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710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1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docx

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生物精品题库

2010届高考一轮复习精品题库一: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

2008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8天津理综1)下列关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B.高等动物能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20种氨基酸

C.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D.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会产生新的蛋白质

答案D

解析 生物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20种氨基酸中的必需氨基酸,生物体不能合成;蛋白质的种类还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所以A、B、C都不正确。

2.(08山东理综1)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

该成分是()

A.糖脂B.磷脂C.糖蛋白D.脂蛋白

答案C

解析由题中的两个实验推知,该成分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还原糖,可以判定为糖蛋白。

3.(08广东理基37)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

答案B

解析DNA和RNA在细胞内的存在位置不同,前者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后者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两者构成的五碳糖不同,前者为脱氧核糖,后者为核糖。

4.(08广东理基42)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有()

A.肽键B.氨基酸C.羧基D.氨基

答案A

解析蛋白质中含有肽键结构,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5.(08江苏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元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答案B

解析淀粉、半乳糖、糖元都属于糖类,都由C、H、O构成。

二、非选择题

6.(08全国Ⅱ理综30Ⅰ)回答下列小题: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

图A中Ⅰ、Ⅱ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

取成熟到第X天和第Y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

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5mL第X天的提取液,在c、d试管中各加5mL第Y天的提取液,如图B所示。

 

请回答:

(1)在a、c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管呈蓝色,与a管相比c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在b、d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煮沸后,b管呈砖红色,与b管相比d管的颜色更,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图A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

如果在第X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天开始曲线Ⅰ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曲线Ⅱ将呈现出(加快、减慢)上升的趋势。

答案

(1)浅淀粉Ⅰ

(2)深还原糖Ⅱ(3)加快加快

解析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它的储能物质(如淀粉和脂肪)会分解,还原糖含量会增加,可利用检验还原糖的方法加以验证;果实在自然成熟过程中有乙烯的形成,而且越接近果实成熟,乙烯含量也就越大,一旦果实成熟了,乙烯的含量又重新下降。

果实本身生成的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与有机物的转化有密切关系。

7.(08广东30)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问题:

(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

A.核苷酸和糖元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

(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

(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和。

(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减少有关。

答案

(1)B

(2)单糖麦芽糖(或纤维二糖)(3)磷脂胆固醇(4)糖蛋白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分子中,糖类和多数脂质不含有N元素,蛋白质和核酸含有N元素;多糖和二糖在消化道内变成单糖形式才能被机体吸收,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是麦芽糖(或纤维二糖);磷脂、胆固醇参与细胞膜的构成,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糖蛋白表面的糖链互相接触就会互相识别产生“接触抑制”,癌细胞因为缺少糖蛋白,所以就不会产生这种抑制,所以癌细胞的糖蛋白应该比较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缺少糖蛋白可以让它进行迁移并且不被消灭。

2004~2007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1.(07广东理基37)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②胃液③汗液④唾液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D

解析胃液中的蛋白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07江苏1)下列不属于植物体内蛋白质功能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B.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酶

C.供给细胞代谢的主要能源物质

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

答案C

解析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可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催化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矿质元素的运载等。

3.(07江苏19)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答案A

解析题目已明确指出,已发生反应,说明双缩脲试剂A和B均已加入;蛋白液浓度较高时,易形成大分子胶体,具有一定的黏性。

4.(06广东1)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A.NH—COB.—NH—CO—

C.—NH2—COOH—D.NH2—COOH

答案B

解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经脱水缩合形成肽键(—NH—CO—或—CO—NH—),从而将氨基酸连接起来,形成多肽。

5.(06上海1)为测定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常用的试剂是()

A.苏丹Ⅲ染液B.碘液

C.班氏试剂D.龙胆紫染液

答案C

解析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这一反应可用来鉴定还原糖的存在(班氏试剂:

无水硫酸铜1.74g溶于100mL热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50mL。

取柠檬酸钠173g,无水碳酸钠100g和600mL水共热,溶解后冷却并加水至850mL。

再将冷却的150mL硫酸铜溶液倒入即可)。

6.(05广东13)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A.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

B.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C.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D.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D

解析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是根据与某种试剂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反应进行的。

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还原糖的鉴定需要加斐林试剂,同时还要水浴加热,而非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7.(05上海30)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18B.518C.517D.617

答案C

解析每个短肽都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因此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最小值为5。

这些短肽内肽键总数为22-5=17。

8.(04江苏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含量最多

B.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答案C

解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特有的,在无机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它们大都属于原子序数较低的元素,但从元素含量看,生物与无机自然界中的差异较大,各生物体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如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O元素含量最多,而C、H、N三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按干重计算,Ca元素在人体细胞中质量分数为4.67%而在玉米中仅为0.23%,然而从元素种类看,各种生物体中所含的元素种类却大致相同。

9.(04上海5)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A.葡萄糖B.糖元

C.核糖D.纤维素

答案D

解析考查动物细胞中的化合物成分,能力要求A。

动物细胞中含有葡萄糖、糖元和核糖,但不含有纤维素,也不能利用纤维素。

纤维素是植物多糖。

二、非选择题

10.(07广东36)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表: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体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

-

+

-

+

灰分

+

-

+

-

-

甲基绿溶液

-

-

+

-

-

斐林试剂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碘液

-

-

-

-

-

 

注:

+:

有(溶解);-:

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B.;C.;D.;E.。

答案A.血红蛋白B.脂肪C.染色质(体)D.纤维素(半纤维素)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解析以课本知识为背景,将表中信息与“注”中的信息相结合,即可推断出各种物质名称。

11.(04广东34)下图为一条肽链的分子结构简式:

 

据图填空回答:

这条肽链中的肽键数是,构成肽链的氨基酸数目是,合成肽链的细胞器是,在合成肽链时决定肽链的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

答案23核糖体信使RNA(mRNA)上碱基排列顺序

12.(04江苏35)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能产生颜色反应的原理,可以鉴定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的存在。

(1)填写下表中的空格。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还原糖

斐林试剂

蛋白质

紫色

淀粉

碘液

脂肪

橘黄色

(2)鉴定DNA时,一般先将被鉴定物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搅拌后,再加

入试剂,混合后将其置于沸水中加热5min。

待试管冷却后,若其中溶液颜色为,而对照组试管中溶液为无色,则可确定被鉴定物为DNA。

答案

(1)

需鉴定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的试剂

反应产生的颜色

砖红色

双缩脲试剂

蓝色

苏丹Ⅲ染液

(2)二苯胺蓝色

解析考查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淀粉、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原理,属较容易题。

可溶性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遇碘变蓝;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溶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NA遇二苯胺会染成蓝色。

第二部分三年联考题汇编

2008年联考题

一、选择题

1.(08南通市高三年级调研)钙是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

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哺乳动物血液中钙过多时会出现抽搐

B.植物体的幼嫩器官比衰老器官的含量高

C.CaCl2可以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D.植物对钙离子的需要量极少,但仍属必需元素

答案C

2.(08湖南省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活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C元素

B.tRNA可以作为鉴别不同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依据

C.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

D.细胞核内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答案C

3.(08山东省高三十五校联考第一次考试)现有4瓶失去标签的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着DNA分子的NaCl溶液、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麦芽糖溶液、溶有淀粉酶的溶液。

下列用于鉴别这4种溶液的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4支试管中,再缓慢加入蒸馏水,出现丝状物的为溶解着DNA的NaCl溶液

B.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4个含有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中,把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出现深紫色菌落的培养基中加入的液体是大肠杆菌超标的自来水

C.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4支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在水浴中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为麦芽糖

D.各取4种液体少许,分别倒入4支试管中,滴入CuSO4溶液,振荡,溶液变紫色的为溶有淀粉酶的溶液

答案B

4.(08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如图是由三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大圆之内的小圆。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C

5.(08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农民贮存稻种前,要将收获的稻种放在阳光下暴晒一段时间,如果晒的时间不够,稻种在堆放时会发热以至霉烂;研究发现这种发热与种子消耗氧气成正比关系。

种水稻时,农民又要将稻种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产热速度也越来越快,种子逐渐变“甜”了,再经过一段时间后种子开始发芽,这时水稻种子内的水分含量达到峰值。

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烂最主要的原因是霉菌大量繁殖,其次是无氧呼吸

B.暴晒可以使种子中的水分完全去除

C.种子变甜是因为产生了许多麦芽糖

D.水稻种子在浸泡过程中通过渗透作用大量吸水,为发芽做好准备

答案C

6.(08湖南省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一次考试)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干重状态下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白天用H218O浇花草,周围空气的水、O2、CO2中会出现18O

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人体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增多

答案B

7.(08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有足量的三种氨基酸,则它们能形成多肽的种类最多是27种

B.氨基酸之间的不同,是由基因的碱基排列次序决定的

C.碳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可形成链式或环式结构,在一个十七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肽键17个

D.人体中的氨基酸都是通过消化吸收直接获得的

答案C

8.(08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以下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②大多数抗体是蛋白质③所有的抗原都是蛋白质

④部分激素是蛋白质⑤生物膜上的载体都是蛋白质⑥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

A.①②⑤B.②③④⑤C.④⑤D.②⑤⑥

答案C

9.(0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检测)地衣、甘蔗、支原体、变形虫都具有的糖是()

A.纤维素B.淀粉C.糖元D.核糖

答案D

10.(0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练习)下列关于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休眠期的植物,体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通常会下降

B.细胞内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癌细胞是一种失控细胞,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细胞要低

D.细胞内的脂肪成分多,会使细胞内的结合水含量增高

答案B

11.(08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练习)某化合物含C、H、O、N、S等元素,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

A.在特定位点上切割基因

B.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C.激发并维持第二特征

D.降低血糖

答案C

12.(08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目标检测)将某多肽(分子式为C55H70O19N10)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4种氨基酸(R基均不含氮元素):

谷氨酸(C5H9NO4)、苯丙氨酸(C9H11NO2)、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

问基因在控制合成该多肽的过程中所需核苷酸有多少种()

A.4B.8C.30D.60

答案A

13.(08北京市西城区高三抽样检测)下表是研究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

操作

鱼骨在稀盐酸中浸泡5分钟,用镊子夹出放在小烧杯的清水中冲洗后

对折

用镊子夹住鱼骨在酒精灯上充分燃烧后,放在培养皿中

敲击

鱼骨不做处理,用手触摸、弯折鱼骨

现象

骨能弯曲,有韧性

脆,易碎

坚硬而有弹性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于有机物可燃烧,实验Ⅱ与Ⅲ对照,说明骨的弹性与骨内有机物有关

B.由于无机盐溶于盐酸,实验Ⅰ与Ⅲ对照,说明骨的硬度与无机盐有关

C.综合实验Ⅰ、Ⅱ结果说明骨的化学成分只有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D.综合实验Ⅰ、Ⅱ、Ⅲ结果说明骨的性质与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盐都有关

答案C

14.(08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因失去了接触抑制,其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B.五碳糖和六碳糖都是单糖

C.马铃薯植株缺Ca时,幼嫩的叶片将首先表现出缺乏症状

D.细胞生物均以DNA作遗传物质

答案A

15.(08哈尔滨市高考复习质量检测)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的种类约有20种,原因是R基不同

B.用胰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可以得到A

C.B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提取B时,B的溶解度随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

16.(08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中出现的颜色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4条色素带,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B.将斐林试剂加入到蔗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紫色

D.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的条件下会染成蓝色

答案D

17.(08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强弱关系不大

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B.①④⑤⑥C.⑤⑥D.②③④⑤⑥

答案C

18.(08黄冈市高三年级2月质量检测)下列有关激素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促进葡萄糖合成为糖元

②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③人体内没有酪氨酸就无法合成黑色素,所以酪氨酸是必需氨基酸

④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19.(08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如图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

由这三种氨基酸脱水缩合

所形成的三肽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是()

 

A.1、1、3B.3、3、2C.1、1、2D.1、2、2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20.(08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复习教学质量检测)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已知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人体细胞内,a共有种。

(2)b经反应合成丙;连接两个b之间的键是。

(3)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甲一般是(相同、不同)的;丙一般是(相同、不同)的。

答案

(1)8

(2)缩合肽键(3)相同不同

21.(08湖北八校第一次联考)下列结构式是某种食物蛋白质被人体胃蛋白酶分解后的末端部分:

 

(1)这部分结构式中有个肽键,它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决定的。

(2)左端第一个氨基酸的R基是,左端第三个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具有,其中一个位于R基团上。

(3)胃蛋白酶需要的适宜条件是。

(4)人体细胞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

氨基酸转化成糖类的过程是。

答案

(1)3基因上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2)—(CH2)4—NH2两个羧基(3)pH为1.8左右,温度为37℃左右(4)主动运输氨基酸通过脱氨基分解成含氮和不含氮部分,其中不含氮部分转化成糖类

2006-2007年联考题

题组一

一、选择题

1.(07黄冈中学、襄樊五中高三联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生质的各种化合物有其重要功能,且能独立行使生命活动功能

B.各种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与该物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其作用越大

C.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答案D

2.(07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中)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细胞内自由水降低是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②癌细胞是一种畸形分化的细胞,其自由水含量比正常细胞低

③休眠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有利于种子的储藏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3.(07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期末)下列物质的鉴定与所用试剂、实验手段、实验现象搭配正确的是()

A.脂肪——苏丹Ⅲ染液——显微镜观察——染成红色

B.DNA——二苯胺试剂——加热——蓝色反应

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加热——紫色反应

D.葡萄糖——斐林试剂——直接观察——砖红色沉淀

答案B

4.(07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目标检测)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

A.HB.CC.OD.N

答案B

5.(07北京市东城区高三教学目标检测)大肠杆菌中某蛋白质分子由m条肽链构成,共有n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以及控制其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的脱氧核苷酸数目依次是()

A.n-m,6nB.n-m,3nC.n-1,6nD.n-1,3n

答案A

6.(07苏州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构成生物体最重要的物质是()

A.水和蛋白质B.无机盐和核酸

C.水和脂质D.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D

7.(07苏州市高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