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积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091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积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古诗积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古诗积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古诗积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古诗积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积累.docx

《古诗积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积累.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诗积累.docx

古诗积累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

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湖光:

湖面的波光。

3.两:

指湖光和秋月。

4.和(hé):

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5.潭面:

指湖面。

6.镜未磨:

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7.白银盘:

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8.青螺:

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译文

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

指春天。

②泥融:

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

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1)西岭:

西岭雪山。

(2)千秋雪:

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

停泊。

(4)东吴:

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

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3] 

(6)“绝句”是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

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

1.九月九日:

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

想念。

3.山东:

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

他乡、外乡。

5.为异客:

作他乡的客人。

6.佳节:

美好的节日。

7.登高:

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8.茱萸(zhūyú):

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

1.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江南通志》记云:

“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

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2.中断:

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

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

劈开,断开。

5.至此:

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6.回:

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两岸青山:

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8.出:

突出,出现。

9.日边来:

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1)蒌蒿:

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

(2)芦芽:

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3)河豚:

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江阴素有"拼死吃河豚"的典故。

(4)上:

指逆江而上。

译文一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⑴发:

启程。

白帝城:

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杨齐贤注:

“白帝城,公孙述所筑。

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

”王琦注:

“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

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

早晨。

辞:

告别。

彩云间:

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

今湖北荆州市。

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郦道元《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哀啭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还:

归;返回。

⑷猿:

猿猴。

啼:

鸣、叫。

住:

停息。

⑸万重山:

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①三衢道中:

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

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

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

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

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⑥不减:

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

黄莺。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⑵,晚雨留人入醉乡。

[2]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⑶。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⑴饮湖上:

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⑵朝曦:

早晨的阳光。

⑶水仙王:

宋代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祭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⑷潋滟:

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

正显得美。

⑸空濛:

细雨迷蒙的样子。

濛,一作“蒙”。

亦:

也。

奇:

奇妙。

⑹欲:

可以;如果。

西子:

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⑺总相宜:

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

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

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⑴大林寺:

在庐山大林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⑵人间:

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芳菲:

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尽:

指花凋谢了。

⑶山寺:

指大林寺。

始:

才;刚刚。

⑷长恨:

常常惋惜。

春归:

春天回去了。

觅:

寻找。

⑸不知:

岂料,想不到。

转:

反。

此中:

这深山的寺庙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①罗裙:

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②一色裁:

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③芙蓉:

指荷花。

④乱入:

杂入、混入。

⑤看不见:

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⑥闻歌:

听到歌声。

⑦始觉:

才知道。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

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注释

1.山行:

在山中行走。

2.寒山:

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

小路。

4.白云生处:

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

5.斜:

此字读xiá,为伸向的意思。

6.坐:

因为。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注释

1.刘景文:

刘季孙,字景文,工,时任两浙兵马都监,驻杭州。

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往来。

2.荷尽:

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3.擎:

举,向上托。

4.雨盖:

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5.菊残:

菊花凋谢。

6.犹:

仍然。

7.傲霜:

不怕霜动寒冷,坚强不屈。

8.君:

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

9.须记:

一定要记住。

10.正是:

一作“最是”。

11.橙黄橘绿时:

指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秋末冬初。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

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

“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

“‘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

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

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

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

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

(1)滁州:

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

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2)独怜:

唯独喜欢。

幽草:

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

一作“行”。

(3)深树:

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注“有本作‘处’”。

(4)春潮:

春天的潮汐。

(5)野渡:

郊野的渡口。

横:

指随意飘浮。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

形容多。

⑶欲断魂: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

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

请问。

⑸杏花村:

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注释

①牧童:

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

振荡;回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

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

想要。

⑤捕:

捉。

⑥鸣:

叫。

⑦立:

站立。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①见:

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萧萧:

风声。

③客情:

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

挑弄、引动。

⑤促织:

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

篱笆。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

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

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

他们笑着询问:

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注释

(1)偶书:

随便写的。

偶:

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2)少小离家:

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

(3)老大:

年纪大了。

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4)乡音:

家乡的口音。

(5)无改:

没什么变化。

一作“难改”。

(6)鬓毛衰:

指鬓毛减少,疏落。

鬓毛:

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

一作“面毛”。

衰:

减少,疏落。

(7)相见:

即看见我。

相:

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8)不相识:

即不认识我。

(9)笑问:

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注释

⑴游子:

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

体名称。

⑵游子:

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

将要。

⑷意恐:

担心。

归:

回来,回家。

⑸谁言:

一作“难将”。

言:

说。

寸草:

小草。

这里比喻子女。

心:

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

报答。

三春晖:

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三春:

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晖:

阳光。

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注释

(1)过:

拜访。

故人庄:

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2)具:

准备,置办。

鸡黍:

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

黄米饭,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3)邀:

邀请。

至:

到。

(4)合:

环绕。

(5)郭:

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

倾斜。

因古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6)开:

打开,开启。

轩:

窗户。

面:

面对。

场圃:

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7)把酒:

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

拿起。

端起。

话桑麻:

闲谈农事。

桑麻:

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8)重阳日:

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9)还(huán):

返,来。

就菊花:

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注释

⑴建德江:

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⑵移舟:

划动小船。

泊:

停船靠岸。

烟渚(zhǔ):

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

一作“幽”。

渚:

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

“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⑶客:

指作者自己。

愁:

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⑷野:

原野。

旷:

空阔远大。

天低树:

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⑸月近人:

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注释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

词牌名。

九曲:

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

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万里沙:

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浪淘风簸:

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浪淘:

波浪淘洗。

簸:

掀翻,

上下簸动。

自天涯:

来自天边。

牵牛织女:

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

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

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牵牛:

即传说中的牛郎。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

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似乎在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

注释

①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

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

江海汇合之处。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释

  <1>暮江吟: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

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

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4>可怜:

可爱。

  <5>真珠:

即珍珠。

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6>月似弓:

上弦月,其弯如弓。

<7>九月初三:

农历九月初三

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注释

(1)方塘:

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

“清晓方塘开一境。

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

镜。

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2)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3)渠:

他,指方塘。

那(nǎ)得:

怎么会。

那:

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

这样清澈。

(4)源头活水“: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学习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艨艟:

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

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

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

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

河流的中心。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

鱼肥美。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

词牌名。

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

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

浙江湖州。

白鹭:

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

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

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

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

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

不一定要,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注释

①垂緌(ruí):

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清露:

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③流响:

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④疏:

开阔、稀疏。

⑤藉:

凭借。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①乞巧:

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xiāo):

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

比喻多。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