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263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语文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语文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语文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语文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知识.docx

《语文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知识.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知识.docx

语文知识

事业单位考试中有时会考到病句判断。

很多同学对这类题型重视不够,加之很久没有接触过,所以对这类题型有“惧色”。

  其实,病句并不是很难的题型。

除了语感,更多的应该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以及易错点。

在这之前,有个很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即划分句子的成分。

这个知识点很简单,但是往往被同学们忽视和轻视。

下面举一例:

  我国水墨画的主要成分是“墨”,加以清水,在宣纸上浸染、互渗,通过不同浓淡反映不同审美趣味,被国人称为“墨宝”。

  这句话很多同学都认为是正确的,主要原因是将其主干错误的理解为“水墨画被称为墨宝”。

其实例句的主语应是“成分”。

当同学们能够找到这句话的主语,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能够快速找到病句的方法。

  第一、关注带介词的句子。

主要的介词有“经过”“由于”“通过”“使”“让”“为”等等。

这类句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缺少主语”。

例如:

  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这句话的问题就是缺少主语。

可以把“由于”去掉。

  第二、关注带副词的句子。

主要的副词有“及其”“非常”“很”等。

这类句子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修饰重复”。

例如:

  他从小就非常酷爱音乐,长大后成为一名著名的音乐家。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非常”不能修饰“酷爱”,因为“酷爱”本身就表示“非常爱”。

  第三、关注带本身具有否定意义的词。

比如防止、以防等。

例如:

  一名韩国官员透漏,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防止”与“不要再次发生”出现逻辑错误。

  第四、关注带数字的句子。

一般来说,带数字的句子容易出现歧义、不合逻辑、重复等错误。

例如:

  5个学校的领导参加了演出活动。

这里“5个”可能修饰“学校”,也可能修饰“领导”,出现歧义。

  今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约6000万吨左右。

这里“约”和“左右”语义重复。

  这个学校学生的通过率下降了一倍。

这里倍数不能与“下降”连用。

  第五、关注并列的句子。

这类句子容易出现歧义。

例如:

  赵明下班从公司回到家里,看见哥哥赵青正和他的女朋友在客厅里聊天。

这里“他的女朋友”是赵明的还是他哥哥的,出现歧义。

  第六、关注定语过多的句子。

这类句子容易出现定语的位置不当或者歧义。

例如:

  最后走出来的副总统的助理作了大会总结。

这里“最后走出来的”修饰的是“副总统”还是“助理”,出现歧义。

  第七、关注带关联词的句子。

关联词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位置不当或者搭配不当。

例如:

  不但他会唱歌,而且还会跳舞。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不但”的位置是错误的,应该改为“他不但会唱歌”。

对于同一主语的句子来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对于不同主语的句子来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前。

  以上就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句式。

希望广大同学能够了解病句的易错点,快速和准确的解决病句问题。

2015武汉事业单位教师岗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对病句的考查不要求考生死记病句类型,只要会找出毛病并修改或者作出判断即可,因此应多做练习,掌握辨析与修改病句的方法,下面给各位考生介绍下辨析语病、修改病句的方法策略。

  一、辨析病句方法:

  1、语感审读法。

  首先,可以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如以修改。

例如:

  不管气候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都……”显得不合习惯,正确说法应是“不管……多么不利”或者“尽管……非常不利”。

  2、紧缩法。

  如果看到一个句子从语感上审读没有发现问题的话,就要试着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

  例如: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主干为“品质浮现”,明显为主谓搭配不当。

  3、造句类比法。

  有的病句虽然压缩主干发现不了问题,就可以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

  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

“这值得他们的学习”或“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各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

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法考虑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例如:

  

(1)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句中“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

  

(2)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炬成才的。

  (句中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应改为“凡是”为“大都”,后边去掉“都”字。

  二、修改病句方法:

  可以归纳为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多余的)、换(用词不当的)、移(语序不当的)。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本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要、高效。

  三、例题练习: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良好的社会教育。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3、早晨6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4、为了防止病树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5、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8、是否努力学习,使我们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勇气。

  10、我希望将把这些礼物奉献给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辛勤劳动者。

  改正:

  1、探究成功者的足迹,他们的成功大多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缺少主语)

  2、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桃花。

(常识性问题,梨花是白的)

  3、早晨6点钟,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数万名迎送的人群。

(同1)

  4、为了防止病树造成的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园、广场、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公园,街道等就是公共场所,重复)

  5、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介宾短语不做主语)

  6、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虚词使用不当)

  7、同学们对学校的教育课程改革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没有广泛的意见之说)

  8、是否努力学习,是我们能否取得优秀成绩的保证。

(条件复句,前后应保持一致)

  9、我们在学习上应该树立不畏艰难的信心。

(动宾搭配不当)

  10、我希望将这些礼物奉献给战斗在第一线上的辛勤劳动者。

(句中介词“将”与“把”用法重复,可删去其中的一个。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常见的情况有:

1、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

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

2、把实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3、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4、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5、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6、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例: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7、主客颠倒:

例: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应改为:

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8、分句位置不当:

例: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应改为: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修改病句呢?

我们有什么方法呢?

下面看看本网编辑的“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希望对广大朋友有所帮助。

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病句的考查要求为“辨析并修改病句”,并明确规定语病的类型有六种: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这一考点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

一是辨析病句;二是修改病句。

命题以辨析病句为主。

所谓病句,是指那些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规则,或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语法方面而言的,后者是就逻辑方面而言的。

辨析病句,是指对病句的辨别与认识,它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能力,是修改病句的基础。

只有正确地辨识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修改病句,是就语病的动手修改而言的,它是语言表达较高层级的能力要求。

因此,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常见考法

从试题特点看,辨析病句一般在第Ⅰ卷的单选题中考查,修改病句一般在第Ⅱ卷中考查;从病句设计看,试题中所选的病句,一般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有代表性语病的句子;从试题结构看,每一道试题均从不同角度考查病句的辨识与修改能力,同一种语病在同一个试题中一般不出现两次;从语言材料看,本考点中的语料多与国内外新闻时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试题难度看,本考点中的试题难度适中,不会太难。

一、四种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

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

2.主干枝叶梳理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将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

3.造句类比法

如果对句子是否有毛病一时拿不准,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平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问题就清楚了。

4.逻辑意义分析法

有的病句从语法上不好辨析,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即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二、修改病句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删(成分赘余的),换(用词不妥当的),简(重复啰唆的),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变句子的原意。

尤其应注意,能调整语序的就不要增删,能改一处解决问题的,决不改动两处,改病句也应简洁、高效。

二.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105个

 1.锐不可档(当)张慌(皇)失措 月明风轻(清真缔(谛张冠李戴

 2.精疲力碣(竭)眼花撩(缭)乱 富丽蹚(堂皇 屏障嶂)改邪归正 

3.来势(汹)凶凶 响彻云宵(霄)铸剑为梨(犁门璼(槛斩钉截铁

 4.(销)消声匿迹 峥)铮嵘岁月 揭竿)杆而起 琐)锁屑虎口拔牙 

5.交(卸)缷(涎)诞水 情遇(郁)于中 一拍即和(合)画龙点睛

 6.狼籍(藉)( 蹒)滿跚 触)躇目伤怀 不可思意(议)张灯结彩

 7.烦(躁)燥  取谛(缔)微不足到(道)粗制(滥)烂造恼羞成怒 

8.(噩)恶耗 焦趵(灼)大(庭)廷广众 (鸦)哑雀无声盛气凌人 

9.造形(型) 帷慕(幕) 惟妙惟俏(肖)鬼鬼(祟)崇崇德高望重

10遗骇(骸)(监)临控 巧妙绝(伦)纶 一(泻泄千里一碧万顷 

11(懊)奥丧(斑)班白 星火(燎)寮原 艰苦卓(绝决甜言蜜语 

12(辩)辨论(絢)炫丽 长途(跋)拔涉 卧(薪新尝胆丰功伟绩

 13物(竞)竟天择 相安无是(事)(充)冲耳不闻 荒辟(僻)赃物 

14五彩(斑)班斓 豁然开郎(朗)穿(戴)带整齐 轩谢榭)震撼 

15(迥)炯然不同 别出(心)新裁 莫(名)明其妙 荧)莹屏迁徙

 16(骇)害人听闻 迫不(及)急待 不(计)记其数 哀掉(悼绵延 

17谈笑风声(生)(诡)鬼计多端 束手无册(策)(惦)掂记妖娆

 18天衣无逢(缝)周而腹(复)始(遗)一臭万年 制栽(裁)耸立

 19因地置(制)宜 青面燎(獠)牙 无动于(衷)中  锻练(炼)家具

20风尘仆仆(仆)走(投)头无路(崭)斩露头角 关(键)健悠扬 

21(川)穿流不息 错(综)踪复杂 家谕(喻)户晓 慷(慨概销魂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

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

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

“其是”,自以为正确的。

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

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

“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

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

“鬼蜮”即鬼怪。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B  

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

 

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C 

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F 

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

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沓,多而重复。

 G 

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

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

“其是”,自以为正确的。

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

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

“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

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

“鬼蜮”即鬼怪。

 H 

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

“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

鹜,鸭子,无“追求”义。

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

“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

 J 

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

“不咎” 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

“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

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

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

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

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

“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

“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K 

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

“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

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

“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

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

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

“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

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

“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

流芳,流传美名。

 M 

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

奂,众多。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

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

“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

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

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

“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

“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P 

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

“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Q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

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

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

“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R 

63.人才挤挤(济济) 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

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

“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

 S 

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

“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

“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

“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

毋,不要。

“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

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

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靡,顺风倒下。

 W 

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

“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

曲,委曲己意。

 X 

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

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

“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

鹜,鸭子,无“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