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00471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docx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

林小红人物形象分析

论《红楼梦》中小红人物形象

内容摘要

《红楼梦》中的红玉是一个特殊的人物。

她有见识、有远谋,是大观园中的清醒者,说出“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的人生箴言。

于是她不再走谋个副主子、小老婆之路。

一方面大胆自主恋爱,追求贾府穷本家贾芸,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方面靠自己非凡的能力获得了王熙凤的赏识提拔。

在贾府上下大小丫头里,她不是悲剧人物,而是少见的喜剧人物,这一特殊形象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社会,都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

林小红觉醒者聪明伶俐知恩图报

 

结语…………………………………………………………………………………………(4)

致谢…………………………………………………………………………………………(4)

参考文献…………………………………………………………………………………(5)

 

论《红楼梦》中小红人物形象

学生:

刘丽云指导老师:

张志斌

引言

小红是贾府总管林之孝之女,姓林,名红玉,因犯林黛玉、贾宝玉之名,后改叫小红,是怡红院中负责打扫卫生的一个小丫环。

她聪明伶俐、不甘现状,一心想要向上爬,却被晴雯等一干人压制,没有出头的机会。

她觉醒了,说出了“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的箴言,于是转变方向,与贾府穷本家贾芸相恋,又凭借自己出众的口才被凤姐赏识提拔。

小红是大观园丫头里的清醒者,她不像其他丫环一样,走争做贾府大丫环、姨娘之路,也不靠背景关系,而完全靠自己的能力,把握了自己的命运。

一、小红“眼空心大”,想“攀高枝”

(一)、小红的身份

小红的名字出现在24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这一回的回末对她有一个简短的介绍:

“原来这小红本姓林,小名红玉,只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便都叫他“小红”。

原是荣国府中世代的旧仆,他父母现在收管各处的房田事务。

这红玉年方十六岁,因分人在大观园的时节,把他便分在这怡红院中,倒也清幽雅静。

不想后来命人进来居住,偏生这一所儿又被宝玉占了……”从这段介绍中不难看出,小红的父母虽然是很得势的佣人,但是他们的女儿却是怡红院一个地位很低的小丫头。

连和宝玉见一面都难。

她的任务是洒扫房屋、浇花喂鸟、来往使役,不但主子可以支使,丫头也可以支使,譬如袭人要她到黛玉处借喷壶,绮霞要她描花样。

(二)、小红的出路

贾府丫环有俩类一类,一类是买来的,如袭人、晴雯,她们的出路是由主子随便配给贾府一个小厮,或赎身出去或被卖到外面;一类是家生子,她们的出路也是配给府里一个世仆小厮终身受役于贾府,如小红。

俩类丫环的命运自己无法掌握,所以她们依附主子,争做贾府爷们的大丫环再到姨娘,这是每个丫环理想的光辉之路。

小红也不例外,想走这条路。

(三)、小红的攀高枝

宝玉没到怡红院之前,小红还可以心安理得的安心工作,但宝玉成为小红上司之后,像她这种聪明伶俐、眼空心大的人,又加上三分容貌,怎能甘于平庸?

她会积极变现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总想去攀宝玉的高枝。

那么她就创造机遇接近宝玉,就在宝玉身上用起心来,有一天林小红在找自己丢失的手帕,正好碰见茗烟带着贾芸来拜访宝玉,茗烟正愁没个往里面送信的,抓着林小红要她帮着送信。

我们且看她是怎么回答的:

半晌,那丫头冷笑了一笑:

“依我说,二爷竟请回家去,有什么话明儿再来.今儿晚上得空儿我回了他。

”焙茗道:

“这是怎么说?

”那丫头道:

“他今儿也没睡中觉,自然吃的晚饭早。

晚上他又不下来。

难道只是耍的二爷在这里等着挨饿不成!

不如家去,明儿来是正经.便是回来有人带信,那都是不中用的。

他不过口里应着,他倒给带呢!

”这段话不想还好,仔细一想这人其实不简单。

其时,她还没成为贾宝玉跟前的人呢,只是在后院打打杂,贾宝玉都不知道她是自己屋里的人呢。

但他却能将宝玉的行踪了解的一清二楚,不仅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他今儿也没睡中觉”,更能知道他将会做什么“自然吃的晚饭早。

晚上他又不下来。

”心机之深,把握之准,实非常人可比。

果然,贾宝玉是晚上才回来!

这宝玉要洗澡喝茶,突然发现屋里没人了:

“袭人因被薛宝钗烦了去打结子,秋纹,碧痕两个去催水,檀云又因他母亲的生日接了出去,麝月又现在家中养病,虽还有几个作粗活听唤的丫头,估着叫不着他们,都出去寻伙觅伴的玩去了……”一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贾二爷突然发现要自己动手了,但这时林小红出现了:

只听背后说道:

“二爷仔细烫了手,让我们来倒。

”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早接了碗过去.宝玉倒唬了一跳,问:

“你在那里的?

忽然来了,唬我一跳。

”那丫头一面递茶,一面回说:

“我在后院子里,才从里间的后门进来,难道二爷就没听见脚步响?

”宝玉一面吃茶,一面仔细打量那丫头:

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倒是一头黑的头发,挽着个,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

贾宝玉这时才发现自己屋里原来还有这么个人。

如果说这林小红机遇把握的好,那这话说的还不全面,这个机遇,可不是林小红等来的,而是她创造出来的。

刚才不是说秋纹、碧痕两个人去催水吗?

但这事本来两个人是催着林小红去做的,林小红岂愿意做这种得不到别人赏识的杂事呢?

于是推脱自己有事不得已秋纹碧痕两个人只好自己动手,这不就闪出了个空挡吗?

不过这次虽说在宝玉那儿挂了个号,但也被秋纹碧痕好一顿奚落辱骂。

实际上小红这样一个姑娘,十六七岁这个姑娘,她攀高枝,利已而不损人的行为,是同她的具体生存的环境所决定的,无可苛责;所谓的攀高枝,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她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应该说这种做法是具有进步性的。

所以小红这种希望实现自我价值表现自己的才干,改变自己命运的这种想法和做法,我们用现代人的观念来说,应当肯定。

这是曹雪芹很喜欢这个女孩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小红有见识,有机谋,一路不通,另寻出路

(一)、小红的觉醒

第24回有一段描写很重要可以看出她把目光投向贾芸的心路历程。

文云:

“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为他原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向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

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俐爪的,哪里插的下手去。

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

”“灰”是一种觉悟,小红悟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在怡红院没有竞争的实力,做宝玉的大丫环姨娘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小红于是说出了“千里搭长棚,没有个散的筵席”的人生箴言。

这时小红“正闷闷的忽然听见老嬷嬷说起贾云来,不觉心中一动,便闷闷的回至房中,睡在床上暗暗盘算……”她暗暗盘算什么呢?

她失意于贾宝玉之后,要再寻下家,她当然不会如司棋为情所误,爱上同一个阶级的表弟,正经的爷们又攀不上,这种时候,潜力股贾芸就成了她的最好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不是那么清晰,而是以爱情的方式呈现,一样会有日思夜想,梦萦魂牵,如同一切恋爱中的少女。

(二)、小红自主恋爱的大胆性

小红把目光由宝玉转贾芸,但是小红根本没有机会接触贾芸,计划走的路很渺茫,于是她很郁闷。

第26回,小红对小丫头说出“还不如早些死了倒干净!

”的气话,“你哪里知道我心里事!

”小红的心事是不能忘情于贾芸,却没有希望无可奈何。

“正没个抓寻”之时,机会来了,“宝玉病的时节,贾芸带着家下小厮坐更看守,昼夜在这里。

那小红同众丫鬟也在这里守着宝玉。

彼此相见日多,渐渐的混熟了”。

接着,小红遗失的手帕恰又被贾芸捡得,于是便以手帕为传媒,展开了一段古典式的恋爱。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一节,当李嬷嬷说出贾芸将要来园的消息后,小红精心设计问话以打探信息,并委婉地自荐作引路人。

此计不成,当探知坠儿做贾芸的引路人时,她又设计如何在半路截住坠儿、贾芸,提及手帕之事。

借与坠儿讲话,把要贾芸归还手帕之意透露出来了。

返回的路上,贾芸也有意识地问这问那,以顺便提及手帕之事,“又见坠儿追索,心中早得了主意,便向袖内将自己的一块取出来”,借坠儿之手传与小红。

到28回“宝钗扑蝶”,在滴翠亭听到小红与坠儿的谈话,恰是手帕相赠的事。

一来一往,把个不谙内情的坠儿瞒了过去,两人的精明与默契令人赞叹。

在贾府这样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族里,小红竟敢私自爱上主子,无疑是大胆的越轨行为。

总之,这段大观园中唯一成功的自由恋爱,作为宝黛爱情等悲剧的正面性补充,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红楼女儿大多为情所痴而走向破灭,倒是像小红这样现实的爱情更容易生长。

小红初遇贾芸的那场戏,她是一见贾芸,便抽身躲了开去,后来听说是本家爷们,才不似先前那样回避了,并下死眼的把贾芸盯了两眼,以引起贾芸的注意。

虽只是个三等丫环,小红却深悉贾府复杂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心思细密,办事老练。

第26回,小红得知宝玉要叫贾芸来,便故意用反语套问李嬷嬷:

“你老人家当真的就依了他去叫了”。

接着说的又是违心之言:

“那一个要是知好歹,就不进来才是。

”可见其心思之诡秘。

于是精心算计如何碰面,“这里红玉刚走至蜂腰门前,只见那边坠儿引着贾芸来了”。

脂批曰:

“妙,不说小红不走,亦不说走,只说'刚走至'三字,可知小红有私心矣。

若说出必定不走必定走,则文字死板,亦且棱角过露,非写女儿之笔也。

”27回,她和坠儿在滴翠亭谈隐秘心事时想到打开窗隔子,防止有人来,亦足见其为人处事之机警。

三、小红有超凡的口才能力,被凤姐赏识 

 小红也是“生的倒甚齐整,两只眼儿水水灵灵的”,是个相貌中等偏上的普通丫头。

贾芸眼中,小红“生的倒也细巧干净”,“说话简便俏丽”(24回);宝玉看小红“是一头黑的头发,挽着个鬏,容长脸面,细巧身材,却十分俏丽干净”(24回);王熙凤见小红“生的干净俏丽,说话知趣”(27回)。

总之,小红给人的印象离不开一个“俏”字。

这个字不仅仅是指她的外貌,更主要的是形容她灵敏的反应和口才。

27回,王熙凤想找个丫鬟传话,远远地在山坡上招手,红玉连忙弃了众人,跑至凤姐跟前,堆着笑问:

“奶奶使唤作什么事?

”。

当王熙凤派差还有一些疑虑时,她马上说:

“奶奶有什么话,只管吩咐我说去。

若说的不齐全,误了奶奶的事,凭奶奶责罚就是了”。

可见,“红玉亦十分自负,不怕你有事,只怕你不用”(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她不仅积极承应下来,还立下军令状,以表达自己做事的忠诚可靠,小红办完回来向凤姐汇报,满嘴是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舅奶奶,一大堆,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加上记性又好,一口气说出四五档子的事。

凤姐满心高兴夸小红说得齐全,口声又简断,不象有的丫鬟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

凤姐想把小红调到身边,还要认作干女儿。

凤姐试探小红愿意不愿意,小红早想跳槽了,现在机会来了,又不便直说,只得笑着说道:

“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见识见识。

”,这回答老道成熟,既不显得猴急,又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还捎带恭维了王熙凤,凤姐当场拍板。

小红成功实现跳槽。

林小红为凤姐办完事,正要回来回复,顶头只见晴雯,绮霰,碧痕,紫绡,麝月,待书,入画,莺儿等一群人来了.晴雯一见了红玉,便说道:

"你只是疯罢!

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グ,就在外头逛."对于这翻质问,林小红有分教,道:

"昨儿二爷说了,今儿不用浇花,过一日浇一回罢.我喂雀儿的时侯,姐姐还睡觉呢."碧痕道:

"茶炉子呢?

"红玉道:

"今儿不该我的班儿,有茶没茶别问我."小红口齿伶俐,一一应付,不卑不亢,软中带硬,最后晴雯以大压小小红才不言语了。

四、小红知恩图报

按着《红楼梦》前80回的脂批,如26回批语:

“狱神庙回有茜雪、小红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

”27回前总评:

“且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此于千里外伏线也。

”24回批语:

“(贾芸)孝子可敬,后来荣府事败必有一番作为。

”我们可知小红和贾芸会结成眷属,在贾府被抄,王熙凤、贾宝玉入狱时,是小红、贾芸二人探监、照护。

说明他们都是知恩图报的人。

可惜后40回续书与曹雪芹的原计划相去甚远,我们看不到这些震憾人心的情节了。

结语

小红是大观园众多丫环中的一个特殊形象。

她出身底层,但胸怀大志,不靠背景关系,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抓住机会,注重投资,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是职场里的精英。

小红认准现实,感情上她从贾宝玉到贾芸,事业上从贾宝玉到王熙凤,无论从哪一点,她都是怡红院里的另类。

她是贾府上下大小丫头里结局最好的一位。

小红这一特殊形象,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社会,都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致谢:

四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转瞬即逝,想到要离开这个校园,心中难免有几分惆怅,但是不论我有多么舍不得,还是要带有既深感欣慰,又留下少许遗憾的心情离开这里。

论文的完成离不开我的导师张志斌的悉心指导,从论文的开题到初稿写成再到论文定稿,她严谨治学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用自己的言行教导着我,使我受益匪浅,并指导着我今后的人生旅程。

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母校山西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感谢所有为我们授过课的老师,是他们用智慧的火炬点燃了我无知的黑暗,是他们帮助我跨越了求学历程中的坎坷。

我谨在此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3]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之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4]陈庆浩.《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

[5]霍国玲、紫军.《反读红楼梦》[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

[6]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7]刘心武.《红楼拾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8]胡适、俞平伯.《细说红楼梦》[M].蓝天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