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5712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4.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docx

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docx

四川省自贡市初2021届毕业生学业考试

化学

1.我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市民更应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废弃塑料瓶、书报纸应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

2.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应用物质。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B.医用酒精

C.水泥砂浆D.冰水混合物

3.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

氢气、空气B.酸:

硝酸、柠檬酸

C.碱:

氨水、硫酸铉D.有机物:

葡萄糖、碳酸氢铉

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所以维持生命和健康,进食蛋

白质必不可少,在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米饭B.鸡蛋C.蔬菜D.菜籽油

5.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生活、工作场所常见到一些警示图标。

下列图标放置地点错误的是

A.

腐蚀品

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

B.

存放酒精的试剂柜

C.

面粉加工厂

禁止烟火

城市居民住宅区

7.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广泛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8.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工业上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

0-氢原子•一氧原子涉一氮原子

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定条件

>

反应后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9.不久前,某国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争论。

核废水中含有宛、锯、锥等放射性元素。

已知笊原

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下列关于笊、氢两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不同种元素B.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10.水是生命之源。

成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加絮凝剂

投药消毒

吸附池

职水口反应沉过滤池淀池

清水池配水泵用户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矶进行消毒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

11.

从而大幅减少轨道借口数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我市即将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高铁钢轨制造使用的是含镒钢,轨道铺设时每段钢轨的长度达1~2千米,

A.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铁的合金

B.钢轨制造时加入镒是为了增大硬度、增强韧性

C.在钢轨接口处涂上油或扣上帽,可以防止接口处锈蚀

D.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化学变化

12.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

“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

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加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13.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04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Ch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Cu>Ag

14.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用pH试纸测试肥皂水的pH

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氧气

C

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

除去C02中混有的少量CO

D

将固体加水溶解,然后过滤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氯化钠固体

A.AB.BC.CD.D

15,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盐酸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0H

16.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食醋中醋酸的化学式为o

(2)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的化学式为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生锈过程中生成了FeO(OH),该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为价。

(4)在新冠疫情期间,采用喷洒次氯酸钠(NaClO)对环境进行消毒,其原因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CCh和H2O反应生成了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

(5)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林,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DA

0

1

1H氢1.008

2HeM4.003

2

3Li锂6.941

4Be钺9.012

5B硼10.81

6C碳12.01

7N氮14.01

80氧16.00

9FM19.00

10Ne%

20.18

3

11Na钠22.99

X

13Al铝26.98

14Si硅28.09

15P磷30.97

16S硫32.06

Y

18Ar

39.95

(1)不同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不同。

(2)氮和磷为同族元素,其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原子是相同。

(3)画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Y单质的化学式为,

(5)原子序数分别为1、8、11三种元素组成的碱是(填化学式)。

18,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测出了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通过描点法绘制出如图的溶解度曲线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i°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C有固体析出是o

(2)在温度不变的前提下,将ti°C时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方法o

(3)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4)t2°C时,将35g甲物质加入到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成分溶解再降温到ti°C后,烧杯中固体质量为克。

19.自贡市素有“盐都”美誉,盐化工比较发达,烧碱、纯碱、氯化铉等为其主要产品。

某化工厂使用食盐和其它原料、采用侯德榜先生的联合制碱法生成纯碱。

其主要化工流程如下图:

⑴操作I的名称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o

(3)从上述化工流程中看出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大写字母),该装置有一不足之处,应怎样改进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填"m”或“n”)端进入。

(5)E装置试管中的现象是-F装置是将E装置实验后的试管加热,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填大写字母)。

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

B.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

21.在我市贡井区、大安区交界处有个地名叫“石灰窑”,生产生石灰有悠久的历史。

某校化学实验室一瓶装

满生石灰的塑料瓶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如图),该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化学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生石灰取样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生石灰样品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生石灰样品成分可能是CaO、Ca(OH)2和CaCCh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实验】

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样品于烧杯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

壁。

烧杯壁发热

(2)

(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

中滴入

溶液变红。

有Ca(OH)2

(3)

(2)中的少许滤渣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

稀盐酸。

有CaCO3

【反思评价】

(4)经过讨论,发现通过

(2)不能得到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理由是o

(5)通过小组合作,最后得出样品中肯定含有CaO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请写出生成CaCCh的化学方程式。

【应用交流】

(6)生石灰要保存。

【拓展延伸】

(7)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中连接上压强传感器如图一,测得实验过程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大写字母)。

A.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be段石灰石与盐酸脱离接触

C.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图二

图一

22.在82.2g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所加盐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滴加过程中先发生化学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o试计算(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和盐酸的挥发):

(1)m的值为o

(2)刚好不再产生气体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我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市民更应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废弃塑料瓶、书报纸应投入印有下列哪种标识的垃圾箱

进行分析判断。

属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可投入可回收物标志的垃圾箱。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废弃塑料瓶、废旧报纸可回收利用,

【详解】废弃塑料瓶、书报纸可回收加以再利用,

故选:

Ao【点睛】

2.化学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应用物质。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B,医用酒精

C.水泥砂浆D.冰水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营养物质,属于混合物,A错误。

B、医用酒精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B错误。

C、水泥砂浆含有水泥沙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C错误。

D、冰水混合物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正确。

故选:

Do

3.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

氢气、空气B.酸:

硝酸、柠檬酸

C.碱:

氨水、硫酸铉D.有机物:

葡萄糖、碳酸氢铉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空气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硝酸、柠檬酸都属于酸,故B正确;

C、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硫酸铉属于盐,不属于碱,故C错误;

D、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氤化物、硫氤化物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葡萄糖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碳酸氢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化学性质和无机物类似,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4.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所以维持生命和健康,进食蛋白质必不可少,在下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A.米饭B.鸡蛋C.蔬菜D.菜籽油

【答案】B

【解析】

【详解】A、米饭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A错误;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B正确;

C、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C错误;

D、菜籽油中富含油脂,故D错误;

故选Bo

5.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会引起火灾,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应在小烧杯中称量,故B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上方滴加液体,故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

D正确;

故选D。

6.生活、工作场所常见到一些警示图标。

下列图标放置地点错误的是

A.

运输浓硫酸的槽罐车

B.

存放酒精的试剂柜

面粉加工厂

禁止烟火

D.

城市居民住宅区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A、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正确;

B、酒精属于易燃液体,没有毒性,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错误;

C、面粉颗粒弥漫于空气中遇明火可能会爆炸,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正确;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居民住宅区禁止燃放鞭炮,故正确。

故选:

Bo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相符的是

A.石墨有优良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铅笔芯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一广泛用于超导领域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一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

D.CO有还原性在冶金工业用于炼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符合题意;

B、C60分子很稳定,有超导性,故可广泛用于超导领域,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装在钻探机的钻头上,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可用于工业炼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

工业上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氨的催化氧化,该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定条件A

O-氢原子•一氧原子涉一氮原子

反应后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反应物、生成物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一定条件

4NH3+5O24NO+6H2O。

【详解】A、该反应不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C、氨气是由N、H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一氧化氮是由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共有两种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甲为氨气,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3=17,符合题意。

故选D。

9.不久前,某国决定将核废水排放入海引发国际争论。

核废水中含有笊、锯、锚等放射性元素。

已知笊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下列关于笊、氢两种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不同种元素B.都有中子,但数目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笊原子和氢原子质子数都为1,属于同种元素,A错误。

B、氢原子没有中子,笊原子中子数为2,B错误。

C、麻原子和氢原子质子数都为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也为1,C正确。

D、氢原子相对原子质量1,麻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1+2=3,不相同,D错误。

故选:

Co

10.水是生命之源。

成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下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加絮凝剂

吸附池

取水口反应沉过滤池淀池

投药消毒

清水池配水泵

用户

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B.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C.自来水厂投入明矶进行消毒

D.硬度较高的自来水,用户可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其硬度【答案】C

【解析】【详解】A、通过反应沉淀池,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明矶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不能进行消毒,符合题

息;

D、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我市即将正式跨入高铁时代。

高铁钢轨制造使用的是含镒钢,轨道铺设时每段钢轨的长度达1~2千米,从而大幅减少轨道借口数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造钢轨的材料是铁的合金

B.钢轨制造时加入镒是为了增大硬度、增强韧性

C.在钢轨接口处涂上油或扣上帽,可以防止接口处锈蚀

D.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锈钢是指含有铭、镣、镒等金属,具有抗自然腐蚀和酸碱腐蚀的合金钢,属于铁的合金,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钢轨因在钢中加入橘等合金元素,其机械性能明显得到改善,耐磨性、耐疲劳性、抗剥离性及其他综合使用性能均有较大提高,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涂油和上帽都可以隔绝氧气和水与钢轨反应,防止钢轨生锈,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钢轨热胀冷缩、歪曲变形是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2.今年两会期间,“碳中和”成为热词。

“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B.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加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B、植物光合作用可吸收二氧化碳,故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C、加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开采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碳中和”,符合题意;

D、采用合适的技术将含碳温室气体转换为含碳固体,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研究的方向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Fe>Cu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CU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Ch溶液,能验证金属活动性:

Cu>Ag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①②实验可知,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可以证明金属的活动性:

Fe>Cu,所以说法正确;

B、通过①②③实验可知,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铁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

可以证明金属活动性:

Fe>Cu,Fe>Ag,但不能说明Cu>Ag金属活动性,所以说法错误;

C、若要用实验④,X可以为Cu,Y为FeSCU溶液,铜能置换出硫酸铁中的铁,这个反应能证明金属活动性Fe>Cu,所以说法正确;

D、若要用实验④,X可以为Cu,Y为AgNO溶液,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这个反应能证明金属活动性Al>Cu,所以说法正确。

故选:

Bo

14.化学实验的设计能力是化学学习的关键能力之一、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A

用pH试纸测试肥皂水的pH

测定肥皂水的酸碱度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

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氧气

C

将气体通过灼热铜丝网

除去C02中混有的少量CO

D

将固体加水溶解,然后过滤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详解】A、肥皂的原料中含有氢氧化钠,肥皂水呈碱性,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正确;

B、少量的氧气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不能和灼热的铜反应,不能除去杂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D、硝酸钾和氯化钠都溶于水,过滤不能除去氯化钠中的硝酸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15,某学习小组进行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实验时,在常温下,向一定量的某溶液中滴加X溶液,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c点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0H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一开始pH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到稀盐酸中,故X是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B、a点时,pH小于7,盐酸还未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加入硫酸铜溶液,不会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

C、b点时,pH=7,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

D、c点时,pH>7,此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是生活中常用调味品,食醋中醋酸的化学式为。

(2)臭氧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千米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的化学式为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生锈过程中生成了FeO(OH),该化合物中铁的化合价为价。

(4)在新冠疫情期间,采用喷洒次氯酸钠(NaClO)对环境进行消毒,其原因是次氯酸钠与空气中的C02和H20

反应生成了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则次氯酸的化学式为o

(5)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林,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o

【答案】

(1).CH3COOH

(2).O3(3).+3(4).HC1O(5),隔离可燃物

【解析】

【详解】

(1)食醋中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故填:

CH3COOH„

(2)一个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臭氧的化学式为03,故填:

03。

(3)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x+(-2)+(-1)=0,%=+3,故填:

+3。

(4)次氯酸钠(NaClO),钠元素+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次氯酸根-1价,故次氯酸化学式HC1O,故填:

HC1O„

(5)发生森林火灾时,在大火蔓延路线前砍掉一片树林,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故填:

隔离可燃物。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