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347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第30课3阅读鉴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狼》

3.阅读鉴赏

1.【题目】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其,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眈眈相向()④乃悟前狼假寐()

2、翻译句子。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上文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主要是写。

4、上文中表现狼狡诈的句子有哪一些?

请写出来。

7、细读选文,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狼和屠户的特征。

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哪些启示?

【解析】1、结合句子正确理解。

2、注意“寐”“盖”“敌”等字的理解,加上主语“屠户”。

6、只要不偏离课文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①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②旧、原来。

③注视的样子。

④睡觉。

2、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迷惑对方的。

3、屠户杀狼。

4、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狼:

阴险狡诈屠户:

机智勇敢。

6、示例:

①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或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②邪不胜正等。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2.【题目】拓展阅读题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歘(xū,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竟归。

昧爽(黎明)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

大骇。

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已。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有屠人货肉归()

②既走,又从之()

③默念狼所欲者肉()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

②逡巡近之,则死狼也

③时狼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3、本文是《聊斋志异•狼》中的第一则,课本中所学的是第二则。

本文中的屠户是如何摆脱狼的?

狼又是如何死去的?

这两则故事的结尾有何相同之处?

【解析】2、重点词语要翻译正确,句子要通顺。

3、抓住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答案】1、①卖②跟随③想要2、①屠夫害怕了,就拿出刀子来比划着给狼看,狼稍稍退了几步。

②屠夫小心的慢慢的走近一看,却是一只死狼。

③当时狼皮很贵,能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算是发了个小财。

3、屠户知道狼想要的是肉,就把肉挂到树上,以此摆脱了狼。

狼跳着去吃挂在树上的肉,被钩子挂住了上腭而死。

这两则故事的结尾都对狼进行了嘲笑。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3.【题目】整体感悟

1、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2、《狼》一文主要是采用_______和_______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

3、发挥你的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本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100字左右)

【解析】1、结合文章的最后一段议论加以理解。

3、要有记叙的要素,故事情节要完整。

【答案】1、这个故事讽喻了那些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论他们是如何狡猾、奸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2、动作神态3、略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4.【题目】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昆曲形成的过程。

(标点符号占格,含标点符号不得超50字)

昆曲又称昆剧,该剧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它起源于元朝末年流行于昆山地区的南曲,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

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音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吸取了海盐、弋阳等南曲的长处,发挥昆山腔自身流丽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曲结构严谨的特点,运用北曲的演唱方法,以笛、箫、笙、琵琶等乐器伴奏,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昆曲。

【解析】要答出“南曲”和顾坚等人整理和改进、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等要点。

【答案】昆曲是南曲经过顾坚等人的整理和改进,又经明代魏良辅改革和创新而形成的。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5.【题目】阅读下列文段,做文后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

2.试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狡猾特点。

3.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

5.从文中找出作者评价性的语句,写出来。

6.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7.你遇到过突如其来的险情吗?

你是如何脱险的?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增大学生阅读范围,锻炼阅读能力。

【答案】1.晚、少时、久之、顷刻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由恐惧到与狼斗争并积极出击杀死了狼。

4.找柴堆做掩护放下担子,拿起刀,为自己争取了主动。

一跃而起,攻其不备杀死一只狼。

痛打落水狗,又杀死了另一只狼。

5.最后一段。

6.身处险境要灵活机智,凭勇气和智慧方能化险为夷。

7.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简单介绍一下过程。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6.【题目】阅读下列文段,做文后的题。

大灰狼拉夫(节选)

当日下午,我丈夫比尔和兽医都赶来看这只狼。

兽医观察到动物对孩子的信任感后对我说:

“我想让贝基同我一起护理这家伙。

”几分钟以后,孩子和兽医就使受伤的狼安定下来。

兽医在狼的皮下注射了一针,它黄色的眼睛合上了。

“它入睡了,”兽医说,“比尔,来帮一帮。

”他俩从树洞里拖出了那庞大的身躯。

它身长五英尺半以上,体重超过一百磅,髋部和腿都被子弹打断。

兽医除出腐肉,取出碎骨,洗净伤口,然后又用了一剂青霉素。

第二天,他又来嵌入一节金属棒取代已不复存在的骨头。

“行了,看来,你家有了一只墨西哥大灰狼,”兽医说,“它可不容易驯养。

这家伙对你家小姑娘的态度真使我惊讶不已。

贝基给狼取名为“拉夫”,她每天都带食物和水去树桩。

拉夫复原得很慢,三个多月来一直靠前爪抠地拖着受伤的后腿匍匐爬行。

每当我们为它按摩萎缩的四肢时,从它下垂的眼帘上我们就知道它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

它从不咬抚摩它的手。

整整四个月,拉夫终于不靠扶助站立起来。

它那久未派上用场的肌肉开始活动时,高大的身架竟摇晃不已。

我和比尔轻轻拍拍它,说了几句鼓励的话。

然而,它却转身朝向贝基,渴慕从她那里得到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是一句温柔的话语。

对于贝基表示友爱的一举一动,它总是把那毛茸茸的大尾巴摇得像钟摆一样来予以回答。

随着体力的逐步恢复,拉夫伴随贝基走遍了牧场。

一个金发幼童和一只跛腿巨狼一道在沙漠牧场上漫游,小孩不时俯身与狼窃窃私语,共同领略大自然蕴藏着的无数奥秘。

每当夜幕降临,拉夫犹如一个无声的影子溜回它的空心树桩。

拉夫在牧场上散步时从不追逐牛羊,但它有时过度的兴奋却惊扰了我们敞放喂养的鸡群。

我丈夫只得建造一个有围栏的鸡场。

它是一只多么恪尽职守的看家“狗”啊!

凶悍的野狗和草原狼在辛辛谷牧场销声匿迹,因为这里是拉夫的“王国”。

贝基进校读书的第一天给拉夫带来怅然若失的伤感。

当接学生的汽车离去后,它躺在路边等候,死也不肯回到院子里。

当贝基放学归来时,它欣喜若狂,一瘸一拐地围着她又蹦又跳。

在贝基读书的岁月里,这种欢迎仪式一直保持不变。

尽管拉夫在牧场上生活愉快,在春天的求偶季节里它仍然有好几个星期消逝在圣卡塔利那山中。

这是产牛犊的季节,牧民们对草原狼、美洲豹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我们都为它捏一把汗。

但是拉夫十分幸运。

年复一年,我们只能猜想它的配偶和它喂养的狼崽。

我们知道,狼有回到配偶身边抚养小狼的习性。

我们很想了解拉夫究竟拖走了多少自己的食物去供养它隐匿的家庭。

每年6月,贝基总要多给它些食物,因为这时它老是瘦骨嶙峋。

拉夫在我们的牧场度过了12个春秋,它的生活方式已固定成习,它对我们孩子的爱始终不渝。

在一个春天的时节,拉夫又带着枪伤回到家里。

翌日,紧邻牧场的人说他们打死了一只大母狼,一只公狼也受了伤,但是跑掉了。

15岁的贝基坐在那里,拉夫的头就搭在她的腿上,它肯定也有15岁了。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它的皮毛已褪变为灰白色。

当比尔从它身上取子弹时,我的记忆里又显现出昔日的景象,我又一次看见一个胖乎乎的3岁幼童用手捋过一只墨色巨狼的头。

伤势虽不严重,但拉夫却难以康复。

它的体重锐减,去院子里寻找贝基嬉戏逗乐的活动也戛然而止。

它整天都在静静地休息。

可是,在夜色苍茫之际,进入暮年而又不灵便的它总要隐没在群山之中。

每天清晨,它的食物也无踪无影。

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

我们发现它死在橡树桩前,黄色的眼睛已紧紧闭上,当瞥见贝基手摸毛茸茸的狼脖、泪水如小溪般从脸上滑下时,我喉咙哽咽,欲言无语。

“我想念它。

”贝基哭泣着说。

我拿来一床毯子盖住拉夫。

这时贝基和我都惊讶地听见树洞深处发出一种奇怪的沙沙声。

贝基朝里面望去:

两只小小的黄眼睛时隐时现,白色的乳牙在夕阳下闪着亮光……拉夫的幼崽!

这就是那失去母亲、一直由拉夫独自抚养的小狼。

难道是弥留之际的直觉告诉拉夫,它的后代与钟爱过它的人在一起将会平安无恙吗?

贝基用双手把浑身战栗的幼狼抱在怀中,点点热泪溅落在它的皮毛上。

“没事儿,小……拉夫,”她喃喃念道,“不用怕,那是我妈妈,她也爱你。

我仿佛又听见那来自远方的回声,我仿佛又听见大灰狼的尾巴发出的一串轻柔的“扑扑”的拍打声……

1.若将选文分成三部分,请为各部分立一个小标题。

2.摘录两个最感人的精美的描写句。

3.简答。

①在“我们”第二次从拉夫身上取出子弹后,为何“伤势虽不严重,但拉夫却难以康复”?

②用“拉夫是一只……”的句式写几句话评说拉夫身上美好的品性。

③读罢此文,你对狼的看法又会怎样?

贝基的经历给你哪些启示?

请谈谈你的感悟。

4.品味加点的词语。

①贝基进校读书的第一天给拉夫带来怅然若失的伤感。

②贝基手摸毛茸茸的狼脖、泪水如小溪般从脸上滑下。

5.任选一角度,写几句欣赏的话。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增大学生阅读范围,锻炼阅读能力。

【答案】1.如:

医救、相处、告别2.扣住“感人”和“描写”回答3.①拉夫老了;拉夫喂养幼崽耗费了它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

②如:

一只恪尽职守的看家“狗”一只善解人意的聪明“狗”一只重情义通人性的大灰狼一只疼爱幼崽的父亲狼一只能与人友善相处的朋友狼③有开放性,如“珍爱生命;狼是可爱的,它有近于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我们虽不能贸然亲近它,但在心里要爱它。

4.①拉夫通人性,懂情义,与贝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②贝基失去拉夫、失去亲友后内心悲痛万分。

5.可从构思成文的前后照应、立意、感情等角度写,也可品赏精美的语言。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7.【题目】阅读下列文段,做文后的题。

一条无野心的狼

我家住在张广才岭下四面环山的山坳里。

十岁那年春天的一天,我从山上采山菜回来,在山间小路旁边遇见一条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小狗崽儿,我乐颠颠地抱回家养了起来,它身体很快恢复了,胖得圆乎乎的很是招人喜爱,整天跟在我的身前身后。

看它毛色发青,就起名叫大青。

一年后,大青长成了壮实剽悍的大狗,它非常仁义,从来不和别的狗咬仗,有时在院子里仰起头朝四处闻了一阵,便不知去向,回来时肚子吃得溜圆。

说来奇怪,自从大青长大后,从前隔三差五不是这家猪崽被狼叼去了,就是那家小牛犊马驹让狼给咬死了,常常是每到太阳下山的时候,屯子的南山北岭便传来让人害怕的狼嚎声的现象再也没发生过。

我家住在村子的副屯,上学需走二里地到正屯。

善解人意的大青几乎是天天早晨把我送到村口,放学时它常常出其不意地在道旁的树丛中蹿出来,围着我连蹦带跳,有时还把两只前爪子搭在我肩上。

春天我上山采山野菜有时害怕,我只要轻轻拍着它头,“大青别走,给我做伴儿”它就在我身前身后转悠从不离开。

母亲常夸大青仁义、听话、通人性。

雪后的一天,我的老舅,这里出名的炮手(猎手),进山打猎到我家歇脚。

进院看见大青就喊着问:

“姐,这是谁家的!

”妈妈说:

“是你外甥养的狗。

”“姐,这不是狗,是条吃人的狼啊!

”老舅吵嚷着。

我放学回家,老舅板着面孔,十分严肃地对我吼道:

“外甥。

你养的不是狗,那是条吃人的狼!

常言道,引狼入室后患无穷,让我把它处理掉吧?

”我哭着对老舅说:

“不是狼,它是我从小从山上捡回来的,可听话了,通人性,不能打死!

……”老舅看拗不过我气得他连饭都没吃就走了。

老舅生气走了,我急忙喊大青,喊了半天大青才蔫头耷脑地来了,身子紧紧贴着我,不进屋,也不吃食,眼睛总往四处瞅。

就在这天晚上大青走了。

我知道一定是老舅说的话,被大青听见了。

我想大青想得睡不好觉,也吃不下饭,心事重重打不起精神来。

六天后的晚上下了一场小雪,早晨我推开房门,在门旁有只冻硬的大公野鸡,我正心里纳闷儿,发现雪地上留下一趟狗的脚印,我明白了,这山鸡准是大青送来的。

我喊来妈妈,妈妈看了后说:

“大青这是报恩啊!

”后来,每隔十天半月,大青在晚上不是悄悄送来山兔就是山鸡……一连三年,每到冬天落雪时大青都会送来它捕捉的一些小型野生动物……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我与野狼大青这段感人往事,常常萦绕心头。

它使我想起一句话:

地球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

1、用简要的语言说说文中的哪些事情看出大青是一条“无野心”的狼?

2、尽管文中的大青非常“通人性”,但它还是具有狼的习性,请结合文章有关内容加以说明。

3、文章结尾“我”深深感叹“地球是人类与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你认为在这一家园里我们应该怎么做?

请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感受。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增大学生阅读范围,锻炼阅读能力。

【答案】1、大青天天送“我”上学,迎“我”放学;伴“我”上山采山野菜;大青听到老舅的吵嚷后与“我”依依而别;大青走后不忘知恩图报。

2、

(1)从来不和别的狗咬仗,出外捕捉猎物;

(2)屯子里不再丢失牲畜。

3、不设统一答案。

从文中“我”和母亲与狼真诚相待、和谐共处出发,可与人们残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联系,也可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爱护野生动物的现象联系。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8.【题目】有人说,从中大青的行为,人们应该学会“感恩”,请认真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说一说我们应该从狼的身上学会些什么。

据动物学家介绍,狼是最团结的动物,当狼群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定会群起而攻之;狼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你不会发现哪只狼在受伤时独自逃走。

一群狼突然向驯鹿群冲去,其中的一匹狼斜刺里冲到鹿群中,抓破一头的驯鹿的腿,随后这头驯鹿又被放开。

然后,狼群耐心地等待着时机,受伤的驯鹿渐渐失掉大量血液、力气和反抗的意志。

狼群定期更换角色,由不同的狼来不停撕咬驯鹿,使这头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创。

当这头驯鹿已极为虚弱,再也不会对狼群构成严重威胁时,狼群开始出击。

据统计,狼群十次狩猎中只有一次是成功的,它们对此的反应不是无精打采、放弃努力或者自认败北。

九次未果的狞猎不会让它们气馁,因为它们知道还有第十次,或者第十—次,甚至第十二次,胜利总会属于它们。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增大学生阅读范围,锻炼阅读能力。

【答案】学会团结;学会勇敢;学会合作;学会等待;学会不怕失败。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9.【题目】拓展提高:

鹿和狼的故事

(1)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

大约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天敌。

(2)美国总统西交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

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3)枪声在森林中震荡。

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

经过25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

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4)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

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5)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

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

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6)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

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

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

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7)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

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

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

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8)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

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史话,狼几乎永远把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

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

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

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

(9)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

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1、短文中写狼的“死”,用了哪些词?

还可以用哪些词?

①短文中(举2个)

②课外(举2个)

2、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意思。

①苟延残喘(苟:

暂且):

②相悖:

3、“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句中的‘“过多”可以删去吗?

为什么?

4、我们在孩提时听过许多大灰狼的故事,本课所讲的关于狼的故事,和以前听过的有什么不一样。

5、这个故事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6、你还知道类似的事例吗?

如果知道,请您举一个例子,很简要的写出来。

②如果不知道,你想用什么办法知道,也请很简要的写出来。

(两题任题一题)

【解析】该题设计目的增大学生阅读范围,锻炼阅读能力。

【答案】1、①一命呜呼、毙命②归天、殒命、回老家、上两天2、①暂且还勉强延续着呼吸保住了生命。

②想违背、相反3、不可以。

“过多”起修辞作用。

说明鹿太多了会对森林产生危害。

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删去变成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祸害。

4、以前:

以前的狼是欺负弱小的残忍凶狠的动物。

本故事:

本故事中的狼是被猎人捕杀的、弱小无助的形象。

 5、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人们必须尊重动物及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6、略

【考点】阅读理解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10.【题目】拓展链接: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

“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

”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

”曰:

“奚亡之”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仔细阅读文段,结合文义补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

既反,()问:

“获羊乎”()曰:

“亡之矣。

【解析】本题重在考察常见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结构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结构,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

只有掌握这些特殊句式,才能正确理解这些句子的确切意思。

本题考察的是其中的省略句。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很多,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并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今天读文言文应当能准确地补出省略成分。

省略句有几种情况:

A、省略主语。

如“(臣)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B、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C、省略宾语。

如“箕畚运(土石)于渤海之尾。

”D、省略介词。

如“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答题时要瞻前顾后,仔细辨别推断。

【答案】杨子、邻人

【考点】常见文言句式

【难度】中档题

【题型】阅读理解

【来源】

【批注】

【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