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8074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0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docx

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

新疆石河子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四月第四次周测试题

考试范围:

必修三第1-----第4章-;考试时间:

50分钟;

一、选择题

40x1.5=60分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

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降水较少B.高温多雨C.暴雨频发D.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B.夏季遮荫纳凉C.秋季截水增湿D.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房屋大门宜朝向

A.东南C.东北B.西北D.西南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主要原因是(  )

A.资源匮乏B.气候干旱C.对外开放程度低D.科技水平低

5.下列工程最有利于增加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西电东送工程B.南水北调中线工程C.包兰铁路修建D.西气东输工程

下图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某次台风影像图。

完成下列各题。

6.图中涉及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GPS②RS③GIS

A.①B.③C.①②D.②③

7.当台风位于图示位置时,我国台湾台北的风向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

不同地物和地物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

读针叶林与阔叶林在不同波段上反射的电磁波能量差异图,完成各题。

8.针叶林与阔叶林对电磁波的能量反射率都相对较高的是(  )

A.蓝光波段B.绿光波段C.红光波段D.近红外波段

9.据图分析,林业部门常选用哪种遥感影像来区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  )

A.蓝光波段的遥感影像B.绿光波段的遥感影像

C.红光波段的遥感影像D.近红外波段的遥感影像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11.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目前,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2万平方千米,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4以上。

其中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高山冰雪融水量的减少B.工矿交通建设

C.过度的樵采、放牧和农垦活动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3.下列防治荒漠化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退耕还牧 ②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增加灌溉面积 ③确定合理载畜量 ④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 ⑤改变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⑥开展大规模人工降雨 ⑦融冰化雪

A.①②③B.②③⑥C.④⑤⑦D.①③④

14.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营造以防治荒漠化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工程是(  )

A.沿海防护林绿化工程B.“三北”防护林工程

C.太行山沿线绿化工程D.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

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

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完成下列各题:

15.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用来防沙、治沙,是因为()

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

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16.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

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

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

黄土高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读图2黄土高原小流域景观,回答下列各题

17.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A.崇山峻岭,地表崎岖B.遍布石林C.黄土广布,平坦广阔D.沟谷纵横

18.形成图中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

19.下列各地区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①a处适度发展耕作业②b处大力开垦梯田种水稻

③c处大力植树造林④d处宜打坝建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该地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是()

A.防风固沙,滞洪蓄水B.绿化美化,吸烟滞尘

C.保塬护坡,改良土壤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1.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2.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

A.蒸发量减少B.下渗量减少C.径流总量增多D.气候更加湿润

23.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提高C.生物多样性减少D.自然灾害减少

我国某地区的植被多呈斑块分布的特征。

在自然降水条件下,该地区结皮斑块产生的径流、侵蚀产物、有机质、氮及溶解养分中大部分被位于下坡向的灌丛斑块截获。

下图为该地区植被呈斑块状分布的山坡。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b处植被的作用主要是

A.增加湿度和地表径流B.减小风速和沙尘C.阻止冰川和固沙D.拦截地表径流和泥沙

25.从植被分布的格局看,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荒漠地区B.沿海地区C.湿润地区D.热带地区

下图是低、中、高三个不同纬度的自然带(生态系统)物质流动示意图。

图中圆圈的大小表示所储存养分百分比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的大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6.对土壤、生物量、枯枝落叶在生态系统所储存养分的比重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A.气候条件B.土壤条件C.生物条件D.地质条件

27.图中所示三个自然带纬度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

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产生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A.增加就业机会B.减少经济投入C.促进产业结构的专一化D.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29.该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减轻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D.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30.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B.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

C.气候温和,属于温带气候区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31.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水量不丰富,流量不稳定③矿产资源丰富④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下图为某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2.该河流域管理局(TVA)在“统一管理,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将下列哪个因素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A.河流的梯级开发B.河流的洪涝治理C.流域内农业的多种经营D.流域内的矿产开发

33.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A.大力发展旅游业B.水源涵养林的保护C.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D.大力发展养殖业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4.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35.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②廉价水电③经济发达,基础好④科技发达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

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36.东北平原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最显著的优势条件是

A.粮食单产最高B.水资源丰富C.土壤肥沃,地广人稀D.市场广阔

37.目前,国家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天然林B.水源林C.草场D.湿地

38.关于东北平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豆等农产品的生产

B.以国际市场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质量和竞争力

C.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右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9.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农业发展方向是(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40.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二、综合题

共计40分

41.图甲为一幅我国山东省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米,图中r表示河流,s表示林木,h表示住房,f表示耕地;图乙数据表示图甲相应区域内各方格的平均海拔(单位:

米),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

该处的森林覆盖率为_________。

(4分)

(2)耕地面积为________米2,其平均海拔为________米。

(4分)

(3)从地形看,此处住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容易遭受________________灾害。

(1分)

(4)为配合区域荒山绿化,该地区准备栽培一批果树。

请列举比较适合的果树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个)(2分)。

42.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年降水量分布图及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_____,干旱程度________。

从东向西的环境差异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5分)

(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________的退化。

(2分)

43.(19分)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天然气某年产量与消费量差额统计图,图中箭头示意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B地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材料二:

中哈石油管线经过全国著名的四大风口之一——阿拉山口,这里一年刮风的日子有300多天,8级以上大风天数有160多天,尤其是冬春季节,大风天气更是频繁。

材料三:

2014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下跌,特别是6月份以来,半年跌幅超过30%,全年累计跌幅近50%。

12月31日,国际油价跌至2009年5月以来的低点。

(1)我国天然气最丰富的三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我国石油、天然气进口的四大战略通道中字母A代表的国家是____________,该通道采用的运输方式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

(4分)

(3)B地区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请简述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

(4分)

(4)分析阿拉山口冬春季节多大风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1.A2.B3.A4.B5.D6.D7.B8.D9.D10.D11.C12.C13.D14.B15.B16.D17.D

18.C19.C20.C21.A22.B23.C24.25.A26.A27.D28.D29.D30.C31.C32.A33.B

34.C35.A36.C37.D38.B39.B40.A

41.

(1)由东北流向西南(2分)18%(2分)

(2)1800(2分)76(2分)

(3)洪水(1分)

(4)苹果、雪梨、桃等(2分)

42.

(1)干旱(1分);递减(1分);增强(1分);从沿海向内陆(2分)

(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分)

(3)土地生产力;土地(2分)

43.

(1)川、陕(秦)、新(顺序可以调换,每空1分,共3分)

(2)俄罗斯管道运输(每空2分,共4分)

(3)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每点3分,共6分)

(4)靠近冬季风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植被稀少,对风的阻挡作用小;山口地形,有狭管效应,风速加强(每点2分,共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