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137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18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9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docx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郎咸平新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08-07-2211:

40:

45)

转载

标签:

财经

他们融资的银行,当然还有证券公司。

请各位读者回忆一下,这些部门是不是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呢?

换句话说,当时股市所谓的二八或三七现象拉动了股指,其中的二或者三就是二元经济中过热的部门。

到了11月我已经开始呼吁股民注意股市可能的向下波动,听了我的话的股民都逃过了一劫。

我当时为什么不看好股市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盘股涨幅太快,一定会回调,而其他股票都是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涨的可能,因此二元经济中的过热部门股票一定会回调,而过冷部门的股票没有理由涨,其结果就是大盘一直跌到今天。

  二元经济和金融超限战引发的通货膨胀  二元经济引发通货膨胀------------读者一定很好奇,这种恶化二元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控制通货膨胀吗?

当前的治理思路就是简单认为我们当前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流动性过剩了,所以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涨价,换言之,宏调的目的就是靠提高利率和准备金率收回一定量的流动性,就可以克制通货膨胀了!

是吗?

如果真是这么简单的话,我们就太幸运了!

我最近和媒体朋友吃饭,媒体记者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郎教授你瘦了。

我说对的,他说为什么。

我说猪肉贵了,我就趁机减肥。

  你们认为猪肉价格上涨,粮油的价格上涨,是因为你手上的钱太多吗?

如果真懂经济学的话,就不用讲经济学的理论,用一个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就对了。

猪肉价格上涨了,是因为钱太多了吗,各位读者想想,如果你钱多了,你会去抢购猪肉吗?

甚至有人认为大米价格上涨也是流动性过剩,难道读者有钱的话要吃五碗饭吗?

你用膝盖去想想,你就会知道流动性过剩是胡说八道。

读者哪有可能因为手上有钱可能就多吃大米呢?

也不可能多买猪肉啊!

我们食品价格上涨多少,按照官方的公布22%,猪肉76%,实际上比这个高。

食品价格上涨这么快,你可以找任何理由,千万不要讲是因为大家手上钱太多,根本不可能,有钱的人不会去多吃几碗饭,但他可能去买奢侈品,买LV包包有可能,食品价格这么高而且远超过其它货品就充分证明流动性过剩是错的。

那为什么涨这么多呢?

就要从二元经济开始讲了。

  在二元经济里面,过热部门是膨胀的部门,所以价格就上升了,这可以理解。

那么,你认为,过冷的部门的价格会下跌吗?

不会。

过冷的部门价格也会上升,无论是过冷过热部门的价格都是涨的。

例如猪肉就是过冷部门的产物。

猪肉价格怎么上涨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二元经济现象。

养猪肉的民营企业家跟其它行业企业家是一样的,他们所面临的投资营商环境也是急速恶化。

什么原因呢?

就是进口饲料价格大涨,还有猪瘟。

按照我的二元经济理论他们会怎么做,他们就不养猪了,而把应该投资买小猪的钱不买了,而去炒楼炒股了。

所以今天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就是农村养猪户从过去的猪肉供应者,变成了今天的猪肉消费者,就这么简单。

也就是说,当把你猪宰了以后,你发现后继无猪。

政府为了鼓励农民养猪,而提供了各种优惠措施,如果农民不小心把猪养死了,政府还会补贴五百元的丧葬费,但是为什么大家还是不养呢?

因为这些补贴弥补不来营商环境恶化带来的损失。

  金融超限战(超过传统战争限制的新战争)引发通货膨胀-----------最近石油期货价格涨到130多美元一桶,大米价格飞涨,按照经济学理论似乎很难解释!

很多经济学家是只认死道理,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我给读者一个数据大家就懂了,每日石油供需基本维持在8700多万桶,而且有时候市小幅度的供过于求。

此外,20082009年度的全球农产品供应量大约是21.6亿吨,而需求量接近21.5亿吨,年底库存接近3.4亿吨,这是小幅度的供过于求,两个市场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供不应求现象。

那么为什么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呢?

显然不是供求的问题所造成。

原因就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战时代-------产品定价权不再由供需决定,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决定,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超限战争的年代。

  为什么金融炒家进入大宗物资的期货市场呢?

请读者想一想,炒期货的成败,有一个必备的原则,那就是经济基本面一定要配合你的炒作方向,比如我今天赌这个股票会涨,你就要肯定未来一定有人会买这个股票,比如说你认为大米会涨,你就一定要确认一定有一个国家去大买大米。

你一定要掌控基本面才能炒期货,否则容易失败。

  我们来看看国际金融炒家是怎么想问题的。

他们一下子就看到了中国,各位读者知道中国的影响有多大吗?

我们石油价格才涨了13%左右,全世界期货市场的石油价格当天一下子大跌,因为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价格上涨,因为中国人太多了。

就以国际金融炒家的立场来看问题,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大涨,这不就是基本面吗?

因此在中国人买什么东西之前先买,比如从一百块炒到三百块,再卖给中国人,国际炒家就赚两百块。

生产者没赚到好处,我们大亏,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阴谋。

  金融超限战的原则就是取得定价权----------国际金融炒家为了取得产品定价权就开始选品种,首先他挑到了大米。

为什么是大米?

而不选小麦,这就是水平呀!

因为喜欢吃大米的国家相对吃小麦国家而言,一般而言都是比较贫穷的。

这些贫穷国家的老百姓吃大米,如果买不到大米怎么办?

就饿死了,但是不是简单的饿死就算了,这会造成政局的动荡!

所以,把大米价格一炒高以后,这些吃大米国家的政府立刻面临倒台的危机,因为买不起大米。

而且大米价格一上升,稻米出口国就配合国际炒家,像越南一样,不让大米出口,为什么呢?

首先保证本国人民不被饿死,因为一饿死政府就倒台,亚洲这些产稻米的国家不让稻米出口了,读者想一想如果不让稻米出口是什么结果呀?

价格更涨。

那些穷国,比如说菲律宾就更买不起大米了。

国际炒家就这么厉害,大米价格一炒高,各国政府为了保全政权的稳定就不出口大米,越不出口,价格越高,穷的国家更买不到大米。

其必然结果就是这些大米进口国一定会有人饿死,一旦走到这么一天,这些穷国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砸锅卖铁,求爷爷,告奶奶,到处借钱,他们什么都顾不上,而只能去国际市场上用高价格买大米,以防止自己本国的老百姓饿死。

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是这个逻辑,怕老百姓饿死,连带的使政府倒台,在所有国家都不出口稻米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国际炒家最高定价,只要有一个政府去买,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格。

就像炒股一样,如果有人在13块交易,市场价格就是13块,12块交易,市场价就是12块。

因此,这些穷国家的政府在求爷爷,告奶奶,砸锅卖铁的情况下,筹出这么一点点钱在国际市场上只要一买稻米,这个最高的天价就是稻米的市场价。

在这个时刻读者知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就是稻米的定价权由过去的供需双方决定,改成了国际金融炒家的定价,也就是国际金融炒家取得了最终定价权。

  由于是国际炒家取得了最终定价权,所以供需不重要,世界大米供过于求,石油供过于求,价格却不跌反涨,因为2008年的大宗物资价格是由国际金融炒家决定的,他们说几块金钱就是几块钱。

他们找代理人来放话,例如在中国游走的罗杰斯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例如他曾经说过粮食价格上涨将会饿死人,这不就是国际炒家透过饿死人来达到控制定价权的目的,而透过这些代理人发话吗。

  这种国际通货膨胀怎么影响我国的物价呢?

我以东北大豆为例。

中国东北黄金大豆原来是中国最好的,现在美国的大豆进来了,美国大豆比中国的大豆好,因为出油量高达23%,而且价格比我们东北大豆便宜12%。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美国大豆便宜了,所以大豆油也便宜了,因此拉低了其他品种食用油的价格。

但从此以后我们的大豆失去了定价权,而由国际炒家取得了定价权。

最近国际粮价大涨,所以逼得我们食用油价格不得不上涨,造成进口通货膨胀!

举例而言,我国今年全年农产品供应量10,000亿斤,而需求高达10,350亿斤,其中供不应求的350亿斤要靠进口,各位读者猜一下是什么?

对了,基本是大豆。

  我讲出来读者觉得很简单,都听懂了。

如果我不讲,读者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这就是国际炒家的厉害,我把他的逻辑分析给读者讲的清清楚楚。

比如说罗杰斯在半年前呼吁大家要买农产品衍生产品,为什么?

完全因这个阴谋铺路,他讲什么,什么就要涨。

这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的厉害。

读者读到这里一定觉得很悲哀,你们肯定会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联合其他国家,我们要彻底打败国际金融炒家。

读者们是不是要问这个问题,想不想要要打败国际金融炒家啊?

我们意气风发地联合几个国家一起来围剿国际金融炒家好不好?

  但是读者应该知道会有什么结果,那就是我们可能一起被打败,因为国际金融炒家很少失败,而且今天的战争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金融超限战”。

而要在这一场战斗中取胜,只有两个重要原则,第一你必须有最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必须有世界顶级金融操作高手。

我把这两个前提丢给各位读者,你觉得我们具备吗?

是的,我们只具备第一项充沛的国际资本,第二项具备吗?

很遗憾的,中国13亿人口,包括我本人在内,都不具备。

因为我只知道理论,我没有亲自操刀过。

更可悲的是我们连试试的机会几乎都没有,因为一试就失败!

90年代日本经济崩溃谁造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谁造成的?

2008年越南经济危机谁造成的?

------都是国际炒家。

很无奈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国际炒家可以动用几千亿资金轻轻松松打败了各国政府。

我想举个让我们痛心的例子,2007年底,美国银行(BankofAmerica)宣布次债危机该行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他们透过我国建行的上市赚取了1300亿元,也就是每一位读者都付了100元给美国银行。

他们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呢?

因为国际金融炒家取得了建行上市的“定价权”,从而压低定价图利自己。

对比而言,我国主权基金购买了黑石基金遭到了巨大损失。

以美国银行和我国主权基金的水平相比,证实了我国确实缺乏世界顶级金融操作高手。

  总的来说,今天的通货膨胀就是一个二元经济环境和国际进口通货膨胀两个扭曲的力量勾结在一起,我请问一下,这是流动性过剩吗?

只要读懂了我这篇文章,读者就完全理解了为什么食用油、大米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那就是二元经济配合上进口通货膨胀造成的。

  那么怎么办呢?

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束手就擒了吗?

我想给读者讲一个小故事。

韩国总统李明博要进口美国牛肉,读者知道不知道韩国民众为什么这么激动要冲击韩国政府呢?

读者以为韩国人只是好斗吗?

我告诉各位读者,韩国人比我们聪明的多得多,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学来太多经验那就是韩国一旦成功了进口美国牛肉以后,美国牛肉特别的便宜,他将席卷全韩国牛肉户,把全韩国养牛户淘汰,到最后,韩国牛肉价格将被国际金融炒家掌控!

所以我个人认为,韩国老百姓反对政府进口牛肉是有原因,因为只有自己生产,才不会被别人所控制,就这么简单!

  我们今天大米价格为什么这么低,而国际价格是我们国内价格的四倍,因为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石油价格为什么还可以扛一下,因为我们自己产油。

但我们扛不久,因为造成大量的浪费,很多人因为石油便宜就胡乱开车,甚至香港的货车统统到深圳加油,这就是一个负担。

我今天通过这么长的文章,把大家过去认为流动性过剩的理念彻底的打掉,流动性过剩确实是存在的,但不是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和通货膨胀的原因。

我们发现楼价上涨、股价上涨也是因为二元经济造成的,是因为投资营商环境恶化,企业家不干了,去炒楼炒股造成的,通货膨胀也是二元经济环境所造成的,过热部门的有膨胀,过冷部门生产不足也有膨胀,以大豆油为例,不但有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还有进口通货膨胀的问题。

这就是今天所处的投资营商环境。

  产业链阴谋与两只秃鹰的金融超限战  前面谈到二元经济下我国制造业逐渐萧条的现实情况,我想请读者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想换种方式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咱们玩什么游戏呢,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个外国人,你会怎么对付中国?

假设我所讲的这一切外国人都知道,他们会怎么做?

  事实上,今天的天空翱翔着两只秃鹰。

这两只秃鹰看着我们中国的企业,慢慢流血而死的尸体,即将飞扑下来,把我们的尸骨啃得精光。

它们在天空边翱翔,边飞边流口水。

大家想一想,这两只秃鹰是谁?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们有多少人以为青岛啤酒还是国有企业。

在2008年的年中,它还是国企,青岛国资局控股百分之三十。

请各位上网查一下,第二大股东是谁,它是美国安海斯布希,占百分之二十七。

它只要多买百分之四的H股,就可以达到百分之三十一的控股权,突然之间,青岛啤酒就会变为外资企业。

安海斯-布希公司当初是怎么进入青啤的?

青岛啤酒在2001年的时候由于前任的首席执行官政策执行不当的结果,使得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经营面临极大困难,负债率高达89%,在这种难以为继的情况下,青岛啤酒发行了14亿元的可换股债券,卖给了安海斯-布希公司,安海斯-布希公司将可换股债券转换成27%的股份,基本上而言,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趁人之危进入了青啤。

  安海斯-布希公司就是头上翱翔的第一只秃鹰,他叫做产业资本。

产业资本对中国企业的掠夺,其可怕程度大家必须要清醒知道,而对这一点,我预警大家应该及早的注意情况的发展。

  那么二只秃鹰是谁?

讲讲徐工,徐工是重工业领域,当时美国的凯雷基金想收购徐工,当时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提出坚决反对,我的反对理由非常坚决,那就是国有企业的好坏,不能以净资产做评估标准,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取决于净资产,而取决于这个企业的永续经营能力,因此我反对徐工出让给凯雷。

而且更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假设徐工以100块的价格被卖掉,凯雷基金将可能会以十倍的价格,将它分拆转卖掉,到时候他就会赚大头。

或者凯雷将徐工整合进入整条产业链而获取整合的巨大收益。

凯雷基金是谁,凯雷基金就是天上翱翔的第二只秃鹰,它叫做金融资本。

  欧美国家通过头上两只秃鹰,进入中国,看着我们的企业逐渐流血而死的尸体,伺机飞扑下来,啃食我们的尸体。

很多人可能就会有个疑问:

我们企业家这么努力的工作都不能赚钱,老外凭什么能赚钱?

我坦白地告诉大家,你们这句话问错了!

我们不赚钱,老外也不一定能赚钱,但是我想要告诉各位读者的是:

这一块钱制造业赚不赚钱不重要,你这一块钱的制造业最多赔多少钱,最多赔一块钱吧,但是整条产业链创造出十美金价值,因此制造业赔多少钱都无所谓,因为可以从6+1的6把1的亏损全部赚回来。

因此对于两只秃鹰而言,它们并不是看制造业能不能创造利润,而是看能不能把制造业融入到产业链当中,这就是头上的两只秃鹰的产业链战略,而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还在搞招商引资,欢迎他们进来洗劫我们的企业。

当头上的两只秃鹰把我们的制造业融入到整个产业链当中之后,读者们相不相信,这些制造业虽然变成了两只秃鹰的产业,但是秃鹰仍然会把制造业继续放在中国,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要继续浪费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环境,剥削我们的劳动,这就是所谓的“国际分工”。

目前外资对我国企业的收购就像井喷一样,我国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外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5.48%,外资企业占高科技产品出口的87%。

  法治化游戏规则的缺乏助长金融战  在这种格局之下,有一种话题也是各位读者想问我的话题:

郎教授,工厂都在中国,难道你反对我们中国国际化吗?

难道你反对外资进入中国吗?

我当然不会反对,我是最赞成国际化的,但是我想提醒读者,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极左思维给我们国人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目前内地专家学者的极右思维依然给中国带来的极大灾难。

我们不要极左,也不要极右,我们需要中间路线,而达到中间路线的法则,就是透过精英政府以严刑峻法建立一套法治化游戏规则来规范政府,企业和老百姓。

当然很多人对政府是否有能力做这件事提出质疑,我只能说我期望我们政府能做到。

  资本主义的本质从来都是掠夺,从来没有改变过,从150年前大清王朝到今天都没有改变过,只是150年前它是以东印度公司为前导,炮舰为后盾,而今天却是以国际化为前导,金融为后盾,其掠夺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但是读者们都会提问,产业基金也好,金融资本也好,难道我们不让他们进来吗?

  我们当然是有条件的欢迎他进来!

不过为了讲清这个问题,我举个农民种地的例子来做解释,大家可以想象农民如何做灌溉呢。

灌溉其实很简单,你把这个水闸打开之前必须得先挖沟渠,沟渠挖好之后再把水闸打开,让水顺着沟渠流到需要水的农田。

可是如果你忘了挖沟渠怎么办呢?

水闸一开,洪水不就漫流大地把良田都淹了吗!

  哦,农民同志都知道的事我们会不知道吗?

什么是洪水泛滥?

那就是大欺小强欺弱,我们今天的国际化包括头上的两只秃鹰,就是打开水闸之后,忘了挖沟渠了,洪水漫流大地,把我们内资企业的良田美地都淹没了。

这就是我所反对的国际化!

  那么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沟渠?

我们绝对欢迎国际化,我们绝对欢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大举进入中国但是也要挖沟渠,大家知道什么是沟渠吗?

那就是你一定要指定一个严刑峻法的法治化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是要控制这个国家的所有个体包括政府包括国有企业包括百姓。

如果缺乏一个严刑峻法的法治化游戏规则,而盲目的引进外资,你陡然放两只秃鹰在天空翱翔,这两只秃鹰将会像洪水一样席卷大地,把良田都淹没,因此未来的格局一定是大欺小,强欺弱。

  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这种无沟渠的环境下,他们对我们企业的掠夺简直让我们国内工厂欲哭无泪。

两者相比,产业资本更可怕,他们一旦看上了我们的企业,简直可以说我们不卖都不行。

举例而言,德国施奈德想要收购正泰,而正泰不想卖,结果施奈德到处控告正泰抄袭仿冒,到处打官司,我相信把正泰搞烦了,他说不定就卖了。

为什么这些产业资本这么嚣张呢?

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就是一个没有挖过沟渠的中国,因此可以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大欺小强欺弱。

  产业链阴谋下中国企业的危机  表面上,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

“中国制造”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在世界每个角落几乎随处可见,成为当地人的生活必需品。

可以说,“中国制造”已经行销全球。

比如说根据研究,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实际上,中国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

事实上,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做实际制造那部分如果赚到一块钱(10%)的话,那么对于外商,做这种产品设计

  去年我在全国洋溢着股市楼市的欢乐气氛下发表了一篇刺眼的文章----“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承蒙读者的支持,该文点击率已经超过一亿。

但让我感到痛心的却是这篇文章没有受到决策者的注意,因此全社会在今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为今年所发生的一切经济的噩兆均验证了我当时的预测。

但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胜利带给我的却是更沉重的负担,在众多网民的要求下,我接着八大危机的文章进一步唤起全民意识的觉醒,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链战争时代。

  我不是阴谋论者,也不是为了吸引大家眼球。

此时此刻,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我眼前不禁浮起2008年四月份我在吉林大学的场景:

当我问起“你们在座各位同学有多少人一毕业就要面临失业的痛苦”,台下是那可怕的安静。

那么我请问大家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你们相不相信你们在媒体看到的解释原因基本上都是错的?

其实这也不是媒体的错,只是大家不了解全球产业链阴谋而已。

  我希望我们的新一代,希望我们未来的领袖们都能具备逆向思维的能力。

而对于媒体上以及很多专家学者提出的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这个命题本身,能多一些辩证思考。

与研发以及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能赚到九块钱(90%)。

换句话说,我们就是用这不到10%的价值,积累了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们同时为国外贡献了18万亿美元,这几乎是全国80年的工资总额!

  那么什么叫做国际产业链分工呢?

我们不妨以玩具业为例来看,一个芭比娃娃的前期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等均在美国完成,中国工厂只不过进行“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而后期的仓储、物流、批发、零售也是由外商来做。

换言之,就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是一块钱,我们称之为“硬一元”,而做这种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的产业链叫做“软九元”。

国际产业链分工背后是怎么回事呢?

本质是通过“软九元”将劳动密集型的同时也是最不赚钱的部分外包给中国工厂,外商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实际上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其自己制造还便宜。

“硬一元”不是不赚钱,但问题是“硬一元”里最核心的产品设计能力外商从来不会与中国合资企业分享;与此相反,外商或者透过立体营销,全面挤压中国品牌,如果强攻不下,就透过合资、合作、收购等方式,悄悄地消灭中国的这些具备一定“硬一元”核心能力的企业和品牌。

而我们地方政府非但完全不晓得这一点,反而不分好坏欢迎一切外商投资。

  以玩具业为例,一个芭比娃娃我们的出厂价一块美金,在美国的沃尔玛零售价格是9.99元美金,那一块美金,原料占了0.65%,生产价0.35%,那么你晓不晓得我们能赚多少钱?

几美分了不起了吧!

我们不停地剥削我们的劳动者,浪费我们的资源,破坏我们的环境,却用这么贱的一块钱的价格卖到美国去,而外商最后以9.99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席卷了所有的利润。

而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下,中国代工厂事实上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为什么呢?

因为中国代工厂既不具备“硬一元”的核心能力,也不懂得掌控“软九元”。

这样外商就有机会可以有意识地操控中国代工厂,挑起中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这样让中国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积累,进而无力进行核心能力的积累和开发!

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中国企业永无出头之日!

  换句话说,外商透过掌控全球产业链,可以轻而易举地挑起中国厂商的价格战,进而让中国制造走向恶性循环。

如何挑起价格战呢?

举例而言,还说玩具业,美国前三大进口商透过历史上不断的并购如今基本上垄断了市场的全部订单。

假设说其中最大的美泰手中有一亿张单,那么美泰怎么主导价格战呢?

第一年美泰给A厂五千万订单,给B三千万,给C两千万,给大家很好的利润,鼓励大家好好干,来年会加订单。

到第二年,美泰给B四千万订单,给C三千万,只留给A三千万;这时候A肯定不敢有什么怨言,而且甚至会表示愿意压低报价,要不然还有两千万产能吃不饱呀!

为什么A愿意报低价?

因为代工业有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扩产容易,但扩产都是一次性固定投入,扩产之后的维护成本会逼着代工厂不敢减产,因为签单的时候外商只给一个边际的毛利率,根本不考虑你有多高的固定成本。

而实际上,真正的好戏还要等到第三年,按照我们代工厂的惯性思维,B会扩产到四千万产能,C扩产到三千万,而A因为我前面指出的代工业的固有问题,还会维持五千万的产能。

现在美泰可以跟三家摊牌:

现在你们现在的产能总共一亿两千万,而我手中只有一亿的订单,我只需要你们中任意两家就足够了,有一家今年很可能要出局。

然后引入网上同时报价的办法(这正是现在的做法),让三家在短时间内同时独立报价。

结果一目了然,很有可能B和C开出的价格仅有成本价,而A甚至报出一个低于另外两家成本的价格,因为不开工就只能亏钱,而开工还能少亏一点。

而且在这种分工格局下,中国代工厂只能忍气吞声,任打任骂。

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泰将责任推向中国代工厂时,中国老板只有自杀以明志了。

  更为可悲的是,在中国最擅长的制造环节,也就是产业链定位错误的环节,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宏观调控的压力,汇率的上升,劳动合同法的不适当推出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

此外,频繁因产品质量问题引起的国际贸易纠纷,印度、越南等更低成本国家的替代竞争压力。

这些问题正逐步演变成中国制造日见微薄的利润率,揭示出隐藏在中国制造产品畅销背后的实质上的全面崩盘现象。

目前广东企业在这种压力之下,停工和半停工的企业几乎达到30%,而江浙两省停工和半停工的企业也达到20%。

这种现象是暂时的经济周期性问题吗?

如果不是的话,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到了年底停工和半停工的企业可能达到了50%?

这会释放出超过几千万人的失业人口,再加上依靠他们生活的大约上亿人的亲属,也就是说有接近上亿人口的生活问题立刻显现出来。

这些后续性的危机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产业链阴谋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出路------产业链高效整合  面对重重危机,中国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呢?

我想透过一个简单例子------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西班牙的飒拉(Zara),系统地解答这一问题。

飒拉的成功简单的讲就在于整条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