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6563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docx

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课内平均数

2013年2月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

2013年2月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2•汉阳区)诚实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

员工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

普通员工

人数

1

2

5

28

月工资/元

8000

6000

4000

2000

使用统计量(  )代表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2.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3.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

 

A.

服装型号的平均数

B.

服装型号的众数

 

C.

服装型号的中位数

D.

最小的服装型号

 

4.李叔叔是一位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名学生鞋子的尺码,由大到小是:

23,23,22,22,22,22,21,21,20,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李叔叔最感兴趣的数据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5.有一组数据4,5,4,2,4,3,8,6,4,5,它们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

 

A.

4,4,6

B.

4,6,4.5

C.

4,4,4.5

D.

5,6,4.5

 

6.要反映全班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应该选用(  )表示.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全班同学的身高之和

 

7.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的结论正确有(  )

①众数是2②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④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

 

A.

1个

B.

2个

C.

三个

D.

四个

 

8.能够代表某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水平的一般水平的数据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9.由2003个32组成的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32,32,32

B.

32,1002,2003

C.

2003,1002,32

D.

2003,1002,2003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平均数表示六年级学生的成绩比用众数好

 

B.

地球表面的29%是陆地,是把陆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

 

C.

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D.

这份试卷的周长约是16分米

 

11.甲乙两个组一次单元测验情况如下表.评价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成绩,最合适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6

7

甲组

95

93

93

90

95

87

83

乙组

97

90

87

93

89

88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12.一组数据如下:

5000、2800、1200、1200、1200、1000,最不能反映这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13.(2012•凤阳县)某市规定每户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为3元.下图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4.(2006•武昌区)下面能表示先乘船后乘火车的是图(  )

 

A.

B.

C.

 

15.六(l)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吞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

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58本

B.

众数是42本

 

C.

中位数是58木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

 

16.洗衣机在工作时,要先进水4分钟,洗涤6分钟,把水放出后要把衣服甩干3分钟,第二次进水3分钟,漂洗4分钟,水放完后甩干才完成一个洗衣程序,以下(  )是描述洗衣机在工作时的水量变化情况的.

 

A.

B.

C.

 

17.(2011•广东)已知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一定(  )

 

A.

大于c小于a

B.

小于a大于b

C.

小于b大于c

 

18.(2009•惠州)某班一次考试平均分数为74分,其中

的人及格,且平均分为80分,不及格人数的平均分是(  )分.

 

A.

56分

B.

52分

C.

50分

 

19.A、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四次,得到下面四个数:

23,26,30,33.A、B、C、D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

 

A.

26

B.

27

C.

28

D.

29

 

20.小黄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用了4小时;有按原来的路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他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

 

A.

5千米/小时

B.

4千米/小时

C.

2千米/小时

D.

4.5千米/小时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1.(2012•万州区)用平均数来分析统计情况,不会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_________ .

 

22.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众数,最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 _________ .

 

23.中位数一定大于平均数. _________ .

 

24.在数据﹣1,0,4,5,8中插入一个数据X,使该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则X= _________ .

 

2013年2月胡老师的小学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2•汉阳区)诚实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如下表:

员工

总经理

副总经理

部门经理

普通员工

人数

1

2

5

28

月工资/元

8000

6000

4000

2000

使用统计量(  )代表该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根据“工资总数÷总人数=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数;进而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如数据为偶数个,中位数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如是奇数个,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该组数据的众数;再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并结合题意,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

解:

平均数:

(8000+6000×2+4000×5+2000×28)÷(1+2+5+28),

=96000÷36,

≈2667(元);

众数:

2000

因为是36个数,是偶数,中位数为2000;

众数为2000;

由中位数的特点,可知中位数最能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一般水平.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及际灵活运用.

 

2.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首先明确这三个概念: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但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是通过排序得到的处于一列数据中间的数,用它来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而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当众数出现的次数越多,它就越能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并且它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到一组数据的大致情况.据此解答.

解答:

解: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反映了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故选:

C.

点评:

明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和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某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  )

 

A.

服装型号的平均数

B.

服装型号的众数

 

C.

服装型号的中位数

D.

最小的服装型号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作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可以表示数据的普遍情况,所以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服装型号的众数.

解答:

解:

众数可以表示数据的普遍情况,

所以服装销售商在进行市场占有率的调查时,他最应该关注的是服装型号的众数.

故选:

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众数的含义和众数的优点.

 

4.李叔叔是一位鞋经销部的经理,为了解鞋子的销售情况,随机调查了9名学生鞋子的尺码,由大到小是:

23,23,22,22,22,22,21,21,20,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中,李叔叔最感兴趣的数据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李叔叔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号码出现的次数最多,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解答:

解:

李叔叔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号码出现的次数最多,即这组数据的众数.

故选:

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统计的有关知识,主要是众数的意义.反映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有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各有局限性,因此要对统计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

 

5.有一组数据4,5,4,2,4,3,8,6,4,5,它们的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分别为(  )

 

A.

4,4,6

B.

4,6,4.5

C.

4,4,4.5

D.

5,6,4.5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把这10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现最多的数是众数,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它们的和除以10就是平均数.

解答:

解:

这组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2,3,4,4,4,4,5,5,6,8

4出现的次数最多,4就是众数;

中位数:

(4+4)÷2=4;

平均数:

(2+3+4+4+4+4+5+5+6+8)÷10=4.5;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把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奇数个)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偶数个);平均数是全部数的和除以数的个数.

 

6.要反映全班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应该选用(  )表示.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全班同学的身高之和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和特点作用,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

平均数:

是统计中最常用的数据代表值,比较可靠和稳定,因为它与每一个数据都有关,反映出来的信息最充分.平均数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整体平均情况,也可以用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因此,它在生活中应用最广泛,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等.

中位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因为它只利用了部分数据.但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适.

众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也比较差,因为它也只利用了部分数据.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且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最多,此时用该数据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适合.

所以要反映全班同学身高的一般水平,最好选用平均数来表示.

故答案为:

A.

点评:

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含义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对于数据2,2,3,2,5,2,10,2,5,2,3,下面的结论正确有(  )

①众数是2②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④平均数与众数数值相等.

 

A.

1个

B.

2个

C.

三个

D.

四个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抓住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列,分别求出它们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

解:

将这组数据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2,2,2,2,2,2,3,3,5,5,10,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中位数也是2,

平均数是(2×5+3×2+5×2+10)÷11

=(10+6+10+10)÷11

=36÷11

≈3.27,

所以结论中正确的只有1个;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是定义.

 

8.能够代表某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水平的一般水平的数据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平均数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专题: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分析: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平均数:

主要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这里的极端值是指偏大或偏小数;中位数:

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众数: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惟一性,一组数据中可能会有一个众数,也可能会有多个或没有;进而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

由分析知: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用来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只是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所以用众数最能代表这个公司员工工资一般水平;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题应结合题意,根据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含义和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9.由2003个32组成的一组数据,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32,32,32

B.

32,1002,2003

C.

2003,1002,32

D.

2003,1002,2003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及其意义回答即可.

解答:

解:

由题意2003个32组成的一组数据,

那么此组数据是由32组成的,并且有2003个,

所以,它们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32;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统计知识中的中位数、平均数和众数的定义及其运用,即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把中间数据(或中间两数据的平均数)叫做中位数;平均数只要求出数据之和再除以总个数即可;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平均数表示六年级学生的成绩比用众数好

 

B.

地球表面的29%是陆地,是把陆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

 

C.

不遵守交通规则,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D.

这份试卷的周长约是16分米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应用;数的估算;可能性的大小.1782992

分析:

(A)因为平均数能代表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成绩,众数反映数据的极端值;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都有关系;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可靠和稳定.

(B)此题考查对单位“1”的确定,是把地球表面的面积作为单位“1”;

(C)此题考查了可能性的大小,交通事故的发生,大部分是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

(D)这份试卷的周长约是16分米,从平常的一份试卷的长度和宽度来考虑.

解答:

解:

(A)如果我们要研究六年级学生的成绩,应该从平均数角度思考,因为平均数包含了全部数据的信息,所以用平均数表示六年级学生的成绩比用众数好,原题说法正确;

(B)地球表面的29%是陆地,是把地球的表面积看作单位“1”,原题说法错误;

(C)不遵守交通规则,事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但可能性很大,因此说法正确;

(D)我们平时使用的试卷,长和宽的和一般在7﹣﹣10分米之间,所以这份试卷的周长约是16分米,符合常规,是正确的.

故选:

B.

点评: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的意义,单位“1”的确定,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对物体周长的估测等知识.

 

11.甲乙两个组一次单元测验情况如下表.评价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成绩,最合适的是(  )

序号

1

2

3

4

5

6

7

甲组

95

93

93

90

95

87

83

乙组

97

90

87

93

89

88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用平均分来评价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测验成绩最为合适,因为平均分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中位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解答:

解:

用平均分来评价比较这两组同学的测验成绩最为合适,

因为平均分反映了一组数据的平均大小,常用来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异同及运用:

平均分代表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中位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众数代表一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12.一组数据如下:

5000、2800、1200、1200、1200、1000,最不能反映这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考点: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异同及运用.1782992

分析:

因为在这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之间相差太大,所以最不能反映这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是平均数;据此据此进行选择.

解答:

解:

一组数据如下:

5000、2800、1200、1200、1200、1000,最不能反映这组数据整体水平的是平均数;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当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之间相差太大时,中位数或众数能反映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而平均数最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13.(2012•凤阳县)某市规定每户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价为3元.下图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考点:

单式折线统计图.1782992

专题: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分析:

由题意可知:

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即10吨以内,每吨水的单价变化不大,然后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单价变化相对来说幅度变大;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

解:

由分析知:

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下面4幅图中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C;

故选:

C.

点评:

此题应根据单价和用水吨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

 

14.(2006•武昌区)下面能表示先乘船后乘火车的是图(  )

 

A.

B.

C.

考点:

单式折线统计图.1782992

专题:

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分析:

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可知,乘火车的速度普遍大于乘船的速度,所以乘船行驶的速度较慢,乘火车行驶的速度较快,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

解答:

解:

在实际生活中,火车的速度普遍大于船的速度,先乘船行驶的速度较慢,乘火车的速度较快,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确定乘船与乘火车的行驶速度的大小,然后再选择即可.

 

15.六(l)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吞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

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58本

B.

众数是42本

 

C.

中位数是58木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

考点:

单式折线统计图;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众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中位数的意义及求解方法;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1782992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A、把这组数据的所有数相加的和再除以8进行计算后再判断即可;

B、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42在本组数据中只出现了1次,58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有58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故排除;

C、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D、每个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6个月,故排除.

解答:

解:

平均数:

(36+70+58+42+58+28+75+83)÷8

=450÷8,

=56.52,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28,36,42,58,58,70,75,83,

中位数为:

(58+58)÷2=58,

答: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6.52,中位数是58.

故选:

C.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位数、众数、平均数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应用.

 

16.洗衣机在工作时,要先进水4分钟,洗涤6分钟,把水放出后要把衣服甩干3分钟,第二次进水3分钟,漂洗4分钟,水放完后甩干才完成一个洗衣程序,以下(  )是描述洗衣机在工作时的水量变化情况的.

 

A.

B.

C.

考点:

单式折线统计图.1782992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根据洗衣机的一个洗衣程序的过程中的含水量与图象的关系即可做出选择.

解答:

解:

因为进水时水量增加,图象的走势向上,洗涤6分钟,但B和C都不能体现这一过程,所以排除B和C,

故选:

A.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能力.

 

17.(2011•广东)已知a>b>c,这三个数的平均数一定(  )

 

A.

大于c小于a

B.

小于a大于b

C.

小于b大于c

考点: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1782992

专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