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832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docx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

 

学习目标的三个来源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从学习目标的角度看,学会学习就是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达成学习目标、自主评价学习目标。

显然,学习目标是学会学习的核心与灵魂。

那么,怎样确定学习目标呢?

纵观20世纪以来关于学习目标来源的诸多研究,不难发现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关于学习者的研究、关于校内外现代生活的研究和关于教材的研究。

换言之,即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科的需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早在1897年发表的《我的教育信条》一书中就已提纲挈领地论述了学生、社会和学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在笃实的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写出了《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两部旷世名著,在其经验自然主义哲学基础上论述了教育与社会、儿童与学科的关系。

拉格(H.Rugg)在1927年美国教育研究会(NSSE)的《年鉴》中,也提出了教学中三个相互依赖又举足轻重的因素:

学生、社会生活和教材。

塔巴(H.Taba)于1945年在《课程设计的一般技术》一文中,提出课程目标的三个来源是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和对教材内容的研究。

由此可见,通过对上述三个因素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确定学习目标。

关于学习者的研究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职能就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确定学习目标就必须研究学习者——学生的需要。

例1·1一堂学生牵着老师走的课。

一次,全省优质课大赛在我校举行,借用赵红老师的班作示范班,一位参赛的数学老师在讲课前提问赵老师“能不能提供一个班里最差学生的名字?

”赵老师疑惑地说:

“为什么?

”他说,他要讲“分数的通分”,想让一个最差的学生课上先出错,然后引出本课的课题。

赵老师说:

学生的命运在他们自己手里。

课堂上因为有了自学的习惯,学生们很快地掌握了所学内容,他们需要展示自己的想法,需要与同学、与老师讨论,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那位老师准备好的错题学生怎么也没说出来,老师只好自己说了,而老师准备好的那段最精彩的话,却让学生抢着说了。

这节课因为学生表现出色,被评为一等奖。

听课的老师和评委们都说:

“这堂课可真正是学生牵着老师走。

”就这样学生们还不满意,他们在日记里写道:

“这个老师真奇怪,我们早已学会的东西,他还站在讲台上不停地说,真不知道是我们学还是老师学。

类似例1·1的教学或许也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

为什么教师事先准备的错题学生没说出来?

为什么教师事先准备的精彩独白却被学生抢着说了?

原因只有一个,教师在确定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时,对学情研究不够。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并没有真正进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

因此,如果说这堂课是学生牵着老师走的话,那也只是一种被动、无奈的走,与“以生为本”的“依学定教”有着质的区别。

例1·2学生能够提问了。

幼儿时代,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年轻的父母也能积极耐心地帮助孩子们解决疑难。

随着孩子们年龄增长,父母对孩子的耐心渐渐减弱,特别是当孩子们进入学校后,父母如释重负,把对孩子的教育一股脑交给了学校。

作为小学老师,辛勤工作在孩子们的启蒙阶段,不能不说没有尽到责任,但由于每个班的人数多,很多教师的教育结果是:

把孩子教得像一个个木偶——听老师的话、跟着老师转,不会思考,只会模仿。

这样严重阻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很多有个性、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就可能被扼杀在我们学校教育的摇篮里。

课程改革就是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改变沉静、恭顺、缺少自信的性格。

我在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学中,深切体会到了其独特的功能——孩子们开始提问与质疑了。

科学学习要引导学生从学会提问开始,上课开始,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当你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个问题是:

“在你的生活周围,根据你的研究能力、感兴趣的问题、能够动手操作的实验,请提出你想研究的科学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他们的科学档案本上写下了想研究的问题:

1、秋天,苹果为什么会红?

2、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

3、燕子为什么从南方来能找到自己的老家?

4、狗的记忆力为什么那么好?

5、圆珠笔是怎样制造的?

6、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7、磨刀为什么要加水?

刀为什么能切东西?

8、人为什么要呼吸?

为什么要喝水?

9、电是怎么来的?

10、吃饭前为什么要洗手?

11、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12、恐龙是怎样灭亡的?

13、苹果放在水里会不会下沉?

14、人为什么会出汗?

学生提的问题虽然简单,但有些还是有价值的。

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请每个小组推选3个问题列举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哪些问题有研究价值,哪些没有研究价值,鼓励学生课外去探索。

在以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训练,相信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与自然的兴趣,激发好奇心的。

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就是要学习对事物敢于质疑,包括对书本的质疑,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惟书、不惟上。

在带领学生了解课本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对课本作一个简单的了解,然后认真读通课本,找出他们认为课本中编排不合理甚至错误的地方。

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充满了表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他们觉得自己真不错,可以挑出教材的毛病。

果然,学生们挑出了他们认为教材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地方(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第2页小朋友观察蚂蚁,画面上看不出小朋友在观察蚂蚁,而且小朋友手上没有拿放大镜,下面却画出一个放大镜照出蚂蚁的样子,不合理。

2、第15页的泡沫像铁。

3、第47页的青蛙冬眠图,青蛙的巢离水太近,水会不会把巢冲坏?

4、第50页的萝卜不像是真的萝卜,肉也像坏了的肉。

学生挑出的毛病虽然很浅显,很幼稚,但我很看重,觉得这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开始,是思维的闪光点,是值得提倡的。

采用新教材,需要有新的教学思维,新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保护幼小心灵闪出的火花,才会使学生的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好奇、质疑、探究,是儿童的天性。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些学习目标的确立正是基于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研究。

本案例给人的启示之一,就是一个成功的学习目标的确立,离不开对学习者自身状况的研究和掌握。

如何研究学习者?

如何依据学习者的情况来确立学习目标?

我们认为,从需要的角度研究学习者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其需要是十分丰富的。

学生的需要可以分为哪些层次和哪些种类呢?

泰勒建议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康;二是直接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生活以及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三是社会公民关系,包括在学校和社区的公民生活;四是消费者方面的生活;五是职业生活;六是娱乐生活。

将学生的需要划分为不同层次和种类后,我们就需要考虑如何将这些需要纳入到学习目标之中的问题。

泰勒在对学生的研究中,提出“把学生目前的状况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异,就能发现教育上的需要,从而提出教育目标。

”泰勒提出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确定学习目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仅仅以理想常模与需要现状之间的差异作为确立学习目标的来源,未免有失偏颇。

因为这种差异是共性的差异、一般的差异,而非学生个性的差异、特殊的差异。

所以,从需要的角度确立学习目标时,我们倡导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方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选择和确定由自己的年龄阶段和个性特征所决定的需要,即在尊重学习者个性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既满足年龄阶段共同的需求,又满足个性特征的需要。

如果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我们现在的教学,它完全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因此确定学习目标必须重视学习者——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欲望与禀赋。

例1·3三棵树。

快要上课了,教室里只有几个学生。

“其他同学哪里去了?

”老师有点不安地问。

一个学生指着窗外说:

“都跑去看树了!

教师纳闷,树有什么好看。

他移步近窗,往远处一看,在操场边的树下,确实有许多学生。

细看那三棵树的叶子,老师也吃了一惊。

只见操场头的那棵的叶子全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中间的那棵的叶子全变黄了;只有第三棵仍绿叶满枝,充满生机。

印象中,这三棵树不久前还好好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呢?

就要上课了,学生还没有回教室。

要是平时,老师肯定气得怒发冲冠;但今天却仍笑呵呵,并请人火速去通知:

“上课后,同学们仍可留在操场看树。

看得出,老师很高兴。

实际上,他也该高兴。

他要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探究课题,一直找不到。

没想到,它就在操场边,就是学生现在所看到的那三棵树。

十分钟后,学生回到了教室。

趁着学生的热情还在,老师组织学生讨论。

“那棵树的叶子全掉光了,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

”老师问。

清清说:

“可能是害虫。

前不久,我家里栽的一盆花快死了,我爸一检查,发现叶子后面生长着许多蚜虫。

文文说:

“可能是水太多。

“不会的,植物都需要水。

”明明接口说。

“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老师说话了,“赞同水太多的,请举手。

有4个同学举起了手。

“你们4个组成‘水’组负责调查是不是水太多引起的,好吗?

”老师问道。

“行。

”这4位同学回答。

类似的组成了“害虫”组、“树龄”组和“树品种”调查组。

利用科学课的时间和课外时间,各组分头进行调查。

“树龄”组的同学首先到操场上。

一个学生指着树说:

“有证据了!

三棵树的高度有差别,掉光叶子的树比较高,说明它的年龄大。

”后来又到学校会计处,他们查到购买树苗的原始单据,然后到苗圃去核实。

出乎预料的是,这三棵树品种相同,树龄也一样!

在这之前,“树品种”组采摘到三棵树的叶子,叶子形状很想象,但是否同为一种树,争论不休。

直到前组公布了结果,争论才自然终止。

这两组的成员只好加入“害虫”组和“水”组。

从落叶上,学生没有发现虫害的迹象。

从叶子变黄的树上,也没有找到什么。

“水”组发现地面有积水,为了判断是否总是这样,他们决定,尽量每隔两小时查看一次地面轮流值日,并作记录。

连续进行两周后,小组向全班同学报告:

“掉光叶子的那棵树一直淹在水里;中间那棵有时淹在水里;长满绿叶的那棵,虽然地面潮湿,但从没淹在水里。

一个同学解释说:

“就像人要呼吸一样,可能树根也要呼吸,也需要空气。

在水里,树根吸不到空气,生命就停止了。

同学们觉得这种解释有道理。

不久前,他们刚做过一个实验,把几粒大豆放在水下,由于隔绝了空气,大豆不发芽。

同学们继续工作,调查水的来源。

他们注意到水是从一条小沟来的。

沿着小沟追踪,发现根源在办公楼前的草坪。

学校后勤管理员一周三次打开草坪的洒水系统,喷水时间太长,过量的水通过小沟流到那三棵树下,地势低凹处的树就被淹在水里。

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给管理员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上述调查结果。

收到信后,管理员调整了洒水系统。

结果得到了初步的承认,但要真正证明其正确,同学们讨论后决定,必须看明年这些树是否真活过来。

几个月后,光秃秃的树枝又长出绿叶。

在这些小孩眼中,绿叶有了新的含义:

它是生命,更是自信和力量!

显然,这是一堂典型的动态生成的课。

至少在课前,老师还没有确立过这样的学习主题、这样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过程。

一切都来自于学生当下的状态。

“都跑去看三棵树了”,这种可遇不可求的精神状态,给了老师当下生成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的极佳时机。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

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

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能从学生的需要状态中洞察出一切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并给予有效的落实。

是的,我们希望学习目标的确立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

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情感、态度、人生阅历、生活体验、文化积淀、家庭背景等都能进入教师确立学习目标的视野。

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写一部小说时,按原来的设想,想把主人公写死,可最后这个人物却怎么也死不了,原因是他给书中的人物注入了生命!

而我们的学生,本来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我们怎能剥夺他们的生命?

把学生看成一个名符其实的“人”、一个“生命”!

这必须是我们制定学习目标的首要依据!

关于校内外现代生活的研究

作为个体的学生,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融入到特定的社会。

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所以,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理所当然地应该将学生校内外的生活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

例:

1•4珍珍为什么是最棒的:

“珍珍为什么是最棒的?

”笔者几年前在教育实习时,曾经在一所小学跟班听过3周数学课,时间久了,对班级中学生的优良中差自然清楚。

可是,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讲对“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却发现班级里不起眼的“珍珍”却是学得最棒的!

“为什么珍珍单单在这一堂课中表现出色?

”课下,我带着几分好奇,找到了珍珍家的地址,想去探个究竟。

令我惊讶的是,在快到珍珍家时,我远远就看到小珍珍在成熟老到地帮妈妈卖馒头……

从例2·1中可以看出,小珍珍眼里的“元、角、分”是来源于真实生活情境的。

她的数学知识的获得自然是她在真实生活中的体验。

当课堂情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景发生关联时,课堂学习将变得更像是真实的生活情景。

珍珍学得最棒,正是因为她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中建构了属于她自己的数学意义。

由此可见,学生所处的生活实际对于学习目标的确立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例1·5橡皮泥里的数学。

有一个孩子在家里玩橡皮泥,他需要这一大块橡皮泥的四分之三的四分之一,他没有像学校中学生那样去用分数或者乘法来解决问题,而是将这块橡皮泥摊成一块平整的长方体,平均切成四块以后取了其中三块;又将这两块揉成一个正方体,把它分成四等分,又取了其中的一份。

在这一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情境化推理,这个孩子并没有用到学校情境中所学习的抽象的数学就轻易地解决了问题。

可见,如果把抽象逻辑推理置入一个丰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时,学习者的推理能力则是可以大大提高的。

问题解决是学习的最高层次,我们由此也不难推断:

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例1·6“三言两语”

我在教学中发现,三年级学生的表现意识很强,每逢周一到校后,他们便急切地把自己在周日里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老师或同学。

这是他们最得意、最轻松的时候,有的学生因此耽误了周一早晨的班务。

于是,我和学生商量,星期一的晨会内容就定为“三言两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还很受学生的欢迎。

一天,在“三言两语”时间里,张怡同学说:

“我昨天下午跟妈妈去密水商城买鞋,走到小康桥桥头发现那儿垃圾成堆,有一个精神病人还躺在上面晒太阳,真是脏死了,我只好捂着鼻子走过这段路。

”她的话引起了很多同学的议论。

“是,老师,这件事我也看见了,那小康河里的水黑黑的、臭臭的。

”快嘴快舌的王大鹏接着说。

孙叶童说:

“我妈妈经营的小布店就在河岸上,整天熏得不得了,妈妈说再在这儿待下去,她会得癌症死掉的。

”她说着,快要哭了。

“是啊,小康河横穿我们高密市区,污染这么严重,会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啊!

怎么办呢?

”我提出了问题。

学生们情绪高涨,纷纷献计献策,提出了很多治理小康河的建议。

爱思考的吴向前提出了一个问题:

“老师,以前的小康河是什么样子的?

从什么时候起才污染严重了?

”学生们争论起来,有几个学生看着我,希望我来回答。

“这个问题老师也不知道。

”我故作遗憾地摇摇头,“我看,我们就围绕小康河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吧,把你们想知道的问题了解清楚,想做的事情亲自做一做,好吗?

学生们跃跃欲试,就这样,课题产生了。

“众里寻她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是谁?

是孩子嘴里流淌的“妙见”?

是老师冥思苦想的“课题”?

还是每一位教育者不能释怀的追求?

都是,又不全是!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我们所梦寐以求的恰恰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

学习目标的提出,不可能是纸上谈兵的事情,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事情,更不可能是钻进故纸堆里剪切粘贴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学习从某种程度来看,是为了一个人、所有人更好地适应生活,改善生活,所以在确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把现实生活作为依据就显得是顺理成章的了。

学生的校内外现代生活的需求有哪些呢?

泰勒把它分为以下七个方面,它们分别是:

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和公民。

现在,人们一般以时间为纬度将社会生活划分为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可能生活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认为学习目标的设计应把学生看成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仅满足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且也应重视对学生可能生活的建构;切忌教学中生活意义的丧失,切忌将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仅仅定格在既定的学科教材上,从而导致课堂生活没有现实感,没有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所以,将社会生活的需要确定为学习目标的依据,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要明确区分“学校教育能够满足的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只有通过社会上其他各种机构的合力才能完成的社会需求”。

因为学校教育并非是一把万能的钥匙,可以打开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学校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

比如在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不可否认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仍需社区、家庭等诸多因素合力共同影响。

我们必须对学校教育的功能作出正确评价,否则将使学校教育功能泛化为“万能论”。

第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不能完全依赖于对现存社会的研究,对未来社会生活需要的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中,泰勒强调选择,认为由于社会变化极为迅速,因此学校必须把精力放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不要让学生去学习在50年前非常重要,但在今天已经不再有意义的内容。

在此,泰勒强调社会生活的价值准则和运作方式是不断改变的,强调以前的社会生活需要不同于今天。

在确定学生的生活需要时我们不能仅停留于现实生活,而忽视对学生未来可能生活的需要进行选择。

社会生活是具有继承性与发展性的,我们完全可以预测未来的可能生活并将其反映到学校课程中来,甚至我们还可以通过学校教育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实现学校教育对社会生活适应和改造的辨证统一。

例1·7收集资料的烦恼。

“今天,老师布置我们回去收集有关现代科技的资料。

回到家里,我把家里的书柜翻了个底朝天,可就是找不到这方面的资料。

吃过晚饭,我又和爸爸来到北斗星商场找,还是没有。

唉,怎么办呢?

……”我正在批改周欢的周记,读到这一段话,我再也坐不住了。

是的,上周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确定了收集现代科技资料的活动主题。

没想到,周欢在收集资料时碰到了麻烦,那别的同学情况怎样呢?

上课了,师生互相问候后,我问起了学生们收集资料的情况。

还好,大部分学生进行得比较顺利,收集到了一些资料。

他们有的是通过上网查找的,有的是通过阅读《少儿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籍;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像周欢一样,暂时还没有找到资料。

怎么办呢?

针对这一情况,大家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

1、小组合作,资源共享;2、拓宽资料的收集途径,这不仅可以采用读书、看报、上网的方式,还可通过看电视(如中央十台的“走进科学”、湖南教育台的“比克曼”等节目)了解现代科技发展动态。

学生程隆、潘虹辰还说,他们家长在计算机工厂工作,那里主要是生产一些电器上常用的集成电路板,他们准备到那里去参观。

这个提议倒是提醒了我,是的,现在不是提倡要积极开发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吗?

我们学校地处国防科大这个高科技学府,这里诞生过诸如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磁悬浮列车、机器人等重大科研成果,这不是了解现代科技发展动态的现成资料吗?

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

接着,我又和学生就“如何充分利用国防科大这个活资料库收集现代科技资料”的话题进行了讨论。

经过大家出谋划策,我们基本确定了这样一个活动方案:

科大有校史馆、科技馆,我们可以去参观,了解科大这些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兰卉的爸爸在六院,我们可以去参观银河巨型计算机,许伊伊、欧阳思丹的爸爸在三院,我们可以去参观磁悬浮列车,看机器人;服务社前面有两台自动售货机,蔡易坚的爸爸是这台售货机的心脏——纸币识别器的研制人之一,可以去采访他;王露的妈妈在医院,医院现在有一种新的医疗设备,叫腹腔镜,这个腹腔镜能使病人免除手术的痛苦,也可去采访。

通过这番讨论,大家茅塞顿开,刚才那些因找不到资料而愁眉苦脸的学生也乐开了怀。

家长的话

今天,我和学生在教室里闲聊,忽然聊到了家长对收集现代科技资料的反应的话题。

大部分家长还是很支持的,带孩子去图书馆,给孩子买书,还利用自己工作上的便利,带孩子去参观访问,等等。

但是,也有一些家长有不同的意见:

有的家长认为,上网查找资料好是好,但是太费钱了;有的家长很烦学生在家里查找资料,认为他们把家里翻得太乱;有的家长认为,只从网上下载一些东西,打印出来,没有很大的意义;还有的家长反对得更强烈了,认为五年级学生应该好好学习,不应该去做这些既耽误时间,又对学习没有多大帮助的事情。

说是闲聊,但学生们的话还是引起了我的深思。

是的,家长的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

比如说,资料的整理及内化问题,就是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考虑的。

这几天,学生也陆续交上了一些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网上下载的,还有的干脆就是一本书。

我看了一下他们收集的资料,有些离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比较远,有些东西我都看不懂,何况他们呢!

他们把它交上来,是不是有点纯粹为了完成任务的嫌疑?

另外,从交上来的资料看,有些一点标记都没有,他们看了没有,很难说。

怎么办呢?

看来首先要引导学生去收集一些自己的确感兴趣的、看得懂的资料,不图多,要精,一定要有读书或参观访问笔记,还可以办手抄报、剪贴报等。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收集资料时,养成及时整理的好习惯。

再次,开一个家长会,和家长谈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急功近利的短视思想,寻求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从上面这个案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生活不仅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因为受到来自家长、亲戚等周围人群的影响而显得精彩纷呈。

怎样及时有效地利用这样一个宝贵的“资源库”,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并且使资源能够得到共享,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是我们在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需要重点加以考虑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时候,必须十分清楚现代社会对学习目标的指向问题,以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那么,在实施新课程、建构新课堂的今天,在学习目标的指向方面需要强调一些什么呢?

我们认为,新课堂在学习目标指向方面强调的问题有:

1、在获得的有关智慧方面的语言、事实、知识等各种信息的过程中,强调改变过多的机械学习,增加意义接受学习的活动。

2、新课堂强调创造性学习。

该类学习的目标指向认知策略。

所谓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习得的有关获取信息的意识、观念、方法、手段、技巧及相应的素质等。

在学习中除了获取信息外,还要掌握其背后的策略性东西。

新课堂对学生自主地创造学习特别重视,即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并建构相应的学习模式;自我培养,以达到完善智能结构的宗旨;自我控制,不断调整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使学习活动中的各要素协调运转,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率。

3、新课堂在学习目标指向上强调情感态度。

所谓情感态度,是指学习者在人格、道德、理想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素质。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彼此切磋、互相交流,并从中寻找到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生长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习者自身的情感、态度等个性特征。

 

关于教材的研究

作为实质性规范的知识是任何形式课程的本原,没有知识的课程学习是不存在的,从这种意义上讲,知识是课程学习的原生性来源,学科与教材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和载体,因此,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水平应该成为确定课程目标的重要依据之一。

落实在课程教学当中就是熟悉教材、研究教材以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1·8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

同学们,王老师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课文写诸葛亮的话共有11处,只有一处有提示语,而且是个“笑”字,请你联系课文,想想诸葛亮此时在“笑”谁?

为什么而“笑”?

生:

诸葛亮在笑周瑜,笑他妒忌自己的才干,笑他设计圈套来陷害自己,结果却落空。

师: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笑”?

生:

这是一种自信的笑,一种胜利的笑!

生:

诸葛亮在笑曹操,笑他胆小如鼠、生性多疑、这是一种嘲讽的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