诵起来也非常上口。

(2)讲解诗意,学说诗句。

泉眼悄悄无声是爱惜细细的流水。

泉眼:

泉水的出口。

惜:

爱惜。

细流:

细小的流水。

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是它喜欢晴天柔和的风光。

照水:

倒映在水面。

晴柔:

晴天柔和的风光。

小小嫩嫩的荷叶刚露出紧裹的叶尖。

尖尖角:

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3)介绍古诗作者。

杨万里,南宋诗人,是我国古代写诗做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以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朴实清新,流畅自然。

3、欣赏录音,学习朗诵。

提问:

刚才录音中是怎样朗诵古诗的?

你能试着像古人那样朗诵古诗吗?

幼儿跟随教师学习朗诵。

4、配上古典音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一位画家,读完这首诗,你会想怎么画诗中的景色呢?

回家之后把它画下来好吗?

古诗: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教学反思: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

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9)中班教案《绝句》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2、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萌发对祖国的美好河山的喜爱。

3、领会古诗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二、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19页。

2、挂图《绝句》。

3、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

学习有节奏地朗诵古诗,感受韵律美。

四、活动难点:

理解古诗中有关字词的含义。

五、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启发幼儿讲述画面内容,学习古诗。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幼儿描述画面内容。

(2)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用古诗的第一句话进行概括,学习相关字词。

3、完整地欣赏古诗。

(1)这四副图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绝句》,大家来欣赏一下吧。

(2)播放录音,幼儿欣赏,进一步学习古诗《绝句》。

(3)引导幼儿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4、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古诗。

5、简要介绍古诗的作者--杜甫。

六、教学反思:

学习古诗《绝句》时,我请两位会念的幼儿当小老师,孩子们都学得特别认真,始终关注两位"小老师",没几遍孩子们都会背了。

学会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要当"小老师",我满足了小朋友的愿望。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多么神圣与伟大,而在实践中他们又有了切身的体会。

此后,孩子们学诗的兴趣日益浓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脸上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作为老师又何乐不为之呢?

(10)中班教案《咏柳》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2、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3、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4、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柳树

1、提问:

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

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

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

什么地方?

近处有什么?

什么样子的?

远处有什么?

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

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

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

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3、提问:

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

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师小结:

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

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11)中班教案《咏鹅》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能够边模仿动作边诵读古诗。

通过学习会区分鸭子和鹅,感受鹅脖子的曲线美。

3、认读重点字词“鹅”“毛”“清”“白”。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磁带,录音机。

2、《启蒙阅读》第三册幼儿用书。

3、相应的字词卡“鹅”“毛”“清”“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已学过的字词帮助幼儿复习以前学过的字词“有时、月亮、刀、国旗、的、金、高、红、阿姨、桃、石榴、李子、栗子、梨字宝宝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通过鹅妈妈带着鹅宝宝去游泳的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宝宝们,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妈妈带你们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听音乐做戏水的动作。

(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划划水)

3、游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你们看哪里也有小白鹅,哪些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呀?

(模仿小鹅的手型)

结合大范例,初步欣赏古诗《咏鹅》。

1、哦原来呀,小鹅看见这么多的客人来了,正在高兴地欢迎我们呢!

你们看,有这么多的小鹅?

(出示字卡“鹅”学一学鹅怎样叫引导幼儿学鹅叫)

2、出示字卡“毛”谁知道鹅毛是什么颜色?

(出示字卡“白”)引导幼儿学念这两个字词。

3、看看河里的水清不清呀?

(出示字卡“清”)引导幼儿学念。

4、读了这首古诗,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鼓励幼儿提问题,如提什么是“曲项”)

5、教师朗诵故事一遍。

教师提问:

古诗的名字叫什么?

(请幼儿完整的回答古诗的名字叫《咏鹅》)

提问:

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

6、引导幼儿学念古诗。

7、发书

请幼儿完整指读古诗。

三、结束部分。

1、和字宝宝说再见。

2、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12)中班教案《清明》一、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