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329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5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docx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904-2004)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燃料技术经济指标

4 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5 锅炉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6 汽轮机技术经济指标

7 汽轮机辅助设备技术经济指标

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经济指标

9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0 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1999年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文)安排制定的。

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

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该标准涉及到火力发电厂发电生产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按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流程进行编写,共分燃料、锅炉、锅炉辅助设备、汽轮机、汽轮机辅助设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综合、其他等8个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

本标准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利于促进电力工业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节能管理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也有利于加强管理,科学规范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体系和分析体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部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祝宪、杜作敏、王刚、伍小林、杨顺虎、林英、蒋明昌。

本标准委托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及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解释。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1 范围

SY7507 天然气中水含量的测定 电解法

3 燃料技术经济指标

3.1 燃料收入量

燃料收入量是指火力发电厂在统计期内实际收到供方所供应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数量。

它反映火力发电厂为了生产需要,通过国家配置、市场采购、带料加工等各种方法采购的燃料总数量,即

Bsr=Bdh+Bzj+Bdf+Bdl+Bsc+Bjw+Bqt                 

(1)

式中:

Bsr——燃料收入量,t;

Bdh——全国订货合同燃料到货量,t;

Bzj——国家增拨燃料到货量,t;

Bdf——地方供应合同燃料到货量,t;

Bdl——带料加工燃料到货量,t;

Bsc——市场采购燃料到货量,t;

Bjw——计划外燃料到货量,t;

Bqt——其他燃料到货量,t。

统计计算方法如下:

a)货票统计法:

用货票数量相加所得;统计时按规定计算运损和盈亏吨。

b)实际计量法:

用轨道衡、皮带秤等计量设备实际计量的燃料,按计量的结果进帐。

使用计量法时应按式

(2)折算成含规定水分的到厂质量,即

                                      

(2)

式中:

 Bgd——燃料含规定水分的到厂质量,t;

 Bgh——燃料过衡质量,t;

——到厂实际燃料收到基水分,%;

——规定燃料收到基水分上限,%。

3.2 燃料耗用量

燃料耗用量是指火力发电厂在统计期内生产和非生产实际消耗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量,即

Bhy=Bfd+Bgr+Bfs+Bth                                       (3)

式中:

Bhy——燃料耗用量,t;

Bfd——发电燃料耗用量,t;

Bgr——供热燃料耗用量,t;

Bfs——非生产燃料耗用量,t;

Bth——其他燃料耗用量,t。

3.3 燃料库存量

燃料库存量指火力发电厂在统计期初或期末实际结存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数量,即

Bkc=Bsr–Bhy–Bys–Bcs–Btc+Bqc                         (4)

式中:

Bkc——燃料库存量,t;

Bys——燃料运损量,t;

Bcs——燃料存损量,t;

Btc——燃料调出量,t;

Bqc——期初存煤量,t。

3.4 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

燃料检斤量是指火力发电厂实际对所来燃料进行过衡和检尺验收的数量,即

Bjj=Bgh+Bjc                                                      (5)

式中:

Bjj——燃料检斤量,t;

Bjc——燃料检尺量,t。

燃料检斤率是指燃料检斤量与实际燃料收入量的百分比,即

                                                  (6)

式中:

Ljj——燃料检斤率,%。

燃料过衡率是指燃料过衡量与实际燃料收入量的百分比,即

                                                (7)

式中:

Lgh——燃料过衡率,%。

3.5 燃料运损率

燃料运损率是指燃料在运输过程中实际损失数量与燃料货票量的百分比,即

                                             (8)

式中:

Lys——燃料运损率,%;

Bhp——燃料货票量,t。

一般情况下运损按如下定额值选取:

铁路运输为1.2%;水路运输为1.5%;公路运输为1%;水陆联合运输为1.5%;中转换装一次增加1%。

火力发电厂也可根据燃料品种、运输距离、运输方式、中转情况以及季节的不同,实际测定各种燃料的运损率。

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作为运损定额。

3.6 燃料盈吨量、盈吨率

燃料盈吨量是指燃料检斤量大于货票记载数量的部分即为盈吨,即

Byd=Bjj–Bhp                                                     (9)

式中:

Byd——燃料盈吨量,t。

燃料盈吨率是指燃料盈吨数量与实际燃料检斤量的百分比,即

                                            (10)

式中:

Lyd——燃料盈吨率,%。

3.7 燃料亏吨量、亏吨率

燃料亏吨量是指燃料检斤量小于货票记载的数量,且超过合理运损量的部分。

合理运损量按3.5中

的规定定额值选取,即

Bkd=Bjj–Bhp(1–Lys)                                        (11)

式中:

Bkd——燃料亏吨量,t。

燃料亏吨率是指燃料亏吨数量与实际燃料检斤量的百分比,即

                                               (12)

式中:

Lkd——燃料亏吨率,%。

3.8 煤场存损率

煤场存损率指燃煤储存损失的数量与实际库存燃煤量的百分比,即

                                               (13)

式中:

Lcs——煤场存损率,%。

一般情况下存损按不大于每月的日平均存煤量的0.5%计算,火力发电厂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实际测定煤场存损率,报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后做为存损计算依据。

3.9 燃料盘点库存量

燃料盘点库存量是指对燃料库存进行实际测量盘点的量,一般要通过人工盘点或通过仪器检测得出。

人工盘点包括测量体积、测定堆积密度、计算收入量、计算库存量、调整水分差等工作。

3.10 燃料盘点盈亏量

燃料盘点盈亏量是指燃料实际盘点库存量与帐面库存量之差(t)。

当燃料实际盘点库存量大于帐面燃料库存量时即为盈,当燃料实际盘点库存量小于帐面燃料库存量时为亏,即

Byk=Bpd–Bkc                                                    (14)

式中:

Byk——燃料盘点盈亏量,t;

Bpd——燃料盘点库存量,t。

3.11 燃料检质率

燃料检质率是指对收到的燃料(燃煤、燃油、燃气)进行质量检验的数量与收入量的百分比,即

                                               (15)

式中:

Ljz——燃料检质率,%;

Bjz——燃料检质量,t。

燃料的质量检验按表1执行。

表1 燃料的质量检验采用标准表

类  别

项  目

采用标准

采制样

火车运输的煤

GB475

汽车运输的煤

DL/T576

船舶运输的煤

DL/T569

进厂煤样的制备

GB474

燃气轮机液体燃料

JB/T5885

燃气轮机气体燃料

JB/T5886

进厂煤样化验 

煤中全水分

GB/T211

煤的工业分析

GB/T212

煤的发热量

GB/T213

煤中全硫

GB/T214

煤灰熔融性

GB/T219

煤的元素分析

GB476

煤的可磨性

GB/T2565

进厂燃油化验 

油产品水分

GB/T260

石油产品残碳

GB/T268

石油产品硫含量

GB/T380、GB/T388

石油产品热值

GB/T384

石油产品灰分

GB/T508

石油产品凝点

GB/T510

燃气化验标准 

天然气中总硫

GB/T11061

天然气发热量、密度和相对密度 

GB/T11062

天然气的取样

GB/T13609

天然气的组成分析

GB/T13610

原油伴生气

SY7502

天然气中水含量

SY7507

 

3.12 煤炭质级不符率

煤炭质级不符率是指到厂煤检质质级不符部分的煤量与燃料检质量的百分比,即

                                            (16)

式中:

Lbf——煤炭质级不符率,%;

Bbf——质级不符部分的煤量,t。

3.13 煤质合格率

煤质合格率是指到厂煤检质煤质合格部分的煤量与燃料检质量的百分比,即

                                               (17)

式中:

Lhg——煤质合格率,%;

Bhg——煤质合格煤量,t。

3.14 配煤合格率

配煤合格率是指达到入炉煤质要求的煤量与入炉煤总量的百分比,即

                                           (18)

式中:

Lpm——配煤合格率,%;

Bpm——配煤合格煤量,t;

 Brl——入炉煤量,t。

3.15 燃料亏吨索赔率

燃料亏吨索赔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向供方实际索回的亏吨数量与全部亏吨量的百分比,即

                                                (19)

式中:

Lds——燃料亏吨索赔率,%;

Bds——燃料亏吨索赔煤量,t。

3.16 燃料亏卡索赔率

燃料亏卡索赔率是指火力发电厂向供货方实际索回的质价不符金额与应索回的质价不符金额的百分比,即

Lks=(实际索回的质价不符金额/应索回的质价不符金额)×100                                                  (20)

式中:

Lks——燃料亏卡索赔率,%。

3.17 入厂标煤单价

入厂标煤单价是指燃料到厂总费用(煤价、运费及各种运杂费的总和)与对应的标准煤量的比值。

入厂标煤单价包括含税入厂标煤单价和不含税入厂标煤单价,计算时分别以含税或不含税的费用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应标明含税(不含税)。

计算式为

                               (21)

式中:

Rrc ——入厂标煤单价,元/t标煤;

Krc ——燃料到厂总费用,元;

Km ——燃料费用,元;

Ky  ——燃料运输费用,元;

Kz  ——燃料运杂费,元;

Bb  ——入厂标准煤量,t。

3.18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

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是指入厂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加权平均值)与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加权平均值)之差。

计算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应考虑燃料收到基外水分变化的影响,并修正到同一外水的状态下进行计算。

计算式为

                                  (22)

式中:

 δQ——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kJ/kg;

——入厂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3.19 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

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是指入厂煤收到基全水分(加权平均值)与入炉煤收到基全水分(加权平均值)之差,即

                                     (23)

      式中:

——入厂煤收到基水分,%;

——入炉煤收到基水分,%;

——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

3.20 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

      输煤(油)单耗是指输煤(油)系统厂用电量与相应入炉原煤(油)总量之比,即

                                                      (24)

      式中:

——输煤(油)单耗,kW·h/t;

——输煤(油)系统厂用电量,kW·h。

      输煤(油)耗电率是指输煤(油)系统厂用电量与全厂发电量的百分比,即

                                                               

×100                                                    (25)

式中:

      

——输煤(油)耗电率,%;

——全厂发电量,kW·h。

3.21 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

      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是指在统计期内入厂(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的时间与输煤皮带运行小时的百分比,即

                                    Ljc=(机械采样投入时间/输煤皮带运行小时)×100                          (26)

      式中:

Ljc——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

3.22 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皮带秤校验合格率是指皮带秤校验合格次数与皮带秤校验总次数的百分比,即

                                  Lxy=(皮带秤校验合格次数/皮带秤校验总次数)×100                        (27)

      式中:

Lxy——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4 锅炉技术经济指标

4.1 锅炉主蒸汽流量

      锅炉主蒸汽流量是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流量值(kg/h),如果没有流量计量装置,可以根据汽水系统的具体布置方式由进入锅炉省煤器的给水流量、过热器减温水流量、锅炉排污流量及锅炉自用抽汽流量等进行计算确定。

4.2 锅炉主蒸汽压力

      锅炉主蒸汽压力是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MPa)。

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

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4.3 锅炉主蒸汽温度

      锅炉主蒸汽温度是指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

应取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

如果锅炉末级过热器出口有多路主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4.4 锅炉再热蒸汽压力

      锅炉再热蒸汽压力是指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压力值(MPa)。

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压力值。

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再热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4.5 锅炉再热蒸汽温度

      锅炉再热蒸汽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再热蒸汽温度值(℃)。

应取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的蒸汽温度值。

如果锅炉末级再热器出口有多路再热蒸汽管,应取算术平均值。

4.6 锅炉给水温度

      锅炉给水温度是锅炉省煤器入口的给水温度值(℃)。

应取锅炉省煤器前的给水温度值。

4.7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过热器系统的减温水流量(kg/h)。

对于过热器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过热器减温水流量之和。

4.8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是指进入再热器系统的减温水流量(kg/h)。

对于再热器系统有多级减温器设置的锅炉,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为各级再热器减温水流量之和。

4.9 送风温度

      送风温度是指锅炉空气系统风机入口处的空气温度(℃)。

对于有两台送风机的系统,送风温度为两台送风机入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对于采用热风再循环的系统,送风温度应为冷风与热风再循环混合之前的冷风温度。

对于具有送风机风量和一次风机风量单独计量,可以采用风量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送风温度计算。

4.10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是指锅炉末级受热面(一般指空气预热器)后的烟气温度(℃)。

对于锅炉末级受热面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排烟温度应取各烟道烟气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4.11 锅炉氧量

      锅炉氧量是指用于指导锅炉运行控制的烟气中氧的容积含量百分率(%)。

一般情况下,采用锅炉省煤器(对于存在多个省煤器的锅炉,采用高温省煤器)后或炉膛出口的氧量仪表指示。

对于锅炉省煤器出口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烟道,锅炉氧量应取各烟道烟气氧量的算术平均值。

4.12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是指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流量与进入空气预热器的烟气质量流量之比(%)。

      依据GB/T10184中关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测定及计算,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计算公式为

                                                                

                                                     (28)

      式中:

      Al——空气预热器漏风率,%;

——空气预热器入口的过量空气系数;

——空气预热器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方法:

过量空气系数=21/(21–该处的氧量)。

4.13 飞灰含碳量

      飞灰含碳量是指飞灰中碳的质量百分比(%)。

对于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装置的系统,飞灰含碳量为在线测量装置分析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对于没有在线表计的系统,应对统计期内的每班飞灰含碳量数值取算术平均值。

4.14 煤粉细度

      煤粉细度是指将煤粉用标准筛筛分后留在筛上的剩余煤粉质量占所筛分的总煤粉质量百分比(%)。

取样和测定方法按照DL/T467执行。

4.15 锅炉热效率

4.15.1 输入–输出热量法(正平衡)热效率计算

      输入–输出热量法热效率是指锅炉输出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对于锅炉效率计算的基准,燃料以每千克燃料量为基础进行计算,输入热量以燃料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来计算,即

                                                                   

                                                        (29)

      式中:

ηg  ——锅炉热效率,%;

Q1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出热量,kJ/kg;

Qr  ——每千克燃料的锅炉输入热量,kJ/kg。

      在本标准计算中,锅炉的输入热量为入炉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即

                                                                      Qr=Qnet,ar                                                            (30)

      式中:

Qnet,ar——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锅炉输出热量应根据汽水系统的设置来确定热量平衡界限,主蒸汽系统以锅炉省煤器入口至末级过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给水、减温水、排污、抽汽及主蒸汽的相关参数;再热汽系统以锅炉再热器入口至再热器出口为界限,确认再热器入口蒸汽、抽汽、再热减温水及再热汽的相关参数。

这些需确定的参数包括流量、温度及压力,并由温度及压力求出相应的焓值,即

                                                         

                                              (31)

      式中:

Di——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

hi——工质离开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

Dj——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质量流量,kg/h;

hj——工质进入热平衡界限时的焓值,kJ/kg;

B——锅炉燃料的消耗量,kg/h。

注:

对于不能确定的流量可以根据汽水平衡的原则计算而得。

工质的流量应符合汽水平衡,即

                                                                  

                                                       (32)

      一般情况下,锅炉输出热量可按式(33)计算,即

              

    (33)

      式中:

D——锅炉主蒸汽流量,kg/h;

hgq——锅炉主蒸汽焓值,kJ/kg;

Dzr——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kg/h;

——锅炉再热器出口蒸汽焓值,kJ/kg;

Dml——锅炉明漏量(如排污等),kg/h;

hml——锅炉明漏焓值,kJ/kg;

Dgs——主给水流量,kg/h;

——锅炉给水焓值,kJ/kg;

Dlzr——冷再热蒸汽流量,kg/h;

hlzr——冷再热蒸汽焓值,kJ/kg;

Dgj——过热器减温水流量,kg/h;

hgj——过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

Dzj——再热器减温水流量,kg/h;

hzj——再热器减温水焓值,kJ/kg;

Dqt——锅炉其他输出流量(包括吹灰、疏水及抽汽等自用蒸汽),kg/h;

hqt——锅炉其他输出(包括吹灰、疏水及其他抽汽等自用蒸汽)焓值,kJ/kg。

4.15.2 热损失法(反平衡)热效率计算

4.15.2.1 锅炉热效率

热损失法锅炉热效率ηg按式(34)计算(基准温度采用送风机入口空气温度),即

                        

             (34)

式中:

Q2——每千克燃料的排烟损失热量,kJ/kg;

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