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9005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有两个宝》 之二.docx

《人有两个宝》之二

《人有两个宝》之二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知道人的双手和大脑的作用是很大的,从小养成用手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写汉字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智力问答:

世界上谁的本领最大?

有什么本领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组长宣布本组讨论结果,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rén 

    “人”,生认读汉字。

   2、师:

听大家这么一说,老师也觉得人的本领可真大呀!

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宝(师完整

          rényǒuliǎnggèbǎo

     板书课题:

人有两个宝)

    (评: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小问题立即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各小组讨论热烈,新课伊始就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生看拼音认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

   1、师提问:

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回答提醒学生读时强调“两个”,“宝”是指“宝贝”)你又有什么小问号要问呢?

(师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后有序地板书)

   2、小问号的答案就在课文里,让我们来读一读课文吧。

(各组自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评:

引导学生就课题发问,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也调动了学生阅读探究的积极性)

   3、指名试读课文,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相机正音(特别注意双手、大脑、做工、思考、创造的字音)。

  三、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句

    ①大家读过课文后,现在一定能解决自己提出的第一个小问号了——人有哪两个宝呢?

(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师相机用投影打出书上68页图帮助理解)

    ②指导朗读,注意词儿连读(可边读边做双手摸头的动作)

   2、学习第二句

    ①提问:

双手和大脑分别有什么本领呢?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做工”

    a、出示词语卡片“做工”学生认读后,用投影打出书上69页图,请学生看图后说一说:

图上的小朋友们用自己能干的小手在干什么?

(引导学生有序地看图,并把话说完整)

    b、小组交流:

人们的双手还会做哪些事呢?

(学生练说“××的双手会……”句式)

    c、师:

双手会做工,“做工”就是做事、工作。

双手能做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个宝啊!

     (评:

适时出示投影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帮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文字内容实在化,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为后面的说话训练奠实了基础)

   ③理解“思考”

    a、我们在用双手做事时,我们的另一个宝贝——大脑在干什么呢?

(生回答)

    b、小组讨论:

(可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也可说说自己)

    c、师:

人们用双手做事时,大脑同时也在想这件事,在动脑筋想问题想办法,也就是“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双手和大脑是人的两个宝。

   ④指导朗读第二句。

  3、学习第三句

   ①怎样用好这两个宝呢?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请学生试读文中的句子)

   ②理解“创造”

    a、出示词语卡片“创造”学生认读后,小组讨论:

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东西?

农民伯伯在田里种出了哪些新东西?

(师小结:

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世界上出现的新东西、新事情都是人们的创造。

    b、请学生谈一谈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③师:

同学们在平时用手又用脑,有了很多的创造,以后做事更要边做边思考,用手又用脑(强调“又”)。

   ④指导朗读第三句。

    (评:

将重点词语的理解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帮学生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既促进了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4、听老师范读课文。

   (评:

一年级学生阅读经验贫乏,教师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适时地示范朗读,全方位地定位语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

  四、试背课文

   1、看图齐读课文后试背,展示自己最好的读书、朗诵水平。

   2、师用问题引背(人有几个宝?

双手会什么?

大脑会什么?

怎样用?

   3、学生试背,可自己创编动作,让我们每个人来用手又用脑,看谁最先背出来。

    (评:

通过自我展示、问题提示、自编动作的形式,将单一、机械、重复的课文背诵变为有趣味的多样化活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高。

   4、小结背诵情况,请学生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首儿歌的?

    (评: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学生逐步积累学习方法,从小处着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师表扬学生用手又用脑,不仅解决了自己发现的小问号,还背出了课文,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好自己的两个宝。

  五、拓展活动:

(课后完成)

   1、课外阅读注音连环画故事《鲁班是怎样发明锯的》

   2、画一画《五十年后的新淮安》

   3、准备《我会想!

我会做》展示会(展示学生的各类作品,如字画、手工……)

     (评:

阅读连环画故事不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拓宽了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画、做等活动的开展,将语文与其它学科融合,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了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将语文的触角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

  设计意图:

  一、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并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研究的过程”。

那么用什么启发?

讨论、探究、研究什么?

——问题!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再是老师发问学生被动作答,教师始终以一个组织、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释疑,让学生主动发现,积极探究。

开始时,学生围绕课题质疑,教师将学生的疑问集中归纳为“人有哪两个宝?

”、“为什么说它们是宝?

”、“怎样用这两个宝?

”三个有效性问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自读课文时十分认真。

接下来教师再将问题逐个提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互相间的合作、探究与交流代替了教师的讲解,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渐次将课堂教学推向深入。

当然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简短的小结适时地传递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认识。

此外,学生每次读过课文后,教师都组织学生展开互相间的评价,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二、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一年级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具体、形象、直观的东西,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不再是索然无味的解释,而是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加强了语文与生活的沟通。

如让学生说说“××的双手会……”、“自己做事时大脑会想些什么?

”、“自己曾经创造了什么新东西?

”这几个问题都以学生的主体经验为基本点,强调学生主体的感受与体验,帮学生具体化、个性化地来理解感悟课文,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内化,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有两个宝》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教学目的:

  学会后鼻韵母ang、eng、ing、ong和整体认读音节yìng,读准音,认清形,并能正确地进行书写。

  教学重点:

  学会韵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体认读yìng。

  教学难点:

  读准后鼻韵母ang、eng、ing、ong的音,记清字母的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前鼻韵母,还记得是哪5个吗?

(an en in un ün)今天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在这课中我们要学习4个后鼻韵母,在发音上有一定的难度,比比谁学得最好。

  板书:

14 ang eng ing ong

  二、学习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

  

(一)学习韵母ang的音形

  1.出示书中第一幅图,问:

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yáng。

  3.教师示范读yáng,学生随读。

  4.教师范读ang,学生随读ang。

  5.师讲发音方法:

发ang音时,先摆好a的口形,发a,紧接着舌头往后缩,舌根抵往软腭,气流从鼻腔中出来,声音响,气流强,手指按着鼻梁有些颤动。

  6.学生读中体会,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巩固字母的音。

  7.在学生读准ang的基础上再读读yáng这个音节。

  8.请同学们观察ang是由哪三个字母组成的?

  出示卡片:

        

  三个字母依次出现:

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组成的字母念什么?

最后出示g,合起来就是ang。

  注:

教师可以做一个由后面向前面翻动的纸片,让a变为e、i、o,使复韵母随之变为a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学习。

  

(二)学习韵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图,说说图的内容。

               

  2.出示音节dēng,教师范读,学生随读dēng。

  3.教师在音节中提出e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

  4.师讲发音方法:

以韵母e的口形开始,气流从鼻腔中流出。

教师范读eng,学生练习体会。

  5.请同学读dēng来巩固eng的发音。

  6.记忆eng的形:

eng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学生边说教师边演示翻动卡片,使ang变成eng,只从后边向前翻动e纸片,ng不用动,即成为eng字母。

使学生可以比较出字母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学习韵母ing的音形及整体认读音节音节yìng。

  1.出示书中第三幅图:

               

  2.出示图下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说说和前2幅图下面的音节读法有什么不同?

  3.告诉学生yīng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应整体记忆。

学生练习读。

  4.教师范读ing,学生随读。

教师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法。

  5.记忆ing的形:

怎么记住它的形呀?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翻动纸片使eng变成ing。

  6.采取多种形式读,巩固字母的读音。

  (四)学习韵母ong的音形

  1.出示图,这是什么?

              

  2.出示图下音节zhōng 教师范读,学生随读。

  3.教师提出ong进行范读,学生随读,同桌互读。

  4.记忆ong的形:

说说ong与前边字母有什么不同?

  教师翻动卡片使ing变成ong。

  三、书写韵母ang、eng、ing、ong。

  1.自己试着练习抄写韵母。

  2.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写得还不够好。

  3.教师强调3个字母要靠拢,不要写成a n g。

  四、小结

  照着板书把本节课的内容读一读就可以了。

  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准确地拼读声母和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正确规范地书写shān 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重点:

  1.拼读声母与韵母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2.书写shān yáng两个音节。

  教学难点:

  1.本课的三拼音节。

  2.按格式书写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4个后鼻韵母的读音。

  2.读4幅图下面的音节。

  二、学习声母与ang、eng、ing、ong组成的音节

  1.板书出示音节:

            

  2.自己试着练习拼读,拼不准的音节问周围小伙伴。

  3.指名拼读练习,教师要照顾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学习看图拼读三拼音节

  1.出示四幅图和图下音节

    

q —i —āng →qiāng ch —u —áng →chuáng x —i —óng →xióng x —i —àng →xiàng 

  2.观察图画,四幅图分别画了什么?

  3.对照下面的音节自己试着读一读。

  4.指名读,教师纠正,学生读错时教师要进行范读指导,可采取比较读音的方法进行区别:

ch—áng(“长”音),ch—u—áng(“床”音)。

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有介母和无介母拼音的结果不一样。

  5.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教师巡视,重点听听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拼读。

  6.指名读,比比谁读得准确。

  四、抄写shān yáng的音节

  1.让学生回忆第10课抄写音节的格式。

  2.学生说说shān yáng音节怎样占格,教师范写。

     

  3.学生照着板书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凡是姿势正确的学生在本上盖一朵小红花以表鼓励。

  五、读儿歌

  1.读读红色的复韵母,巩固本课韵母的读音。

               

  2.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给学生充足的拼读时间,读不准的音节用小问号作上标记。

  3.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帮助解疑。

  4.在同学们帮助拼读音节后,再自己练习读。

  5.指名读。

  6.齐读儿歌。

  六、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所有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们学完了,老师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些汉语拼音读一些注音的儿童读物,这样既巩固了汉语拼音,又帮助我们识字,同时促进同学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附:

板书设计◆ 

            

《angengingong》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识字学词学句

(一)2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懂图,并能结合图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什么是泉水、小溪、江河和海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掌握“泉水、长江、黄河、西湖、江水、河水、你们”等词语。

教材先有序地介绍了水流的6个名称,然后列举了我国的名川大湖,使江河湖海更为具体。

  词语下面是一段短文,短文共6句话,以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泉水、小溪、江河、海洋之间的关系。

全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儿童情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

1.掌握9个字的音、形、义。

2.了解泉水、小溪、江、河、湖、海之间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难点应是:

正确书写本课的9个生字,特别是“泉、湖、黄、进”四个字,要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建议

  1.多观察。

  借助生动形象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

  2.多合作。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还可以在小组内当一个“小老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3.多朗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生字字音,理解字义,在读中感悟泉水、小溪、江、河、湖、海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识字学词学句

(一)2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看懂图,并能结合图理解句子的意思,认识什么是泉水、小溪、江河和海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水”字,问:

同学们谁认识这个字?

关于水你都知道哪些知识?

  

(1)水是生命的源泉,我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

2)泉水是最纯净的。

3)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

……)

  2.观察幻灯片,认识理解字词

  3.出示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

(按一定顺序),学生观察后,指名说。

(高山、流水、桥、船……)

  4.这些地方水有多有少,有的静静地淌,有的欢快地跑,哗哗地流。

人们给它们起了不同的名字,(结合图画认读:

泉水、小溪、江、河、湖、海)

  5.学生拼读语文书上的字词,指名领读。

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出这几个字的特点。

认识“氵”旁。

二、自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有几句话,勾划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回答上面的问题,学习生字词,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认识“刂”“辶”“八”,指导书写,认识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重点指导

  “泉”下边是“水”不是“小”

  “黄”中间是“由”不是“田”

  “西”第五笔是“竖折”

  “到”第六笔是“提”

  “进”先写“井”再写“辶”

  3.范读课文,指导朗读问句,认识“?

”号。

三、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

  1.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读课文。

  2.文中介绍了谁?

它们在干什么?

(对话)

  3.看图学习一、二句。

  ①什么是泉水,看图找找。

(在群山起伏处有一道细细的水流,这就是泉水,泉水是从地下冒出来的)

  ②我要流进小溪里,“我”指谁?

向哪流?

什么是小溪?

(两条弯弯的小河沟就是小溪)。

  ③指名读前两句。

  4.看图学习三、四句,自由读,你知道了什么?

(看图理解“江”:

大的河叫江)再指名问答读。

  5.自学五、六句,你了解到了什么?

从图上找找,海洋在哪里?

海洋里有什么?

(比海还大的水域,叫海洋)“我们”是谁?

“都要”还可以和谁组词,谁说说“都”可以用在什么地方,试着用“都”说句话。

二、指导朗读全文

  用亲切的语气来读(课文中把“泉水、小溪、江河、海洋”当作人来称呼,用“你、我、我们”显得亲切。

  l.同桌对读,分角色读,齐读,练习背诵。

  2.观察图,想:

泉水、小溪、小河、江河、海洋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泉→小溪→江河→海洋)

三、布置作业

  1.课后2、3题在第1课时完成。

  2.课后1、4在第2课时完成。

四、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15课古诗《游子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默写课文。

       2、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教学片断:

  [片断一]

  师:

同学们,你们都是寄宿生,老师想问问,星期六回家,妈妈会为你准备些什么?

星期一返校时又会为你准备些什么?

  生1:

妈妈总要烧许多好菜给我吃,星期一返校时,妈妈要给我带许多水果。

  生2:

妈妈总是烧我喜欢吃的菜。

星期一,给我准备好换洗衣服,送我上车。

  生3:

我妈妈要亲自到站点接我,帮我拿东西;星期一返校,妈妈又亲自送我上车,还叮嘱我好好学习,晚上要盖好被子,不与同学打架。

  ……

  师:

是啊!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用爱心教会我们吃饭,走路,做人……,母亲的爱是伟大崇高的,朴实无私的,你们可知道唐朝诗人孟郊也有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吗?

  请看图片:

(出示.课件,配乐播放图片)

  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想一想,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会怎样为儿子准备行装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想像人物的语言、心理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生1:

我仿佛看见在微弱的灯光下,孟郊的母亲一针一线地缝着,不时地用手理了理额前的白发,她想;这次郊儿出远门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要把衣服缝结实些。

  生2:

母亲密密地缝着,也许是年纪大了,眼睛花了吧,只见她眯起眼睛看那针脚,她心里想:

明天郊儿要出远门了,我要把衣服缝牢固些。

  生3:

在微弱的烛光下,孟郊的母亲深情地缝着,也许她缝了很久,太累了,瞧,她不时地放下针线,揉揉眼睛,再用拳头捶捶自己的后背,她对身旁读书的孟郊说:

“郊儿呀!

出门在外,你要学会照顾自己。

  ……

  师:

是啊!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一针一线都凝聚着母亲的深情,因为你们都感受到过这样的母爱,所以你们的想象真是太好了!

  [片断二]

  师:

那么你们能否想像一下母亲送孟郊时会说些什么?

  生1:

母亲将孟郊送到村口,对孟郊说:

“在外面要学会自理,天冷了,要随时增添衣服,晚上要盖好被子,别舍不得用钱,苦了自己,要当心小偷。

  生2:

母亲会说:

“你出门是为求学读书,一定要刻苦学习,可不要结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要多写信回家,让娘放心。

  生3:

母亲会说:

“郊儿,有句话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希望你在外能自觉学习,争取考个状元回家,为咱穷苦人扬眉吐气。

  生4:

母亲会说:

“郊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娘相信你这次入京赶考定会榜上有名;即使榜上无名,你也不要灰心,早点回家,娘等着你。

  ……

  师:

听着母亲的“唠叨”,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母爱的细腻、深情,感到母爱的温暖幸福,你们为孟郊有这样一位好母亲而骄傲高兴吗?

  [片断三]

  师:

早晨,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显得勃勃有生机,孟郊看到此情此景,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1:

太阳出来了,孟郊抚摸着昨夜母亲为他缝制的衣服,注视看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

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太阳的光辉吗?

  生2:

太阳出来了,路边的小草显得勃勃有生机,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心里感慨万千,他想:

正像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一样,我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深重的恩情呢?

  生3:

孟郊牵着母亲长满老茧的手,望着母亲饱经风霜的脸,感激的泪水不住地流淌

  ……

  师:

是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小草难以报答春天的阳光,儿子的爱心,又怎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呢?

让我们以祟敬饱满的感情地来朗诵这首母爱之诗吧!

  生:

齐读课文

  [片断四]

  师:

母亲用爱心养育我们,用智慧启迪我们,用美德陶冶我们,用真情沐浴我们,她们是多么可亲可敬啊!

谁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伟大无私的母爱?

  生1:

世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生2:

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滋养,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培育。

  生3:

养儿方知父母恩

  生4:

母爱是春天温暖的阳光,母爱是夏天习习的凉风,母爱是秋天累累的果实,母爱是冬天熊熊的火焰。

  ……

  教学评析:

  一、渲染情境,引导感悟体验。

  教师创设了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利用寄宿学生回家返校这一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融入学习,为学习古诗领悟母爱作了较好的铺垫。

  2、借用.课件图片,引导学生走进图文情境,引导观察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等,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领悟、体验、表达。

  二、注重体验,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感悟、体验积累的过程,更是学生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的过程。

教师通过引导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不断为学生提供感悟、体验、表达的机会,从而不断加强语言积累,提升语文素养,展现个性。

该教学真正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一具体目标,使阅读成为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古诗《游子吟》片断赏析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