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393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docx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专题六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中国人民素以友好交往、和平共处著称于世。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条件,是对外开放的保障。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闭关政策,导致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主题一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教学目标:

1.系统掌握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情况;

2.了解古代对外交往的著名人物和重要史实;

3.归纳古代中国先进科技文化外传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4.分析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尼布楚条约》的签定等对外关系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国际影响,理解古代对外关系有开放到闭关的历史趋势及原因;

5.重点掌握秦汉、隋唐和明清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外交往关系的基本史实,比较分析这三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特点;

学法指导:

1.以小专题的形式建立知识网络体系,如中国各个时期的交流物品;

2.充分利用比较法,如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的比较;

3.重视历史地图,如“丝绸之路”图,提高综合分析和比较能力;

4.可采用列表方式正确识记各个时期的外交成就;

5.注意归纳、概括我国古代从开放到闭关的过程,分析各个阶段对外开放的内容、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综合分析对外开放给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带来的积极意义和闭关带来的消极后果,从而加深对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高考预测:

1.突出对外交往的大时代背景,侧重考查秦汉、隋唐与明清三个时期的中外关系史,并且要求从中归纳出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

2.继续考查对“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这两个对立概念之间内涵与外延的正确理解;

3.运用归纳法对古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类型和基本途径进行概括考查;

4.了解古代先进文化技术外传的基本史实,分析外传的历史影响,尤其注重对四大发明为主的中国传统科技的考查。

考题回放:

(2005年上海历史卷·34)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问题:

(13分)

(1)试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

(8分)

(2)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

(5分)

参考答案:

(1)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物品和人员的交流。

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

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2)郑和:

展示明朝的强大和富有成效,换取奇珍异宝;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了解;“西洋”各国来朝。

徐光启:

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林则徐:

学习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反对侵略,平等交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

知识整合:

知识梳理

一、知识归类(古代开放)

时期

主要史实

特点

①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开辟了丝绸之路。

②汉武帝以后,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形成“海上丝绸之路”,从水路沟通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③公元前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影响深远

①对外交通路线发达;②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③主动出访:

向朝鲜、日本、东南亚、印度半岛及中亚、西亚欧非派遣使节,进行频繁的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

范围更加广泛,形式多样,影响更为深远

①设立专门的外贸机构:

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元朝在各港口设市舶司,和各国通商互市。

②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政策,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③派遣使节出访。

海上交通为主,海外贸易规模更大;中国先进文化大量外传

明清

(前期)

①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1405年至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②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③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由对外开放发展到闭关自守;侵略与反侵略成为对外关系的重要内容。

二、古代对外关系的内容特征分类

1、古代与东亚的关系

(1)、与日本的关系

秦汉时期:

①徐福东渡的故事;②汉武帝时,日本有30多个小国通过朝鲜半岛“使译通于汉”;③东汉光武帝,“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人日本。

隋唐时期:

①遣唐使;②贸易往来频繁;③突出人物:

鉴真和吉备真备;④日本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明清时期:

①东南沿海倭患严重;②明政府限制私人海外贸易;③戚继光抗倭,1565年肃清倭患;①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2)、与朝鲜关系

秦汉时期:

①秦汉之际,燕、齐、赵等人为避战乱,数万人迁居朝鲜;②三韩多次派人赴汉,会见光武帝③辰韩引进中国先进文化,被称为秦韩号④贸易:

朝鲜输入檀弓、果下马等;中国输出铜镜、漆器、铁制工具等。

隋唐时期:

①往来:

唐朝的留学生中,新罗最多,最著名的是崔致远。

长安等地设有“新罗坊”、“新罗馆”接待新罗商旅;②交流:

新罗从唐朝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制铜、制瓷技艺等;③新罗制度、文化深受唐朝影响。

(3)、中华文化圈

中华文化圈以中国为中心,包括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初步形成于汉朝,隋唐时期最终完成。

其特点是以汉唐文化为源流向周边传播。

周边国家文化以汉唐文化为模本,深深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例如:

日本仿效隋唐制度,实行大化改新;新罗立国,参用唐朝制度。

日本各级学校教授儒学;朝鲜设立国学,教授儒学。

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长安城的样式。

新罗人喜欢写唐诗,许多人会写唐诗。

日本和朝鲜文字都是在汉字边影响下产生的。

朝鲜在姓氏服饰、节令、风俗等方面,都有浓重的中华文化色彩。

日本

至今有些风俗还含有唐文化的影子。

2、古代与东南亚、印度半岛的关系

(1)、与印度半岛的关系

汉朝:

开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丝绸之路,进行频繁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印度佛教也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国。

隋唐时期:

①互派使节,交换土特产品。

②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交流加强,天竺遣使唐朝送来郁金香、菩提树。

佛教艺术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中国创立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天竺。

③玄奘从陆路到达天竺研究佛学。

④义净从海路到天竺研究佛学,后来到印度尼西亚等地。

(2)、华侨开发南洋

南洋:

泛指东南亚地区。

过程:

从唐朝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带有很多人到南洋诸岛谋生。

明朝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迁徙到南洋诸岛定居,成为华侨。

作用:

他们带去先进工具和技术,对南洋开发作出重大贡献。

3、古代与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关系

(1)、陆上丝绸之路

开辟条件:

①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②西域都护设立——有效地保护了商旅往来;③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了解西行路线;④汉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路线:

长安一河西走廊一敦煌一疏勒一大宛一安息一大秦。

意义: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海上丝绸之路

开辟:

汉武帝以后。

路线:

广东沿海港口(广州等)一印度支那半岛一马六甲海峡一孟加拉沿岸一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

加强了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问的联系。

(3)、郑和下西洋

目的:

弘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寻找建文帝。

条件:

国力强大,造船业发达,天文地理知识进步,罗盘针使用等。

过程:

1405年至1433年,先后7次,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路线:

沿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特点:

规模大,历时长。

次数多,航程远,抵达国家地区多。

意义:

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局限性:

目的不是发展海外贸易,没有推动海外贸易新时代的到来。

它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没有生命力。

随着国力衰退,航海壮举便悄然结束。

(4)、与欧洲的关系

①东汉时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

②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

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③唐朝和东罗马有使者往还,东罗马的医术、杂技传人中国;唐朝的丝绸、瓷器大量运往欧洲。

④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成为我国第一位访问欧洲各国的旅行家。

⑤西学东渐:

16世纪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

传教士来华,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又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给西方,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

徐光启等与传教士合译西方科技著作,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⑥与俄国关系:

1685年和1686年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尼布楚条约》。

⑦1553年,葡萄牙租占澳门

⑧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5)与中亚、西亚的关系

①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铁器、丝绸以及养蚕缫丝技术、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唐朝对外往来密切,隋朝和波斯互遣使节,唐朝波斯人在中国开设“波斯店”。

唐高宗时,大食与中国通使,持续了一个半世纪。

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到大食。

③元朝时大量波斯人、阿拉伯人迁人中国,他们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通婚,开始形成新的民族——回族。

主题突破

一、古代对外关系的规律性认识

1、条件、内容

(1)、条件

①政治基础(社会环境)+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对外交通+对外政策;

②中国古代先进的经济、科技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础;

政府的对外政策,政局的稳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等,也是其重要条件。

(2)、内容:

反对外来侵略、援助邻邦国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政府使节互访、对外政策等。

2、目的

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

②发展贸易,丰富自己的经济生活,经济上互补互利;

③学习外国文化,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

④根本目的:

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

3、特点

①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

②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

③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④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

⑤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

⑥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

注:

①-④又是中国古代贸易的特点。

4、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四条渠道

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实现;四是通过战争。

5、古代对外关系频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原因:

①政治稳定;②经济繁荣;③对外交通发达;④实行开明的外交政策。

表现:

①政治军事外交往来;②经济贸易往来;③科技文化交流。

影响:

增进了中外双方的了解、联系和友谊,促进了中外双方的发展。

6、对外关系发展的主流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平等待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7、启示

①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②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者存,逆历史发展潮流者亡;

③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④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人民。

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峰

中国是文明古国。

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1、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①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

汉字也传入朝鲜。

儒学经典传到日本。

②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

①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

②传入中国的有:

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

①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

②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三、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原因: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社会制度先进,封建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正式开通于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表现:

①中华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广泛交流,开始突破周边近邻范围,走向西亚、欧洲和北非。

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法等西传;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和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②166年大秦王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东汉。

这是中欧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

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原因:

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有很高的国际声望;隋唐对外交通发达,西北陆路和东南海路同时并举;统治者实现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鼓励外商来华。

表现:

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纺织即使传入朝鲜、阿拉伯;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传入日本;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日本文字;中国儒家经典、佛教传入日本。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原因: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我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运用是最为突出的成就,对外贸易空前兴盛,东至朝鲜、日本、西至非洲的一些国家。

表现:

造纸术的外传:

朝鲜(4C)→日本(7C)→阿拉伯国家(8C)→欧洲、非洲(12C)→美洲(16C)→大洋洲(19C);

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西夏在此基础上使用木活字印刷术。

比欧洲早四个多世纪,后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埃及和欧洲;

13世纪时(南宋时),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为欧洲航海家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13世纪(元朝)火药和火器由阿拉伯入传入欧洲。

四、外来文化的内引

1、农作物品种: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

2、生产技术:

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技:

明朝时,利马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4、宗教:

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游古印度;伊斯兰教在唐时由阿拉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来华;

5、艺术:

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传入中国。

五、古代中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是清政治需要: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成为统治阶级必然引起汉民族人民的反对,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威胁统治为防范中外结成反清联盟;

②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特点的反映:

清前期工商业比较发达,但自给自足封建经济仍占领重要地位,使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和外国“互通有无”,还害怕外商与沿海人民往来滋事。

③重农抑商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④是封建专制注意制度使其然。

⑤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结果。

2、影响

积极:

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政治侵略,暂时延缓了殖民侵略,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延续发展;

消极:

几乎隔绝了中外联系,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主题二近代中国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

主题三现代中国由封闭保守到主动开放

教学目标:

1.系统了解近代中国三个历史时期的政府外交;

2.重点掌握近代现代历史上的中美、中俄、中印、中法、中日关系的基本史实,同时兼顾中英、中德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中的重要史实;

3.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形势的发展及外交方针的形成与日趋成熟;

4.能够简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认识中国这一外交成就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5.结合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合作组织中的外交活动,认识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为促进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贡献;

6.掌握新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过程。

高考预测:

1.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一些外交方针和思想将是考查的热点。

2.中法关系、中欧关系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会有叫大的命题空间。

3.2006年仍将注重结合现实情况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可能是:

联合国改革、上海合作组织、与发展中的关系、外交方针、中日争议、中美关系、中欧关系、朝核问题等。

4.在各种对外关系中,尤其要注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基本史实以及现代国际形势的发展下中国外交策略的调整的考查。

5.命题将以读图题和材料解析题为主,政历地综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大。

学法指导:

1.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找出政史地三科知识相关的结合点,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提高跨学科综合运用的能力。

2.考生在平时训练过程中,要结合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实际,注意党和国家的外交动向、外交活动的重大成就、外交方式与政策的不断完善,同时不可忽视大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各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

考题回放:

(2005年全国文综卷Ⅰ·39)18.(60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8是某群岛附近海域等深线图。

喀拉喀托火山于1853年8月26日从水深305米的海底猛烈喷发,引发的海啸导致澳大利亚36000多人丧生。

这次火山喷发后,火山露出海面,其后又多次喷发。

现今该火山海拔813米。

(图中数字修正)

图8中B城市为万隆。

1955年,在这里召,开了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4)指出材料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会各国的“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0分)

(5)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

(6)简要说明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4)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5)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6)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知识整合:

知识梳理

一、近代中国由闭关自守到被迫开放

(一)、晚清政府的被迫开放

1、1842年8月《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东南沿海门户大开。

《南京条约》附件规定列强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权利;1844年《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进入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

美国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2、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增开牛庄、淡水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1860年10月《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3、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4、188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进入以上通商口岸。

5、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进一步想帝国主义开放。

6、1901年《辛丑条约》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修改商约,中央机构完全向帝国主义开放。

(二)、北洋政府的被迫开放

1、1915年。

,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广泛向日本开放。

2、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通过“九国公约”,中国再次向帝国主义开放。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被迫开放

为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投靠英美,承认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中国相继向帝国主义国家开放。

二、现代中国由封闭保守到主动开放

(一)、主动开放

1、含义:

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决策。

2、目的: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和发展(过程略)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在不同时期其内容和侧重点有所变化:

1、建国初期(1949年-1955年)

①特点:

“一边倒”——联苏抗美。

②原因:

新中国成立时,随着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和不断升级,出现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而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它不仅企图在政治上孤立中国,在经济上扼杀中国,而且企图从朝鲜、越南和台湾三个方面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③基本方针:

另起炉灶;打扫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④成就:

(略)

⑤作用:

到1956年,中国已与25个国家建交,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这块内容由于教材和高考已删去,故省略)

3、20世纪70年代

①特点:

“一条线”——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一大片”——发展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②原因:

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美国由于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实力地位大损,不得不采取收缩性的全球战略调整。

苏联趁机发动攻势,加紧扩张军备,美苏冷战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态势。

除了美苏两强外,西欧、日本、中国以及第三世界力量日益发展起来,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向。

中国所处的国际和周边环境都发生了有利于我国的变化。

③成就:

(略)

④作用:

这一时期,我国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20世纪80年代至今

①特点:

“无敌国外交”——只有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广泛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

②原因:

这一时期,两极格局瓦解,西欧、日本崛起,发展中国家壮大,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显现,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国内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③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略)

④成就:

(略)

⑤作用:

作用:

我国同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赢得了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同时,广泛的外交活动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主题突破

1.外交政策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