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6646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docx

推荐学习K1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测试题专题线索训练世界史综合训练

世界史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8·乌鲁木齐一模,7)所有陪审员必须宣誓“决不投票赞成废止私人债务,或赞成分配属于雅典人的土地或房屋”。

每年当首席执政官就职时,由传令官颁布告示:

“物主将永为其所有物的持有者与绝对主人。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受到城邦保护

C.严格履行契约制度

D.法律注重保护平民利益

答案 B

解析 雅典社会公民是特权群体,法律面前公民平等,故A项错误;雅典法律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B项正确;材料提及关于私产相关法律的制定,未提及其执行,故C项错误;法律注重保护公民利益,故D项错误。

2.(2018·洛阳高三统考)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学派运动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

“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

”由此看来,智者学派的兴起主要是因为(  )

A.古希腊思想家的推动B.雅典浓郁的文化氛围

C.功利主义思想的诱导D.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答案 D

解析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教授公民辩论演说技巧的智者学派兴起,故D项正确。

3.(2018·厦门高三期末质检,17)公元前1世纪时,罗马法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解释市民法,可西塞罗并不像他们那样“周旋于细枝末节”,而是“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民法与自然法精神相违背

B.自然法的发展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践

C.理性引领着法学发展的方向

D.法学家的分歧折射出尖锐的社会矛盾

答案 C

解析 罗马法蕴含了自然法,公民法也蕴含着自然法,故A项错误;罗马法随着罗马的扩张、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更新,故B项错误;材料中西塞罗是“从哲学深处汲取法的原理”来“解释法的本质问题”,归纳出自然法理念,推动了罗马法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发展,故D项错误。

4.(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

阅读下表

中国

西方

1596年刊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1637年刊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1639年刊出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642年刊出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

1543年刊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1628年刊出哈维的《血液循环论》

1632年刊出伽利略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1687年出版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该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

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

A.科技发展水平不同B.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社会发展趋势不同D.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答案 C

解析 中国的科技依然是总结性的农业科技,是农业经济的继续,而西方却是理论性自然科技,属于工业科技的先声,故C项正确。

5.(2018·滨州高三期末,25)一位英国历史学家曾总结道:

古老的英国政体属于有限君主制类型,国王的权力虽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

这些原则如此古老又如此有效,产生出我们现代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秩序。

该历史学家旨在说明英国政治(  )

A.在历史传统中创新

B.国王的权力不断削弱

C.保留了贵族和君主

D.首创了近代议会制度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讲述了古老的英国属于有限君主制,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后面又说到古老的原则产生出现代生活的秩序,因此说明了英国政治在历史传统中创新,故A项正确。

6.(2018·绵阳二模,33)178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美元作为美国法定货币单位的法案,但当时美元在南北各州的价值不等,法国、西班牙等国货币也在美国流通,导致当时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是(  )

A.英国殖民统治阻碍统一市场形成

B.南北各州不同经济形式矛盾尖锐

C.国家政治运行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D.联邦政府用凯恩斯主义干预经济

答案 C

解析 美国在1783年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故A项错误;南北各州经济形式不同是导致美元价值不等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美国独立之后实行邦联体制,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导致地方各自为政,是导致美国金融混乱的主要因素,故C项正确;联邦政府建立是在1789年,故D项错误。

7.(2018·咸宁高三联考,20)近代以来,科学家们发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

这说明(  )

A.经典力学局限显现

B.宏观力学亟待发展

C.微观世界不可知性

D.量子力学基本建立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可直接得出经典力学局限性已经显现,故A项正确。

8.(2018·怀化高三期末,5)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通过了《谷物法》,规定对谷物的进口实行限制或禁止,以保证谷物的价格水平。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国内开始反对《谷物法》甚至出现了“反谷物法同盟”。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英国谷物价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B.英国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动

C.英国国内谷物出现供过于求现象

D.英国“世界工厂”地位开始确立

答案 B

解析 通过对《谷物法》的反对,结合时间19世纪上半叶,可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壮大,土地贵族逐渐没落,故B项正确。

9.(2018·安康高三期中,12)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用公民投票把自己推上了总统宝座。

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次年他打着议会的旗号破坏民主,私改宪法,在保证恢复全体人民的选举权的旗号下建立了第二帝国,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

A.民主化进程充满曲折性

B.民众的素质普遍不高

C.公民投票权得到了扩大

D.议会政治已形同虚设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用公民投票把自己推上了总统宝座……发动政变……打着议会的旗号破坏民主,私改宪法……建立了第二帝国”,结合所学可知,法国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民主进程曲折,故A项正确。

10.(2018·辽宁省五校高三期末,25)马克思认为:

“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对旧势力妥协导致革命形势恶化

B.缺乏斗争经验错失了有利时机

C.缺乏爆发的社会条件具有偶然性

D.未能有效动员农民而孤军奋战

答案 C

解析 根据“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说明巴黎公社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其爆发具有偶然性,故C项正确。

11.(2018·绵阳一模,35)阅读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英、法、美、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下降B.欧美列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设备陈旧阻碍了欧美国家的发展D.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答案 D

解析 欧美四大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其他国家的工业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

12.(2018·昆明高三摸底调研,33)18世纪80年代,法国识字率在男人中已达到47%,在妇女中达到27%。

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

以上现象(  )

A.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

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

C.适应了民主政治的需要

D.有利于启蒙思想的传播

答案 D

解析 法国识字率增加,有文化素养的中产阶级、商人和专业职业者的数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对当时启蒙思想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故D项正确。

13.(2018·邢台高二月考,39)托尔斯泰在作品《复活》中,一方面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另一方面又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等。

这说明托尔斯泰(  )

A.艺术思想的矛盾性

B.倾向无产阶级革命

C.希望恢复农奴制度

D.推崇儒家道德文明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目中“一方面对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进行全面猛烈的揭露抨击;另一方面又宣传‘道德上的自我修养’‘不以暴力抗恶’”得出作者艺术思想的矛盾性,故A项正确。

14.(2018·临沂高三期中,23)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

这一举措(  )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

答案 C

解析 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实际上是完成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15.(2018·保定高三摸底,22)1921年,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

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社会主义“已经不是一个遥远未来”。

“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了日常生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这表明列宁(  )

A.不断丰富新经济政策的内涵

B.否定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

C.看到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D.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列宁看到了利用新经济政策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

16.(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21)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

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而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

材料意在说明(  )

A.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

C.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胡佛干预措施导致“失业率而因此大增”,说明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

17.1935年,美国政府实施联邦艺术计划,成千上万的艺术家参与了进来。

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正如雕塑家格曾·博格勒姆说,“公家的援助从冷漠的事务变成了对人有益,又进而使人有用的活动。

除了振奋精神之外,还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

艺术家的感慨,主要缘于政府(  )

A.关注民众艺术需求

B.对失业者提供紧急救济金

C.全面推行以工代赈

D.以立法形式调整劳资关系

答案 C

解析 “以工代赈”是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与材料中“实施联邦艺术计划”“这不同于纯粹的单向施舍”“带来了长久性的物质利益”相符,故C项正确。

18.(2018·江西五市八校第一次联考,23)根据苏联官方资料,苏联的工业生产在“四五计划”期间年均超过战前水平的73%,其中重工业生产增加了一倍,轻工业增加了23%,军事工业仍然受到最多的关注,成功爆炸原子弹。

这表明(  )

A.苏联摆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

B.苏联建设成就奠定反法西斯物质基础

C.苏联利用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发展契机

D.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D

解析 苏联“四五计划”期间是指在二战后苏联恢复重建时期。

材料反映出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但没有体现出对外部局势的影响,故A项错误;B项出现在二战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C项出现在二战之前,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二战后苏联恢复重建时期,仍然以重工业为中心,苏联重建道路依然坚持了斯大林模式,故D项正确。

19.(2018·湛江高三调研,34)二战前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

二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总统行政权力增强B.福利政策已深入人心

C.对苏联威胁的担忧D.凯恩斯主义渐趋失灵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说明总统对国家的财政拥有较大的话语权,故A项正确;材料中,财政资金分配不能反映资金的流向,故B项错误;材料中财政资金分配,不能体现美苏对抗的信息,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战后发达国家纷纷效仿美国,实行国家干预政策,故D项错误。

20.(2018·成都高三摸底,17)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

这反映出英国(  )

A.率先尝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

C.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D.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未触动资本主义自由制度,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属于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故B项正确;公有制占主体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国家占主体的是私有制,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行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

21.(2018·广州高三调研,35)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援助资金由只能用于私人企业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

这一调整(  )

A.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

B.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

C.扩大马歇尔计划的范围

D.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20世纪50、60年代”的时间信息可知是处于美苏冷战期间,结合材料中美国援助资金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可知美国意在扩大资本主义阵营的力量,从而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故A项正确。

22.(2018·豫西南高三联考,24)1956年春,苏共中央决定对《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在集体农庄改行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

上述措施旨在(  )

A.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

B.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C.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D.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答案 D

解析 “按月预付一部分现金报酬,并按不同标准付给超额完成计划附加报酬的制度”可以使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故D项正确。

23.(2018·衡水金卷高三全国大联考,29)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

此规定(  )

A.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

B.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

C.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

D.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说明当时美国的移民政策以促进美国的发展为目的,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原则,故D项正确。

24.(2018·洛阳高三期中,28)据统计,到1988年为止,发达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已由20世纪40年代的54%下降到4.7%,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的平均进口关税也降为14%左右。

这说明(  )

A.国际合作与协调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B.发达国家的关税降低幅度大

C.贸易壁垒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D.世界贸易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是由于建立关贸总协定,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故A项正确。

25.(2018·惠州二模,35)有学者指出,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但谁也说不好究竟会在哪年哪月实现这一愿景。

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B.联合国的建立加速一体化进程

C.世界政治格局仍在不断演进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是一种发展演进的动态过程,故C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世界政治格局问题,与经济全球化、联合国、区域经济集团无关,故A、B、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26题25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2018·广东肇庆一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黄宗羲还认为臣工不能盲目地听命于君主,君与臣是共同治理国家的人,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衡量天下治理的标准是人民的安危,而不是王朝的盛衰。

他指出,专制帝王的法,是保护他们自己的统治而制定的,是一家之法,因而是非法之法。

黄宗羲主张设置宰相以分君主权势,凡国家大政,宰相有权与天子“同议可否”。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暴君政体是靠恐惧来维持的,在这种政体下,君主把自己看成是一切,把其他人都视为草芥,同时不要任何法律,君主个人的意志就是法律。

暴君政体破坏了整个社会,暴君政体也违反了人性。

孟德斯鸠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方法。

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君政体。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从哪些方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和黄宗羲反对君主暴政的主张有何异同?

并说明不同之处的原因。

(15分)

答案 

(1)君民关系:

君主压迫剥削人民以满足私欲;君臣关系:

臣工盲目听命于君主;是非标准(天下治理的标准):

以君主的个人意志而不是以人民的安危为治理标准;国家法律:

是帝王一家之法而非是非之法(答出4点即可)

(2)同:

都认为君主给社会带来了危害;都反对君主凌驾于社会之上;都反对专制法律;都主张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都提出了分权主张。

(答出3点即可)

异:

对君主权力进行制约的方式不同:

黄宗羲主张在君主制下设宰相,与君主同议国家大政。

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划分到不同部分,实行三权分立;本质不同:

黄宗羲的主张本质上是君主专制制度。

孟德斯鸠的主张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思想体系不同:

黄宗羲的主张是传统的封建思想。

孟德斯鸠的主张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答出2点即可)

原因:

明末清初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虽然出现对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批判但本质上还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8世纪的欧洲,已经历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思想解放的洗礼;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君主立宪制得以确立并不断完善。

(答出2点即可)

27.(2018·哈尔滨三中高三验收,3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

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

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

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

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

1876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工人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从而消除疾病、消除环境污染。

还有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包括很多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对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根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中英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原因。

(6分)

答案 

(1)中国:

祭天敬神;调整种植方式。

英国:

政府通过立法干预污染治理;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2)原因:

政府重视;立法保障;工人阶级斗争和努力;有识之士推动;工业革命推动国力增强;科技进步提供手段。

28.(2018·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

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

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成为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废话没有区别”。

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观点一:

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

阐述:

经济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要求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放宽或解除国家间经济交流的种种限制,使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

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跨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也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冲击。

政治文化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作为武器,达到控制他国内政外交的目的;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威胁增大,国家间协作增多,日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主权观念日益削弱。

结论:

经济全球化已超出经济领域,对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对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产生威胁。

观点二:

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

阐述: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加强国家主权,特别是在制定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方面强化国家的作用。

现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是由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

因此,有关国际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往往偏重于照顾发达国家的利益。

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利用主权的武器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较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条件。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和其他厂商。

他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确实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比较迅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运用国家主权制定政策维护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