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866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docx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太白山实习设计总说明书1

道路勘测实习报告

 

一、实习说明

(一)实习时间

2012年10月8日-2012年10月18日

(二)实习地点

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

(三)实习容

本次道路勘测实习是在学习完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结合《测量学》课程中相关知识,参考相关规细则进行的一个合格,可行的设计。

本次实习采用二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方法,先在室根据给定路线的等级、设计速度和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路线的起终点,结合数字地形图和地形、地物等现场条件,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纬地设计软件定出路线的交点、确定曲线参数,完成路线的平面设计,然后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再根据已敷设到地面上的中桩与边桩位置测得路线的纵断面高程数据和横断面地形数据,最后转入业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得出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直曲转角表、逐桩坐标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计算表等图表。

总体来说分为外业和业两个部分。

1.外业

(1)纸上定线

根据给定路线的等级、设计速度和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路线的起终点,结合数字地形图和地形、地物等现场条件,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纬地设计软件定出路线的交点、确定曲线参数,完成路线的平面设计并生成供后续作业所用的逐桩坐标表。

(2)中桩放样

将道路中线在地面上标定,供落实核对以及详细测量和施工之用。

实地放线就是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敷设到地面上。

具体做法是以设计路线的中桩为待放样点,采用全站仪根据放样点坐标在实地标出放样点的平面位置。

(3)中平测量

在道路沿线设置满足测设与施工所需要的水准点,建立路线高程控制测量,然后测出放样后每个中桩处的地面高程,从而得到道路中

线的高低起伏变化情况,为后续纵断面设计提供地面高程资料。

(4)横断面测量

现场实测每个中桩处道路法线方向的地面线,以供路基横断面设计、桥涵设计、挡土墙设计和土石方数量计算之用

(5)地形图测量(外加)

根据工程需要,利用全站仪,测绘出带状路线的地形图和局部围专用地图,以供纸上定线之用。

2.业

(1)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和已确定的设计速度为依据,合理的确定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连续性和均衡性,并注意使用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其设计过程包含在外业中的利用纬地软件进行的纸上定线过程中。

(2)纵断面设计

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经济等,通过参考规中的给定值,合理安排调整纵坡的大小,长短,竖曲线半径等。

(3)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是在总结平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以满足行车舒适、工程经济、路基稳定且便于施工和养护的要求绘制横断面设计图纸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二、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任务依据

根据《道路勘测实习指导手册》给定的设计标准及基本设计资料进行设计。

本公路设计等级为三级,设计速度30km/h,本路段起点BP:

K0+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5993.4841,5992.9454),位于校门口处;终点EP:

K1+842.934为所给地形图坐标(6104.6841,5422.9528),位于校区西南边界线处,全长1.84公里。

路基宽度2*3.75m.

2技术指标

根据《标准》、《规》及有关技术规,本路段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圆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平曲线长度

圆曲线半径(m)

不设超高最小值(m)

平曲线长度(m)

回旋线最小长度(m)

小片角曲线长度(m)

一般值

最小值

路拱<=2%

路拱>2%

一般值

最小值

65

30

350

450

150

50

25

350/α

注:

α为路线转角

坡度、坡长

设计速度

最大纵坡

最小纵坡

最小坡长

合成坡度

30(Km/h)

8%

0.3%

`100m

10.0%

最大坡长、平均纵坡

最大坡长(m)

平均纵坡(%)

4%

5%

6%

7%

8%

9%

相对高差>500m

相对高差200~500m

1100

900

700

500

300

200

小于5%

小于等于5.5%

竖曲线

凸形竖曲线

凹形竖曲线

竖曲线长度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400

250

700

450

60

25

双车道公路平曲线加宽值(一类加宽)

平曲线半径(m)

250~200

<250~

150

<150~

100

<100~

70

<70~

50

<50~

30

<30~

25

<25~

20

加宽值(m)

0.4

0.6

0.8

1.2

1.4

1.8

2.2

2.5

注:

一类加宽汽车轴距加前悬为5m

回头曲线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

(Km/h)

回头曲线设计速度

(Km/h)

圆曲线最小半径

(m)

回旋线最小半径(m)

超高横坡(%)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

最大纵坡

(%)

30

25

20

25

6

2.5

4.0

 

3自然地理状况

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地处市,位于岭西部,基地占地面积212亩,山地157亩,山地以土壤为主,其土壤性质根据地理位置分区可判断为褐色黄土,其特点是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土强度较高、稳定性好,在潮湿地区土基稳定性差,强度低,在雨季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必须认真处理。

沿路线从起点到山下铁门处地形较平缓,可以不着重考虑路线纵坡问题,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校园中水池,房屋建筑等地物和线性的美观。

从铁门到山顶平台和山顶平台到终点处两段山坡的坡度都较大,应着重考虑路线纵坡。

实习基地气候条件属典型陆季风气候,该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偏少;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属冬夏季过渡区,气候变化较大;该区四季分明。

7-9月降水量较多,约占全年降水量50%,有利于植物生长。

山地中草木茂密,多属灌木,在测量及测设过程中易造成不通视、打桩困难等问题。

4参考规与标准

《路几何设计细则》

5路线方案确定

(1)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过程是在已测得的1:

2000校园地形图上进行。

由于路线沿行走方向穿过相对较平坦的校园和坡度很大的山地,对不同的地形条件,定线考虑的侧重点就不同。

校园及山顶平台可以以平原微丘区对待,路线一般不受高程限制,定线中重点是正确绕避地面上的障碍(水池、房屋建筑、电线杆等),力争控制点之间路线短捷顺直,因为本公路为旅游公路,公路两边景观尤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路线在校院大致沿旧路展布,减少砍伐树木的数量和破坏草坪,为减少噪声对周边的影响,采取距离住宿楼较远的的方案;而地形坡度较大的的地方地形较复杂,横坡陡峻,定线是要利用有利地形,避让艰巨工程、不良地质段或地物等,都涉及调整纵坡问题,且山区纵坡限制较严,因此山岭、重丘区定线重点考虑是安排好纵坡,为克服山底到山顶的高差,需采取较长的路线长度,进行多次回头展线,山坡上的平缓地区以及平缓山脊是设置回头曲线的有利位置,在这些位置设置回头曲线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是方案更加经济有效。

(2)方案比选

从班级中的诸多方案中经过对个方案比较论证,考虑各方案平、纵指标及连续均衡情况;各方案公路用地、占用林地情况;各方案对沿线环境影响情况;各方案效益成本和各方案对实习外业操作难易程度,选定一个最优方案,再对这个最优方案进行优化补充以及修改,作为班级最后方案进行中桩放样。

(二)路线

1平面设计

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与环境相适应,把持线形连续性与均衡性,并与纵断面设计相协调。

平面线形应直捷、流畅,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

宜直则直,宜曲则曲,不片面追求直曲。

为了使一条道路上的车辆尽量从均匀速度行驶,应注意各线形要素保持连续,均衡,避免出现技术指标突变(如应避免长直线尽头接小半径平曲线;长直线和长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行车速度,若突然出现小半径平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发生事故,特别是在下坡方向的尽头更应该注意线形的连续性),若因地形所限小半径曲线在所难免时,中间应该插入中等曲率的过度性平曲线,并使纵坡不要过大。

平曲线还应考虑纵断面的设计要求,与纵断面线性相协调。

平曲线还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道路的曲线上行驶时,如平曲线长度过短,驾驶员需急转方向盘,在高速行驶时也会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过大,使乘客感到不舒服;当路线转角很小时,容易产生曲线半径很小的错觉,因此平曲线应有一定长度。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性设计一般是根据道路等级、沿线自然条件和构造物控制高程等,确定路线的合适高程,各坡段的纵坡和坡长,并设计竖曲线。

基本要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度适当、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协调,以及填挖经济、平衡。

纵断面设计中坡长不宜设置过短,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9s行程为宜,对连续起伏的路段,纵坡应尽量小,坡长和竖曲线应争取到极限值的1到2倍以上,避免锯齿形纵断面,以使增重与减重变化和缓;从路容美观方面也应此种设计为宜。

竖曲线应选用较大半径为宜,当受限制时可以采用一般最小值,特殊困难情况下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值,坡差小时应尽量采用大的竖曲线半径。

相邻的两个同向凹形或凸形竖曲线,特别是同向凹形竖曲线之间,如直线坡段不长,应该合并为单曲线或复曲线,避免出现断背曲线。

相邻的反向曲线之间,为使增重与减重间和缓过度,中间最好插入一段直坡段,如两竖曲线半径接近极限值,这段直线段至少应该设计为设计速度的3s行程,当半径较大时,亦可直线连接。

3横断面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