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672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卫生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卫生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卫生学.docx

《幼儿卫生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卫生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卫生学.docx

幼儿卫生学

幼儿卫生学

第一章幼儿的生理特点与卫生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解剖结构、功能。

2.掌握幼儿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特点以及采取的相应卫生保健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幼儿身体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特点。

2.与幼儿生理特点相结合的卫生常规知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动作的执行者——运动系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支配下,对人体起着运动、支持保护和造血功能。

骨与骨的连结叫骨连结。

有的骨连结为不动连结,有的骨连结为微动连结,有的骨连结可以活动,叫关节。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所构成。

二、幼儿运动系统特点与卫生

(一)骨骼

 1.幼儿的骨骼处在生长中

总体特点:

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

骨骼短而细,骨化没有完成。

卫生保健注意内容:

(1)充足的营养和阳光是婴幼儿长骨骼所必需的因素。

(2)适当的运动也是骨骼发育的重要条件。

2.腕骨

   腕骨没钙化好,1出生时全部为软骨,以后逐渐钙化,到10岁左右才能全部钙化。

卫生保健注意内容:

(1)为他们准备的玩具要轻;幼儿书写、绘画和劳动时,要适当地安排其活动量。

(2)适当安排如拍球、绘画、穿珠等活动来促进腕部的发育。

3.骨盆

骨盆还没长结实。

幼儿蹦蹦跳跳的时候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骨头错位,致使骨盆变形。

4.脊柱

 正常的脊柱,从背后看是直的,从侧面看则有四个明显的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

把人体从上到下的四道弯曲,叫做脊柱生理性弯曲(颈部前弯、胸部后弯、腰部前弯和骶尾部后弯)。

预防幼儿脊柱容易变形:

①应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防止脊柱弯曲变形。

②在体育活动和劳动中,负重量不宜过重,练习和劳动时间不宜太长。

③避免长时间用单肩背书包。

④注意供给幼儿足够的营养。

5.骨头的成分

幼儿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比例是1:

1,骨头韧性强,硬度小。

一旦骨折,可以发生“折而不断”的现象,就像鲜嫩的柳枝,被折后,外皮还连着。

小儿的这种骨折称为“青枝骨折”。

(二)肌肉

1.容易疲劳:

肌肉的水分多,蛋白质、脂肪、糖及无机盐较成人少。

肌肉柔软,肌纤维较细,肌肉力量和能量储备差,因此容易疲劳,但是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消失也快。

2.大肌肉发育早,小肌肉发育晚。

(三)关节和韧带

 1.牵拉肘:

幼儿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关节周围的韧带不够结实。

当肘部处于伸

直位置时,若被猛力牵拉手臂,容易发生脱臼。

 2.脚弓不结实,易成“平脚”

 婴儿会站、会走以后逐渐出现脚弓。

脚弓的作用:

一是增加人站立的稳定性;二是保护脚底的神经和血管,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力。

  产生平足的原因主要是:

幼儿脚底的肌肉、韧带还不结实。

学走路时运动量不合适,方法不适当或鞋不适合儿童,这些都容易使脚弓塌陷,形成“平脚”,即“扁平足”。

扁平足的预防:

(1)小儿不宜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负重;

(2)小儿站立、走路姿势要正确;(3)小儿鞋子大小要合脚;(4)适度地运动锻炼;

 

第二节气体交换站——呼吸系统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地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

机体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气体交换的场所)组成。

二、幼儿呼吸系统特点与卫生

(一)鼻

幼儿的鼻和鼻腔相对的短小狭窄,无鼻毛,鼻粘膜柔软,富有血管,容易受感染。

培养

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孩子擤鼻涕。

正确的方法是,先轻轻捂住一侧鼻孔,擤完后再擤另一侧,擤时不要太用力。

(二)咽

   幼儿咽部狭小,垂直,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并发中耳炎。

(三)喉

1.喉炎是急症

   幼儿的喉腔狭窄,若发炎肿胀就可能引起呼吸困难,所以发生急性喉炎后,因喉的通路被阻塞,吸气时明显费力,以致要端肩、张嘴来帮助喘气。

哭时和说话时声音变得嘶哑或失音。

如因缺氧而口唇青紫、烦躁不安,应速送病儿去医院。

2.哑嗓子

   幼儿的声带还不够坚韧,如果经常哭喊或扯着嗓子唱歌等,则声带充血肿胀、变厚,就成为“哑嗓子”。

   要注意保护幼儿的嗓音:

幼儿的音域窄,不易唱成人歌曲,否则引起声带过度紧张,呼吸不协调。

唱歌的场所要空气新鲜,避免尘土飞扬。

冬天,不要顶着寒风喊叫、唱歌。

夏天刚玩得挺热,也不要停下来马上就吃冷食。

得了伤风感冒,要多喝水、少说话。

(四)气管及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较狭小,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粘膜、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薄弱,容易感染而导致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呼吸道阻塞。

(五)肺

肺的弹性纤维发育较差,间质组织比较多,血管比较丰富,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

肺泡的数量较少。

幼儿胸腔狭窄,呼吸肌不发达,肺活量小,但新陈代谢旺盛,所以就以加快呼吸频率来满足生理需要,年龄越小,呼吸越快,肺换气功能差,因而需要充足的新鲜空气。

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并尽量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

第三节  循环不已的运输流——循环系统

一、什么是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血液是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

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组成。

血细胞的功能:

①红细胞:

过去也叫红血球,呈圆盘状。

由球蛋白和含铁的血红素组成,叫血红蛋白,有运输氧的功能。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到一定程度就称为贫血。

②白细胞:

可分为噬中性白细胞、噬酸性白细胞和噬碱性白细胞。

噬中性白细胞最为重要,它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或病毒。

吞噬了细菌的白细胞即脓细胞。

通过检查白细胞数目可以用作诊断疾病的方法之一。

③血小板:

起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淋巴系统也是循环系统的一部分,它是由淋巴管、淋巴结组成。

淋巴结具有吞噬细菌的功能。

二、幼儿循环系统特点与卫生

(一)心脏

1.年龄越小,心律越快。

幼儿心肌薄弱,心脏容量小,为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心跳比成人快。

新生儿可达140次/分钟;一岁时约120次/分;两岁时约110次/分;三四岁时约105次/分;六七岁时约95次/分;成人则一般为60-75次/分。

2.锻炼可强心,但运动量要适度。

经常从事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跳一次,播出更多的血液,从小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二)血液

1.血液量随年龄增长很快

血液量增加快,所需要的造血原料也多。

合成血红蛋白需要蛋白质和铁作原料。

饮食中缺少蛋白质和铁就会使血红蛋白和合成受到阻碍,发生缺铁性贫血。

人体缺少维生素B12和叶酸可引起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2.环境污染、用药不当是幼儿患“白血病”的诱因

国内调查报告指出:

约90%的小儿白血病患者家中近期都曾经装修过,推测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甲醛、油漆中的苯乙烯和部分大理石地面的辐射等)是致病的罪魁祸首。

某些药物如氯霉素、保泰松和治癌药品(烷化剂等)也可诱发白血病。

(三)淋巴结

幼儿常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其原因是颈部淋巴结“管辖”的区域广,患扁桃体炎、腮腺炎、

口腔炎等,都会使颈部淋巴结肿大,于是脖子上就出现了硬疙瘩。

若全身淋巴结普遍肿大,就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信号,不是小问题。

第四节食品加工管道——消化系统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

消化系

统是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的。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等。

物理性消化作用:

经过牙齿的咀嚼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称为物理性消化作用。

化学性消化作用:

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分解成可吸收的物质,称为化学性消化作用。

二、幼儿消化系统特点与卫生

(一)消化管

1.牙齿

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第一副是乳牙,第二副是恒牙。

乳牙在出生后6~8

个月开始萌出,2~3岁时20个乳牙全部出齐。

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恒牙开始萌出,逐渐替代了乳牙,恒牙共32个。

乳牙的功能:

(1)咀嚼食物,帮助消化

(2)促进颌面部的正常发育。

婴幼

儿时期正是颌面部迅速发育的阶段,尤其是“下颌骨”,随着咀嚼的刺激,下颌骨正常生长,使脸型逐渐拉长,面容和谐、自然。

(3)有助于口齿伶俐。

乳牙正常萌出,有助于发音正常。

(4)有助于恒牙的健康。

若乳牙早失(患龋齿,不得不拔去残根),邻近的牙向空隙倾倒,恒牙就不能在正常位置萌出,导致牙齿排列不齐。

如何使幼儿有一口健康的乳牙?

(1)营养和阳光:

钙、磷等无机盐是构成牙齿的原料,需要从饮食中提供。

人的皮肤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可以产生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利用。

从出生到2岁半是乳牙发育的重要时期,不可缺少营养和阳光。

(2)适宜的刺激:

5~6个月,幼儿快要出牙时,可给些如烤馒头片、面包干等较硬的食物磨磨牙床,促进牙齿萌发。

断奶以后,逐渐添加耐嚼的食物,如菜末、粗粮等。

食物太精细、不利于牙齿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3)避免外伤:

乳牙的牙根儿浅,牙釉质也不如恒牙坚硬,怕的是“硬碰硬”。

一旦牙齿受损就更容易生龋齿。

所以,要教育婴幼儿不要用牙咬果壳等硬东西。

(4)漱口和刷牙。

2岁左右,饭后可用清水漱漱口。

到3岁左右就要学着刷牙了。

 2.食道

  幼儿食道比成人明显短而且狭窄,粘膜薄嫩,管壁较薄,弹性组织发育较差,所以很容易损伤。

3.胃

(1)幼儿胃粘膜柔软且富有血管,胃壁较薄,弹性组织、肌肉层及神经组织发育较差,胃的蠕动能力较弱。

(2)胃分泌的消化液酸度低,消化酶的含量比成人少,因此消化能力弱。

(3)胃的容量小,但随着年龄增长,胃容量也逐渐增大。

4.肠

幼儿肠管相对比成人较长。

肠粘膜发育良好,有丰富的血管网和淋巴管网,因而容易把分解的营养物质吸收到血管和淋巴管中去。

但是,当消化管发生感染时,肠内的毒素或病原体液容易进入血液。

肠道肌肉组织和弹力纤维均未发育完善,肠的蠕动能力比成人弱,肠内容物通过肠道的速度较慢,容易发生便秘和粪中毒。

由于婴儿有明显的“胃结肠反射”,过半岁就可以培养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二)消化腺

(一)唾液腺

新生儿唾液腺发育欠佳,分泌唾液较少,故粘膜干燥,易于受损。

至生后3个月时唾液分泌才明显增加,内含唾液淀粉酶及大量粘液素,其分泌随年龄增大而增多。

婴儿为什么爱流口水(生理性流涎)?

婴儿唾液分泌增加,但口腔浅,婴儿还不会及时把口水咽下去,所以常流涎口外。

(二)胰腺

   婴幼儿的胰腺富有血管和结缔组织,实质细胞较少,分化不完全,但是具有成人所有的消化酶。

(三)肝脏

   肝脏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都是在肝脏中进行,代谢产生的废物以及外来的毒物等也在肝脏中解毒。

1.肝脏相对比成人大。

5岁时肝脏占体重的3.3%,而成人的肝脏只占体重的2.8%-3.0%。

2.肝糖元贮存量少。

 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的相对恒定,保证全身特别是脑组织的能量供应。

食物中的淀粉在肠道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到达肝脏。

当血糖浓度超过常值时,剩余的葡萄糖经肝细胞加工变为肝糖元贮存在肝细胞中,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如空腹、剧烈运动等,肝糖元就分解为葡萄糖,以供急需。

   幼儿肝糖元贮存量少,在饥饿时,临时可动员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不多,容易出现“低血糖症”,心慌、出冷汗、无力、有饥饿感,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

因此,幼儿一定要吃早餐,否则没到中午就出现低血糖现象。

 

 第五节   泌尿、输尿、贮尿、排尿 ——泌尿系统

一、什么是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泌尿)、输尿管(输尿)、膀胱(贮尿)和尿道(排尿)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代谢的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都需要排出体外。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的排泄器官,肾的泌尿机能对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和卫生

(一)从“无约束”到“有约束”排尿

婴儿期,当膀胱内尿液充盈到一定量时,就会发生不自觉的排尿,这是因为大脑皮质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尚无约束能力。

在婴儿半岁左右,可以从“把尿”开始,训练婴儿自觉排尿的能力。

1岁左右会用动作、语言表示“要撒尿”,白天最好不兜尿布,可训练坐便盆排尿。

经过训练,一般到了3岁就可以不再尿湿裤子和尿床。

(二)容易发生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幼儿尿道短,尤其是女孩更短,易被细菌污染,若细菌经尿道上行,到达膀胱、肾脏,可引起上行性泌尿道感染。

(1)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

(2)饮水量要充足,尿液形成后从上到下流动,对输尿管、膀胱、尿道起着冲刷的作用,可以减少泌尿道感染。

(三)幼儿膀胱小,粘膜柔弱,肌肉层及弹性组织不发达,贮尿机能差,排尿次数多

(四)3岁以后容易患急性肾炎 

该病的主要表现是浮肿、血尿、高血压。

浮肿最早是面部,尤其眼睑浮肿最明显。

血尿是指尿呈浓茶色或洗肉水样。

高血压指血压波动在120—150/80—110毫米汞柱之间(120—150为收缩压,80—110为舒张压)或更高。

 

  第六节        身兼数职的皮肤

一、皮肤的功能

(一)皮肤是重要的感觉器官

  在皮肤里广泛分布着各种感觉神经末梢,可以分别感受触觉、压觉、痛觉、温觉、冷觉等。

(二)皮肤有保护机体的作用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具有弹性,是保护人体的一道防线。

(三)皮肤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皮肤受到冷的刺激,血管收缩,减少散热;受到热的刺激,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可以多散热。

(四)皮肤还是排泄器官

    随着汗液的分泌,一些代谢的废物被排出体外。

二、幼儿皮肤的特点与卫生

(一)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幼儿皮肤薄嫩,保护功能较差,对外界冲击的对抗能力较差,容易受损伤和感染。

若不注意皮肤清洁,就很容易生疮长疖。

因此,要常洗澡、洗头,勤剪指甲。

选购质地柔软、吸水性强、不掉色的衣料做内衣。

不要化妆品和不戴各种金属饰物。

(二)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

幼儿皮肤的散热和保温功能都不及成人。

环境温度过低,皮肤散热多,容易受凉或生冻疮;环境温度过热,易受热中暑。

因此,经常带幼儿在户外活动,可以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体温调节能力。

夏天可以用冷水洗脸、洗手。

冬天,早上仍坚持用冷水洗脸,晚上用温水洗可以更好地清洁皮肤。

(三)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皮肤薄嫩,皮肤富于血管,有较强的吸收和渗透能力。

因此,应该避免让幼儿接触到有毒物品或涂抹超浓度超量的药物,防止皮肤受到损害。

 

第七节    人体内的化学“信使”

                            ——内分泌系统

一、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

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叫激素。

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性成熟以及物质代谢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下丘脑、甲状腺、胸腺、松果体、肾上腺、性腺等。

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与卫生

(一)脑垂体

1.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

脑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称为“内分泌之王”。

在4岁以前和青春期,脑垂体的生长最为迅速,机能也最活跃。

   

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分泌的影响生长发育的一种最重要的激素。

促使蛋白质合成、全身软骨增生和所有组织生长,促进细胞增大增多。

生长激素的分泌昼夜间并不均匀。

幼儿在睡眠时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

2.侏儒症和巨人症

侏儒症:

幼儿身高较同年龄孩子低30%,或成人时身高不及130厘米。

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所致的侏儒症,成为垂体性侏儒症,幼儿虽然长得矮,但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匀称,智力基本正常。

巨人症:

若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则生长过速,将成为“巨人症”。

(二)甲状腺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新陈代谢,兴奋神经系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它对软骨骨化、牙齿生长、面部外形和身体比例的形成等多方面都能产生广泛的作用。

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土壤中含碘量很少,水、粮、菜中含碘量也相应减少。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原料,孕妇缺碘,就不能供给胎儿足够的碘,胎儿甲状腺素的合成就会减少,严重影响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脑的分化和发育。

婴儿出生后智力明显低下,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身材矮小,身体比例不匀称,称为克汀病(呆小症)。

 

  第八节   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

脑;脊髓

  周围神经:

脑神经;脊神经;植物神经

(二)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是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

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三)大脑皮质活动的某些特性

1、优势原则

   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层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

人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与相关部分的大脑皮层是否处于兴奋状态有密切关系。

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使人感兴趣的事情,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而对其他无关的刺激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2、镶嵌式活动原则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3、动力定型

   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

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

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建立动力定型以后,脑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

4、睡眠

二、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卫生

(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

出生前半年和出生后第一年是脑细胞的数量增加的重要阶段。

1岁以后,细胞的数量不再增加,而是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功能的日趋成熟和复杂化。

脑的迅速生长可由脑重量的变化上得到反映。

新生儿脑重约350克左右,1岁时脑的重量约为950克左右。

6岁时已达到1200克左右,约为成人脑重的80%(成人的脑重约1500克)。

(2)神经髓鞘化

刚出生时,许多神经突起的外面还没有一层绝缘的“外皮”,所以新生儿的动作很不精确。

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幼儿动作就更加迅速、精确。

(二)容易兴奋、容易疲劳

虽然说容易兴奋,但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教幼儿时,要引起幼儿的兴趣(利用“优势原则”);幼儿做事难以坚持,容易产生疲劳,因此需要经常交换活动内容、方式(利用“镶嵌式活动原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生活的节奏,习惯成自然(利用“动力定型”)。

(三)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

年龄越小,所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多。

刚出世的新生儿,除了吃奶,几乎全处于睡眠之中;1—6个月,每日需要睡眠16—18小时;7—12个月,14—15小时;1—2岁,13—14小时;2—3岁,12小时;5—7岁,11小时。

因此,幼儿要注意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并保证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四)脑细胞的耗氧量大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学前儿童的脑对氧的需要量较大,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其脑的耗氧量为全身耗氧量的50%,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对缺氧的耐受力也较差。

所以,保持学前儿童生活环境空气清新对其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良好的功能状态的维持都很重要。

(五)脑组织对血糖的变化敏感

中枢神经系统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葡萄糖氧化而获得。

学前儿童的脑组织对血液中的葡萄糖的变化敏感。

由于学前儿童体内肝糖元的储备量少,饥饿时容易导致血糖过低,造成脑功能紊乱。

按时安排幼儿的合理膳食,供给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为脑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第九节   感觉器官

一、视觉器官——眼睛

(一)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眼睛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部分组成。

1.眼球

(1)眼球壁:

(角膜和巩膜——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视网膜)

  最外层:

透明的角膜和坚韧的巩膜(白眼珠)。

中间层:

虹膜(中间是瞳孔)、睫状体。

最里层:

视网膜(感受光线的刺激)。

(2)内容物: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房水:

透明的液体,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并保持一定的眼内压,使角膜有一定的曲度和紧张度。

  晶状体:

位于瞳孔之后,形状如双凸透镜。

  玻璃体:

透明的胶质,有折光和支撑眼球的作用。

2.附属部分:

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

3.眼睛的功能:

视觉

视觉形成的过程:

物体光线→通过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在此成像→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入脑→最后,在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二)幼儿眼睛的生理特点与卫生

1.五岁以前有生理性远视

小孩眼球的前后距离较短,物体往往成像于视网膜的后面,称为生理性远视。

随着眼球的发育,眼球前后距离变长,一般到5岁左右,就可发展为正常视力。

2.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

人眼看近物的能力取决于晶状体变凸能力。

幼儿的晶状体有较好的弹性,调节范围广,即使近在眼前的物体仍能看清。

但是,如果经常视物距离过近,睫状肌持续收缩引起疲劳,形成近视眼。

培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讲究用眼的卫生习惯。

3.发现和早治斜视和弱视

对视力差的幼儿,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治疗。

当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称为斜视(斜眼)。

弱视是指视力低下但查不出眼睛有器质性病变。

二、听觉器官——耳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耳的结构: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1)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

外耳道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叫耵聍(俗称耳屎),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灰尘、小虫等异物的作用。

耵聍会因种族不同而不同。

外耳道的最里面是一层薄膜,只有0.1毫米厚,叫鼓膜。

(2)中耳:

中耳是一个很小的空腔,约2毫升,又叫鼓室。

鼓室内有3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3)内耳

  鼓室往里是内耳。

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耳还是平衡器官,内耳的前庭“管理”着人体的平衡。

  功能:

具有听觉和位觉两种功能。

听觉的产生:

声波振动鼓膜则带动听小骨,听小骨把声音放大并传向内耳。

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二)幼儿耳的生理特点与卫生

 1、耳廓易生冻疮。

外耳道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较差,所以易生冻疮。

2、外耳道易生疖。

因眼泪、脏水等流入外耳道,或挖耳朵损伤了外耳道,可使外耳道皮肤

长疖。

禁止用锐利的工具挖取耵聍(耳屎),以免损伤外耳道。

3、易患中耳炎。

幼儿的咽鼓管较成人短、粗、直,呈水平位置,鼻咽部的细菌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因此,注意保持鼻腔和咽腔的清洁卫生,防止中耳炎的发生。

4.对噪声更敏感。

幼儿经常处于8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就会引起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以及听觉迟钝。

所以,成人与幼儿说话的声音、听录音的声音等都要适当,要防止噪音。

 5.预防幼儿患聋哑症,应提倡优生,开展孕期保健;慎用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耳素性抗菌素之类的药物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