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4360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华师大附属天山学校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相对原子质量:

Al-27S-32O-16Cl-35.5Na-23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

1.你认为减少酸雨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减少酸雨,就减少SO2的排放,①煤中含硫,少用煤作燃料,减少SO2的排放,故正确;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不能减少SO2的排放,故错误;C、燃料脱硫,减少SO2的排放,故正确;D、开发新能源,能减少SO2的排放,故正确,因此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环境问题、酸雨等知识。

2.下列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易溶于水的固体B.SO2的漂白原理与活性炭相同

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D.可用铁质或铝制容器储存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不溶于水

固体,错误;B.SO2的漂白是结合漂白,属于化学变化,而活性炭是物理吸附作用,二者的漂白原理不相同,错误;C.SO2和CO2都可以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物质,因此不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错误;D.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在室温下遇铁、铝,在金属表面会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现象,故可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浓硫酸,正确。

考点:

考查有关硫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误判断的知识。

3.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

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

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飘尘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SO2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前后,飘尘自身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

答案选C。

4.不能由单质直接与O2反应生成的氧化物是()

A.Fe3O4B.NO2C.SO2D.CuO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可直接生成Fe3O4,故A正确;

B.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直接化合生成NO,NO再与O2反应生成NO2,故B错误;

C.硫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C正确;

D.铜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CuO,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5.下列关于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碘化氢、氢气等气体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其沿着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中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则炭化变黑,与吸水性无关,故A错误;

B.稀硫酸也具有氧化性,由氢离子表现出氧化性,故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剂不与硫酸反应的气体如氢气,但碘化氢能被浓硫酸氧化生成I2,则浓硫酸不能干燥碘化氢,故C错误;

D.浓硫酸稀释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防止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使局部受热而溅出液体,产生安全事故,故D正确;

故选:

D。

【点睛】浓硫酸除了具有酸固有的性质--酸性外,浓硫酸还具有自己特殊的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差别,主要原因是浓硫酸溶液中存在大量未电离的硫酸分子(H2SO4),这些硫酸分子使浓硫酸有很特殊的性质,如浓硫酸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显示了它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6.下列俗名与化学式对应的是()

A.石膏:

CaSO4·2H2OB.碳铵:

(NH4)2CO3

C.重晶石:

BaCO3D.芒硝:

Na2SO4·12H2O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A正确;B、碳铵的化学式为NH4HCO3,B错误;C、重晶石是硫酸钡,化学式为BaSO4,C错误;D、芒硝的化学式为Na2SO4·10H2O,D错误,答案选A。

考点:

考查物质俗名与化学式的判断

7.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品红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①SO2和CO2气体都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不能鉴别二者,错误;②SO2与H2S溶液混合产生浑浊现象,而CO2气体与H2S溶液混合无现象,可以鉴别二者,正确;③SO2气体可以使KMnO4溶液褪色,而CO2气体与KMnO4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可以鉴别二者,正确;④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气体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可以鉴别二者,正确。

故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②③④,选项C正确。

考点:

考查物质鉴别试剂的选择的知识。

8.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弱于氯元素的事实是()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的气体

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溶于水

C.跟金属或氢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

价,而氯被还原为

D.跟Cu或Fe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而被氯氧化成高价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的气体只是物质的外部特点,不能用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A错误,硫不溶于水而氯气溶于水只是物质的外部特点,也不能用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跟金属或氢气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为-1价,因为两种元素被还原时,分别都是-2价和-1价,故不能用来作为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故C错误,D正确。

考点:

非金属性的比较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该题四个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但是要通过本质看现象,才能选择正确的答案,该题有一定的难度。

9.在某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未见沉淀生成;若先通入SO2气体,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则可看到沉淀生成;这种气体不可能是()

A.Cl2B.NH3C.HClD.SO3(气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Ba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不与BaCl2反应。

若设法将亚硫酸转化SO42-为或SO32-,则可产生沉淀。

【详解】A.Cl2可以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A可能;

B.NH3可以与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铵,B可能

C.HCl不与亚硫酸反应,C不可能;

D.SO3溶于水生成硫酸,D可能。

综上所述,B可能,本题选B。

10.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被O2氧化

B.氨水显碱性

C.氨气极易液化

D.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酸(浓溶液)的玻璃棒靠近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项中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被O2氧化,有关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

A正确。

B项氨水中一水合氨能电离出OH-,所以氨水显弱碱性,B正确;

C项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C正确;

D项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酸(浓溶液)的玻璃棒靠近,若能作用,要求该酸也应具有挥发性,这样才能与氨分子化合得到铵盐固体,为白色固体小颗粒,体现为白烟。

D项中没有写明酸溶液是挥发酸,故D不正确。

故本题选D。

考点:

氨的性质

点评:

本题考查氨的性质,可根据所学知识作答,题目难度不大。

11.下列有关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B.通过闪电产生NO属于固氮

C.硝酸盐被细菌分解为氮气过程,氮元素一定被氧化

D.C、H、O也参与自然界中氮循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氨、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都属于无机物,而蛋白质属于有机物,因此在自然界中氮循环中,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正确;B.在电火花作用下N2和O2反应产生NO,由于需要较高的能量,因此该反应属于高能固氮,正确;C.硝酸盐被细菌分解为氮气过程,氮元素被还原,错误;D.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可知,在N循环的过程中也有C、H、O参与,故C、H、O也同时参与自然界中氮循环,正确。

考点:

考查有关自然界中氮循环的知识。

12.盛有NO和N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水的水槽中,过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

A.3:

1B.1:

3C.2:

1D.1:

2

【答案】B

【解析】

设原气体中NO与NO2的体积比为1:

a,由反应:

2NO2+H2O=2HNO3+NO可知,由题意可知:

,得a=3,所以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是1∶3

13.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钢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描述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与浓硫酸反应中,硫元素部分化合价降低,部分化合价不变,浓硫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故A正确;

B.SO2具有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故B正确;

C.SO2有毒,对环境有污染,但能溶于NaOH溶液,则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防污染环境,故C正确;

D.①中反应后为浓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液,应将①中混合物加入水中,观察溶液显蓝色,确认有CuSO4生成,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4.鉴别NO2和Br2蒸气,下列实验不可行的是()

A.溶于水B.通入CCl4

C.通入NaOH溶液D.通入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溶于水为无色溶液,而Br2蒸气溶于水为橙黄色,现象不相同,能鉴别,故A正确;

B.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得到橙色溶液,而二氧化氮不能溶于CCl4,现象不相同,能鉴别,故B正确;

B.NO2和Br2蒸气均能溶于NaOH溶液得到无色溶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二氧化氮通入到硝酸银溶液,有气体生成,而溴蒸气通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生成AgBr浅黄色沉淀,现象不同,能鉴别,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5.在A+2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s)B.v(B)=0.5mol/(L·s)

C.v(C)=0

8mol/(L·s)D.v(D)=1mol/(L·min)

【答案】A

【解析】

【详解】v(D)=1mol/(L·min)=

mol/(L·s),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

A.

=

=0.3;

B.

=

=0.25;

C.

=

=0.26;

D.

=

=

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速率最快,故答案为A。

【点睛】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快速解答,也可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

由于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注意单位要相同。

16.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

1:

1:

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压强始终不变,则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正确;

B、反应达到平衡时,P、Q、R、S物质的量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1﹕1,也可能不是1﹕1﹕1﹕1,这与该反应的初始分子数及转化率有关,故B错误;

C、当反应到达平衡,P的生成速率和P的消耗速率相等,而P的消耗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所以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故C正确;

D、根据反应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则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选C。

17.对于以下反应:

A(s)+3B(g)

2C(g)+D(g),在一定温度和容积固定的容器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B.往容器中通入稀有气体He,由于压强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C.往容器中加入少量A,反应速率增大

D.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所以压强一直不变,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到达平衡,错误;

B、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但反应体系中的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错误;C、A是固体,加入少量A对反应速率无影响,错误;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正确,答案选D。

18.投入一定量的物质A和B发生可逆反应:

2A(g)+nB(g)

mC(g),在温度分别为T1、T2,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测得C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2

B.n+2

C.n+2>m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n+2>m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T1>T2,P2>P1。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总反应为放热反应。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故n+2

故选A。

19.对已达平衡状态的反应:

2X(g)+Y(g)

2Z(g),减小压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平衡应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压强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

点评:

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压强是如何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熟悉了解程度,旨在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在明确反应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即可。

20.工业上合成氨时一般采用500℃左右的温度,其原因是()

①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②提高H2的转化率;③提高氨的产量;④催化剂在500℃时的活性最大

A.只有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合成氨发生:

N2+3H2

2NH3△H<0;升高温度可增大反应速率,适当提高氨的合成速率,故①正确;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是提高转化率,或氨气的产率故②、③错误;该温度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有利于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故④正确,故答案为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共36分)

21.含硫的物质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已知硫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0、+4、+6四种,其不同价态的物质间可相互转化,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硫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产物的颜色为_________。

(2)将硫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在集气瓶中混合发生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硫化氢呈现______(选填“氧化性”、“还原性”)。

(3)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元凶”之一,由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4)硫酸盐的种类很多,且应用广泛,医疗上采用____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答案】

(1).Fe+S

FeS

(2).黑褐色或黑色(3).生成黄色固体(4).还原性(5).硫酸(H2SO4)(6).硫酸钡

【解析】

【分析】

(1)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FeS为黑色固体;

(2)硫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S和水;

(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易被氧化为硫酸,雨水酸性增强;

(4)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作钡餐使用。

【详解】

(1)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该反应为Fe+S

FeS,所得产物的颜色为黑褐色或黑色;

(2)硫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生成S和水,观察到生成黄色固体,硫化氢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

(3)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硫酸,雨水酸性增强,则由二氧化硫形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H2SO4);

(4)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盐酸,作钡餐使用,即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

【点睛】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氧化物、碱发生反应;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如使品红溶液褪色(化合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红色;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属于中间价态,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还原性为主,如二氧化硫能使氯水、溴水、KMnO4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2.氮元素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回答下列与氮及其化合物有关的问题。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等科学家成功地开发了将氮气转化为氨气的生产工艺,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为什么选择20~50Mpa的高压?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气通入水中可制得氨水,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请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H2+N2

2NH3

(2).选择高压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不选择更高压强的原因压强增大,动力及设备要求增大,成本提高(3).NH3+H2O

NH3∙H2O

NH4++OH-

【解析】

【分析】

(1)工业合成氨是用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结合平衡的移动分析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2)使无色的酚酞变红的是碱,说明氨水电离有OH-生成。

【详解】

(1)工业合成氨是用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答案为:

N2+3H2

2NH3;因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即高压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但压强增大,动力及设备要求增大,成本提高,故也不易选择更高压强,通常合成氨以20~50Mpa的高压为宜。

(2)氨气溶解于水得氨水,NH3∙H2O电离出NH4+和OH-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NH4++OH-;

2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s)+H2O(g)

CO(g)+H2(g)。

完成下列填空:

(1)若容器容积为2L,反应10s氢气质量增加0.4g,则该时间内一氧化碳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2)若增加碳的量,则正反应速率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3)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选填编号)。

a压强不变b

(H2)=

(H2O) cc(CO)不变 Dc(H2O)=c(CO)

(4)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则正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1).0.01mol/(L•s)

(2).不变(3).ac(4).吸热

【解析】

【分析】

(1)依据n=

,c=

计算氢气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依据V=

计算用V(H2),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计算V(CO);

(2)化学反应中,改变固体或者纯液体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3)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的特点为:

一是可逆反应;二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4)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详解】

(1)若容器容积为2L,反应10s氢气质量增加0.4g,则n(H2)=

=0.2mol,则△C=

=0.01mol/(L•s);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即V(H2):

V(CO)=1:

1,所以V(CO)=0.01mol/(L•s);

(2)碳为固体,若增加碳

量,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a.C(s)+H2O(g)⇌CO(g)+H2(g)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压强不变可以证明达到平衡,故a正确;

b.v正(H2)=v正(H2O),都表示正方向速率,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同一方向,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都等于计量系数之比,故b错误;

 c.达到平衡后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所以当c(CO)不变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H2O)=c(CO)不能证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不能说明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4)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若升高温度,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正方向为吸热反应。

【点睛】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

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

24.亚硫酸钠是工业上常用的还原剂,容易被空气氧化成硫酸钠。

检验亚硫酸钠样品中是否含有硫酸钠的方法是:

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足量

盐酸,充分反应后(或无明显现象)再加少量的BaCl2溶液,若有沉淀出现说明样品中有Na2SO4,若无沉淀,则说明说明样品中没有Na2SO4

【解析】

【分析】

结合SO42-的检验分析,特别注意要排除原溶液中的SO32-的干扰。

【详解】亚硫酸钠和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生成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则需要排除原溶液中的SO32-的干扰,需要先加盐酸酸化,即取少量亚硫酸钠样品溶于水,然后加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或无明显现象)再加少量的BaCl2溶液,若有沉淀出现说明样品中有Na2SO4,若无沉淀,则说明说明样品中没有Na2SO4。

25.

(1)常温下,2LpH=12的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从中取出10mL加水稀释到100mL,pH=______。

(2)已知500mLAl2(SO4)3溶液中含有Al3+为0.5mol,则Al2(SO4)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L,取上述溶液50mL加水到150mL,此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

【答案】

(1).0.005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