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69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docx

技改煤矿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值得推荐版

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前言

××是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公司下属的一对生产矿井,从2011年8月28日正式开工建设,设计生产能力0.3Mt/a,设计服务年限9.4年。

矿井投产采区为一水平5100采区,首采面5101面为高档普采工作面。

××领导班子根据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领导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对××的投产日期提出了严格规划,并制定了严格切实可行的措施、工程质量标准和考核制度,要求××的各大生产系统的安装调试等所有工程必须于2012年1月26日全面完成,并决定于2012年2月1日进行矿井生产全面联合试运转,现将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制定如下。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设计概况

肥矿集团蔚县鑫国矿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4.16km²,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t/a,井田可采储量395.7万吨,主采煤层为一水平5号煤,开拓1号煤,矿井服务年限9.4年。

矿井采用三个立井分煤层多水平开拓方式,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主、副井进风,专用回风井回风。

投产设计以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和一个开拓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第二节建设情况

××于2011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经过4个月的建设,矿井通风系统、压风系统、提升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消防洒水系统、通讯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均已按设计要求安装调试完成。

矿井首采区为一水平5100采区,采区通风、运输、供电、排水等各生产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均已形成,并经过自检和调试,首采面5101高档普采工作面生产及安全监控等各系统均已安装调试完成。

第三节劳动组织及培训

××现有职工300余人,配备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总工程师、经营矿长、安全矿长各一名。

下设办公室、工会、机电科、生产技术科、地测科、通风科、企管科、安监科、调度室等职能管理科室,各工种生产及辅助人员均已到位,并进行了岗前培训,经培训合格,特殊工种持证人员基本满足生产要求。

第四节管理制度

按照生产要求,矿井已制定以下43项管理制度。

1.行政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奖罚及责任追究制度

3.安全办公会议制度

4.年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5.领导下井带班制度

6.井下交接班制度

7.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

8.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0.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11.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2.入井检身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地面要害场所进出管理制度)

13.爆炸器材管理制度

14.主要通风机管理制度

15.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

16.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17.安全监督检查及举报制度

18.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19.一通三防会议制度

20.调度室、监控室值班制度

21.测风制度

22.机电设备入井检验、安装、验收制度

23.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24.顶板管理制度

25.防灭火制度

26.班前会议制度

27.密闭管理制度

28.停送电制度

29.矿灯、自救器、便携式甲烷报警仪管理制度

30.钢丝绳管理制度

31.瓦斯检查制度

32.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33.地质测量制度

34.防尘管理制度

35.地面变电所管理制度

36.充电房管理制度

37.压风机房管理制度

38.提升运输管理制度

39.雨季三防安全管理制度

40.巷道维修管理制度

41.安全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42.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43.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以上43项管理制度涵盖了生产组织、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等生产的各个方面,能够基本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组织机构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时间及目标

××计划于2011年2月1日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期为6个月。

试运转期间,矿井各生产系统按试运转措施及操作规程规范操作,以设备的监测和调试及矿井各系统的协调为目的,以生产为辅助,努力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了解设备性能,掌握设备各项参数,积累基础数据,为矿井正式投产服务。

联合试运转经过专项验收合格后方可结束,并提交《××联合试生产报告》。

第二节联合试运转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为保证矿井联合试运转期间生产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及时处理试运转期间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防范可能出现的事故,加强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协调,××成立联合试运转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魏庆阳

副组长:

刘汇昌包明祥吕宗国郭庆举孙梦军

成员:

杨建国徐龙夫马辉张培波于世兴徐宗泉于彬王小明

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由每日矿值班领导具体负责当天联合试运转的领导和协调工作。

一、领导小组职责

1、调度室要建立联合试运转期间专用记录本,详细纪录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系统出现的问题、影响时间、处理方法及结果,具体由当班调度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2、当日值班矿领导要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

3、当日值班领导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矿、监理、设计、施工、供货厂家)进行处理并通知有关分管矿领导及时赶到现场;

4、对影响系统运转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设备故障、人身及非人身事故必须及时向联合试运转小组组长汇报,由组长组织进行处理。

对人身及非人身事故按张家口能源公司及矿的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

根据事故的不同,需要启动应急预案的按《××矿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执行。

二、根据联合试运转工作的需要,成立以下的专业小组,分别负责各自区域内的联合试运转工作。

1、机电运输组

组长:

吕宗国

副组长:

刘晓

成员:

机电科、综合服务队及安装施工单位

职责:

⑴负责矿井固定设备(提升、排水、通风、压风等设备)、矿井供电、井上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准备检查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

⑵按设备系统编制试运转技术措施(检查项目、技术标准),组织参加运转人员学习有关规程、规范、标准(主要机电设备试运转规定、机电安装质量标准及检验评级规定、设备说明书),设备技术规格、性能和操作方法;

⑶负责各岗位人员的配备,特殊工种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⑷负责填写各系统设备试运转期间的试运转记录,并形成完整的资料。

2、通防安全组

组长:

朱金地

副组长:

李振

成员:

通风科、安监科人员、综合服务队

职责:

⑴负责通风系统的各类设施维护和管理,保证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合理,按要求做好瓦斯检查、测尘、测风工作;

⑵负责完善井下防隔爆设施、防尘设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⑶负责试运转期间的安全监督及检查工作;

⑷负责各岗位人员按要求配备,并经培训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3、采掘组

组长:

杨建国

副组长:

于彬

成员:

生产技术科分管采煤、掘进人员及采掘区队队长

职责:

⑴负责5101首采面的设备维护、检查,各类设备的运转记录填写;

⑵负责采掘区队的顶板管理、斜巷运输管理,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⑶负责各采掘队区域内的通风设施、防尘设施、安全监控设施、隔爆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

⑷负责局部通风的管理及局部通风机日常维护工作。

4、技术保障组

组长:

郭庆举

副组长:

杨建国王彦波

成员:

技术科、机电科、地测科有关技术人员、各区队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

职责:

⑴负责试运转期间各类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及贯彻工作;

⑵对试运转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及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⑶指导检查试运转期间设备运转记录的填写规范。

5、防治水专业组

组长:

于彬

副组长:

孙炜

成员:

地测科技术人员

职责:

⑴负责矿井防治水工作,重点是掘进工作面探放水、地面注浆站的正常和安全运转,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

⑵负责5100首采面的地质素描和矿压监测;

6、物资供应及后勤组

组长:

包明祥孙梦军

副组长:

马辉

成员:

经营管理科、仓库人员

职责:

⑴负责试运转期间材料、配件、应急物资的供应;

⑵负责试运转期间资金筹措及落实到位工作;

⑶负责爆破器材的供应。

7、通讯及安全监控系统组

组长:

刘汇昌

副组长:

王小明

成员:

调度室相关人员

职责:

⑴负责通信、安全监控系统的维护、管理,保证正常运转,满足生产需要;

⑵负责安全监控系统的试运转记录填写。

8、安全监督监查组

组长:

徐龙夫

副组长:

徐宗泉

成员:

安监科相关人员

职责:

⑴负责联合试运转期间各岗位、各系统各环节的安全状况和人员的正规操作状况;

⑵及时发现试运转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时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现象,确保联合试运转的安全。

第三章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试运转方案

第一节联合试运转程序

联合试运转必须在保证矿井提升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压风系统、原煤运输系统、地面生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以及5101工作面生产系统等各大生产系统安装完毕各种运行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且单机试运转正常可靠的基础上方可进行。

在联合试运转前2个小时各系统负责人必须赶到现场并对本负责系统各设备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和维护,确认无误后向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该做好记录并确认,并由领导小组组长下达联合试运转开启命令,操作人员接到命令后可以按规定逐台开启工作面设备(泵站→5100皮带机(第1、2部)→5101运中巷刮板输送机(第1、2、3部)→5101面刮板输送机→采煤机),工作面开始生产出煤,煤流经上仓皮带进入主井煤仓。

此时工作人员应该及时观察各台设备运行状态并记录好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停机处理。

此时安全监控系统应该及时检测工作面上下两巷有害气体和风量情况并准确传输到地面指挥中心。

工作面正常生产2个小时或半个循环井下煤仓存煤超过100吨后通知主井提升系统启动,原煤从煤仓经主井箕斗提升,同时启动地面生产系统(原煤储装运系统),原煤在地面生产系统经过原煤皮带进入煤场,完成整个联合试运转。

此间应观察主井装载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定量系统计量是否正常,绞车运行是否正常,各种保护是否灵敏可靠以及地面系统各设备的运行情况,地面生产系统主要生产环节带载运行是否通畅等。

一、在设备启动前,采用仪器等手段进行最后的必要检查和测试;

二、以安装单位为主进行单机空负荷试运转。

矿、监理、设计等配合,检查鉴定机电设备的安装质量,传动、制动、润滑部分、电气绝缘及各类保护等是否完好;

三、分系统进行试运转。

鉴定各生产系统设备联合运转时,各种设备运转的相互关系是否正常,能否满足生产需要;

四、以主煤流系统为主整个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

主要鉴定各系统的联接部位和辅助设备的各个环节是否协调,是否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分空载试运转(8h)、半负荷试运转(16h)、全负荷试运转(24h);

五、以矿有关区队为主进行矿井试生产(1个月),安装单位、设备厂家、设计、监理做好配合工作。

考核生产系统的关联部位和生产配套工程的每个环节的协调状态,生产组织是否适应工作需要。

联合试运转程序流程如下:

 

第二节各系统生产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一、主井提升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主井采用2JK-2.5×1.2/20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2500mm,滚筒宽度1200mm,配用YR500-8-280型、280KW、10KV电动机,提升速度4.84m/s。

提升机最大静拉力90kN,最大静拉力差55kN,采用PLC电控系统。

选择28NAT6×19S+FC1570型钢丝绳,直径为28mm。

采用一对JLS-3型立井单绳提煤箕斗提升。

主井井筒断面11.94m²,井深420.1m,2011年8月25日正式运转。

二、副井提升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副井担负全矿提人、下料及提矸任务,提升设备为JK-2.5/20单滚筒提升机一部,滚筒直径2500mm,滚筒宽度2000mm,配用YR5004-8型、400kW、10kv电动机,提升速度4.9m/s。

采用ASCS直流全数字调速电控系统。

选择28ZAB6V×30+FC1570ZZ型钢丝绳,直径为28mm。

采用一个1t矿车单层单车轻型罐笼提升,2011年11月份正式运转。

三、井下运输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井底车场采用环形车场布置,利用车场作为调车线和通过线,大巷采用600mm轨距,24kg/m轨道和5t防爆型蓄电池式电机车,用于运送一水平下山采区煤、设备、材料和矸石,现轨道运输系统于2011年11月份正常运行。

主井上仓皮带机担负着全矿运煤任务,上仓皮带采用DTL80/40/2×75型胶带输送机,电控采用QBZ-200/660开关控制,电机YBK2-280S-4,电压660V/1140、功率75KW。

选用PVG100mm1000S型皮带。

5100皮带机巷皮带采用SPJ-800吊挂型胶带输送机2部,担负着整个5100采区各工作面的运煤任务,电控采用QBZ-80/660开关控制,电机YB30L2-4,电压660V、功率30KW。

选用ST1600S/800mm型皮带。

V=2m/s,输送能力300t/h。

以上各皮带机于2011年12月投入运行。

四、一通三防系统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一)矿井通风

矿井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

由主、副井进风,专用立风井回风。

立风井安装2台FBCDZ№18/2×132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配套电机功率2×132kw,电动机型号为YBFh315M-6,转数980/min;风叶角度45°/33°。

通风容易时期工况为:

风量45.3m³/s,负压805.6Pa,效率73%以上。

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同时装备有在线监控系统,能随时对矿井通风能力及设备运转状况进行监控。

目前,矿井最大阻力通风路线为:

副井→副井井底车场→5100轨道联络巷→5100轨道巷→5101工作面→5100皮带巷→上仓皮带巷→总回风巷→立风井→主风机→地面,以上矿井通风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矿井的通风要求。

主要通风机已于2011年12月25日正试运转,由综合服务队管理,具体按《技术管理规范》执行。

做好运转期间的记录工作、检修及维护工作,完善制度和操作规程。

联合试运转期间风机在线监控系统和人员值守并行运行。

(二)防尘、消防管路系统

矿井主、副井工业场消防用水取自地面日用消防蓄水池,消防给水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用同一供水管网。

井下消防洒水由地面生产蓄水池(经净化处理)供给,井下消防管道与井下洒水管道采用统一供水管网,其用水满足防尘洒水用水水质标准。

防尘洒水量为300m³/d。

在井下采、掘工作面、煤仓、溜煤眼以及胶带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设置洒水器喷雾防尘。

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靠近上下出口30m内、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内、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处、胶带输送机巷道、采区回风巷及回风大巷等处设置净化风流水幕,控制巷道中的含尘量。

井下消防用水量为7.5L/s。

井下设有完整的消防洒水系统。

防尘、消防管路系统已按设计要求完工,并运转正常。

五、排水能力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矿井建立了一水平的排水系统,在井下中央泵房安装主排水泵3台,型号D46-50×8,配套电机型号YB2-315M-2,132kw,电压380V,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水仓容量700m³,2趟φ108×4.5的排水管路经副井排至地面,担负一水平所有排水,工作方式为一趟工作,一趟备用。

该系统经过运转和调试,一切正常,并且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六、压风系统和设备试运转情况

矿井压风机房设在工业广场,现有压风机2台SA-120A型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供风量为21m³/min,北京复盛压缩机厂制造;配套电机型号:

Y315M2-8,120KW、电压380V。

工作方式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经一趟副井φ108mm×4.5的主压风管向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供风,确保矿井压风自救系统24小时有风,经检测用风量满足矿井需要。

七、供电系统

××地面已架设双回路10KV电源供电,分别引自张能公司红土湾35/10KV变电站两段不同的10KV母线,一回路运行,一回路带电备用。

两回路电源选用LGJ-120mm²架空线路引至矿井地面ZBW-12型智能欧式箱式变电站(10KV),两回路线路长约4.8km

矿井地面10/0.4KV变电所高、低压系统主接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

10kV系统选用KBZ-12型智能箱式开闭站。

开闭站采用双列布置,柜型为XGN-12固定式开关柜结构,内部开关采用进口型ISM-12永磁机构真空断路器。

箱体要求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并装设冷暖空调。

进、出线均采用电缆连接。

变电所设有两台S11-M-400/10、10/0.4KV、400KVA变压器,两台同时运行互为备用,正常负荷率54%,故障保证率92%。

0.4KV系统选用GGD配电柜6台,主接线采用单母线分段。

供电范围包括主井工业场地全部低压负荷。

风井场地设风井变电所,两回10KV电源引自矿井地面变电所两段不同母线,风井变电所设两台S11-M-250/10、10/0.4KV、250KVA变压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负担主扇风机供电。

变电所10KV母线装设无功自动补偿成套装置,使本站功率因数维持在0.95以上。

10KV系统采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矿井动力电源选用两回MYJV42-8.7/10KV,3×120mm²矿用交联聚乙烯粗钢丝铠装铜芯电缆,电缆沿副井筒敷2趟,两回下井电缆经副井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当一回故障时另一回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的供电;供电距离均为800m,电缆允许工作电流240A。

矿井变压器容量3kVA两台,矿井设备装机总容量3331KW,矿井运行设备总容量2724KW,井下最大涌水时用电负荷112KW,矿井上年综合电耗18.9kw.h/t。

井下中央变电所设有8台BGP-47型矿用隔爆型高压馈电开关,中央变电所主接线为单母线分段,分别以10KV向采区变电所、所内动力变压器供电。

中央变电所设有两台KBSGZ-63010/0.69KV630KVA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互为备用。

中央变电所低压0.66kV采用单母线分段系统,设有22台KBZ型矿用隔爆型馈电开关,分别向主排水泵、主井井底、副井井底、上仓皮带、轨道巷绞车、开拓工作面、局扇等设备供电。

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内均设一台KBSG—100/10、10/0.69KV100KVA型变压器,作为掘进工作面局扇专用变压器。

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符合防爆要求,有接地、过流、漏电保护装置。

八、通讯系统

(一)外部通信

矿井对外设2对中继线与农话电缆相接,构成对外通讯干线,还可通过手机对外联系。

(二)行政电话和调度电话

生产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共用一套交换总机。

井下通讯设固定电话,局部设直通电话,工作面设扩音电话。

在矿井办公区设行政和调度电话交换机房,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用KTJ101型144门矿用数字程控自动调度通讯机作为矿井行政和调度电话总机。

KTJ101型交换机采用双套热备份。

具有调度直呼、分机直呼、强拆、强插、监听、自动催挂、离机服务、群呼、组呼、电话会议、自动交换、自诊断故障、停电转移、计算机联网;电脑图文显示报表、传送打印等功能。

交换机与各类自动交换机联网,组成直接拨号系统并经安全藕合器引至井下构成井下电话通讯系统。

在主副井绞车房、主副井井口房、主副井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采掘工作面、上山绞车房等主要工作场所均安装有固定电话。

地面变电所与井下中央变电所之间、地面变电所与上级变电站之间设直通电话。

对联系频繁的主副井提升系统、地面生产系统、采区各运输设备之间等主要生产环节安设了内部扩音电话

矿井在各工作面、机电硐室、其他井下主要工作场所、以及地面各工作场所之间实现电话通信,满足矿井生产需要。

九、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配备一套KJ83N型安全监控系统,并根据相关要求安设分站和探头。

现场设备均为防爆本安型。

该系统集监测、通讯、传输于一体,由地面中心站、分站、通信接口、各种智能传感器、传输电缆和系统软件组成。

矿井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一支维护队伍,运行、维护人员均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建立了定期的人员培训计划,以保证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可靠的运行。

(1)地面中心站。

地面中心站设在矿调度室,配有2台监控主机,当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机由热切换控制器自动投入运行。

设置传输接口1台,打印机2台,2KVA交流稳压电源1台,1KVA容量UPS电源2台,中心软件1套。

满足监控需要。

(2)分站。

在地面通风机房、井下中央变电所、采煤工作面,工作面进回风顺槽,掘进工作面等处共设分站14个,分站安装在附近机电硐室或吊挂在巷壁有动力电源的地方。

(3)传感器。

在通风机房、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开拓工作面、主要机电硐室和装煤点等地点安设各类传感器,传感器主要包括瓦斯、风速、风压、一氧化炭、烟雾、风筒风压状态、温度、主要风门开关、主要设备开停、主要煤仓煤位和水仓水位等。

(4)火灾束管监测。

矿井可采煤层具有自燃发火倾向性,矿井采用KSS-200型火灾束管监测系统。

系统由抽气“束管”、抽气泵、采样柜、控制箱、地面工作站组成。

“束管”敷设至工作面隅角、采空区、密闭等处,对井下气体成分含量连续循环监测,通过计算及时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预报煤层自然发火,一旦发现有关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立即发出预报。

矿井生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规程要求且运行可靠、正常,能满足矿井生产安全的需要。

十、地面生产系统

(一)地面辅助运输系统

掘进矸石经矿车,由副井提至地面,矿车自溜滑行出井口房,经矿车人工运至矸石山。

翻矸后的空矿车,人工运回井口房,等待下井。

运输路线为地面→副井→井底车场→采区轨道运输下山→工作面轨道顺槽→工作面,该系统由综合服务队管理,全面负责井上、下的辅助运输工作,保证生产需要,完善井上、下运输系统的各类警示标志、信号等,做好轨道、机车等的检修、维护工作。

十一、采煤工作面系统

(一)联合试运转工作面概况

××技改后首采区为一水平5100采区,首采工作面为5101工作面,该面平均可采走向长度140m,工作面平均面长60m,煤层倾角平均3°,煤层厚度平均2.0m,有一层夹矸。

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工艺为高档普采。

工作面装备:

采用DZ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JB-1200/300型金属铰接顶梁支护顶板,使用MG160/390-WD型双滚筒采煤机采煤,工作面安装一部SGZ-630/220型刮板运输机运煤,运中巷安装3部SGB-620/40T型刮板运输机运煤。

首采面采煤设备及配套电气设备已于2011年12月在地面检验完毕,并经矿机电、生产、技术等部门验收完毕。

现在5101工作面安装已基本结束,工作面设备联合试运转已具备条件。

(二)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方案

5101工作面联合试运转方案如下:

1、总体施工工艺顺序

设备运转前检查→单机试运转→空载联合试运转、验证配套关系→重载联合试运转、试生产。

2、设备运转前检查

试运转前首先对下列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1)对采煤机检查;

(2)对乳化泵站检查;

(3)对刮板输送机检查;

(4)对工作面支架检查;

(5)对胶带输送机检查;

(6)对电气设备检查;

3、单机试运转

对工作面各设备检查并确认完好后,开始对如下设备进行单机试运转。

(1)对采煤机调试运转;

(2)对乳化泵站调试运转;

(3)对刮板输送机调试运转;

(4)对胶带输送机调试运转。

4、空载联合试运转

根据安装质量标准和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整个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