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529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docx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1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1)

专题:

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高效进行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也就是我此次应对这次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计划和经验,希望能对广大的一线教师有所帮助。

不足之处也敬请大家指正!

今年因为是首次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由过去学校检测一下变成了高中升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教师也有些不适应。

但要考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而且还得努力让学生考好,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高效的复习才行。

如何高效的进行复习呢?

我下面从五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复习前的准备工作:

1.熟读《学业水平标准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方向

(1)考前,教师应认真研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云南省2011年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标准与考试说明》和教材,注意领会考试说明中考查的不同层次要求,注意关键用词,如了解、知道、学会、理解、掌握、领悟、熟练操作、迁移等,复习依据《考试说明》进行复习,应逐条参照水平考试标准。

认真学习考试标准,提高复习针对性。

学业考试标准不仅是命题的主要依据,也是会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该仔细对照会考标准所列的知识条目,认真对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整理,查缺补漏,以便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复习。

根据《学业水平标准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认真结合教材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而把握好各模块知识点的复习目标,有的放矢的开展自己复习。

(2)掌握考试的题型: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意见》(云教基[2009]34号)关于“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精神和省教育厅的要求,此次的信息技术实行网络考试,每场考试时间为50分钟,题型包括:

①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查五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共40分);

②操作题——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三个小题(各20分,共60分)。

试题由题库自动随机生成,计算机自动评分。

试成绩按比例以等级制形式呈现。

考试成绩按比例以A、B、C、D、E五个等级制形式呈现,分别代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模块一:

信息技术基础10%

模块二:

字处理25%

模块三:

数据处理25%

模块四:

网络基础及应用15%

模块五:

多媒体作品25%

2、结合学生实际分析了解学生情况,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因为今年首次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由过去的副课一下变成了高中升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还怀疑考试的真假等,思想上一时不重视、不配合老师的复习,甚至他们还觉得自己是八年级的学生,升学距他们还远,多数学生还没有危机感,加之多数学校每周才一课时的时间,学生思想上不积极复习,我想复习的效果绝对是不好的。

所以开始复习时进行学生总复习思想动员是势在必行的,只有当学生有了积极的学习情感和心理,他们才会像机器内部有了发动机那样产生巨大的能动作用,不仅能积极配合老师,而且还能取得很好的练声效果,促使其更多的潜在的素质得到进一步发挥,只有思想动员好了,学生积

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在复习课上内容多,课时少,可以将知识点与情景创设结合起来,以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接受刺激,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积极思考复习的知识。

复习课中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可以进行情景设置,激发学习兴趣。

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放入一环境中,然后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将之串起来,构筑一条知识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就跟随知识链,把知识要点进行一遍复习巩固。

情景设置的优点在于选择学生耳闻目睹、喜闻乐见的事件,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参与并主动积极地思维,比教师将重要的知识点强调讲解两三倍效果要好得多。

情景要选择学生耳闻目染、喜闻乐见的事件。

如模块三数据处理,我就采用情景设置,发现问题式复习。

先创设学生自己当评委给学校广播操比赛打分情景,然后创建数据表,并对比赛结果进行分析,再现了比赛情景,学生兴趣较浓,效果也很好。

3“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知识体系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点用于实际,提高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信息技术复习课的另一重要教学目标。

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最常用的是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其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不是简单地给学生布置几个练习题就可以的,任务的设置、编排非常关键,需要精心设计。

任务呈现形式很多,但要选择符合当节复习课的形式,同时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任务设计要具有兼顾性,并有一定的过渡性、阶梯性、递进性。

如模块二文字处理时,我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复习课的特点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就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字处理来展开复习。

 4、任务修复法

任务修复法可以设置具体情境,将一个完整的任务支离破碎,然后让学生进行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完成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

教师只需在其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就可以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比如Windows资源管理器文件操作复习,可以设置一破损的数字图书馆,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如文件、文件夹的新建,快捷方式的新建,选定、复制、移动、删除、属性设置等)贯穿在数字图书馆的修复任务中,并适当地进行分层,分为必须完成的、进行巩固的、自我提高的、知识挑战的,让学生完成。

这样既对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兼顾方方面面。

学生动手完成任务的时候既有兴趣,又有成就感,对需要他们掌握的知识点掌握的很好,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模块五多媒体作品素材的加工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复习。

如《考试说明》多媒体操作题第一题

5、提优补差措施:

采取“练和讲、测试、提和补”三步曲,努力提高优秀率和合格率;复习时以先练后讲作为课堂形式,以《考试说明》作为学生练习内容,以“模拟样题、模拟练习”作为学生测试内容,通过模拟考试找出差生,发现整体学生薄弱环节;统计出每个班级比较差的学生,查漏,促优抓差。

利用周六或中午等休息时间。

把差的学生组织起来补习,只有多练才会考好。

如果差生不肯学习,要及时的一对一进行谈话,侧重补差的学生来提高合格率,在思想上要求合格率目标100%,努力做到“一个不少”,想法设法提高优秀率。

三、复习可能中出现的问题

1、复习枯燥,学生兴趣不高的的问题

(1)学生觉得都在做重复的练习,没有新鲜感,兴趣不高,只想上网。

教师要注意改变以练为主的方式,采取多样的形式进行复习。

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刺激,能有效地激活记忆中枢的神经联系,有利于信息的持久贮存。

(2)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性和主动性。

明确学习目的,学生便会产生“永久记住它”以便将来应用它的积极心理状态,就会对知识记得更多更持久。

(3)适时更换教学场地:

理论学习在教室比在机房的效果好,在机房里面学习理论,学生由于受计算机的干扰,不能完全静下心来学习。

(4)让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复习中,按照传统的教法,把各复习知识点罗列,由老师直接阐述相互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大量练习加以巩固,这种上法容量较大,但学生觉得只是老调重弹,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课堂缺乏活力。

复习课往往是教师讲,学生练,课堂节奏单调,缺乏起伏,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看似效率很高,学生真正能留下多少值得商榷。

而复习课基本上重复知识,根本没有给学生新的启示和拓展。

所以在复习课的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带动学生思维,从而提高复习课的实效。

这就要求教师对复习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延续学习兴奋点,通过有效的讲练评调动学生加深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如何防止学生快速遗忘的问题

每周一课时,学生学习了这样,又忘了别样的问题:

如练习EXCEL题目,过两个星期又全部忘掉了。

合理确定复习的时间和次数。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及时进行复习。

复习的真正意义不是去恢复已经遗忘的东西,而是防止遗忘。

正如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

“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

”根据分散复习要合理安排复习的时间间隔。

一般来说,在最初复习时各次的时间间隔可以短一些,以后间隔时间逐步延长。

3、避免“题海战术”

学生现在的学习科目多,非常讨厌“题海战术”信息技术的课堂要回归教材、回归课标、回归生活,避免“照本宣科”或“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

教师要昼选择少而精的练习,抓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考前学生考试技巧及注意事项培训

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考试内容本身要求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掌握考试软件的使用和考试时的一些策略技巧,克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情况。

1、输入准考证号好,要核对显示的姓名是不是自己的;抽取试卷后要检查考试内容是不是自己要考的内容。

注意冷静思考答题,不要紧张而出现误操作。

2、做选择题时,可以应用别的学科常用的方法:

排除法(排除错误的答案)、判断题中注意太绝对化的说法一般是错的

3、做操作题时,要选择“答题”,注意要看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窗口就显示在右上角。

4、做WORD、EXCEL和多媒体作品操作题时,要养成做错用“撤消”,退出要“保存”的习惯。

5、做题时,在指定的考生文件夹中是否有相应的文件。

6、能复制的文字,尽量去复制。

Ctrl+c复制ctrl+V粘贴。

7、考试时,要检查已经做好的题目,要按“答题”,千万不要按“重做”

但有些难以恢复的错误或题目改动,若不能用“撤消”来还原时,可以考虑选择“重做”。

8、不要无故关闭或重新启动计算机,遇到死机或因机器原因无法做下去时,应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由监考老师决定如何处理。

9、在答题时不小心删除了与考试有关的文件或文件夹而无法撤消时,这时候就只能通过“重做”来重建相应的文件或文件夹了。

10、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一般不允许退出考试系统,所以要慎用“交卷”选项。

交卷之前要从头到尾全面检查做过的题目,同时关闭打开的各个程序,如excel、Photoshop、Flash等软件,在检查答案的正确性的同时,还应检查各个文件是否都放在考生文件夹下。

五、成绩=勤劳+沟通+进度

爱因斯坦为我们留下这么一个公式''A=x+y+z.''。

它的真正含义为:

A是成功,X是辛勤的劳动,Y是正确的方法,Z是少说空闲话。

针对信息技术的复习,我套用一下就成了:

成绩=勤劳+沟通+进度

(1)勤劳:

抓课堂整体提升,多让学生练习;通过模拟考试将差生选出,利用中午晚自修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补习。

(2)与不想学习的学生沟通,做好思想工作;与同行之间资源共享,发现别人的优质资源,发现自己看不到的角度,补充进去。

(3)抓进度:

抓新课教学和复习教学进度,多跟同行比较。

  我相信认为,只要围绕“构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结构体系;结合应用,提高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并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精心进行课堂设计,信息技术复习课就很好开展。

祝大家通过带领学生认真准备,都考出满意的好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