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297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docx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可编辑版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

关于村情民情调研报告

201X年8月,我成为了XX市第七批大学生村官,任职于龙腾街道蒋山村,入村以来,我通过询问干部、走访群众、实地考察和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蒋山村的基本情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经过这次的调研,我发现了本村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蒋山村基本概况

一)基本情况

龙腾街道蒋山村地处街道西南角,属丘陵地处。

南邻金神镇金鹿村,西与涧桥村相毗邻,东接蔡店村,北与白马居委会相连接,是由原塘冲、蒋山、李圩三村合并而成。

全村32个村民组721户,人口2689余人,耕地面积3760余亩,山林及绿色长廊面积700余亩,水面800余亩,全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

村两委在职4人,其中村委会3人。

全村低保人口52人,五保17人,贫困人口144人,无村办集体企业,目前尚属贫困村。

(二)基层组织建设

村级基层党组织较为健全。

总支部有3名支委,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1名、委员1名,支部成员有各自分工,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

全村党员111人,平均年龄5656岁,最小25岁,最大89岁;大专、本科学历18人,高中学历12人,初中及以下81人。

总支一个下设支部2个,按照地域划分为7个党小组。

在村总支书记陶芳明、村主任张礼清的带领下,贯彻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迄今为止建立了党代表接待室、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保证了村民全身心的投入经济建设工作中。

今年我村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查摆自身问题,对照整改“四风”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

一直以来,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蒋山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解决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今年按照上级政府的“三线三边”工作要求,依照办事处的统一安排,在桐天路蒋山段沿线安放垃圾桶,安排专人负责垃圾的清理工作,解决附近村民的垃圾处理问题和环境污染。

七月份我村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在筹资筹劳和上级资金补助下,完成了侯庄到许庄村级主干道路面硬化工程的实施。

在加大村级基础硬件设施的同时,也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紧抓XX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机遇,促进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11月份与城郊社区群艺俱乐部合作举办了送戏下乡活动,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我村无重大事故发生,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民兵工作、征兵工作、妇女工作都较好地完成。

(四)信访稳定

加强信访稳定是村“两委”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促进村级社会和谐的前提。

按照上级信访维稳的工作部署,坚持每天做好记录上报工作。

今年以来,我村治安状况良好,迄今为止均没有发生任何重大治安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

村“两委”稳步开展综合治理工作,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处理各种邻里纠纷和矛盾,及时发现一切不稳定因素,做到从根本上消除上访的可能,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维持村级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蒋山村发展状况与分析

(一)经济发展状况与分析

经调查,全村没有工业项目,主要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蒋山村一部分农田流转到种植大户,实现半机械化、半规模化生产,剩余农田在农户手中进行家庭式生产。

其次就是依靠外出打工赚钱,目前村里青壮年主体外出务工,村中大多是留守妇女、老人和儿童。

从我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来看,经济发展渠道单

一、后劲不足;从经济格局来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据主要地位,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相距较远。

从实际情况来看,以下几个原因滞后了我村的经济发展:

一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我村经济作物单一,主要是水稻为主,大多数农田各村民分散种植,经济效益不明显,这种种植模式是制约我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

二是集体经济薄弱、结构单一;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土地管理费,集体资产总额少,无其他经济来源,村级财政状况堪忧,很多惠民基础设施项目因集体无资金而不得不放弃,目前只能维持村级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党组织建设发展状况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村级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我村党组织建设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新党员发展缓慢。

近年来,虽然每年村里都发展3名党员,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差等问题。

村里有很多文化较高的青年在外务工,又没有固定的地点,给我村的党组织如何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是“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够,缺少开展党建活动的载体。

村里每年召开全体党员会议仅两三次,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均为会议、学习文件的形式,外出务工的党员游离于管理之外。

由于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素质偏低,缺少以开展文娱活动、演讲比赛等手段提高党员、群众的思想水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党员之间、党群之间、群众之间的交流空间不足,弱化了党组织的影响力。

三是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跟上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近两年来,我村虽然采取新办农村网络教育平台等措施加大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发展党员时向年轻化、知识化青年农民倾斜,但这些工作还远不能带动整个党员队伍面上整体素质的提高。

从整体上看,仍然存在着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接受能力差,观念更新慢,能力弱化等问题。

(三)整改措施与意见

1、在积极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要努力寻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积极引进其它经济作物,拓展经济发展渠道。

以我村目前的发展情况,可选择进行大棚蔬菜种植和大棚花卉栽培。

2、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吸引企业落地本村。

我村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任何动静,建议加大工作力度,落实相关工作,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3、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我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结合我村特点和村干部队伍的实际,多层次开展培训教育,定期组织村干部以理论辅导、工作研讨、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等形式,让干部及时掌握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及相关业务知识,增强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和带领群众建设小康的本领。

4、加强我村党员队伍建设。

壮大党员队伍,要拓宽视野,广辟渠道,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打破地域、身份和行业界限,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群众威信高、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复员军人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

要注重实效,要敢于发展培养愿意为群众办事效力的新人入党。

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党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5、加强规范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党建工作机制。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党建工作的新途径。

健全完善议事规则和民主监督制约机制,严格落实评议党员、创先争优、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等制度,逐步使农村党建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形成目标清晰、措施具体、责任明确、操作性较强的党建目标考核机制。

三、我的感悟

针对以上的总体情况,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针对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一是加强干部学习。

采取理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村干部进行学习,提高村干部队伍依法施政的水平和为民服务的意识。

二是适当改善村、组干部待遇。

采取灵活的方式,如根据各个村干部负责的工作的开展情况,根据个人工作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提高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二)定期集中召开全村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议,认真听取广大党员群众对本村建设发展的建议,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本村的建设与发展。

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党员群众参与本村建设发展的自觉性、积极性,切实转变广大群众原有落后的思想观念。

(三)扩宽经济发展渠道,寻找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

寻找经济发展的信息,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极大的壮大本村的集体经济,从而带动本地村民就业。

就目前的情况,土地流转使得农田抛荒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是农民的土地收入并没有出现显著的提高,因此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我建议可选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和大棚花卉培育,大棚蔬菜反季节种植效益高,大棚花卉培训投资小、收益快。

(四)尽可能多组织村民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供文化活动场所和体育健身场所,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促进乡风文明。

加强普法教育活动力度,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村居。

这是我到村任职以来,通过与村干部的交流、对村民的走访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完成的调研,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将立足于蒋山村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尽可能的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

作为蒋山村的大学生村官,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为村“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大学生村官,努力作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群众事务的服务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与蒋山村的干部群众一起,掀开美好明天的新篇章。

 

附送:

关于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

一、背景与概况整村推进是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对象,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为目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范运作、分批实施、逐村验收的扶贫开发工作方式。

同和镇利道村是十二五期间XX县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批贫困村,该村位于北部山区同和镇的东面,依山傍水,距离乡镇行政中心7公里,全村有22个自然屯,1138户4203人,行政辖区面积1126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06

4.35亩(旱地196

6.35亩,水田1398亩),林地面积8380亩,其他用地544

5.9亩,人均耕地0.729亩。

201X年度领取低保救助金415人,五保户36人,扶贫对象1767人。

201X年底人均纯收入4678元,比上年度3055元增加了545元,增幅达1

7.8%。

二、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两年来,利道村村两委干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多部门协力扶贫,群众积极参与,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民主管理,树新风,整体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利道村共修建村屯道路13条1

3.81公里,4座桥梁603延米,投入财政资金619.3万元,解决了全村群众交通运输难和山区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投入17万元改造水利灌溉设施,解决了42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保证了粮食的稳定增产。

(二)特色产业发展良好,确保贫困群众增收有支撑一是结合本村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

种植高产木薯2500多亩,沙糖桔375亩,林木种植杉树苗800多亩,种植4500棵名贵树苗。

特色产业慢慢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大大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二是养殖业形势喜人。

积极扶持村里的2个生态养殖场,养殖母猪138头,年出栏肉猪1000多头;养殖鱼场1个,年产3500多尾鲜活鱼;投资20多万元新建养殖竹鼠场1个;组织养殖三黄鸡

4.92万羽,投入财政资金40万元。

通过整合资金,正确引导,贫困村群众增强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利道村投入资金13

4.92万元用于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建设。

一是继续完善村委办公用房、办公设备、计生服务设施以及其他设施等。

二是对校舍进行维修改造,解决了贫困村子女上学难和师生住宿难的问题。

三是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8-45岁的劳动力287人,使贫困群众掌握1-2门科学种养技术,为致富打下了基础。

四是新建1所村级卫生室,解决了村民就医难的问题。

五是新建1所敬老院,保障五保户老有所居、老有所乐。

六是建成旺社屯文化活动中心,解决了村民闲暇时间的学习活动,同时让群众学到很多种养知识,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七是改造危房户39户,使人民安居乐业。

到201X年底,利道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4320人,参合率达100%,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089人,占应参加养老保险人数的80%。

社会事业综合发展,大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养老等方面全方位发展,以解决贫困人口生计和建设五保新村为突破口,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公益事业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五保新村的建成,为五保老人提供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居的场所。

文化娱乐中心的建成,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四)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工程,增强脱贫致富能力村两委干部认清形势,利用作为整村推进重点村的有利时机,认真规划,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整村推进工作,几年来共组织群众筹资52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在组织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扶贫开发等方面发挥致富带头人的作用,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的纵深发展。

三、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高度重视,有效落实整村推进工作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工作中,县委、县政府四家班子领导亲自挂点贫困村,并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成立相关挂村工作队,村级也相应成立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上下贯通、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通过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产业结构,培育贫困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立足实际,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利道村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中,严格按照要求,整体推进,群众参与,合理规划。

遵循村民广泛参与,贫困户优先受益,扶贫资金效益最大化的要求,对本村村情、产业结构、贫困现状及致贫原因、发展思路等方面进行调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根据实际,从促进农民增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科技教育、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讨论在整村推进中应选择的项目,并对所选项目从必要性、可行性、长效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最后确定项目,制定出既能带动贫困户增收,又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促进该村全面进步的思路和措施,同时还兼顾了扶贫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的扶贫开发规划。

(三)抓住工作重点,促进整村推进工作顺利发展在整村推进工作中,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帮助农民在产业调整和项目选择上找准切入点,抓重点,积极探索和寻找一条符合村情、民情、户情的脱贫致富新途径。

1.抓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

利道村把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为“生态养殖场”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组织养殖三黄鸡,种植沙糖桔、高产木薯、鸡骨草和篙竹,靠山吃山,发动群众种植杉木和松木等等。

围绕“千场培训促发展”活动,主动送培训下乡,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

扶贫先扶智,针对农村种养水平相对落后的现状,结合产业发展,组织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使贫困农户掌握1-2门科学种养技术,并组织村两委干部参加骨干培训,通过骨干带动本村群众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3.抓好基础设施道路建设,促进各方面经济的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路通财通,利道村地处山区,道路基础设施落后一直是群众出行的一块心病。

村两委在解决农民稳定温饱问题的同时,下大力气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保证农民有一个持续增收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两年来,在交通、财政、扶贫等部门的大力扶持下,该村22个自然屯已修建硬化了19条村屯道路,直接受益人口4000多人。

4.抓好民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在鼓励贫困群众发展经济的同时,村两委重视民生工程和村容村貌的整治工作,改善生存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营造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

(1)为39户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使困难群众居有其所,村容村貌大改观;

(2)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对村中心小学的校舍进行维修,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3)五保新村的建成投入使用,让五保户老人安度晚年;

(4)村级卫生室的落成,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5)在旺社屯修建文化娱乐中心和标准化篮球场,完善农家书屋各方面设施,丰富了群众的文体活动,并在旺社屯装上照明路灯,亮化了村庄,美化了村容村貌,极大地满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四、经验与启示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利道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几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一是资金整合力度的加大,有效的促进整村推进的工作。

按照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的要求,每个贫困村投入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不少于100万元,部门整合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利道村从多方面入手,从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到争取各部门的大力扶持,都做了大量工作,认准目标,卯足劲,各方面工作都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综合发展。

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从发展养殖良种猪、养殖三黄鸡等养殖业,到利用有利的地理环境,种植高产木薯、沙糖桔、鸡骨草、杉木和松木等,做大做好靠山吃山的文章,大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三是以贫困人口的增产增收为目标,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产业扶贫和培训等方面,优先照顾贫困人口,在民生项目上最大程度地保障贫困农户受益,从而有效地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能力。

四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主要是在村屯道路建设方面,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争取一次投入,硬化村屯道路,明显的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