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844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docx

最新整理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典型案例练习题(3)

建设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

某企业拟投资兴建一生产项目。

预计该生产项目的生命周期为12年,其中:

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为10年。

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部分数据如表2.1所示。

项目的折现率按照银行贷款年利率6.72%计算(按季计息)。

表2.1某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

万元

 

序号

年份

项目

建设期

生产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现金流入

 

1.1

营业收入

 

26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4000

2600

 

1.2

补贴收入

 

1.3

回收固定资产余值

 

500

 

1.4

回收流动资金

 

900

 

2

现金流出

 

2.1

建设投资

1800

1800

 

2.2

流动资金

 

500

400

 

2.3

经营成本

 

156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1560

 

2.4.

营业税金及附加

 

2.5

维持运营投资

 

5

5

5

5

5

5

5

5

5

 

3

所得税前净现金

流量(1-2)

 

4

累计所得税前

净现金流量

 

5

调整所得税

 

6

所得税后净现金

流量(3-5)

 

7

累计所得税后

净现金流量

 

8

折现系数

 

9

所得税后折现净现金流量(6×8)

 

10

累计所得税后折现净现金流量

 

问题:

1.分别按6%、33%的税率列式计算第3、4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调整所得税(第3、12年息税前总成本为2400万元,其余各年息税前总成本均为3600万元)。

2.将银行贷款利率换算成年实际利率。

3.编制表2.1所示的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5.根据计算结果,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

 问题1:

解:

(1)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税率

第3年营业税金及附加=2600×6%=156万元

第4年营业税金及附加=4000×6%=240万元

(2)调整所得税=(营业收入+补贴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息税前总成本)×所得税率

第3年调整所得税=(2600-156-2400)×33%=14.52万元

第4年调整所得税=(4000-240-3600)×33%=52.80万元

问题2:

解:

年实际利率=(1+6.72%/4)4-1=6.89%

问题3:

解:

该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如下表:

问题4:

解:

该项目投资回收期=(6-1)+|-1026.12|÷1302.2=5.79(年)

问题5:

答: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所得税后NPV=4149.23万元〉0;投资回收期=5.79年小于该项目计算期12年(如果给定基准投资回收期,应将投资回收期与基准投资回收期比较),所以该项目是可行的。

某综合楼工程项目合同价为1750万元,该工程签订的合同为可调值合同。

合同报价日期为1999年3月,合同工期为12个月,每季度结算一次。

工程开工日期为1999年4月1日。

施工单位1999年第四季度完成产值是710万元。

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构成比例以及相关季度造价指数如表5-22所示。

表5-22 直接工程费及造价指数表

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几项事件。

1.1999年4月,在基础开挖过程中,个别部位实际土质与给定地质资料不符造成施工费用增加2.5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4天。

2.1999年5月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扩大基础底面,开挖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0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3天。

3.1999年7月份,在主体砌筑工程中,因施工图设计有误,实际工程量增加导致费用增加3.8万元,相应工序持续时间增加了2天;

4.1999年8月份,进入雨季施工,恰逢20年一遇的大雨,造成停工损失2.5万元,工期增加了4天。

以上事件中,除第4项外,其余工序均未发生在关键线路上,并对总工期无影响。

针对上述事件,施工单位提出如下索赔要求:

(1)增加合同工期13天;

(2)增加费用11.8万元。

问题

1.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以下事件可否索赔?

为什么?

2.计算1999年第4季度应确定的工程结算款额。

3.如果在工程保修期间发生了由施工单位原因引起的屋顶漏水,墙面剥落等问题,业主在多次催促施工单位修理而施工单位一再拖延的情况下,另请其他施工单位维修,所发生的维修费用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1.事件1费用索赔成立,工期给予延长。

因为业主提供的地质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是承包商不可预见的。

事件2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索赔不成立,该工作属于承包商采取的质量保证措施。

事件3费用索赔成立,工期给予延长,因为设计方案有误

事件4费用索赔不成立,工期可以延长,因为异常的气候条件的变化承包商不应得到费用补偿。

2.1999年4季度工程师应批准的结算款额为:

P=710(0.15+0.28×116.8/100.0+0.18×100.6/100.8+0.13×110.5/102.0+0.07×95.6/93.6+0.09×98.9/100.2+0.04×93.7/95.4+0.06×95.5/93.4)=710×1.058≈751.75(万元)

3.所发生的维修费应从施工单位保修金(或质量保证金、保留金)中扣除。

某建安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总价6000万元,合同工期6个月,合同签订日期为1月初,从当年2月份开始施工。

(1)合同规定

①预付款按合同价的20%支付,支付预付款及进度款达到合同价的40%时,开始抵扣预付工程款,在下月起个月平均扣回。

②保修金按5%扣留,从第一个月开始按各月结算工程款的10%扣留,扣完为止。

③工程提前1天奖励10000元,推迟1天罚款20000元。

④合同规定,当物价比签订合同时上涨≥5%时,依当月应结价款的实际上涨幅度按如下公式调整:

P=P0×(0.15A/A0+0.60B/B0+0.25)

其中0.15为人工费在合同总价中的比重,0.60为材料费在合同总价中的比重。

单项上涨小于5%者不予调整,其他情况均不予调整。

(2)工程如期开工后,在施工过程中:

①4月份赶上雨期施工,由于采取防雨措施,造成施工单位费用增加2万元;中途机械发生故障检修,延误工期1天,费用损失1万元。

②5月份由于公网连续停电2天,造成停工,使施工单位损失3万元。

③6月份由于业主设计变更,造成施工单位返工费损失5万元,并损失工期2天,且又停工待图15天,窝工损失6万元。

④为赶工期,施工单位采取赶工措施,增加赶工措施费5万元,使工程不仅未拖延,反而比合同工期提前10天完成。

⑤假定以上损失工期均在关键路线上,索赔费用可在当月付款中结清。

(3)该工程实际完成产值见表6—19(各索赔费用不包括在内)。

(4)各月实际造价指数见表6—20。

问题:

(1)施工单位可索赔工期多少?

费用多少?

(2)该工程预付款为多少?

起扣点为多少?

保修金数额为多少?

(3)每月实际应结算工程款为多少?

参考答案:

问题

(1)

①工期索赔计算:

公网停电2天(非承包商原因,属业主风险);

返工时间2天(业主原因);

停工待图15天(业主原因);

机械检修1天(承包商原因);

故可索赔工期为2+2+15=19(天)。

②费用索赔计算:

防雨损失费2万元(合同中已包括);

公网停电损失3万元(非承包商原因,属业主风险);

返工损失5万元(业主原因);

停工待图损失6万元(业主原因);

机械修理费1万元(承包商原因);

赶工措施费5万元(承包商原因);

故可索赔费用为3+5+6=14(万元)。

问题

(2)

该工程预付款为6000×20%=1200(万元);

起扣点为6000×40%=2400(万元);

保修金为6000×5%=300(万元)。

问题(3)

每月实际付款:

2月份:

实际完成1000(万元);

应支付1000×0.9=900(万元);

累计1200+900=2100(万元)

3月份:

实际完成1200(万元);

应支付1200×0.9=1080(万元);

累计2100+1080=3180(万元);

4月份:

实际完成1200(万元);

应支付1200-300-(300-1000×0.1-1200×0.1)=820(万元)。

5月份:

实际完成1200(万元)。

材料上涨140-130/130×100%=7.69%5%,应调整价款。

调整后价款为:

1200×(0.15+0.6×140/130+0.25)=1200×1.046=1255(万元);

实际付款:

1255-300+3=958(万元)。

6月份:

实际完成800(万元);

人工上涨120-110/110×100%=9.09%5%;

调整后价款:

800×(0.15×120/110+0.6+0.25)=810.91(万元);

实际付款:

810.91-300+11=521.91(万元)。

7月份:

实际完成600(万元);

工期提前奖励:

(10+19)×10000=29万元;

实际付款:

600-300+29=329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