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151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3.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docx

断路器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断路器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750kV及以下断路器的试验项目,规定了断路器交接验收、预防性试验、检修过程中的常规电气试验的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要求、试验程序、试验结果判断方法和试验注意事项等。

制定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试验操作、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为设备运行、监督、检修提供依据。

2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596-199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1部分:

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试验》DL/T474.1-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3部分介质损耗因数tan8试验》DL/T474.3-2006

《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第4部分:

交流耐压试验》DL/T474.4-2006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DL/T618-2011

3检测项目

3.1断路器常规试验包括以下试验项目

(1)测量绝缘电阻;

(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3)交流耐压试验;

(4)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试验;

(5)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6)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

(7)测量断路器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及电阻值;

(8)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

(9)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10)测量断路器内SF&气体的含水量;

(11)密封性试验;

(12)气体密度继电器、压力表和压力动作阀的检查。

3.2试验程序

3.2.1应在试验开始之前详细记录试品的铭牌参数,检查、了解试品的状态及其历史运行有无异常情况,并进行记录。

3.2.2应根据交接或预试等不同的情况依据相关规程规定,从上述项目中确定本次试验所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程序。

3.2.3-般情况下,应按先低电压试验后高电压试验、先直流后交流的顺序进行试验。

应在绝缘电阻测量无异常后再进行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后还应重复测量绝缘电阻,以判断耐压试验前后试品的绝缘有无变化。

4试验方法及主要设备要求

4.1测量绝缘电阻

4.1.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电动兆欧表。

4.1.2试验程序

4.1.2.1测试方法

将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分别测量各相断口间绝缘电阻。

将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分别测量各相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

4.1.2.2试验步骤

(1)测量前应对断路器进行隔离,小车式断路器应用专用车拉出来,对于GIS断路器应在最近的隔离断口处测量,尽可能避免外部的影响。

(2)根据被试品的绝缘等级选择电动兆欧表电压,一般3.6kV-12kV的用2500V兆欧表,12kV以上的用5000V兆欧表。

(3)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4)将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分别测量三相断口间绝缘电阻,记录Imin的绝缘电阻值。

(5)将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分别测量各相相间及对地绝缘电阻,测量其中一相时其余两相应短接并接地,记录Imin的绝缘电阻值。

4.1.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测量断路器的绝缘电阻值:

整体绝缘电阻值测量,应参照制造厂规定。

(2)若有被试品出厂试验报告时应对照出厂数据,无明显差异。

若有被试品历年试验数据时应对照数据无明显差异。

4.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

4.2.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回路电阻测试仪。

4.2.2.1测试方法

(1)将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

(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电阻,对于GIS断路器应在其最近隔离断口处测量。

(3)测量时应保证电流线接线位于电压线接线外侧,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4.2.2.2试验步骤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2)用回路电阻测试仪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电阻值,作好记录。

4.2.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测量,宜采用电流不小于100A的直流压降法。

测试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3交流耐压试验

4.3.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电动兆欧表;

(3)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耐压装置,包括调压器、工频试验变压器、交流分压器。

4.3.2试验程序

4.3.2.1测试方法

(1)根据相关标准和规程及断路器的额定电压确定试验电压,并根据试验电压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工频耐压机及交流分压器。

(2)应在断路器合闸及分闸状态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3)当在合闸状态下进行时,试验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4)当在分闸状态下进行时,真空灭孤室断口间的试验电压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如产品技术文件没有特殊规定时,试验电压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真空断路器的交流耐受电压

额定电压(kV)

Imin工频耐受电压(kV)有效值

相对地

相间

断路器断口

隔离断口

3.6

25/18

25/18

25/18

27/20

7.2

30/23

30/23

30/23

34/27

12

42/30

42/30

42/30

48/36

24

65/50

65/50

65/50

79/64

40.5

95/80

95/80

95/80

118/103

72.5

140

140

140

180

160

160

160

200

4.3.2.2试验原理接线图

(1)试验原理接线如图1所示。

高压试验变压器回路接线图:

功-调压器;T-试验变压器;R-限流电阻;

Ci>C?

-电容分压器高、低压臂;PV-电压表;

r-球隙保护电阻;G-球间隙;Cx-被试品电容

图1

4.3.2.3试验步骤

(1)将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

(2)将试验仪器准备就位。

(3)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4)试验仪器接线,确认一切正常后开始空升加压至试验电压以检查试验设备绝缘是否良好、接线是否正确。

(5)将断路器三相上触头短接接至试验变压器高压侧,三相下触头短接接地,断路器本体接地。

从零开始升压至试验电压,停留1min,观察被试品有无放电现象,试验电压有无波动。

(6)试验完毕,将电压降为零,切断电源。

(7)将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每一相上下触头短接。

将试验变高压侧接至其中一相,其余两相短接接地。

从零开始升压至试验电压,停留1min,观察被试品有无放电现象,试验电压有无波动。

试验完毕后将电压降为零,切断电源。

作好记录,其余两相同理依次进行。

4.3.3安全措施

(1)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误人。

试验时试验人员与看守人员通信要通畅,没有试验人员的命令看守人员不能乱动。

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2)试验设备的布置应紧凑、连接线短,宜用屏蔽导线,接地线应牢固可靠。

(3)试验过程中,如发现有放电现象或试验电压波动异常时,应立即降低电压断开电源停止试验,然后再进行检查。

4.3.4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试验电压为相关标准的规定电压。

(2)升到试验电压计时后,试验电压不应有显著的波动。

(3)试验过程中应无异常放电现象。

4.3.5注意事项

(1)SF6断路器应在SF6气压为额定值时进行,试验电压按出厂试验电压的80%。

(2)nokv以下电压等级的SF6断路器应进行合闸对地和断口间耐压试验。

(3)罐式断路器应进行合闸对地和断口间耐压试验,在1.2Ur/V3电压下,应进行局部放电检测。

(4)500kV定开距瓷柱式断路器进行合闸对地和断口耐压试验。

对于有断口电容器时,耐压频率应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4.4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试验

4.4.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电动兆欧表。

(3)自动抗干扰介质损耗测试仪。

4.4.2试验程序

4.4.2.1测试方法

(1)绝缘电阻测试:

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采用2500V兆欧表、750kV电压等级的采用5000V兆欧表,测量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应在二极间进行。

(2)介质损耗因数(tan6)及电容值:

被试品已接地的话采用正接法测试,被试品未接地的话采用反接法测试。

4.4.2.2试验原理接线图

介质损耗因数(tan5)及电容值试验原理接线图如图2所示。

正接线、内标准电容、内高压(常规正接线):

高压

图2

4.4.2.3试验步骤

(1)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

(2)绝缘电阻测试:

按被试品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兆欧表,将兆欧表接至被试品两级之间测试。

(3)介质损耗因数(tan5)及电容值:

按被试品是否接地选择正确的接线方式,按照图2的接线原理图接线。

(4)所有试验接线正确、检查无误后,即可开始试验。

(5)试验结束后将内高压断掉,记录试验数据,完成后关掉总电源。

4.4.3安全措施

(1)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必须在试验设备周围设围栏并有专人监护,防止无关人员误人。

试验时试验人员与看守人员通信要通畅,没有试验人员的命令看守人员不能乱动。

负责升压的人要随时注意周围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断开电源停止试验,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方可继续试验。

(2)试验设备的步骤布置应紧凑、连接线短,接地线应牢固可靠。

(3)在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放电等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关掉内高压,断开电源后再进行检查。

4.4.4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绝缘电阻测试:

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

(2)介质损耗因数(tan&)及电容值:

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因数(tan&)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断路器均压电容器电容值的偏差应在额定电容值的±5%范围内。

4.5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4.5.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

4.5.2试验程序

4.5.2.1测试方法

(1)用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

4.5.2.2试验步骤

(1)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分、合闸控制线”接至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引出线处。

(2)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时间测量通道线”接至断路器三相上口,三相下口短接并接地。

(3)将仪器开机后根据面板提示依次测量分、合闸时间,测量分、合闸的同期性,测量合闸时触头的弹跳时间,作好记录。

4.5.2.3安全措施

断路器分、合闸时内部弹簧会动作,试验人员不要站在断路器正面,避免事故伤人。

4.5.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或方法)

(1)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2)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40.5kV以下断路器不应大于2ms,40.5kV及以上断路器不应大于3ms;对于电流3kA及以上的10kV真空断路器,弹跳时间如不满足小于2ms,按照产

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分、合闸的同期性一般不应高于2ms。

4.5.4注意事项

(1)测量应在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或气压条件下进行。

4.6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速度

4.6.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

4.6.2试验程序

4.6.2.1测试方法

将传感器直接紧固安装于开关的提升杆上,或水平连杆上,或其它传动杆上。

4.6.2.2试验步骤

(1)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分、合闸控制线”接至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引出线处。

(2)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时间测量通道线”接至断路器三相上口,三相下口短接并接地。

(3)将仪器开机后根据面板提示依次测量分、合闸速度并进行记录。

4.6.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6.4注意事项

(1)现场无条件安装采样装置的断路器,可不进行本试验。

(2)测量应在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条件下进行。

4.7测量断路器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及电阻值

4.7.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断路器动特性测试仪。

4.7.2试验程序

4.7.2.1测试方法

(1)用断路器动特性测试仪进行测试。

4.7.2.2试验步骤

(1)记录环境温湿度。

(2)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分、合闸控制线”接至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引出线处。

(3)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时间测量通道线”接至断路器三相上口,三相下口短接并接地。

(4)开机后,操作断路器合闸,仪器自动测出合闸电阻的投入时间及电阻值,作好记录。

4.7.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8测量断路器分'合闸线圈绝缘电阻及直流电阻

4.8.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电动兆欧表、万用表。

4.8.2试验程序

4.8.2.1测试方法

(1)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

(2)用万用表测量分、合闸线圈的直流电阻。

4.8.2.2试验步骤

(1)用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分、合闸线圈引出线的绝缘电阻。

(2)当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并已储能后用万用表测量合闸线圈直流电阻,当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后测量分闸线圈的直流电阻。

4.8.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或方法)

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0MQ;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4.9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4.9.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

4.9.2试验程序

4.9.2.1测试方法

用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进行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4.9.2.2试验步骤

(1)将断路器动特性分析仪“分、合闸控制线”接至断路器分、合闸线圈引出线处。

(2)开机后根据面板提示进行断路器低电压分、合闸试验。

4.9.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附录A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A.0.1合闸操作

1)当操作电压、液压在表A.0.1范围内时,操动机构应可靠动作;

表G.0.1断路器操动机构合闸操作试验电压、液压范围

电压

液压

直流

交流

(85%〜110%)Un

(85%〜110%)Un

按产品规定的最低及最高值

注:

对电磁机构,当断路器关合电流峰值小于50kA时,直流操作电压范围为(80%〜110%)Un。

Un为额定电源电压。

2)弹簧、液压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以及电磁、永磁操动机构的合闸接触器的动作要求,均应符合上项的规定。

A.0.2脱扣操作

1)并联分闸脱扣器在分闸装置的额定电压的65%~110%时(直流)或85%〜110%(交流)范围内、交流时在分闸装置的额定电源频率下,应可靠地分闸;当此电压小于额定值的30%时,不应分闸;

2)附装失压脱扣器的,其动作特性应符合表A.O.2-1的规定;

表A.0.2-1附装失压脱扣器的脱扣试验

电源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小于35%*

大于65%

大于85%

失压脱扣器的工作状态

铁心应可靠地释放

铁心不得释放

铁心应可靠地吸合

注:

*当电压缓慢下降至规定比值时,铁心应可靠地释放。

3)附装过流脱扣器的,其额定电流规定不小于2.5A,脱扣电流的等级范围及其准确度,应符合表A.O.2-2的规定。

表A.0.2-2附

装过流脱扣器的脱扣试验

过流脱扣器的种类

延时动作的

瞬时动作的

脱扣电流等级范围(A)

2.5—10

2.5~15

每级脱扣电流的准确度

±10%

同一脱扣器各级脱扣电流准确度

±5%

注:

对于延时动作的过流脱扣器,应按制造厂提供的脱扣电流与动作时延的关系曲线进行核对。

另外,还应检查在预定时延终了前主回路电流降至返回值时,脱扣器不应动作。

A.0.3模拟操动试验。

1)当具有可调电源时,可在不同电压、液压条件下,对断路器进行就地或远控操作,每次操作断路器均应正确,可靠地动作,其联锁及闭锁装置回路的动作应符合产品及设计要求;当无可调电源时,只在额定电压下进行试验;

2)直流电磁、永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表A.0.3-1的规定进行;液压机构的操动试验,应按表A.0.3-2的规定进行。

表A.0.3-1直流电磁、永磁或弹簧机构的操动试验

操作类别

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操作次数

合、分

110

3

合闸

85(80)

3

分闸

65

3

合、分、重合

100

3

注:

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断路器及表A.O.1“注”的情况。

表A.0.3-2液压机构的操动试验

操作类别

操作线圈端钮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操作液压

操作次数

合、分

110

产品规定的最高操作压力

3

合、分

100

额定操作压力

3

85(80)

产品规定的最低操作压力

3

65

产品规定的最低操作压力

3

合、分、重合

100

产品规定的最低操作压力

3

注:

1括号内数字适用于装有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断路器。

2模拟操动试验应在液压的自动控制回路能准确、可靠动作状态下进行;

3操动时,液压的压降允许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3)对于具有双分闸线圈的回路,应分别进行模拟操动试验;

4)对于断路器操动机构本身具有三相位置不一致自动分闸功能的,应根据需要做“投入”或“退出”处理。

4.10测量断路器内SF6气体的含水量

4.10.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SF6气体微水测试仪。

4.10.2试验程序

4.10.2.1测试方法

使用SF6气体微水测试仪进行测试。

4.10.2.2试验步骤

(1)将气室与SF6气体微水测试仪连通后进行测试。

4.10.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或方法)

(1)与灭弧室相通的气室,应小于150uL/Lo

(2)不与灭孤室相通的气室,应小于250UL/L。

4.10.4注意事项

SF6气体的含水量测定应在断路器充气24h后进行。

4.11密封性试验

4.11.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SF6气体捡漏仪。

4.11.2试验程序

4.11.2.1测试方法

使用SF6气体捡漏仪对断路器各密封部位、管道接头等处进行检测。

4.11.2.2试验步骤

(1)开机对仪器进行校准并预热15-20分钟。

(2)开始试验记录试验数据。

4.11.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采用灵敏度不低于1xio-6(体积比)的检漏仪对断路器各密封部位、管道接头等处进行检测时,检漏仪不应报警。

4.11.4注意事项

必要时可采用局部包扎法进行气体泄漏测量。

以24h的漏气量换算,每一个气室年漏气率不应大

于0.5%

4.12气体密度继电器'压力表和压力动作阀的检查

4.12.1设备清单和要求

(1)温度湿度计;

(2)标准压力表;

(3)万用表。

4.12.2试验程序

4.12.2.1测试方法

(1)在充气过程中检查气体密度继电器、压力表及压力动作阀的动作值

4.12.2.2试验步骤

(1)通过三通将标准压力表、气体密度继电器与气瓶连接起来。

(2)用万用表电阻档将气体密度继电器接点联通。

(3)将气瓶阀门缓慢打开,观察标准压力表数值达到动作值时密度继电器接点是否动作。

4.12.3试验结果判断依据

(1)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4.12.4注意事项

(1)对单独运到现场的表计,应进行核对性检查。

5原始记录与正式报告

见附录

附录A

真空断路器试验原始记录

设备名称

1.断路器参数

型号

额定电压(kV)

额定电流(A)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

合闸操作电压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分闸操作电压

产品编号

出厂日期

制造厂

2.试验依据

试验采用标准、设计技术参数及合同要求

3.导电回路的电阻

相别

A

B

C

测量值(u。

要求值(uQ)

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C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

年月曰

4.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

项目

耐压前绝缘电阻(MQ)

耐压后绝缘电阻(MQ)

试验电压(kV))

持续时间(min)

合闸状态

A相/B、C相及地

B相/C、A相及地

C相/A、B相及地

分闸状态

A相断口

B相断口

C相断口

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C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

年月曰

5.分闸时间、合闸时间、弹跳时间及同期性

项目

要求值

A

B

C

合闸特性

合闸时间

(ms)

弹跳时间(ms)

同期差(ms)

分闸特性

分闸时间(ms)

同期差(ms

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C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

年月曰

6.分、合闸线圈的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

相别

绝缘电阻(MQ)

直流电阻(Q)

分闸线圈

合闸线圈

分闸线圈

合闸线圈

测量值

要求值

测量值

要求值

A

B

C

试验环境

环境温度:

°C

试验设备

试验人员

试验日期

年月曰

7.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

7.1合闸操作试验按照SF6断路器进行修改,无液压机构

交流操作电压(V)

直流操作电压(V)

合闸线圈

85%Un-110%Un

85%Un-110%Un

合闸接触器

85%U,-110%Un

85%Un-110%Un

动作情况

7.2分闸操作试验

直流操作电压(V)

动作情况

交流操作电压(V)

动作情况

可靠分闸值

65%Un-110%Un

85%Un-110%Un

不分闸值

小于30%U„

小于30%U„

8.3失压脱扣器的脱扣试验

电源电压与额定电源电压的比值

小于35%

大于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