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9870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20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推荐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吉林省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表1、附表2、附图、概算表

吉林省梨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2011年简表

单位:

万元、万亩

市县

项目

名称

投资概算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种植作物

建设性质

建设

地点

灌涝区及名称

建设措施及主要内容

财政投资100万以上单项工程

项目类型

备注

总投资

财政投资

小计

水田

旱田

中央

投资

地方

财政

自筹

资金

梨树县

小城子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

2580

1720

688

172

2.0

2.0

新建

高山、六屋、船口、新家4个村

梨树涝区

新建机井30眼,农桥5座,滴灌面积0.6万亩、配套滴灌设备30台套,高压电线10km,低压线路9km,50kva变压器15台,排水沟清淤12km;新建水泥机耕路7.1km农机库棚1000m2、晾晒场12000m2、配套农机具2套(53台),土壤改良1.0万亩,增施有机肥2.0万m3;防护林121万株;玉米免耕模式推广0.2万亩,水稻病虫害防治和新品种引进推广0.1万亩,技术培训2000人次,冷库设备1套。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左岸,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区域优势和生态环境。

幅员面积4209km2,耕地面积418万亩,总人口81万人,是全国主要粮食高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居全国前列,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上,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盛产玉米、大豆、水稻,2008年粮食产量46亿斤左右,其中玉米产量占82.5%,粮食产量占全省近10%,居全国第6位,玉米单产居全国第1位,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8年7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和《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

根据《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吉林省计划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完善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土地整理复垦,建设高标准粮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农业新技术和研发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等措施,整体提高吉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产量由500亿斤提高到6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

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使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从现状的2514万亩增加到4000万亩以上,其中水田灌溉面积从现状的866万亩增加到1292万亩;旱田灌溉面积从现状的464万亩增加到859万亩;坐水种面积从现状的1185万亩增加到1849万亩。

其中落实给梨树县任务指标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10亿斤,占全省任务指标的10%,增产重点是玉米。

作为全国的产粮大县,稳定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是首要任务,能够被列入《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食能力建设总体规划》,是难得的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机遇,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梨树县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集中连片、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粮食生产条件,非常适宜粮食生产,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但是,由于灌溉基础条件较差,粮食产量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产量不稳、徘徊不前;耕作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低,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粮食生产后劲不足;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风蚀、旱灾、涝灾等常引起作物减产,严重制约着本地农业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目标的关键。

因此,在梨树县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意义重大。

近几年中央惠农政策的加大,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型农机具补贴等,使农民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农民尝到了种粮的甜头,这就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而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同时还可以把剩余劳动力解脱出来,从事其它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向集约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结合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梨树县是全国粮食主产县的资源优势,按照“上规模、高标准、出精品、增效益”的总体思路,经过多次考察分析,决定在梨树县小城子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实现让农业形成特色,让特色形成规模,让规模形成高效的目标。

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及资源优势,综合运用工程、科技、生物等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水、田、林、路、村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采用水利设施、农业措施、林业措施及开展科技推广培训等综合治理措施,合理布局,挖掘潜力,以实施区域农业高效稳定可持续发展。

并以此为示范,带动全县的优质粮食生产,全面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使梨树县成为粮食强县、农业强县,国家稳定可靠的“大粮仓”,为实现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再立新功。

受梨树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小城子镇政府委托,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了梨树县小城子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规划和梨树县小城子镇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任务。

为较好完成本项工作,吉林省银河水利水电新技术设计有限公司对项目区进行了认真的实地勘查,对急需建设的灌溉设施、农道桥、机电井、机耕路、林业绿化等工程进行了现场勘查,对各项技术措施进行了遴选,认为项目区粮食增产能力发展潜力巨大,具备立项条件。

1.2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1.2.1项目范围

项目区位于小城子镇和金山乡。

全镇幅员面积187km2,总耕地面积11833ha,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1000ha,占总耕地面积的93%。

项目区涉及高山、六屋、船口、新家4个村,共有1480户,幅员面积34km2,耕地面积3.24万亩,人口6439人。

1.2.2工程规模与建设内容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方案》,结合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项目建设规模为2万亩。

建设内容为:

①水利措施:

滴灌灌溉工程0.6万亩,新打机电井30眼,配套滴灌设备30套、机电设备30台套,井房30座,高压电线10km,低压线路9km,50kva变压器15台,排水沟清淤12km,新建农道盖板桥5座;②农业措施:

修水泥机耕路7.1km,农机库棚1000m2、晾晒场12000m2、配套农业机具2套53台等,土壤改良1.0万亩,增施有机肥2.0万m3;修建沼气池30个;③林业措施:

营造防护林,村屯道路绿化等,柳树0.71万株,紫穗槐120万株,花卉0.4万株;④科技措施:

玉米免耕模式技术推广0.2万亩,水稻病虫害防治和水稻新品种引进推广0.1万亩,科技培训2000人次,冷库设备1台套。

1.2.3计划工期

本项目工程计划用一年时间建成,建设时间为2011年。

1.3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工程估算总投资2580万元。

水利措施投资1317.85万元;农业措施投资1015.63万元,林业措施投资55.52万元;科技推广措施145.00万元。

项目管理费46.00万元。

本项目建设资金筹措由中央财政和地方多渠道筹集。

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与自筹资金比例为1:

0.4:

0.1。

梨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2580万元,中央财政投资17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88元,群众自筹资金及投劳折资为172万元。

1.4效益

该项目是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系统良性循环为主,突出体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时也呈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粮食亩产达到770kg,亩增产150kg(玉米),增产24.0%,品质提高1个等级,亩增收165元,2万亩总增产300万kg,粮食总增收330万元;同时采取精量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团采购良种,机械作业等节约成本207万元;转移劳动力580人,人均年可创收3000元,项目区农民增收174万元。

项目区总净增收711万元,平均人均增收1104元。

1.4.2社会效益:

通过植树造林、推广保护性耕作及玉米宽窄行平作技术、病虫害防治和新品种引进、培肥地力、渠系配套农桥、修机耕路、配套农业机械以及灌溉工程等一系列措施,为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发展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生产,推进土地流转,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转移,缓解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二、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矛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巩固完善了农村承包生产经营机制,为周边地区提供经济发展和能源生态建设模式,带动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1.4.3生态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围绕生态建设的方针,注重水、田、林、路、村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加强了村屯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使农业生产环境和农村生活状况得到改善,减少了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基本实现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促进农业生产向优质、安全、高效方向发展,完成向效益型农业转变,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5组织领导和管理

为确保该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项目区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区乡镇也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工作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对任务进行了层层分解,还成立了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建后运行管理模式采用“镇+村+组”三级管理,即镇里成立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示范区日常工作的管理,下设农业生产、农机作业、水利设施、合作社管理、司法调解、群防群治等六个专业服务队;由村委会牵头组织示范区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单井为单位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严格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技术人员严把工作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同时还依靠法律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使项目顺利实施按时完成。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南部,松辽平原腹地,东辽河左岸,地处东经123°45′~124°53′,北纬42°49′~43°46′。

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位于梨树县东北部小城子镇和金山乡,距县城50公里,东北与公主岭的秦家屯镇、八屋镇隔东辽河相望,西北与三塔分场、小宽镇接壤,西与金山乡毗邻,南与双河乡相连。

2.1.2水文气象

梨树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蒸发量大,冬季寒冷,寒长暑短,多年平均气温在7.3℃左右,最低气温在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14.6℃,最高气温在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为26.7℃。

全年日照时数为2698.5小时,多年日平均风速2.7~4.3m/s,最大冻土深度为1.51m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77.3mm,年最大降水量为667mm,降水年际和年内分配不均。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63.3mm,平均无霜期为152天,由于大风天气多,气温高,蒸发量大,降水少且集中,形成了春旱夏涝的自然规律。

项目区东北两面临东辽河,新江排水干沟横穿项目区。

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梨树县地处长白山与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具有山区和平原两种自然景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微倾斜。

项目区小城子镇位于梨树县东北部的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开阔,略有起伏。

该区内耕作层土壤为砂壤土,渗水性较强,属Ⅲ类土。

该区土质肥沃,土壤容量为1.9t/m3,田间持水量为32%(体积比),适合农作物生长,开发潜力巨大。

1、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处东辽河二级阶地,地理坐标为东经124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