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292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docx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

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简介

滦县位于河北省东部,滦河西岸,地处东经118°16′,北纬39°35′。

西北距北京220千米,西南距天津136千米,西距唐山35千米,东距秦皇岛82千米。

1988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沿海地区开放县,综合经济实力全省排名第17位,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20.8亿元。

全县辖12个镇,面积1028平方千米,人口60万,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

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陡河电厂座落在滦县境内。

一、基本概况

滦县古称滦州。

孕育着评剧、皮影两朵奇葩。

滦州皮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本地曲艺的代表。

1911年末爆发的辛亥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境内迷谷村,据传是“老马识途”典故的发生地。

行政划分

全县辖12个镇:

滦州镇、响堂镇、东安各庄镇、雷庄镇、茨榆坨镇、榛子镇、杨柳庄镇、油榨镇、古马镇、小马庄镇、九百户镇、王店子镇。

县政府驻滦州镇。

自然气候

滦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

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的影响,盛行偏北风;夏季受海洋气团和太平洋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南风。

具有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闷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寒、冬季寒冷少雪的特点。

全年平均气温10.5℃。

全年平均日照2651.5小时。

常年平均降水量714.5毫米。

交通运输

滦县距天津港136公里、距秦皇岛港82公里、距京唐港76公里,均有铁路、公路与之连接。

境内有京哈、京秦、京坨、卑水、滦港等五条铁路穿越,有十一个火车站点分布全县。

205国道、102国道、平大省级干线公路以及京沈高速公路横贯全县。

滦县火车站广场是全国县级最大的火车站广场。

电力通讯

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陡河电厂座落在滦县境内,县内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7座,电力供应充足。

滦县通讯设施完善,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国际互连网遍布城乡。

矿产资源

目前,仅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就有20多种,其中铁矿储量33亿吨,优质石灰岩储量3.5亿吨,石英长石储量3亿吨,优质石英砂岩储量6000万吨,为中国耀华玻璃集团的原料基地,花岗岩储量约1亿吨,白云岩储量约1000万吨。

另外还有伟晶岩矿、陶粒页岩矿和粘土等资源。

拥有亚洲最大的单体矿山——司家营铁矿。

农牧经济

滦县现有耕地面积83.5万亩,粮食种植面积50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高梁、水稻等。

常年花生种植面积30万亩,年产量5万吨,为河北省最大的花生产区县,滦县花生产业化经营已形成一定规模。

滦县果品主要有苹果、梨、桃、核桃和板栗,常年产量8万吨。

滦县还是国家确定的优质桑蚕基地县,条桑面积3.5万亩。

畜牧产品主要有瘦肉型猪及肉牛、肉鸡等,肉类总产量5万吨,是国家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工业经济

滦县工业行业主要有:

冶金、建材、化工、食品等。

冶金产品包括小型钢材、无缝钢管、高频焊管、耐磨铸件。

建筑材料包括:

水泥、墙地砖、建筑空心砖、建筑用砂石料。

化工产品有:

塑料装饰板、塑料管材及管件、硅酸钠、碳酸钙。

食品包括:

白酒、啤酒、植物油、花生食品、土豆食品、巧克力、矿泉水等。

市场建设

全县现有各类商贸市场47个,形成了以冀东汽车、冀东农机、滦州果菜、滦州建材、滦州农资以及木材、粮油为主体的集散面广、功能齐全、交易规范的区域性专业批发市场。

文化教育

滦县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教育水平居河北省前列。

县内有中小学校148所,各类专业技术学校7所,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1500人左右。

其中滦县一中连续几年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

投资环境

滦县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千年,滦县政府提出“投资到滦县,事事都好办”的口号,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用硬功夫着力营造有利于商,有别于人的投资软环境,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免费为企业实行全程服务;在滦县招商合作局设立了“经济110”,全天24小时受理外来投资者投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企业在滦县生存发展的社会成本。

以开明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已成为滦县人的共识。

 

二、文物胜迹

1、滦州八景

  岩山虎踞:

位于城南1.5公里,岩石裸露形如卧虎,气势可观。

辽世宗耶律沅(947—951)时期,于山顶建塔,塔基以绵石砌成,上为青砖结构。

塔高20米,分13层,三角形,面南背北。

正面有石刻楷书“文峰塔”。

左面刻“冲霄汉”,右刻“凌云梯”。

塔各节角挂铜铃。

清嘉庆十六年(1811),代理知州朱高樗思想迷信,以“岩山似虎踞,塔似虎角,若留此塔,于滦不利”为由,强行将塔拆掉。

10年后,道光元年,黄克昌署滦州,认为“塔主一邑科第,去之则不祥”,重修此塔。

百多年来,文人雅士,往来过客仰其名登山观瞻者颇多,其中有诗写道:

“山峰虎踞不知年,选胜登临涉岭颠,万里山河归眼底,昂头直欲上青天”。

1976年7月28日大地震,塔被毁,现只存一节塔基。

2009年重建,今已重新屹立在研山上。

  滦水龙翔:

即滦河大桥北武山和榆山之间的一段滦河。

西岸山形对峙,滦河水倒流峡蜿蜒南流,曲折萦纡,矫若翔龙。

若河水涨发,倏忽之间,变态万状。

解放后,滦河上游潘家口、大黑汀两水库建成和引滦入津入唐工程的竣工,河水流量已大大降低。

武山、榆山均因矿藏的开采,其险峻程度亦无前景。

  偏凉虚阁:

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东麓偏凉汀。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皇帝东巡时所建。

因其左倚峭壁,右俯滦河,远远望去云雾缭绕,若有若无,帮称“虚阁”。

此阁为宫廷式建筑,内分正殿、配殿、更衣殿。

室内雕龙凿凤,金碧辉煌,有“小金銮”之称。

外有宫墙环绕。

周围是清去亭、益香池、浮霞小楼和御碑亭,成众星捧月势。

御碑亭藏有乾隆皇帝亲书御碑一块。

清未民初历经兵焚,偏凉虚阁遭到严惩破坏,“文化大革命”中全部拆毁。

  横井浮烟:

位于城北3公里横山大觉寺前。

此地原有天然石泉,深数丈。

后人砌石为井,护以石栏。

两峰夹峙,井居其间。

凌晨,井上水气直上,形如烟雾飘渺,帮称横井浮烟。

经过1958年“大跃进”的拆毁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当年风韵今已无存。

  围山泉瀑:

位于杨柳庄北部,罗家岭以南,为天然景色。

罗家岭之泉水自西北环而汇之,上为大龙潭,下为小龙潭,南流急下,气势雄伟。

小龙潭水库建成后,旧景换新颜。

  天渠应候:

与围山泉瀑一脉相承,围山泉水泻于泉子峪,因底部凹凸不平,形成众多水槽。

渠水入槽,槽满自溢。

据传说,每天上午南槽溢水北槽稳,下午北槽溢水南槽稳,应时而变,古来不爽。

随小龙潭水库的建成,已无可观。

  金泉渠月:

位于城西1公里。

明代建金泉亭。

弘治元年(1488)开挖引水,种莲植柳。

后又在亭西建别故亭。

池水亭台,垂柳对莲,夜月映照,游人共赏。

只因此处较多沙坨,水冲沙压,逐渐淤塞,民国初年改为农田。

  龙溪地桥:

位于城西南4公里。

龙溪原为沂河上源,流经此地时,溪水潜伏入地,二里之外复出地面。

昔人投糠验之,果为一水,故名地桥。

年长日久,水流地上,“地桥”无存。

2、其它

夷齐庙

  夷齐庙是后人为纪念伯夷、叔齐二贤而建,原在永平府内,明景泰五年(1455)知府张茂迁改建于油榨镇境内滦河岸边小山平台上。

南门楼上石匾横书“孤竹城”三个大字。

庙门外左碑刻“忠臣孝子”,右碑题“到今称圣”。

北面以楼代门,楼为“清风楼”,高约两丈,下临滔滔河水,其险无比。

夷齐庙地处滦河岸边,水山相连,风景奇美,建筑奇特,又有夷齐二贤故事,历来为人称道,解放后全部拆毁。

响水桥

  响水桥位于榛子镇村东,原名承流河桥。

建于北魏。

全桥结构严谨,别具一格。

雕刻玲珑精致,艺术精湛。

十年动乱中,桥上石雕补视为“四旧”大加破坏,后以水泥砂浆填充抹平。

1976年大地震,石桥安然无恙。

滦河老铁桥

  滦河老铁桥俗称滦河大铁桥,该桥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五月开工兴建,光绪二十年(1894)十二月竣工,历时32个月。

为著名工程师詹天佑以“压气沉箱法”修筑。

工程耗银78.24万两。

至1974年正式公路桥建成后,该桥停用。

滦县县衙

杨三姐告状的滦县县衙,滦县县衙因杨三姐告状出名。

 

中共滦县县委党校简介

中共滦县县委党校是在中共滦县县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县委的一个重要部门。

中共滦县县委党校成立于1954年。

50多年来,中共滦县县委党校始终是全县干部培训的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围绕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围绕县委的中心工作,围绕干部培训和党性锻炼,举办了各类干部培训班,培训了大批干部,为滦县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址座落在滦县新城人民西路129号,校园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拥有4500平方米四层教学办公大楼一座,内设办公室20个,标准化教室5个,大会议室、小会议室、研讨室、微机室、图书室、资料室各一个、学员宿舍20间、床位120张。

拥有2000平米二层可供700人培训及就餐的多功能大楼一座,内设多媒体会议厅、餐厅、休闲厅及电影放映室等设备。

每个教师配备教学电脑,安装ADSL网络系统,实现了校园办公电脑联网,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藏书30000余册。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清幽整洁,宁静而雅致。

我校实行校委负责制。

现任党校校长是县委副书记于光辉,李功林任常务副校长,张欢、薛会文任副校长。

党校下设办公室、教研室、研究室、教务科、政训科、总务科六个科室。

人员核编40名,现有34名,专兼职教师18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名,教师专业涵盖政法、经济、哲学、中文等多个领域。

县委党校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把党校办成轮训和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