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83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docx

中班语言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夏天的歌在哪里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够主动寻找并模仿夏天的各种声音。

活动准备:

一、出示挂图,自由讲述。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夏天?

“夏天里会有谁在歌唱?

让我们来听一听。

二、听赏散文,感受理解:

欣赏配乐散文诗(两遍)

-----你听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觉?

理解散文诗的容:

-----夏天的歌在哪里?

它们分别是怎样唱的?

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

他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郎诵,经验交流:

幼儿随着教师和配乐散文诗录音轻轻跟吟。

 

朱如静:

活动目标要有三维目标:

情感、知识、能力的三方面提升,本次活动目标需要改进。

顾舒艳:

活动中还要体现活动的重难点。

石兄:

这一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有效,其中教学目标有一个是:

能够主动寻找并模仿夏天的各种声音。

在初稿的设计中没能体现出来教师没有具体根据目标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能够主动寻找并模仿夏天的各种声音。

3、激发幼儿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激发幼儿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难点:

理解诗歌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教师出示教学挂图,模防图中夏天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幼儿说说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并带领幼儿模仿。

2、教授诗歌《夏天的歌儿在哪里》。

1)教师和幼儿以问答的方式熟悉诗歌容。

教师:

草丛里"窸窸窣窣,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引导幼儿交谈经验:

-----你喜欢夏天吗?

为什么?

夏天的歌还会是怎么样的?

在夏天里你还听到哪些声音?

 

普红:

在幼儿理解并学会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创编诗歌,同时在活动后并进行延伸活动,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窸窸窣窣"的,是谁在唱歌?

大树上"知了知了"叫个不停,是谁在唱歌?

池塘边"呱呱呱呱"叫个不停,是谁在唱歌?

小花伞下"哈哈哈哈哈",是谁躲在下面啊?

2)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然后以问答的方式向幼儿教授诗歌3--5遍。

教师:

夏天的歌在哪里?

(幼儿扮演相应的角色并回答下一句)

3、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诗歌。

教师以问答的方式请幼儿大胆创编诗歌。

教师:

夏天的歌儿还在哪里?

四季的歌儿在哪里?

春天的歌儿子哪里?

秋天的歌儿在哪里?

冬天的歌儿在那里?

活动延伸:

让幼儿把创编的儿歌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夏天的荷花塘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感受夏天荷花塘的美景,学会有表情的朗读诗歌。

2、认读诗歌中一些常用字,如:

荷花、青蛙、蜻蜓。

活动重难点:

重点:

会有表情的朗读诗歌。

难点:

认读一些常用字。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有关的汉字卡片、各种姿态荷花图片、《小夜曲》音乐磁带、录音机、幼儿用书《夏天的荷花塘》

活动过程:

1、欣赏照片:

(1)幼儿自由表述对荷花的感受。

(2)引出诗歌名称:

荷花是季节开放的,在哪开放的?

2、听赏诗歌: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读配乐诗歌一遍。

(2)出示教学挂图,师再次有表情的朗读诗歌。

3、学习朗读:

(1)师生共同朗读诗歌:

你喜欢哪一句诗歌?

(2)师生共同配乐朗读诗歌,读出诗歌中的欢乐、优美的意境。

4、认读汉字:

(1)幼儿念诗歌,教师出示诗歌中相应的字词卡片。

 

朱如静:

从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来看,还应该有个情感目标,让幼儿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顾舒艳: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设计的过程过于简单,没有有效的提问。

石兄:

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的提供机会让师幼、幼幼之间互动。

 

活动目标:

1、感受夏天荷花塘的美景,学会有表情地朗读儿歌。

2、小组协商、合作大胆地用形象的肢体动作儿歌。

3、通过动作表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

有表情地朗读诗歌,感受夏天荷花塘的美景。

难点:

用形象的动作表现荷花塘水里、叶上、空中的风采,有较丰富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

夏天的荷花塘。

荷花塘背景图;鱼、青蛙、蜻蜓等图片;(三人合作操作)

诗歌字卡(荷花、鱼、青蛙、蜻蜓、拍照、捉迷藏、漂亮)。

活动过程:

一、欣赏照片(荷花),幼儿自由表述对荷花的感受:

1、T:

这是什么花?

你觉得哪里特别美?

(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荷花的婀娜多姿,教师提升)

2、T:

荷花生活在什么地方?

(池塘)师出示池塘照片。

3、T:

这个池塘长满了荷花,我们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想一想,叫什么名字?

(幼儿互相讨论、商量)

4、T:

谁来说一说你们给它了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

出示荷花塘背景图,盛开的荷花。

5、T:

你们看到的荷花塘是怎么样的?

二、欣赏图片,理解诗歌: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2)幼儿在幼儿用书《夏天的荷花塘》中听字、找字。

(3)看动作猜字游戏,进一步识记汉字。

5、引导幼儿交谈经验:

-----你喜欢夏天吗?

为什么?

夏天的歌还会是怎么样的?

在夏天里你还听到哪些声音?

 

普红:

这一活动结束后如果有幼儿还想游戏可以加延伸环节让幼儿尽兴的游戏。

 

1、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图片T:

夏天的荷花塘里有谁?

它们在干什么?

2、(鱼儿来到了哪里)你觉得他们在荷花塘里游来游去在干什么?

(捉迷藏)是什么表情呢?

3、(青蛙来到了哪里?

)小青蛙坐在荷叶上唱歌,还在干什么?

(扇扇子)你感觉小青蛙心情怎么样?

是什么表情呢?

(乘风凉)

4、(花蜻蜓来到了哪里?

)它来干什么?

为什么它要拍照片?

它拍得照片怎么样?

花蜻蜓又是什么表情呢?

T:

夏天的荷花塘真美,水里:

鱼儿欢跳捉迷藏;叶上:

小青蛙呱呱唱,坐上草荷叶乘风凉;空中:

花蜻蜓来拍照,拍了很多真漂亮。

三、听赏诗歌,表情朗读:

T、夏天的荷花塘真热闹,王老师把他们有趣的故事编了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诗歌的配乐录音。

T、这首诗歌听着有什么感觉?

T:

、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

2、师边播放课件,边有表情地朗读诗歌。

3、你喜欢诗歌中的哪一句?

为什么?

(好听在什么地方)

4、找个好朋友一起去试试,用什么动作、表情来表现儿歌,看看哪一组动作最好看,表情最丰富,念得也最好听!

5、有哪一组愿意上来试一试?

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好在什么地方(动作、声音、表情)

6、分小组表现儿歌。

7、集体一起来表现儿歌。

四、延伸活动,仿编儿歌:

1、师:

小朋友,我们也来布置一个荷花塘吧!

2、师:

小朋友,请想一想,除了鱼儿、小青蛙、花蜻蜓到荷花塘里来,还有谁也会到荷花塘里来呀?

3、幼儿仿编儿歌。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太阳妈妈的七个宝宝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有红、黄、绿、蓝等七种颜色。

2、学说句式:

“我帮你找到了XX颜色宝宝、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彩虹的七种颜色。

难点:

学说“我帮你找到了XX颜色的宝宝”的句式。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花园、有七种颜色的红衣服一件、欢快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情景讲述:

(1)幼儿随音乐进入花园,教师扮演太阳妈妈从花园里“升”起来:

我是太阳妈妈,你们知道我有几个宝宝?

(2)“太阳妈妈”请幼儿帮忙找宝宝。

2、找颜色宝宝

(1)幼儿在花园里找颜色宝宝,找到后相互交流,学说“太阳妈妈,我帮你找到了XX颜色宝宝”。

(2)幼儿把颜色宝宝送回家。

(3)太阳妈妈和幼儿共同检查颜色宝宝是否找对了家。

3、联欢活动

幼儿与“太阳妈妈”一起随音乐唱歌跳舞。

 

顾舒艳:

活动方案目标是围绕:

情感、知识、能力的三方面来制定的,本次活动目标有三方面的目标但是比较笼统,将三部分分开来制定。

 

石兄:

情景讲述能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小朋友肯定也很想知道太阳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还有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做客是很开心的,同时也知道客人是不能随便弄坏别人的东西的,还要为下面的寻找活动作了铺垫。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彩虹有红、黄、绿、蓝等七种颜色。

2、引导幼儿学说“我给太阳妈妈找到了××颜色宝宝”。

3、幼儿能在联欢活动、寻找活动中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彩虹的七种颜色。

难点:

学说“我帮你找到了XX颜色的宝宝”的句式。

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花园、有七种颜色的红衣服一件、欢快的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情景讲述:

1)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住着太阳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他们每天在这里唱歌跳舞做游戏可开心了。

(教师扮太阳妈妈边说边从花丛后面慢慢的随音乐跳舞出来。

师:

嗨!

小朋友,你们好!

认识我吗?

师:

哎呀,太阳妈妈真高兴你们还记得我,今天我是来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的,愿意吗?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普红:

在幼儿操作后一定要进行验证,可以个别验证,也可集体验证。

 

幼儿与太阳妈妈一起随音乐来到预先布置的花园里。

二、认识颜色宝宝

1、寻找太阳宝宝

我和孩子们都住在这个美丽的花园里,你们看这里有漂亮的花朵、绿绿的草地,小朋友你们喜欢吗?

师:

哎呀!

你们看我的孩子多调皮,妈妈不在家,他们又出去玩了,怎么办呢?

不如我们先到草地上休息一下,再想想有什么方法让他们回来。

(幼儿随意坐下并讨论)

2、找颜色宝宝

(1)幼儿在花园里找颜色宝宝,找到后相互交流,学说“太阳妈妈,我帮你找到了XX颜色宝宝”。

(2)幼儿把颜色宝宝送回家。

(3)太阳妈妈和幼儿共同检查颜色宝宝是否找对了家。

三、联欢活动

幼儿与“太阳妈妈”一起随音乐唱歌跳舞。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天上七颗星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愉快地学念绕口令。

2、感受绕口令独特的语言风格。

活动重难点:

能认读一些常用字。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学过的一些绕口令,挂图,幼儿用书《天上七颗星》

活动过程:

一、复习绕口令,引起学习兴趣:

——你们会念绕口令吗?

能念一首给大家听吗?

交代任务:

——你们有没有学过关于数字7的绕口令?

二、欣赏绕口令: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观察画面容。

2、听教师快速念绕口令(一遍)

3、教师慢速念绕口令,边念边指点相应的画面。

4、帮助幼儿回忆理解绕口令容。

5、体验绕口令容的幽默、灰谐。

三、学念绕口念:

慢速念:

——我们先来慢慢地念清楚这首绕口念。

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念错?

 

石兄:

《天上七颗星》这一课的活动目标制定还欠缺情感方面的培养。

 

普红:

活动开始部分运用复习的形式,不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需要换一种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目标:

  1、欣赏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有趣及独特的语言风格。

  2、学念绕口令,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

3、通过朗诵使幼儿喜欢绕口令。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欣赏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难点:

学念绕口令,能大胆在集体面前表演。

活动准备:

  1、教学CD《天上七颗星》;幼儿读物2《天上七颗星》。

  2、体现绕口令容的图谱。

  活动过程:

  1、欣赏绕口令,萌发学习兴趣。

  

(1)教师以轻快、有节奏的语调朗诵绕口令,引导幼儿欣赏。

  

(2)提问:

这是绕口令与一般的诗歌有什么不一样?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尝试快速念。

四、认读汉字:

1、阅读幼儿用书,点读绕口念。

2、听字找字竞赛游戏:

教师读出书中的某个字,幼儿迅速在自己的书上找到相应的字。

 

顾舒艳:

在如何突破活动重难点在环节中不够详细。

小结:

这首绕口令有许多发音接近的字,句子中有相同的数字,读起来很顺口等。

2、再次欣赏绕口令,理解绕口令容。

 

(1)播放教学CD,幼儿再次欣赏。

提问:

绕口令里说了些什么?

 

(2)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并按序摆放,引导幼儿理解并学念。

 (3)引导幼儿念准后鼻音,体会绕口令的趣味。

3、多形式练习绕口令,逐步加快朗诵速度,体会绕口令的节奏美。

  

(1)接句练习:

师幼接句;或一名幼儿与其他幼儿接句;或幼儿分组接句。

  

(2)游戏练习:

教师任指图谱,幼儿说出相应句子。

  (3)表演练习:

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加入对拟声词的模仿,丰富表演容及朗诵的趣味性。

  (4)幼儿自由练习,逐步完善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自评、互评。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清晨(散文欣赏)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清晨雾的朦胧及雾散后大自然的美丽、热闹。

2、能随作品的展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3、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敏感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

理解散文容、感受优美语句。

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热闹。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散文录音、生活中幼儿有清晨雾朦胧的感受。

活动过程

1、联想:

幼儿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谈谈感受。

2、欣赏散文:

(1)教师有表情朗读配乐散文一遍:

你们听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怎样清晨?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再次有表情的朗读散文。

(3)理解散文容,感受优美语句。

 

普红:

在活动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准备。

 

石兄:

在幼儿感受诗歌的优美语句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的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描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清晨雾的朦胧及雾散后大自然的美丽、热闹。

2、能随作品的展开,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3、体验散文中优美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语言敏感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

理解散文容、感受优美语句。

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热闹。

活动准备:

挂图、录音磁带、生活中有雾蒙蒙的感受。

活动过程:

1、音乐联想:

师:

我们来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引导幼儿欣赏。

谈感受:

“这段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

好象讲了什么故事?

2、欣赏散文: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读配乐散文:

“你们听到了什么?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清晨?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这篇散文哪些地方很美?

有雾的清晨像什么?

雾散后的清晨怎么样的?

为什么说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为什么说是‘闹而繁华’?

(1)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回答。

(2)欣赏配乐散文,鼓励幼儿轻轻跟念:

“你最喜欢散文的哪些话?

听着这篇散文,你也来画一幅‘清晨’的画?

 

 

朱如静:

活动后可以在延伸活动中让幼儿画一画,讲一讲。

(2)出示教学挂图,教师再次有表情地朗诵散文:

“这篇散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3)理解散文容,感受优美语句:

这篇散文哪些地方优美?

有雾的清晨象什么?

雾散后的清晨怎么样的?

为什么说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为什么说是‘热闹而繁华’?

(4)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语句回答。

(5)欣赏配乐散文,鼓励幼儿轻轻跟念。

师:

“你最喜欢散文的哪些话?

听着这篇散文,你也来画一幅‘清晨’的画?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滑吧滑吧,小雨点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小雨点的快乐、可爱,并由此进行丰富的联想。

2、喜欢学说散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感受散文中小雨点的快乐、可爱。

难点:

喜欢学说散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活动准备:

教师与幼儿共赏雨景。

教学挂图、录音散文《滑吧滑吧,小雨点》。

活动过程:

1、生活经验交谈:

——“前几天下雨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什么?

2、听赏、理解散文:

1)、熟悉散文的主要容:

——“散文里的小雨点在做什么游戏?

”(唱歌、跳舞、游戏)

2)、讨论、理解小雨点的形象:

——“小雨点把什么当做了滑滑梯?

“散文中是怎么说小雨点的?

3、学习散文:

幼儿跟读散文若干遍:

“你最喜欢散文中哪些句子?

“你为什么喜欢小雨点?

 

石兄:

在准备过程中要有前期的经验准备,以及教师还可以准备课件,这样幼儿会更感兴趣。

顾舒艳:

活动前,教师还可以指导每个幼儿自己制作一个指偶“小雨点”,这样,在活动中,幼儿就可以将指偶套在手指上,模仿小雨点跳到屋顶上、树叶上、雨伞上。

这种身临其境的活动氛围,使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优美意境,学习散文中的排比句。

2、喜欢学说散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欣赏及仿编活动,并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并与同伴分享。

活动重难点:

重点:

感受散文中小雨点的快乐、可爱。

难点:

喜欢学说散文中的优美的语句。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领幼儿观察雨景;散文录音,电脑课件,屋顶、树叶、雨伞图片各两,幼儿人手一个“小雨点”指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小朋友看过下雨吗?

雨是怎样从天上落下来的?

小朋友喜欢下雨吗?

(二)欣赏散文

1、看无声课件。

师:

今天有个地方正下着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雨点跳到了哪里?

小雨点在干什么?

(1)幼儿看课件。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4、畅想与表达:

——“小雨点还会跳到哪里?

会把什么当做滑滑梯?

“小雨点还会玩什么游戏?

 

王芳:

在幼儿欣赏的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呆板,建议运用课件动画的形式激发幼儿积极参与。

 

普红:

建议让幼儿欣赏课件时第一遍采用无声:

使幼儿有想象的空间。

 

(2)教师提问:

小雨点跳到了哪里?

好像在干什么?

老师随着幼儿发言的容点击画面,鼓励幼儿充分讲述。

2、老师朗诵散文。

设问:

小雨点先跳到了什么地方?

它把屋顶当成了什么?

小雨点再跳到了什么地方?

又跳到了什么地方?

(后两句重点引导幼儿学讲完整句。

3、在场景中感受、理解散文中的排比句。

师:

我们和小雨点一起来做个游戏吧,一边玩一边讲。

鼓励幼儿手戴指偶,一边做“跳”和“滑”的动作,一边讲述散文中的排比句。

4、完整欣赏散文。

(三)仿编散文

1、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说说小雨点还跳到了什么地方?

2、鼓励幼儿手戴指偶,根据生活经验想像仿编,相互欣赏。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时间

2015、

年级组

中班

地点

多功能厅

主持人

朱如静

主讲人

说课人

活动名称

语言:

倒影

参加教师

中班语言组教师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中的恬静和优美。

2、对水中倒影的自然现象发生兴趣,培养幼儿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初步学习仿编的方法,把生活中看到的倒影编成诗歌。

活动准备:

1、已在散步活动中观看过周围水里的倒影

2、配乐诗朗诵录音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讲述:

“上次我们在围墙边散步的时候,在小河的水面上看见了很多的倒影,你都看见了哪些倒影呀?

二、欣赏诗歌:

1、初步感受诗歌:

“老师这里有一首诗歌,名字叫“倒影”,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听一听。

听后:

“听这首诗歌的时候感觉怎么样?

“你有没有听到诗歌里说到了

哪些倒影呢?

2、欣赏诗歌第二遍:

“我们再来听一听,诗歌里还

 

顾舒艳:

本次活动目标的制定围绕了情感、能力两方面来制定的,能力目标有两个重复,没有技能目标,将目标再细化。

 

石兄:

语言课需要教师有效的提问,在活动中的提问是可以适当改变方法问一问。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的韵律美,对水中倒影产生兴趣。

2、理解诗歌容,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尝试根据诗歌结构进行仿编。

3、学习动词“飘”、“摇”、“飞”、“笑”、“拥抱”。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水中的倒影。

2、资源包材料:

教学课件《倒影》;教学CD《倒影》。

3、诗歌图谱,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回顾经验,说说倒影。

1)教师:

倒影是什么?

在哪些地方能见到倒影?

在水中,你看到过哪些倒影?

它是什么样子的?

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诗歌中的句式进行小结。

2、欣赏诗歌,理解容。

1)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配乐朗诵诗歌,帮助幼儿感受诗歌语言的韵律美。

提问:

你听到了什么?

听着诗歌朗诵,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完整欣赏教学CD,感受意境,理解诗歌容。

提问:

诗歌叫什么名字?

诗歌

中说到了哪些倒影?

根据幼儿的回答,介绍诗歌的名称与作者(出示相应的图谱并按育摆放,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并学习朗诵)。

甸镇下舍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活动方案初稿

教师讨论记录

活动方案修改稿

说到了哪些倒影?

这些倒影在水面上怎么样?

师:

你听清楚了吗?

白云的倒影在水面上怎么样?

做一个飘的动作。

小树的倒影在水面上怎么样?

做一个摇的动作。

小鸟的倒影在水面干什么呢?

做一个飞的动作。

小桥的倒影呢?

做一个拥抱的动作。

为什么说小桥的倒影和小河紧紧拥抱呢?

3、欣赏诗歌第三遍:

“让我们一边看着图,一边来欣赏诗歌,如果你喜欢哪一句或者已经记住了哪句好听的,你就用动作来表示好吗?

听后:

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

能不能用诗歌里的话来告诉我们?

三、朗诵诗歌:

“原来诗歌里的每句话你都很喜欢呀,那我们就一起来把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

四、仿编诗歌: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