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15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融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融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融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融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docx

《金融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docx

金融学

1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2金银复本位有平行本位、双本位、跛行本位三种形态

3信用风险的特征客观性、传染性、可控性和周期性

4信用工具的特征偿还性、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

信用的构成要素有关系人、信用标的、时间间隔、利息和信用工具

5以借贷期是否可调整为标准,利率可分为浮动利率、固定利率

6复利的计算公式s=p(1+r)n,单利的计算公式s=p(1+rn)

7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可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

8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可分为操作时滞、市场时滞

9剑桥方程式m=kyp费雪方程式是MV=PT。

10以是否考虑物价因素为标准,货币需求可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实质货币需求

11按交易程序(市场级次)不同,金融市场可分为发行(一级)市场、流通(二级)市场

12当今世界各国基本都采用的货币类型是信用货币

13国际货币制度的一个难题是特里芬难题

14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是安全性、盈利性、流动性

15商业银行的业务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三大类。

1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提出“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格雷欣法则。

在法律上低估的货币(即市场价值大于法定价值的货币,即良币),必然被人们收藏,而法律上高估的货币(即法定价值大于市场价值的货币,即劣币)会独占市场

另:

(书上)格雷欣提出的“劣币驱逐良币”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2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它是中央银行发行的债务凭证,表现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R)和公众持有的通货(C)。

金融体系能够以其为基础创造出更多的货币。

3股票是股份公司发售给股东以证明其入股的资本额并有权取得股息的书面凭证,是股份公司筹集营运资金的一种信用工具。

股票可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4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向国内外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债券。

5证券化是指把流动性差的资产,如金融机构的一些长期固定利率放贷成企业的应收帐等,通过商业银行或投资一行予以集中并重新组合,以这些资产作抵押来发行证券,实现相关债权的流动化

6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将其未来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收益的资产加以组合并据此发行证券筹措资金的过程和技术。

企业单位或金融机构采用证券化技术所发行的证券称之为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证券化产品主要分为“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和“资产支持证券”两大类

7金融抑制政府当局对金融活动的强制干预,人为地压低利率和汇率,导致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皆呆滞不前的现象

8.特里芬难题: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担着两个基本的职责,一是要保证美元按固定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二是要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力,即美元。

然而这两个问题,信心和清偿力却是有矛盾的,美元过少会导致清偿力不足,美元过多则会出现信心危机

9.汇票:

由出票人签发,付款人见票后或到期时,在一定时间对收款人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的信用凭证。

10.金融深化:

是指政府放弃对金融体系的过分干预,并在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之后,使利率和汇率能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供求状况,金融体系一方面能以适当的利率吸收大量的社会闲置资金,另一方面也能以适当的放款利率满足各经济部门的资金需求,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金融体系的扩展。

11.投资基金:

主要是将自己的资本投资于其他公司的形式。

它的作用在于:

集中大量小额投资者的资金,由专家将其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使收益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12.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扩张或收缩倍数,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之比,它是基础货币转化为货币供应的倍数。

它表明每1元基础货币变动所能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变动。

简答

1金币本位制有何特点?

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从而保证了黄金在货币制度中处于主导地位;第二,价值符号包括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第三,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国境。

金币本位制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实行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结束。

最早实行金币本位制的是英国。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这种货币制度使得货币的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外汇行市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货币贬值现象。

但是,第一,由于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引起世界黄金存量的分配及其不平衡。

第二,削弱了价值富豪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基础;这是因为战争使各国用黄金购买军火,发行纸币弥补赤字;第三,限制了黄金在国际间自由输出入。

2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是什么?

1严格的方向性,它严格受商品流向的限制。

2产业规模的约束性,商业信用的最大作用不外乎产业资本的充分利用,因此它最终无法摆脱产业资本的规模限制3信用链条的不稳定性。

鉴于上述局限性,商业信用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合理布局从而适应社会广泛的需要。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出现了银行信用。

因此它虽然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信用基础,但它终究不能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信用的中心和主导。

3利率决定的IS-LM理论有哪些内容?

基于投资需求函数、储蓄函数、流动性偏好函数、货币供应量,将可贷资金的公式表述与凯恩斯的公式表述两者综合起来,就能得出一种适当的利率学说。

从可贷资金公式的表述中,得到一组在各种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储蓄表(即可贷资金供给表),根据储蓄表及I、r、Y之间的关系,导出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时Y与r之间函数关系的IS曲线。

从凯恩斯公式的表述中,导出一组在各种不同收入水平下灵活偏好表,并通过货币需求L与收入Y和利率r之间的关系,导出表示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时Y与r之间函数关系的LM曲线。

IS和LM两条曲线都是有关收入和利率两个变量的不同关系组合的点的连线。

因此,收入和利率共同决定于这两条曲线的交点。

4国家对商业银行管制的内容有哪些?

1检查与监督

检查和监督是针对银行机构的财力和业务状况,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有权随时索取及查阅银行机构的种种凭证和报表;有权对银行机构的经营活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现场或非现场的检查;有权制定经营等级标准,并按照不同的经营管理水平对银行机构进行项目评级和综合评级,并依此采取不同的监督管理措施

2管理过程,开业---倒闭

当今世界各国对于银行的管理已经形成和发展了

(1)预防性风险管理

(2)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管理(3)对银行清偿能力的管理、贷款集中度、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等。

比较完善的体系和手段,涵盖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从开业到关闭过程的全部业务和财务活动。

3制裁

制裁则是为了维护中央银行或银行管理当局监督管理的权威性,包括警告、勒令暂停营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以及关闭银行。

5、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是什么?

流动性偏好:

即人们愿意持有现金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

1、持币三动机

(1)交易动机,即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强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和收入间隔的正常长度

(2)预防动机,即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如应付失业、患病等意料不到的需要,预防企业的不时之需等,即“为应付突然发生的意外支出和为不失去意外的有利购买机会做好准备,也为了持有一种其货币价值不变的资产,以便于偿付那些根据货币计算其数额不变的未来债务”。

(3)投机动机,即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获利的动机。

出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为投机性货币需求。

2、交易性货币需求:

设M1为满足交易性货币需求所持有的现金数,Y为收入,L1主要决定于收入水平,即有:

M1=L1(Y),σM1/σY>03、投机性货币需求:

设M2为投机性货币需求,i为利率,则投机性货币需求即作为资产持有的货币量便可定义如下:

M2=L2(i),σM2/σi<0。

4、货币总需求:

设M为货币总需求,则它等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投机性需求的和,即:

M=M1+M2=L1(Y)+L2(i)=L(Y,i)5、流动性陷阱:

当利率低到某一低点时,货币需求就会变得无限大,这时没有人会愿意持有债券或其他资产,每个志愿持有货币。

6、如何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

(一)性质: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金融机构。

(二)特殊性:

1、地位特殊性,它是国家货币政策的体现者,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重要工具,是政府在金融领域的代理,也是在国家控制下的一个职能机构。

它的宗旨是维持一国的货币和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障经济增长,保障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2、业务的特殊性,

(1)经营目的特殊:

不争利润、不求盈利,以实现国家经济政策目标而服务。

(2)经营特征特殊:

有发行特权,吸收存款。

3、管理的特殊性

(1)管理职能以银行的身份出现。

(2)手段多样,经济、行政、法律。

(3)地位超然,不会偏向任何一家银行

7利率的功能有哪些?

1、宏观调节

(1)积累资金,调节宏观经济,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分配收

(2)途径:

利率杠杆作用。

2、微观调节体现:

约束功能(约束贷款数量);激励功能(利息对存款人是一种收入,对借款人是一种负担,激励其加速资金周转,还款)

8.货币失衡到均衡的调整方式有哪些?

(1)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货币需要量。

这包括如下几个层次的措施:

①从中央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卖出有价证券;二是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三是减少基础货币供给量,包括减少给商业银行的贷款指标,收回已贷出的款项等措施。

②从商业银行方面来看,一是停止对客户发放新贷款;二是到期的贷款不再展期,坚决收回;三是提前收回部分贷款。

③从财政方面来看,一是减少对有关部门的拨款;二是增发政府债券,直接减少社会各单位和个人手中持有的货币量;

④从税收方面来看,一是增设税种;二是降低征税基数;三是提高税率;四是加强纳税管理。

(2)需求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时,从增加货币需要量入手,使之适应既定的货币供给量。

对货币需要量的调节措施更多地在银行之外推行。

这包括如下几条措施:

①银行、财政和企业联合力量增加商品供应量(这是增加货币需要量的同义语);

②运扩大进口,以此扩大国内市场上的商品供应量;

③提高商品价格,通过增加货币需要量来吸收过度的货币供给量。

(3)混合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不是单纯地压缩货币供给量,也不是单纯地增大货币需要量,而是双管齐下,既搞供应型调节,也搞需求型调节,以尽快收到货币均衡而又不会给经济带来太大波动之效。

(4)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中央银行不是采取压缩货币供给量,而是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均衡。

它的内涵是:

如果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要量,同时,存在尚未充分利用的生产要素,银行可以提供追加贷款,以促进生产的发展,通过商品供给量的增加来消化过多供给的货币。

9.银行信用有何特点?

1.是一种间接信用,银行作为信用中介2.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3.银行信用贷放的是社会资本,无规模局限性4.银行信用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

10.什么是货币政策?

其工具有哪些

货币政策:

所谓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所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量与信贷数额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是货币政策研究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1一般性政策工具:

储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2选择性的政策工具:

优惠利率;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

3其他的信用工具:

直接信用工具

(2)间接信用指导

11.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有哪些?

有哪些社会经济效应?

1、宏观紧缩政策——需求拉动型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对付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传统的标准武器。

代价是:

失业、经济衰退。

2、收入紧缩政策——成本推进型

(1)工资管制:

组织工人提出过高的工资要求,从而抑制产品成本和价格的提高。

(2)利润管制:

政府以强制手段对可获得暴利的企业或利润实行限制措施。

3、收入指数化。

含义:

是指针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各种契约能够按照物价水平做出相应调整。

内容:

债券指数化,税收指数化,工资指数化。

4、单一规则——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

对付滞涨的根本措施在于,政府必须首先停止扩张的总体经济政策,将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控制在一个最适当的增长率上,即采用所谓的单一规则政策,以避免货币供给的波动对经济和预期的干预。

5、增加供给(凯恩斯学派和供给学派)菲利普斯曲线:

对于政府,物价和失业率不可兼得。

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有:

1经济增长效应2强制储蓄效应3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4资源配置的扭曲效应5经济与社会秩序的紊乱效应

一、试论述货币均衡与社会供需平衡的关系?

1、社会总供需平衡、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含义:

需把握

(1)社会总供需平衡是货币形态的均衡,而不是实物形态的均衡

(2)社会总供需平衡是现代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总体均衡。

(3)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2、货币供给与货币总需求的关系:

联系:

(1)在现代经济中,一定时期内的社会货币收支流量构成了相应时期的社会总需求,这是因为现代经济中的任何需求均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任何需求的实现都需支付货币。

(2)社会总需求的变动一般的首先来源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则取决于货币持有者的资产选择行为。

区别:

(1)货币共给量与社会总需求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时点指标,而社会总需求是一个时期指标。

在货币供给量中,既包括潜在货币,又有流通性货币;真正构成社会总需求的只能是流通性货币。

(2)货币供给量变动与社会总需求的变动在数量上不一样,社会总需求是由流通性货币及其流通速度所构成。

而货币供给量则由流通性货币与潜在性货币所组成。

因此,一定数量的货币供给增加与否,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关键取决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和货币供给的结构变化。

(3)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在时间上并不一致。

一般地说,货币供给量变化以后,常要经过6—9个月左右的时间方能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而引起实际经济的变动则需18个月左右的时间。

因此,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滞后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3、货币供给量和社会总供给

前者通过影响社会总需求而影响后者,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间的良性循环,关键在于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社会上的潜在生产要素。

4、货币均衡与社会总需求

(1)商品市场上的商品的供给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货币市场上的货币需求。

其原因在于,任何商品都需要用货币来度量其价值并通过与货币的交换而实现其价值,有多大规模的商品供给便必然决定了与此相对应的货币需求。

(2)在货币市场上,货币的需求决定了对货币的供给。

这是因为货币需求是货币供给的基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目的便是力图使货币供给与相应的货币需求相适应,以维持货币均衡

(3)就社会总供需而言,货币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形成对商品市场上的商品需求。

其原因在于任何需求都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只有通过货币供求的相互作用,需求方才得到实现。

因此,在货币流通速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相应地就决定了当期的社会总需求水平。

(4)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给与商品需求必须保持平衡,这不仅是货币均衡的物质保证,而且是社会总供需平衡的出发点和复归点。

二、结合实际,试述中央银行如何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

1.中央银行的性质和特殊性

性质:

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特殊性:

地位特殊性、业务的特殊性、管理的特殊性。

2.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有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银行四大职能。

3.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货币政策:

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它是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货币政策目标:

①稳定币值②经济增长③充分就业④平衡国际收支

4.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所谓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对货币供给总量或信用总量进行调节,且经常使用,具有传统性质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以下三个,也称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

①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③不动产信用控制④优惠利率

(3)其他货币政策工具①直接信用工具②间接信用指导

三、结合实际,试述如何利用金融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

答:

1.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

(1)资本积累功能

(2)资源配置功能(3)调节经济的功能(4)反映经济的功能

2.货币市场及其子市场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货币市场就其结构而言,可分为短期借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短期债券市场、回购市场、CDs市场

货币市场产生和发展的初始动力是为了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它借助于各种短期资金融通工具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应者联系起来,既满足了资金需求者的短期资金需要,又为资金有余者的暂时闲置资金提供了获取盈利的机会。

但这只是货币市场的表面功用,将货币市场置于金融市场以至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可以发现,货币市场的功能远不止此。

货币市场既从微观上为银行、企业提供灵活的管理手段,使他们在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相统一的管理上更方便灵活,又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提供手段,为保证金融市场的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1、短期资金融通功能

2、管理功能

货币市场的管理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其业务活动的开展,促使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

(1)同业拆借市场、证券回购市场等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2)票据市场有利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自身信用水平3、政策传导功能

货币市场具有传导货币政策的功能。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再贴现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的运用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在这个过程中货币市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1)同业拆借市场是传导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

(2)票据市场为中央银行提供了宏观调控的载体和渠道(3)国库券等短期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工具

4、促进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功能

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金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又为货币市场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条件,三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在这一关系中,货币市场起着基础性作用。

重资本市场,轻货币市场,其结果是削弱了货币市场的基础作用,使得市场经济行为主体失去了短期融资市场的依托,同时破坏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造成大量本应属于货币市场的资金流向资本市场,一方面是货币市场因资金缺乏日渐萎缩,另一方面是不断膨胀的资本市场积聚了太多的短期游资,资本市场的泡沫成分日渐明显。

其次,由于上述结果的延伸,使中央银行借以调节宏观经济的联系纽带被割断,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

正本清源,全面认识货币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以及市场经济中的基础功能与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正常发展具有现实的以及长远的深刻意义。

3.资本市场及其子市场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资本市场就去结构而言,可分为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

与货币市场相比,资本市场特点主要有:

  1、融资期限长。

至少在1年以上,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无到期日。

  2、流动性相对较差。

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多用于解决中长期融资需求,故流动性和变现性相对较弱。

3、风险大而收益较高。

由于融资期限较长,发生重大变故的可能性也大,市场价格容易波动,投资者需承受较大风险。

同时,作为对风险的报酬,其收益也较高。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

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

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任务

1..期限转换:

通过期限转换受资人和投资人之间的期限要求得到协调

2.批量转换:

资本市场可以将许多小投资者的钱集中在一起结合成一笔大的投资款项的作用。

3.风险转换:

未来不保障的收入可以转化为目前有保障的收入。

4.完美市场和银行:

为了简化国民经济的模型理论家有时假设一个完美的市场。

在一个完美的市场中银行失去了其意义,因为其赢利为零,它失去了对储蓄者和企业的影响。

在国民经济中资本市场拥有将金融资本转化为世纪资本的作用。

其意义在于

1、接受不被用于消费的金融资本(投资)

2、通过建立市场价格来达到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市场平衡

3、将资本导引到最可能有效的投资上

4、通过资本需求者之间的竞争资本可以投到最有效的用途上,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

1.马克思用抽象的逻辑分析法和具体的历史分析法阐述了货币的起源。

2.商品交换有两个原则:

用来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有不同的使用价值;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表现经历了四个阶段有过四中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4.货币形态的类型:

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

5.西方学者的观点:

M0=流通中的现金=钞票+辅币、M1=通货(C)+活期存款(Dd)、

M2=M1+商业银行体系的储蓄存款(Ds)+商业银行体系的定期存款(Dt)、M3=M2+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款(Dn)、M4=M3+银行与金融中介机构以外的所欲短期流动资产(L)

6.我国的观点:

M0=现金、M1=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

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

7.货币的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8.价值尺度的特点:

(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它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尺度即劳动时间的外在表现、他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具有十足的价值、它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独占性、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要通过价值标准这个中间环节来完成

9.流通手段的特点:

(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需要有足够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包含有危机的可能性。

10.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

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

11.本位币含义和特点:

(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并有其独特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①自由铸造。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

(两层含义:

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要求铸成本位币;造币厂代公民铸造本位币,不收费用或只收很低的造币费)②无限法偿。

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12.辅币含义特点: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用较贱的金属铸造、辅币是不足值的货币、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辅币实行限制铸造、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

13.货币制度存在形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