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240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docx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郭琳

校报,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记者团讲座

2013年下学期郭琳

亲爱的大学生记者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由我来给大家做一个文化讲座,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讲座主题是《校报,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首先在开始之前,我先向大学生记者团13级的新记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祝贺你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记者!

在我进入主题之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叫做校报吗?

(大家的回答很正确,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校报吧。

一、校报定义

什么是校报呢?

有人说校报就是学校的报纸,没错,校报的确就是学校的报纸。

但是,校报究竟是用来干吗的呢?

在座的虽然都是大学生记者了,但恐怕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完全明白校报是干吗的。

校报,是以传播校园文化为主旨,以丰富学校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特殊的报纸,她的使命就是传承学校优良精神品质,宣传校园文化和时政方针,作为大学里的最直接的平面载体,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高校校报作为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学校舆论宣传的主导载体,是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任。

高等院校的办学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办报育人是高校校报的重要功能。

所以说,我们校报和其他媒体报纸既有着相同的属性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我们的校报是用来为教书育人的,也我们的校报必须比其他报纸更要有文化内涵,更要有思想高度,更要有特色精品!

二、校报特点

上面我们讲到了校报的定义,下面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校报这么重要,那我们的校报有哪些特点呢?

我想请同学来举手回答。

(为了调动全场的气氛,很有必要让同学们积极参与问答活动中来。

)大家的回答都很正确,事实真是这样,由于我们的校报对学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她的特点也有很多,我略微的给校报总结了如下几点:

1、以服务学校为主

我们的校报不像其他《吉林日报》、《长春日报》等等这些政府机关报,更不像其他体育报、财经报等等商业报,这些报纸都是面向整个社会的,要么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要么就带有浓厚的商业目的,我们的校报最根本的是面向整个学校,不具有大众化功能,所以说,校报第一个特点就是以服务学校。

2、全面体现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因为我们的校报是服务于学校和同学的,所以他具有其他一切报纸都不具备的这个功能,那就是能全面反应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我们的校报大多数文章都是由我们学生记者创作,即使不是学生创作的作品也都与学生有关,校报所关心的每一件事都与我们大学生自己息息相关,这是其他报纸所不能及的。

也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爱惜我们的每一份报纸,我们更有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的报纸办好。

现在大家都是长春师范大学大学生记者了,我们的《长春师大报》就是我们的校报,她就是我们成长的守护者,更是我们大学生记者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好好爱惜我们的《长春师大报》。

3、出版周期长,发行量小,受众面窄,但要求严格,含金量高,

大家都知道我,我们的报纸每一个月出三期,也就是每十天出一期,不像那些《吉林日报》、《吉林晚报》《每日电讯》什么的每天都出,所以,在报道新闻的速度上可能我们的报纸会有所滞后,同时校报也不可能像那些商业报满社会都发去,我们的报纸最主要的还是在我们校园内流行,所以发行量也不是很大,这也就导致了受众面必然不会很广,滑哪个学校的校报能向《人民日报》一样全国都发行,也没有哪个学校的校报能像《南方周末》一样连普通老百姓都争相订阅。

但是,因为这些我们就对校报没有信心了,就觉得校报影响力太小了就不去好好办了吗?

当然不不是,虽然我们校报比起那些大型报纸有种种缺陷,但是我们的校报都是精品,我们的读者都是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为什么普通老百姓爱看《南方周末》而不愿读学校的校报?

因为他们的普遍文化水平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的校报比那些社会报纸更侧重文化内涵,更讲求人文素养,所以说普通市民不爱看校报,但大学教授愿意看,因为他们的文化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同时,为什么说校报含金量高?

因为校报少则一个月多则一个星期才出版一次,她能不要求严格点吗?

上面的文章能不要求含金量高一些吗?

如果我们十天出一期报纸都出不好那还像话吗?

所以说,校报虽然出版周期长,发行量也不是很大,但是质量都是很高,无论是从选材上还是从排版上绝不会比正规的社会报纸差。

这一点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报纸更要有信心,我们《长春师大报》自从去年3月改版后,举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式发展,2011年我们校报获得21项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一项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2012年我们校报更上一层楼,在18项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中有三项获吉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一等级,两项中国好新闻奖,并且我们编辑部被评为了“吉林省优秀校报编辑部”,我想,这些成绩的获得不光是党委宣传统战部领导老师努力的结果,也是大学生记者团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份沉甸甸的硕果包含着大学生记者们的辛勤汗水。

所以说,校报是我们努力的结晶,我们比其他同学更应该懂得爱护我们的校报!

4、校报的主人翁是学生

刚才谈了三点校报的特征,我要说的第4个特征就是与我们自己有关了——校报的主人翁是我们大学生自己。

为什么说校报的主人翁是我们大学生自己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再问一下大家,你们为什么要加入大学生记者团呢?

不就是因为大学生记者团有着我们的一份校报吗?

大学生记者团是为校报服务的,换句话说就是校报的主人翁,除了一些重要的新闻稿之外几乎所有的稿件都是我们大学生记者自己写的,从新闻采访到排版校对,从报纸整理到发放出去,每一个环节都由我们大学生记者自己完成的,他们处处体现着主人翁的角色。

所以说,校报的主人翁是我们大学生自己,不仅我们是读者,我们更是作者!

从这一角度来说,做为在校的大学生记者,我是否更应该热爱我们的校报呢?

三、校报功能

前面我详细介绍了校报的定义、校报的特征,下面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既然校报与我们有这么大的关系,那么校报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又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

请大家积极发言。

同学们都说得很有道理,只是不够全面,下面就让我来系统地介绍一下高校校报的功能吧。

众所周知,高校校报作为学校新闻的载体,是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之一,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工具和阵地,是学校党政喉舌,高校校报在宣传政策、沟通信息、指导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各项工作密不可分,由此而论高校校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如下一些方面:

1、传播新闻,交流信息,沟通情况,介绍典型,推广经验,以适应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应当注重报道国内各高校教育改革和本校教育改革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典型。

2、传达政令,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发挥喉舌和桥梁纽带作用,特别应及时宣传报道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政策,国家教委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决策、新举措。

3、报道和评述校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引导和影响舆论,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师生。

4、表彰先进,批评错误和落后,创造教书育人、勤奋学习的良好环境,当好师生的工作顾问、学习顾问生活顾问。

5、报道和评述校园内的文化活动、文化现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校园文化朝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说到这里,我再补充一下,我们长春师范大学有一个“百忧青马工程”,也就是专门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工程,这个工程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先例,那么为了把这个工程的品牌打响打亮打出去,我们在校报上专门开设青马专栏,这就是充分发挥了我们校报的功能,通过我们校报的广泛宣传,现在这个青马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颇有名气,《光明日报》

在头版进行了重要报道。

所以说,如果把校报的各大功能全部发挥出来,其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四、校报与大学生记者团的关系

我现在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都会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校报那么重要,那大学生记者团又与校报又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个问题曾经也有不少大学生记者问过我,现在我想给大家认真回答。

首先,校报与大学生记者具有两个显著的关系:

1、大学生记者是校报的创造者

2、校报是大学生记者成长的沃土

第一、为什么说大学生记者是校报的创作者呢?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我们校报最主要的作品都是由我们大学生记者自己创作的,其次报纸的管理和发放都是由我们大学生记者自己完成,所以大学生记者是校报的创造不用我来详细说明。

第二、那校报是大学生记者成长的沃土又怎样理解呢?

这也不难,大家自己想一想,你们为什么要加入大学生记者团这个温馨的大家庭呢?

为的就是锻炼能力!

你们加入其他任何一个社团无非就是为锻炼自己,如果在里面不能得到锻炼那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我们大学生记者团就是给大家锻炼能力的平台,而这个平台又是校报供给的,如果没的校报,就不会有大学生记者团,所以说,校报是大学生记者成长的沃土,如果说在校报上可以刊登稿件,那么在校报下的大学生记者团则可以锻炼能力。

五、校报与记者团应承担的义务大学生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前面讲到了大学生记者团与校报的关系,接下来我仍然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请大家说说一名大学生记者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其他学校的大学生记者团我不好说,下面我就专门来说一说咱们长春师范大学大学生本团的一些要求吧,首先我们长春师范大学生记者团的性质是:

大学生记者团隶属于党委宣传统战部,由热爱新闻创作并具备一定的写作、普通话、摄影功底、网络维护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一个有高度凝聚力又朝气蓬勃的学生团体,主要服务于《长春师院报》,参与新闻采写和校园学生作品的采集推荐工作,为校报提供新闻线索和高质量稿件。

(一)本团宗旨

发展原则:

登高望远,不负使命;固本强基,特色发展。

(二)思想原则: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三)工作原则:

以培养优秀新闻人才、提供新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校舆论宣传,丰富校园文化,服务广大师生为己任,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记者团是大学生实践新闻采编与文学创作的人文园地,是学生与学校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

(四)本团任务

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开展校园宣传工作报道,采写,编辑校园网;校报稿件;搜集学校教学、师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其他相关信息,宣传学校教学、学生工作特色,及时报道学校的先进文化,培养一批具有新闻素质,采访、撰稿、摄影水平的优秀大学生记者。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我们大学生记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思想端正,业务熟练,工作负责,乐于奉献。

其实不管是现在的大学生记者团还是将来的工作单位,都需要思想端正、业务熟练、工作负责、乐于奉献的人,有了这些基本的素质将来才能成就未来。

六、如何建设好大学生记者团

好了,通过我一步步的分析,现在我已经讲五个大问题,一是校报的定义,二是校报的特征,三是校报的功能,四是校报与大学一记者团的关系,五是大学生记者应具备的素质,现在我再讲最后一个问题第六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建设好大学生记者团。

在座的都是大学生记者,我和大家都是一家人了,所以我们就实话实说吧,大学校园里虽然有很多学生社团,这个学生会,那个分团委,什么的很多很多,但是细细想一想,到底又有几个是有用的社团呢?

或则说到底有几个是真正能锻炼能力的社团呢?

有些社团里面乌烟瘴气,没有一点大学精神和文化内涵,这样的社团只会害了人不会让人进步。

而我们大学生记者团就不一样,我们是服务于校报的,所以我们比其他社团更讲究内涵和文化底蕴,我们不像其他社团那样浮躁,也不像其他社团那样虚荣,我们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认真干好每一件事。

事实上我们大学生记者团也确实比其他社团做得好,我们有很多特色,比如说我们每周周五周六两个晚上举行读报沙龙活动,通过多读多写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我们还给大家编印《大学生记者团内涵式发展读物》,鼓励大家多读经典古诗词,通过多背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我们自己内部各部门会不定时给大家做各方面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邀请校内外优秀专家来给我们讲课,传授我们更多的知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在座的各位大学生记者,而这一切的一切又是其他社团所没有的,所以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应该为自己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而感到自豪呢?

当然,不管自己有多优秀,我们总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所以我们千万不能骄傲自满,毛主席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所以我们看到自己优势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现在我想根据我们大学生记者团的实际情况,提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大家认真听好并贯彻执行:

1、大学生记者团今后要更加注重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只要人才有了保障,我们校报才有智力保障,任何时候人才问题都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大学生记者团要努力培养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为将来校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大学生记者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这个组织的层次和水平,文化素质高这个组织发展潜力才越大,文化素质底就不会有什么发展,所以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大学生记者们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我们大学生记者不需要来挂名,我们需要的是干事实、实干事的人,这里不是随便什么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3、大学生记者团要更加团结协作,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大学生记者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大学生记者团作为一个大型的学生组织,需要有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在这里我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记者团注重团队合作的培养,每一个大学生记者都要有团队意识,有纪律观念,有服务精神,不自私自利,不拈轻怕重,不好高骛远,一切以团队大局为众,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把我们大学生记者团建设成为一去更有力的校报新生力量!

结束:

好了,亲爱的大学生记者们,今晚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闹家长似的谈谈我的对大学生记者团和校报的心得,我感到非常高兴,也特别感谢大家的到来,在这里我还要谢谢站长陈怡名、副站长徐刚平、王昕等人为这次讲座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谢谢大家!

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大学生记者自从有了13级新生后越来越美好,越来越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