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7114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docx

中小学资料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中学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注:

本试卷共8页,分为Ⅰ、Ⅱ两卷,各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个“结点”。

这说明()

A.个人生活与社会无关B.对社会而言,个人无关紧要

C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作为青少年我们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

这个过程是( )

A.社会化B.成长C.成熟D.成人化

3.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下列关于人的身份与社会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②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在不同的生活关系中,我们的身份是相同的

④人的身份是通过在社会中的贡献确定的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4.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B.主动帮助社区里的孤寡老人

C.在旅游景区文物上刻字留名D.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网络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

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给我们带来了“精神鸦片”

③对于我们来说,上网就意味着形成网瘾

④理性使用网络,可以成为网络的主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引领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但是,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下列属于合理利用网络的做法是()

A.利用网络看新闻、查找学习资料B.在网络上传播谣言

C.利用网络搜索并抄袭作业答案D.在网络上不加分辨地任意结交朋友

7.徐某在网上购物后,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信内容称:

徐某订单未生效,可进行快捷退款。

徐某点开短信中的链接后,按要求填写了相关信息,事后发现被盗3000元。

这启示我们()

A.要警惕网络陷阱B.要远离网络C.拒绝手机支付D.要远离网购

8.当今社会网络聊天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一种新时尚。

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但也有不少人在网上制造和传播谣言,泄露他人隐私。

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避免信息泄露B.对长期交往的网友告知其全部真实信息

C.不必关注网络信息是否真实有益D.提高网络媒介素养,遵守道德和法律

9.下列使用网络的做法,属于遵守道德和法律的有()

①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②诚信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③践行社会主文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④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0.王某乘地铁时大声打电话,这时有位老奶奶提醒他小点声,他却认为打电话是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对老奶奶置之不理,依然大声地高谈阔论。

王某()

①不懂得自由不是随心所欲②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损害了他人的权利③不懂得自由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④没有做错,因为自由是绝对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1.据了解,北京市将每月11日确定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按顺序排列。

自觉排队日的设立()

A.可以杜绝一切插队现象B.可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C.可以增强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D.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善人际关系

12.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

每位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A.良好的秩序会限制人们的自由B.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C.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D.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13.在某学校中,校长为制定新的校规听取了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的意见,制定的新校规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

这说明()

①全校师生都可以直接参与新校规的制定

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老师和各班学生代表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

④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乐乐勤奋好学,但个性很强,爱耍小性子,与同学相处斤斤计较,总是不“吃亏”,说话做事也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没有几个同学愿意与他交往,更没知心朋友,为此,乐乐内心很苦恼。

为了帮助乐乐走出苦恼,你给他的建议是()

①宽以待人,心中有他人②我行我素,一切顺其自然③平等待人,尊重他人④学会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感受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5.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谦虚恭敬的言行举止是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而傲慢粗鲁的言行则会导致敌意、妨碍沟通、恶化关系、降低自身的吸引力。

这说明()

A.礼主要体现在语言文明等方面B.文明有礼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C.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D.生活离不开交往

16.以下对礼貌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

②礼貌反映我们的自身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

③礼貌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

④礼貌不是法律,没有必要非得遵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相悉,株洲市许多中小学开始试行无一方面解放了老师,另一方面电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试行无人监考制后,同学们反映考试没那么大压力了,考试时大家都在认真专注地做题。

这种“无人监考制”体现了()

①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②诚信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一种责任③竟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④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人们交流感情、分享日常点滴的平台,但不少微信用户纷纷抱怨,称他们的朋友圈遭卖东西的友人疯狂刷屏,有时甚至出现卖假货的现象。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朋友圈内卖商品容易引起纠纷,应该坚决取缔微信②应该尽快完善互联网监管体系,加强对微商的管理③频繁刷屏给他人带来诸多不便,应该尊重他人④熟人间售卖商品考验彼此的诚信度,应该珍惜自身诚信品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东北师范大学附中140名高一学生参加无人监考的期末考试;兰州大学300名学生走进无人监考考场,自觉接受诚信考验;郑州二中在期中考试中设立诚信教育现场,学生在考前签下诚信承诺、师生按下指纹共筑诚信……我们诚信考试是因为()

A.虽然考场中没有人监考,但是有监控B.老师让我们诚信考试

C.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D.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20.八年级学生天佑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能经常去网吧,他多次手持凶器抢劫同学财物,人民法院认定天佑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根据违反的法律,天佑的行为属于()

A.行政违法行为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D.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

21.判断一种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主要看这种行为行是否符合基本特征。

下列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的是()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B.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C.犯罪是一种触犯婚烟法的行为D.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22.中学生李某因父母离异,和奶奶一起生活,但是奶奶因生病导致没有能力继续抚养他,可李某的父母又相互推脱,不肯为李某提供生活费用,李某只好准备将父母告上法庭。

此时,最适合为李某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是()

A.公证处B.法律服务所C.律师事务所D.法律援助中心

23.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都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通过打官同的手段讨回公道。

打官司属于()

A.调解   B.仲裁   C.诉讼   D.和解

24..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刘某犯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上述判决中属于附加刑的是()

A.有期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B.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死刑

C.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D.有期徒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

25.“自尊自爱做防护,法律武器保平安,遇到侵害莫惊慌,灵活机智巧周旋……”这段材料主要启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应学会()

A.不屈不挠  B.选择坦途

C.善于斗争  D.控制情绪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共6分)升入八年级以后,不仅所学知识量增加,知识难度加大,而且老师讲课的进度比较快,作业量也逐渐增加,因此潇潇感到十分紧张,总是盼望在周末的时候能够畅快地睡上一觉。

但是在本周六老师要组织同学们去市中心广场做义务宣传活动。

为此,潇潇和明宇展开了以下对话:

请你对二人的观点进行辨析。

(6分)

 

27.(共4分)某网站曾发布了一篇《论讲礼貌》的文章。

文章指出:

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言行方术和规范的总称。

面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礼貌;处于不同的场合,也有不同的礼貌。

一个人只要同别人交往,就不能不讲礼貌……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

(2分)

(2)你所在的校园中存在哪些不讲礼貌的行为?

(2分)

28.(共9分)材料一苏某在工厂浴室洗澡后,忘了把自已的手表带走,被同事朱某捡到。

苏某要求朱某归还手表,朱某看到有人在场便答应第二天归还。

第二天,苏某找朱某拿手表时,朱某却拒不归还。

材料二中学生洪某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在校不按时完成作业,经常逃学上网,家长和老师多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他却置之不理。

为了上网,他多次偷家长和同学的钱,后来因拦路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

材料三中学生小宇的父亲因工伤住院治疗,老扳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小宇家无法支付诉讼费用。

(1)材料一中朱某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他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分)

(2)材料二中的洪某从不按时完成作业、逃学上网发展到拦路抢劫,给我们什么警示?

(3分)

 

(3)如果你是小宇的同学,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4分)

 

29.(共9分)微信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聊天工具,但是,微信也成了谣言的聚集地。

每天打开朋友圈,进入眼帘的不仅有亲朋好友的精彩动态分享,还有很多打着“心灵鸡汤”旗号发布的或被转发的网络谣言。

谣言止于智者,别让白已的“智商”被谣言掏空!

某校八年级(5)班针对“明辨是非,拒绝网络谣言”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参与进来。

(1)请你根据自己的经验与同学们分享几个辨别谣言的小技巧。

(3分)

 

(2)为了让同学们不信谣、不传谣,你能谈谈网络谣言的危害吗?

(3分)

 

(3)请与八年级(5)斑的同学们一起完成一份倡议书。

(3分)

倡议书

网络谣言时有发生,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保证学生健康成长,远离网络危害,特向全体学生发出以下倡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校八年级(5)班

X年X月X日

30.(12分)材料: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

诚信,乃做人之本。

当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在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一个人一旦失去“诚信”,那他将会变成“孤雁”之行,他的事业将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

为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某中学八年级

(1)班将要开展一堂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的班会设计一个题目。

(2分)

(2)请你简要谈一下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2分)

 

(3)请时林古令中外心典型的诚信事的。

(2分)

 

(4)“世界因为有了诚信才更加精彩”。

我们中学生应怎样践行诚信?

(6分)

 

31.(共10分)李某将购入的“地沟油”进行升温,再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正规的菜籽油,然后以自己经营的粮油店为掩护,批发、零售给遵义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县、市的粮油经销商,共计销售576.55吨,销售金额500余万元。

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长期销售“地沟油”,危害公众食品安全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万元。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犯罪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6分)

 

(2)李某触犯了哪部法律,受到了什么处罚?

他所受到的处罚分别属于什么类型?

(4分)

转龙镇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期中试题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D

A

C

C

D

A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得分

B

B

A

C

B

A

B

B

C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得分

C

D

C

C

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

【答案】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亲社会行为的需要,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培养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在学习之余,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实现人生价值。

27.(共4分)

【答案】

(1)“你好”,“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2分)

(2)讲脏话,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等。

(2分)

28.(共9分)

【答案】

(1)材料一中朱某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分)

(2)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3分)

(3)①小宇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要了解一些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在遇到法律问题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小宇可以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4分)

29.(共9分)

【答案】

(1)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关注官方信息;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辨识信息内容;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他人求教;等等。

(3分)

(2)网络谣言会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污染网络环境,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稳定;等等。

(3分)

(3)①不信谣、不传播网络谣言。

②发现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遵守网络规则,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3分)

30.(共12分)

【答案】

(1)真才实学,诚信做人;做诚信学生,建文明校园等。

(2分)

(2)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刻、深人地了解诚信,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自觉遵守纪律,杜绝各种作弊行为;在生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展现中学生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风尚,用真实的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

(2分)

(3)古代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宋庆龄小时候恪守信用不食言、美国总统林肯小时候不贪图小便宜的故事以及海尔集团的“真诚到永远”等。

(2分)

(4)①树立诚信意识。

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②运用诚信智慧。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6分)

31.(共10分)

【答案】

(1)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因为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依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第二,犯罪是种触见刑法的行为。

第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6分)

(2)李某触犯了刑法,受到了有期徒刑15年和罚全人民币500万元的处罚。

他所受到的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类型,其中主刑:

有期徒刑15年,附加刑:

罚金人民币500万元。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