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903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docx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一、目的任务

钻探是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施工的钻孔主要用于追索和圈定矿体,了解矿体与围岩的埋藏条件及矿石质量等。

钻孔原始地质编录是对取自钻孔内的岩矿心(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提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完善的记录。

二、钻孔编录的准备工作

㈠业务准备:

地质编录人员应了解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如地层及分布、各地层内的岩性特征及组合、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了解和熟练掌握原始编录的有关规定、程序、要求、方法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

   编录人员一般一台钻机1-2人。

㈡物资准备:

编录工作开始前需要准备的物资包括工具、材料、表格及标签。

1、工具:

地质锤、罗盘、放大镜、计算器、三角板、量角器、钢卷尺、文具盒(内装铅笔、橡皮擦、铅笔刀、防水墨笔等)、图包、讲义夹、照相机,必要时带录像机、录音机。

2、材料:

红油漆、胶卷、白胶布、棉纸(包标本用)、样品袋等。

3、各种表格及标签

钻孔地质记录表(附表5-1)

钻孔采样记录表(附表5-2)

标本登记表(附表5-3)

矿石体重记录表(附表5-4)

照片记录表(附表5-5)

录相记录表(附表5-6)

岩矿心分层签(附表5-7)

岩矿心采样签(附表5-8)

样签(附表5-9)

标本签(附表5-10)

钻孔回次标签(附表5-11)

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附表5-12)

钻孔质量验收表(矿区或地质大队自制)

钻孔技术指示书(矿区自制)

钻孔开孔通知书(矿区自制)

钻孔终孔通知书(矿区自制)

㈢根据矿区勘查剖面图的设计钻孔,制作钻孔技术指示书,地质设计内容及要求部分由矿区地质部门负责制作,其余由矿区探矿部门根据地质设计和要求编制钻孔结构、钻进方法等。

技术指示书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斜孔)、钻孔倾角。

岩矿层分层起止井深(由上至下)

岩矿层分层柱状图(可用颜色表示)、分层岩石名称、断层、破碎带井深。

各分层岩心、矿心、矿层顶底板岩心等采取要求(按矿区设计执行)

孔深校正及要求,一般直孔每100米校正一次,斜孔50米校正一次,误差±1%。

㈣钻机安装完毕,经矿区领导、地质、水文、探矿、技安、安装等部门负责人现场检查验收。

检查合格,由地质水文填写钻孔开孔通知、交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交机场执行。

地质应重点检查的内容:

安装孔口位置、钻机立轴方位(斜孔)和倾角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岩心箱准备情况,岩心箱及其它材料堆放场地等。

设计钻孔斜孔,需检查钻机立轴倾斜方位和立轴倾角。

首先用重垂线在钻机立轴上方自然下垂,测量者离重垂线一定距离(避免机台内铁器干扰)手持罗盘(水平状),用测量物体方位的方法,当罗盘反向镜中心线、罗盘照准觇标中心线、重垂线、钻机立轴中心四条线重合时,罗盘指针所指的方位角亦是钻机立轴倾斜方位,也代表设计钻孔倾斜方位。

用测量岩层的倾角的方法,罗盘长边顺钻机立轴测量立轴的倾角,也代表设计钻孔倾角。

设计直孔,钻孔无倾斜方位,倾角90°,只需检查钻机立轴是否垂直地面(90°)。

钻孔开工前,地质、水文人员应对现场施工人员介绍钻孔技术指示书中的地质设计和各项技术及质量要求。

㈤ 钻孔施工人员职责

岩矿心实物:

对获取的岩矿心经过清洗、整理、按先后顺序工正摆放在岩心箱中,回次标签(隔板)填写正确,清楚放在回次岩心的末尾,岩心箱外侧应用油漆写明矿区名称、孔号、起止井深、箱号。

钻孔回次记录表(机场准备)、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表10)、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数据填写准确、清晰、真实、清洁。

三、钻孔原始地质编录

钻孔编录工作,随钻孔施工的进展及时进行,编录地点必须在钻探施工现场。

编录时间及地点的选择必须保证岩矿心自钻孔内取出未被溶蚀和风化之前。

㈠检查钻探班报表、整理检查岩矿心

编录人员在正式编录前应详细检查机场钻探班报表记录的回次进尺、井深,有关水文观测资料等(现场);根据编录场地大小,将岩心箱依井深顺序排列;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若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应正确地予以调整;若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的拉长现象时,应正确地压缩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场当班记录更正班报表。

回次标签:

回次标签的孔深、进尺、岩心长度、残留岩心长度、回次号、回次岩心编号等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岩心编号:

大于10cm以上的岩心及大于5cm以上的矿心应用红油漆编上号,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

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例某孔中第5回次,有7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

㈡观察记录

在前述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正式进行编录。

1、分层

首先对尽可能长的井段直至全孔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并根据矿区厘定的分层标准对岩矿心进行分层。

例如:

某钙芒硝矿区ZK402孔中,按不同的岩性、矿石类型划分出:

第四系冲洪积层、紫红色泥质白云岩、紫红色白云质粉砂岩、中-细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构造角砾岩、粗晶钙芒硝矿石、紫红色粉砂质粘土岩、紫红色白云质泥岩等8种岩性的17个分层。

在第一分层结束后放入一个分层标签(或分层隔板),如遇分层界线刚好在某一段完整的岩心中时,则用钉锤或劈样机自分层处将岩心劈开后放入分层标签。

   2、记录回次数据

由浅入深依次将每一个回次的编号、止孔深、岩心长、残留岩心、进尺、采取率等记录至钻孔地质记录表的回次栏目内。

其中:

“止孔深”应为经过校正的孔深;

“岩心长”应为经过编录人员检查、整理并认可的实际岩心长度;处理“残留岩心”(。

   应以施工人员测量为准;在未进行残留岩心测量,或残留岩心测量不准时,某个回次因有残留岩心,使其岩心长度大于进尺时,残留岩心处理方法可参照下面两种办法进行。

1)在岩心完整时,以本回次主采取率为100%,将超出部分推到上回次计算,如继续超出可继续上推,最多只能上推三个回次。

例:

第9回次进尺4m,岩心长4.9m,大于该回次进尺0.9m的岩心作为残留向上推到第8回次(第9回次采取率现为100%);

第8回次原进尺4.5m,岩心长4.2m,现加上第9回次上推的0.9m残留岩心,则岩心长为4.2+0.9=5.1m,超过进尺0.6m继续上推至第7回次,则第8回次采取率现为100%(该回次原采取率93%应更正为100%)。

第7回次原进尺4m,岩心长2.9m,采取率73%,现加第8回次上推的0.6m残留岩心,则岩心长为2.9+0.6=3.5m,采取率为88%,岩心长度小于进尺,无残留上推,至此,第9回次残留岩心处理完毕(第7回次原采取率73%,应更正为88%)。

如残留岩心处理图中:

如继续超过,应寻找其原因,再作处理。

如岩心破碎或为砂状、粉状和不在同一岩性中钻进而用反循环采心工具采取的岩心,一般不得上推。

2)允许同一岩性段内连续五个回次的和进尺大于或等于该岩性段岩心总长度时,计算五个回次平均采取率。

“进尺”为本回次止孔深减一上回次止孔深,如本回次止孔深89.63m,上回次止孔深为85.24m,则本回次进尺为89.63-85.24=4.39m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有特殊要求计算回次采取率,以及矿层(包括含矿层、矿化蚀变带)及其顶板3-5米应计算采取率,回次采取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般岩层不需计算回次采取率

3、记录分层数据

分层数据对应于左侧的回次位置填写

如在第2回次中分层,则对应于2回次横格中填写

序号:

为本分层的顺序编号

回次岩心长:

为本分层所处回次内属该分层的岩心长度。

换层井深计算:

从一个分层变换为下一个分层算为“换层”,换层时所处钻孔深度算为换层井深。

根据换层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

回次内换层、回次间换层及空回次换层三种情况计算换层井深。

1)在某一回次内换层时,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回次采取率不足100%时,其计算公式为:

  

②当回次采取率等于100%时,按下列公式:

 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上回次残留岩心+本回次上分层岩心长

2)两个回次间换层,有以下两种情况:

   图中,在5回次,6回次之间换层

 

①5回次无残留岩心时换层井深=5回次终止孔深=25米

②5回次有残留岩心时

换层井深=5回次终止孔深-5回次残留岩心长=25-0.2=24.8m

3)空回次换层时,计算公式为:

(图示)

  换层孔深:

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是否二分之一,可根据上下层岩石的硬度、破碎情况而定)。

 

分层进尺=本分层底板的换层井深—前一分层底板的换层井深。

分层采取率=×100%

 

分层计算结束后,将有关数据填进地质记录表的分层栏目,同时将分层孔深填入岩心分层标签。

4、地质描述

地质描述是在仔细观察岩矿心的基础上进行的.观察的主要目标是矿层(矿化层)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分层界线等。

复合定名:

地质观察描述一般以分层为单位,首先对本层给予一个能反映岩矿石基本特征的复合定名,复合岩矿石名称要求反映岩石的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份及矿化特征。

   在考虑复合定名时,根据分层中岩矿石种类主次、分布特点,可能有几种定名情况:

一是:

分层岩性基本上只有—类、为单一定名:

例:

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

二是:

分层中出现两种以上岩石呈互层状产出;

   例:

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与灰色中细粒流状辉长岩型稀浸状钒钛磁铁矿互层。

三是,分层中出现次要岩石夹层;

例:

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夹(也可为“间夹”、“偶夹”)灰色中细粒流状辉长岩型稀浸状钒钛磁铁矿。

观察及描述的主要内容:

岩石特征

岩石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份,风化特征及其它物理性质.

颜色包括岩石总体的颜色(包括原生颜色及风化颜色).

岩石构造指原生构造,如:

层状、片状,板状、流纹状,流状、条带状。

岩石风化是根据岩石风化强弱程度,划分出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供制作储量计算剖面及储量计算使用。

其它物理特征,如光泽、断口、硬度、比重等。

蚀变及矿化特征

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蚀变带往往就是矿化带。

对蚀变带的观察要确定蚀变岩石类型。

注意蚀变带内蚀变矿物变化情况,注意蚀变带与矿化或矿体的相互位置;’空间关系等。

   矿化特征

观察矿化的种类,矿石特征,(内容同岩石特征)矿层(含矿层)与顶底板接触关系,产状。

(测量矿层顶底板介面轴夹角,测量矿石原生构造的轴夹角等)。

   构造

指次生构造。

包括断裂、褶皱、节理、劈理、破碎带及沉积岩中后沉积作用构造,如起因于化学作用的结核、瘤块、裂隙充填形成的岩墙等。

编录过程中要观察、收集上述构造的特征、类型、产状等。

古生物及遗迹化石

观察和收集古生物、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出层位,化石种类及分布特征等。

在观察岩心时,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大比例尺素描图或照相,录像。

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测量

岩心轴夹角是了解地层、矿层(体)、岩(矿)脉,地质构造的倾角,编制地质剖面图、计算地层和矿层(体)厚度的基础数据。

  量角器测量法

用量器测量轴夹角最常用的最简便的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找出要测量的标志面在岩心上的总体方向找出标志面在岩心上的最高与最低点.(可用红、蓝铅笔划一条线),如图中AB;

2)将岩心柱面(图中CD)紧靠岩心隔板;

3)将量角器的零度边(图中ab)与标志面(AB)平行,同时将量角器的0点与标志面(AB)同心柱面(CD)的交点(0)重合;

4)读出岩心柱面在量角器上的读数(70°)即为轴夹角。

四、岩矿心取样

   岩矿心取样以化学分析样为主,其次为物理取样、加工技术取样、矿物取样等。

㈠化学分析样的布样

采样目的层

1、矿层(含矿化层)全段连续取样(H2-H5);

2、矿层的顶,底板一般各至少一件(H1及H6);

3、围岩根据岩性及厚度大小按一定间距采取1至数件控制样(H7-H8)。

㈡布样原则

1、考虑到样品代表及不同矿石的可采厚度,布样时一般应遵循五不原则:

1)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孔径;

2)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岩矿层(插图5—11);

3)同一件样不得跨越不同矿石自然类型及工业品级;

4)单样样长所代表的真厚度一般不超过该矿种的工业可采厚度;

   5)同一件样一般不跨越回次采取率相差较大的回次。

2、岩脉剔除原则

1)矿层中岩脉(夹石)较发育时,其规模较大(指大于规定的夹石剔除厚度可从矿石中可明显简单地剔除时)可在采样时剔除。

 

2)无法剔除的较小岩脉(夹石)采在样品中自然贫化:

㈢布置化学样段

在已编录的全部岩矿心中,针对采样目的层,按照前述原则逐件布置化学样品,填写“岩矿心样品签”(或采样隔板),放入岩心中该件样品的底界处,同时在地质记录表中记录样品号及井深。

  有关样品编号等主要栏目填写、计算方法如下:

1、样号:

样号全称为:

钻孔号十化学样代号+该孔中化学样顺序号。

例:

402孔的第1件化学样号为ZK402H1;一般除每个孔第一件化学编号用全称外,其余样品可省略钻孔号,直接写成H2,H3、H4,如样号连续的,也可以每间隔5个样才标记号。

     注意:

同一钻孔中,样号可以缺号,但绝不允许重号。

2、样段岩心编号

为本样品段的起、止岩矿心编号,如H4号样的起始岩心编号为、最后一块·岩心的编号为 ,则岩心编号写成 

3、采样孔深(井深)

当某件样品的起、止位置与某个回次的起、止点一致时,其采样井深与回次井深相同;而当样品的起、止位置在某回次的中间时,样品的起止孔深必须经过计算才能得出,其孔深计算方法与前述换层孔深的计算方法相同。

㈣专门样品的采样:

一般应按照矿区地质设计进行,其中重要样品,如选矿试验样应按事先编制、批准的采样设计进行。

1、技术样:

1)对部份借助化学样还不足以确定质量的矿产,则应通过技术取样来测定其物理的技术性质,石棉、云母、建材、宝玉石、耐火粘土。

2)一般矿产的技术取样:

包括体重、湿度,松散系数、抗压强度、裂隙性等。

2、加工技术样:

目的:

了解矿石的选矿、加工、冶炼性能,确定合理的加工技术和条件,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价及矿山建设设计提供技术经济指标。

由于钻孔岩心较少,而这类样品要求重量较大,一般在100—200公斤。

如果确实需要在钻孔中采取可选性试验样,必须在设计钻孔时通过计算、设计及施工较大孔径的岩心钻方可满足要求。

  例:

某铜矿设计在某钻孔岩心中二分之一劈样,采取0.2吨选矿样。

   ①计算样品体积V=t/D(t-样重=0.2吨,D=矿石体重=2.7)

                    =0.2吨÷2.7=0.074m3

②计算矿心体积V′=2×V=2×0.074=0.148m3

   ③计算矿心断面积S=V′÷h=0.148÷5=0.0296m2

计算矿心理论直径

 ⑤根据矿心采取率β(按最稀薄75%计算)

 计算实际所需矿心直径R=R′/β=0.194÷0.75=0.259m

 即选择该段孔径必须是能满足0.259m矿心直径的。

 

   矿物取样:

有选择性的采取岩矿石标本,用矿物学、矿相学及岩石学方法进行研究,可粗略估计矿石质量或得到较可靠的有用组分含量。

上述专门样品的编号及井深填入地质记录表的标本号/井深栏中,编号方法与前述化学样相似。

  专门样品的编号代码如下:

 

薄片b

单矿物分析样DF

光片G

风化带样FY

构造标本GB

小体重样XT

手标本B

人工重砂样ZS

光谱GP

岩石全分析样YQ

 

选矿试验样XU

 

   专门样品的采样工作,一般由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进行,采取的样品应进行编号、称重、填写样签(或标本签)包装、填写采样登记表、装袋、填写送样单等工作。

㈤采取岩心化学分析样

岩心的化学样由地质编录人员布设好后,一般由专门的采样工采取。

1、准备工作

   采样前应准备的工具和材料有:

壁样机、二锤、地质钉锤、钢卷尺、毛笔、红油漆,防水墨笔、图包、讲议夹、油布(或彩条布)、毛刷、秤、样品袋、钻孔采样登记表、样签。

2、采样方法

应根据岩心的完整程度不同,确定相应的采样方法.

1)劈分法

较完整的岩心及较大的岩块,用劈样机或切割机进行二分之一(遇特殊情况以四分之一)劈分。

在劈分时如果矿心中矿化不均匀或矿化具方向性时,为了使劈开的两侧岩心矿化较均匀,劈开面应尽量垂直于矿化集中面。

补写岩心编号:

如果劈分时将原编号破坏了或作为样品取走了,则应在另一半岩心上补写相同的岩心号。

2)二分之一法:

当岩心破碎呈小岩块、岩屑、粉状时,无法用劈样机劈分,而改用拣块法取样。

这时要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一般处理方法,将小块岩心敲打二分之一作样品,其余的岩屑,岩粉应混合均匀后取二分之一作样品。

3、样品的包装

1)样品采好后,应及时装袋,称重,填写样签。

注意:

不管一件样装有几袋,每一袋样品都必须用防水墨笔填写一张样品签,并叠好后放进样袋中。

样签中主要项目填写如下:

产地——填钻孔号

重量——填该件样的总重量、单位公斤

共袋——填整件样品装袋的总袋数

第袋——填本袋样品是第几袋

例:

ZK402的5号样,总重量为12.4公斤,共装3袋,则三张样签上的“编号’都为H5,重量都为“12.4公斤”,但袋数则分别填为“第1袋/共3袋”、“第2袋/共3袋”、“第3袋/共3袋”;

2)包装及编号:

样品袋口必须用麻绳扎牢,但又可解开.样品袋外面则用防水墨水分别写上“ZH402 H5 1/3袋”、“ZK402 H5 2/3袋”及“ZH402 H5 3/3袋”。

用外标签牢固的捆在样品袋上,这样可以回收样袋,节省材料。

4填写采样记录表

1)起止回次,可在岩心中找到。

2)起止岩心长用钢卷尺在岩心中量出。

3)起止孔深可在编录人员填写的采样处(隔板)中读出。

4)岩心长一为该样品岩心的总长度,用卷尺自岩心处测量,单位为米。

5)代表长度—为样段的止孔深减去起始孔深(可在采样处读出)。

6)重量、袋数分别与样重及装袋情况吻合。

五、配合施工单位现场技术管理

㈠防止岩矿心人为颠倒和混乱

停止钻进,提钻,当装有岩心的岩心管提出井口并卸去钻头后,应将岩心管口对准事先预备好的长形槽子的一端,让岩矿心慢慢从岩心管口滑入槽中,随着岩心逐渐滑出,岩心管口同时向长形槽另一端移动,直至岩矿心从岩心管内完全滑出。

此时岩矿心的顺序是,先滑出岩心管者为下部岩心、最后滑出者为回次顶部岩心。

岩心呈碎块甚至呈粉状时,采心时更应小心,严防一倾而下,必要时可用手捂住岩心管口,在移动岩心管同时,慢慢松手让岩粉、碎屑依次慢慢滑入槽内。

㈡整理颠倒岩心,清除掉块岩心

在编录前应整理岩心,将颠倒了的岩心,顺序放乱的岩心纠正正确,将掉块岩心清除出本回次。

一般判断颠倒的方法如下:

   柱状岩心它的两端口径大小有一定差—异,往往上部岩心口径偏小,主要是钻头切割时磨损稍大所致;两种不同岩性在一个回次中;可根据上下不同岩性,可以将颠倒放置的岩心或顺序有误的岩心纠正正确;也可利用岩心的自然断面纠正颠倒了的岩心,两块岩心断面吻合较好者,应为正确顺序。

掉块是钻孔上部孔壁出现了松动碎块岩石,在以后的起下钻过程中,受到震动使其掉落到孔底,尔后被钻头套入岩心管内随同回次岩心一起取出。

确定回次岩心中的掉块,主要根据截然不同于本回次岩性的零星碎块岩石。

㈢对松散、破碎岩心矿心或岩屑(粉)应协助机场人员分段装入岩屑袋中;对易挥发、易氧化的岩矿心应协助督促机场人员及时装袋密封。

㈣岩矿心长度丈量:

矿心长度丈量由机场小班记录负责填写岩心票,但地质编录前首先应对各回次岩心长度检查核对,并以地质检查数据为准,有出入则应及时通知机场小班记录对岩心票,班报表进行修改。

柱状岩心长度检查,首先将有自然断口的岩心对接好,将颠倒和顺序有误的岩心整理正确,清除掉块岩心,然后将回次内的岩心依次排列,不要有空隙,用钢卷尺丈量。

破碎岩心,岩屑、岩粉长度确定,一种方法是将岩屑(粉)自然堆积成—柱状;其高度应比回次钻进的钻头口径大一些(考虑松散系数),最后丈量其长度。

此种方法量出的长度只是实际岩心长度的近似数值。

另一种方法利用实际重量,理论重量关系通过计算求得:

例:

某钻孔中第21回次,回次进尺 L=3.5m,1/2孔径r=O.025m、岩石体重D=2.6t/m3,该岩心实际重量称得为15公斤

21回次岩心理论重量公式лr2·L·D

为3.14×0.0252×3.5×2.6×1000=17.87公斤

   21回次岩心长度计算:

l1=回次进尺×实际重量/理论重量

㈤岩矿心采取率

不同矿种或不同目的钻孔,对岩矿心采取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在执行中应按《岩心钻探操作规程》或者矿区地质设计的要求办。

在钻孔施工全过程中,地质编录人员在检查回次岩心长度同时,都应计算回次采取率,如果回次采心未达到设计要求,应向施工人员反映,采取补救措施,如果连续3-5个回次采心都不能达要求,则应通知机场停钻研究,制定可行方案或者偏斜采心。

特别应注意在矿(化)层顶底板岩层中的采心。

㈥孔深校正

孔深校正指机台按设计要求专门对钻进后的回次井深进行检查,检查后所获得的井深数为孔深校数,用孔深校数去修正被检查回次井深,称为孔深校正。

孔深校正位置要求,在钻孔技术指示书中应有明确要求。

一般矿区要求是钻进到一定深度(直孔每钻进100米.斜孔每钻进50米)校正一次井深,见重要标志层、见矿层前后、换口径钻进;处理机台重大事故,钻孔终孔等位置都要进行孔深校正.

孔深校正误差,指孔深校正数与被检查回次井深数的差值,一般允许差土1%。

即孔深100米,误差值±0.1米。

误差值的处理,若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但数值偏小,可在校正井深处的回次中一次性处理,即修改原回次进尺末尾孔深数字;若误差值在允许范围内但数值偏大,可在相邻回次孔深校正的井段内,按每回次分摊1厘米,向上配完为止;若误差值超过允许误差,则应由矿区主任工程师会同探矿,机场有关人员查找原因,研究处理。

㈦钻孔弯曲度测试

钻孔弯曲度包括钻孔方位(斜孔)和钻孔倾角。

钻孔弯曲度测定位置原则上与钻孔孔深校正位置同。

钻孔弯曲度测定由机场实施。

钻孔方位(斜孔)是用专制的仪器进行测定。

若矿区有磁性干扰时,应用防磁仪器测定。

钻孔方位测定的质量要求,目前还无具体的误差限值,一般只要求施工钻孔方位偏离设计方位不应太大,以免影响矿区勘探网度,影响对矿体的控制程度等。

   钻孔倾角对斜孔或直孔都要求测定,倾角测定方法可以用仪器随同钻孔方位测定时一道进行,也可用玻璃管法单独测定。

对钻孔倾角质量有明确要求,不同的矿种有不同的要求,应在地质勘查设计中确定。

 目前一般要求是斜孔每100米误差土3°、直孔每100米误差土2°、误差值允许累计计算,如直孔:

孔深100米±2°、孔深200米±4°、孔深300米±6°......,依次类推。

㈧钻孔简易水文观测

要求机场每钻进一回次,都必须进行一次简易水文观测。

观测由机场小班记录员负责。

要求观测内容齐全、完全、填写数据准确、真实、清晰、报表清洁。

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查水源循环系统的完好程度。

㈨钻孔回次记录表

钻孔回次记录表又称为班报表,由机场小班记录员负责填写。

要求用墨汁填写,内容要真实、详尽、无遗漏、字迹工整,清晰、表格清洁。

地质编录人员应经常查阅班报表,对需要修正的数据、如回次岩心长度、校正井深误差分配、回次井深的修正等,是否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