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676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docx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地组织与管理系统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人员组成

一、救援人员的编成及任务

1.指挥人员一般由具有一定救援经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人员担任,根据救援队伍的规模,确定1~3人组成指挥小组。

主要任务是:

(1)下达集结指令;

(2)组织指挥救援和训练;

(3)通信协调;

(4)抢救物资、药品保障;

(5)信息上报。

2.检伤分类人员由医生、护士、担架员组成。

医护人员要具备丰富的专业救援知识。

主要任务是:

(1)对现场伤员实施紧急处置;

(2)根据病情按危急程度分为四类并挂放标识牌;

(3)组织抢运。

3.不同标识牌的含义

(1)红色标识牌:

危重伤员;

(2)黄色标识牌:

重伤员;

(3)绿色标识牌:

轻伤员;

(4)黑色标识牌:

死亡伤员。

4.外科救治人员由普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医生组成。

主要任务:

(1)气管切开;

(2)脊柱、四肢骨折的临时固定;

(3)止血,包扎,处理伤口;

(4)对危及生命的大出血、重损伤实施紧急手术,抢救生命。

5.科救治人员由心科、监护室医生组成。

主要任务是:

对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进行心肺复(CPR)急救;对休克、昏迷伤员实施综合抗休克处理,救治和观察危重伤员,协助后送。

6.留观后送人员由医生、护士、司机等组成。

主要任务是:

留观和后送伤员。

7.护理人员由不同专业科室的护士组成,根据救援任务分配到外科救治组、科救治组、检伤分类组和留观后送组。

主要任务:

协助医生进行救治,负责建立输液通道,药品准备,文字记录等。

8.后勤保障人员负责救援队伍的吃、住、行等生活及工作保障。

9.辅检人员熟练掌握检验、B超、X线机的使用,协助诊治。

10.其他考虑到不同地域民族习惯,宜吸收妇产科医生(以女性为好)参与救援队伍。

11.另外在灾害现场,若消防救援队伍尚未到达,医疗救援队到达后不能消极等待,可配备具有一定消防救援知识的人员参与到现场勘查、有毒气体检测等工作,为尽早尽快救援提供条件。

二、救援队伍的规模要求

救援队伍的规模,应根据灾害事件的大小和伤员的人数灵活组成,可以组成10人、30人和60人的救援队。

以30人的队伍为例,组成人员包括指挥小组3人,科医生4人、外科医生6人、妇产科医生1人,护士10人,辅检2人,后勤保障2人,司机2人。

第二节基本装备

灾害现场的特点是现场破坏重,救治设备匮乏,工作条件困难,生活条件艰苦,因此救援队的装备除了必要的急救物品、药品、便携式设备外,还要具备队伍自身生存的生活物资,以及基本的救援设备。

一、医疗救援物品

主要包括现场急救所需的止血、包扎、固定、气管插管等物品,可以根据需要分装成数个急救箱,并做好明确的标识牌。

1.外科急救箱(表2-3,表2-4)

2.急救物品(表2-5~表2-8)

3.辅检装备

(1)心电图仪:

可以及时进行心电检查。

(2)B超:

便携式B超,携带便,可以在灾害现场进行即时的检查,便于医生对病情作出及时判断。

(3)X线机:

对于伤员比较多,估计救援时间较长,或是转运到后医院暂时有困难时,需要就地建立临时医院时应考虑配备便携式X线机。

(4)血液分析仪:

能够满足基本的血液化验要求。

(5)一次性耗材:

为满足医疗需求的一些基本耗材,如试管、胶片、试纸等。

表2-3外科急救箱

 

表2-4麻醉、骨科急救箱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

1简易呼吸机呼吸面罩、氧气囊、口咽管2盒

2CPR面膜50mmX50mm,一次性5袋

3卡扣式止血带/2条

4三角巾120cmX90cmX90cm3条

5安全别针10个大,10个小20只

6多功能颈托四合一尺寸1件

7卷式夹板46cmX11cm1个

8组合式夹板两块短板1套

9普通绷带10卷

10强力绷带5卷

11急救保温毯1.6mX2.1m1条

12伤员分诊卡红、黄、绿、黑各色10套

13红十字袖章/12件

14红十字旗帜/1面

15喉镜/1套

16牙垫/2只

17一次性导管/3根

18管芯/2根

19手电筒/2个

20电池1号、2号各4节

21针筒(充气用)1副

22胸带2个

表2-5急救箱备用药品、物品一览表(一号箱)

药品规格数量

盐酸肾上腺素1mg/支20

异丙肾上腺素1mg/支10

尼可刹米0.375/支10

洛贝林3mg/支10

间羟胺10mg/支10

多巴胺20mg/支10

多巴酚丁胺20mg/支10

纳洛酮0.4mg/支10

地西泮(安定)10mg/支10

氨茶碱0.25/支10

二羟丙茶碱0.25/支10

阿托品0.5mg/支10

酚磺乙胺0.25/支10

巴曲酶IU/支5

地塞米松5mg/支10

利多卡因0.1/支5

甲氧氯普胺10mg/支5

654-210mg/支5

10%葡萄糖酸钙10ml/支4

50%葡萄糖20ml/支5

25%葡萄糖20ml/支5

麝香保心丸24粒/盒1

硝酸甘油片100片/瓶1

硝苯地平片100片/瓶1

沙丁胺醇瓶1

伤痛一喷灵瓶1

胺碘酮针剂150mg/支6

呋塞米(速尿)20mg/支10

物品规格数量

20ml注射器副2

5ml注射器副5

安尔碘棉签瓶1

消毒棉签包2

表2-6医院急救箱备用药品、物品一览表(二号箱)

药品规格数量

0.9%生理盐水250ml/瓶1

0.9%生理盐水500ml/瓶3

5%碳酸氢钠250ml/瓶1

5%葡萄糖250ml/瓶1

5%葡萄糖500ml/瓶3

羟乙基淀粉500ml/瓶3

氯化钠注射液

物品规格数量

消毒棉签包2

消毒压舌板包1

普通绷带卷5

60ml注射液副2

输液器副10

头皮针副10

7号留置针副5

静脉输液贴膜片10

三通管只2

安尔碘棉签瓶1

表2-7医院急救箱备用药品、物品一览表(三号箱)

药品规格数量

红汞瓶1

过氧化氢溶液30ml/瓶4

物品规格数量

一次性口罩包1

一次性帽子包1

消毒手套副3

消毒纱布片20

一次性药碗个2

消毒棉签包2

一次性镊子把4

一次性导尿管个1

带针缝线个4

表2-8医院急救箱备用药品、物品一览表(四号箱)

物品规格数量

普通绷带卷10

一次性尿管6.5号1

7号1

7.5号1

鼻氧管根3

三角巾包3

弹力绷带卷5

CPR面膜袋5

三角巾条3

牙垫只2

针筒(充气用)副1

二、运输装备

1.手术车具备基本的手术设备,包括手术床、照明灯、麻醉机、呼吸机、心电监护仪、供氧设备等,以及消毒手术器械。

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开展损伤控制手术。

2.危重伤员运转车车应装备监护设备、呼吸机、供氧设备和心肺复设备等。

3.轻伤员转运车可以同时转运多名轻伤员,及时疏散,车配备基本的救治药品和包扎用品。

4.通讯指挥车具备卫星通信设备,便于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及时对救援作出判断和指挥。

5.物资供应车配备野外救援所需要的生活、救援物品,要根据救援时间做好充分保障。

三、通信设备

1.车载通信。

2.单兵通信。

四、后勤保障装备

1.帐篷伤员救援队员使用。

2.净水设备。

3.发电设备。

4.消毒设备。

5.餐饮装备携带7~10天食品。

五、个人物品装备

1.睡袋。

2.生活必需品。

六、搜救设备

1.按救援的轻型装备记量(参考地震应急预案)。

2.有毒气体检测仪。

3.防毒面具、防护服。

4.雷达生命探测仪。

5.可视生命探测仪。

6.破拆工具。

7.顶撑装备。

8.动力工具。

9.搬运装备。

第三节紧急医学救援队工作流程

一、主要工作程序与容

我院紧急医学救援队参与救援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应急响应阶段、展开救援阶段、撤收总结阶段。

1.应急响应阶段从接到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或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指示、命令起,到完成集结、开赴灾区、抵达指定地域止,这一过程为应急响应阶段。

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突然、破坏性大,准备时间缩短,为此,应预有准备。

启动应急预案后,要简化程序,突出重点,灵活实施,迅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情况紧急时,应在开进中边走边动员、边布置,抓紧时机迅速完成各项准备。

(1)受领任务、进行动员:

医院和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领导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任务、上级首长的指示和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要求。

紧急医学救援队在接受任务时应明确:

①紧急医学救援的地区、对象和重点。

②救援力量加强的程度和协同单位。

③医疗及保障物资(车辆)补充的品种、数量和时机。

④救援队开进式、时间、路线、中转地、联络人员及信号、到达指定的区域。

⑤院领导的指示及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

⑥完成应急准备工作的时限。

(2)调整组织、收拢人员:

根据紧急医学救援保障的需求程度,适时对紧急医学救援队的规模、编组形式经行调整和对人员进行调配:

一是紧急医学救援队扩编时,根据新的编制计算出各类人员、物资的需求量,并合理分配使用。

二是针对本次任务,对应急卫生组织进行调整,使组织形式、人员数量、物资装备与紧急医学救援任务相适应。

三是根据应急相应等级的转进情况和收拢预案,召回探亲、休假、进修及执行其他任务的外出人员,收拢外出的车辆。

(3)筹措药材、补充物资:

根据救援任务和预计通过伤员的数量,请领补充药材。

通常采用自身携带、体系供应和就地筹措(自行采购、加工自制、合理调配)相结合的法。

血液、氧气、液体需要量大,适当加大储备。

保障物资主要包括宿营设备、卫生运力、通信器材、取暖防暑器材及生活用品等。

上述物资平时应有一定的储备,应急准备时根据保障任务的需求,向医院后勤申请,必要时自行采购。

(4)修订预案、强化训练:

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达到预有准备的目的,平时应制定紧急医学救援预案。

应急准备时,应针对不同性质的任务、时间、要求,对原预案进行修订。

比如,在执行抗洪抢险任务时,救援队编组中可减少外科人员,适当加大科、防疫人员的比例,并增加胃肠道疾病用药、防疫药品和器材。

根据承担任务的性质,利用有限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可于机动前在医院组织,也可在到达集结地域后进行,训练突出重点,注重提高“四个能力”:

一是伤病员救护能力;二是组织指挥能力;三是卫生装备的使用能力;四是环境适应能力。

(5)检查落实、组织机动:

应急准备工作,不但要有布置,而且要反复检查落实。

检查的容根据不同的任务有所侧重,主要有:

人员编组及各组室的任务是否明确;各组室装备的管理、保养情况;紧急医学救援预案是否适应本次医学救援的需要;机动过程中的通信联络等落实情况;强化训练的质量如;全体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思想状况等。

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同时,将检查情况向上级报告。

紧急医学救援队接到指令后,由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地区的行动称机动。

机动的基本形式分为行进与输送。

机动时要做好途中遭遇突发事件和意外事故的准备,既要组织好自身机动,又可能要在机动过程中实施救援,要保持途中的通信联络。

2.展开救援阶段从抵达指定地域起,到主要救援活动结束止这一过程为展开救援阶段。

(1)现场勘察、组织展开:

现场勘察是对救治机构配置地点、伤病员前接后转道路、水源等情况进行的现场调查活动。

紧急医学救援队到达指定的地域后,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同时时情况进行现场勘察,选择适于紧急医学救援队展开的场地,总的要便于工作和安全可靠。

(2)伤病员的医疗后送:

组织好大批量伤病员的检伤分类,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各组室的力量,强化紧急救治,适时组织伤病员后送。

3.撤收总结阶段从接到准备撤收的指示、命令起,到返回医院、完成总结止,这一过程为撤收总结阶段。

(1)清理整顿、有序撤收:

在紧急救援的后期,伤病员减少的情况下,要及时进行清理整顿,保持驻地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参与当地卫生防疫。

接到准备撤收的指示后,抓紧现有伤病员的救治后送,安排好分流和交接工作,有序组织撤收。

(2)休整补充、进行总结:

完成一次任务之后,应及时调整补充力量,损耗的物质器材应及时修补。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表彰先进,鼓舞斗志。

做好救治工作的分类统计并进行分析,上报上级部门,同时进行科学研究和探讨,不断改进和完善卫生应急工作。

二、卫生应急物资管理

卫生应急物资是做好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任务的基础,是卫生应急的重要容。

为在野外条件下展开救治工作,完成大批伤员的救治任务,平时要储备并管理好各类卫生应急物资。

1.卫生应急物资种类卫生应急物资通常可分为:

应急药材类、医疗文书类、宿营和通信器材类、运输工具类、其他物资类等。

(1)应急药材类:

包括应急救援药材、基本医疗装备等。

(2)医疗文书(标志)类:

有病历、后送文件袋、伤病员登记簿、分类牌等。

医疗文书各单位也可自行制作,也可参照国际通用的灾害医学救援文书。

(3)宿营和通信器材类:

主要包括:

1)卫生帐篷:

各级救治机构需要有足够的宿营器材,以保证对伤病员救治、休养和工作人员的生活需要。

2)睡铺:

应按救治机构展开的床位数为伤病员准备睡铺,工作人员的睡铺按实际人数的1/3~1/2计算。

3)卫生被服:

按展开床位数储备,并适当加大作为预备。

4)通信工具:

如、对讲机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5)其他物资:

如发电设备、照明器材、取暖设备、炊具等。

(4)运输工具类

1)担架:

主要用于救治机构部各组室之间搬运伤员。

2)运输汽车:

用于救治机构的机动和伤病员的转运。

(5)其他物资类

1)机降标志:

有红旗指示、T字指示、圆圈指示和烟雾指示器材。

2)卫生标志旗:

有卫生标志旗、分类旗、组室标志牌与路标等。

3)宣传、摄像、照相器材,地图和绘图工具等。

2.卫生应急物资管理为保证紧急医学救援队能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动,平时不仅要储备足够数量的紧急医学救援物资,而且还要按“二分四定”的办法加强管理,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1)二分:

就是将应急物资分成两类保管。

第一类:

携行物资。

是为了保证接到命令后,在道路破坏、车辆不能通行的情况下,随身携带的急需药材,以便迅速到达指定地点,能立即展开救治工作。

因此,这类物资要求轻便,既要适合车运,又要适合人背。

第二类:

运行物资。

为了保证救治工作的进行,将大量需要的物资用车辆运送。

(2)四定:

就是将应急物资实行定人、定物、定位、定车。

定人,就是有专人保管、搬运和押运;定物,就是把携行、运行物资的品种和数量固定下来;定位,就是有固定地点存放和定位装载;定车,就是机动的物资、人员要有固定编号的车辆。

(3)注意事项:

一是所有紧急医学救援物资器材力求配套,凡配套的物资在装箱时不能拆散,以便随时展开使用。

因此,平时应研究几种固定的配套装箱法,各种功能箱应品种齐全配套,补充药材可按单品种分类装箱。

二是应急物资装箱后,必须有装箱单,一式2份,一份放在箱,另一份由使用单位保存。

三是所有的箱、囊、包必须统一编号,不同品种的箱、囊、包,要有显著标志。

四是所有应急物资从消耗登记、请领、补充、定期检查到保养维修等,要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

五是对剧毒、麻醉、易燃、易爆物品,要分别包装,专人单独保管,定期检查,以免发生事故。

六是对易潮易霉、生锈的药材物资,应适时晾晒和擦拭,以防损坏。

七是对效期药品,要定期轮换更新。

未经批准,不准动用应急储备物资,经批准动用后要随时补充,对将到效期的或有变质损坏的应及时更换,以保证应急物资经常处于质优量足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