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6179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docx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必修1人教版教学设计

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搜集整理。

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和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学时3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3.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教学重点、难点: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

教材及学情

1.“大气受热过程”的核心内容。

本段内容主要阐明了以下几个要点:

⑴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⑵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⑷结论: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⑸大气受热过程的重要性:

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基础,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和后果。

大气受热过程中的环节过多,其实每个环节都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如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大气散射、地面辐射、地面反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以及由此产生的大气的两个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教材虽然尽可能回避这些专业名词,但不可否认,过多的环节及环节的前后顺序及过多的名词还是使这部分内容成为难点。

2.“活动1”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完成对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知识的学习,并且实现了由地面辐射到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知识迁移。

题干部分,用十分简洁的文字说明了大气逆辐射的含义。

接下来的两个问题,第一题是对大气逆辐射作用的思考;第二题通过及月球情况的对比,说明大气逆辐射对地表昼夜温差的减缓作用,也就是说明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热力环流”内容的组织。

本段内容主要阐明以下几个要点:

⑴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⑶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

⑷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这几个内容前后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者是因果联系,或者是内容的深化或细化。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它承接上面的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是上面内容的继续,同时又是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学习基础。

所以这部分内容学习得好坏就决定了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程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热力环流涉及到垂直方向上及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的关系,是一个在三维空间范围内存在的大气运动现象,需要学生有立体的空间概念,因而有一些难度。

比如循环运动中的因果关系,学生容易混淆。

教材在叙述时注意梳理这种因果关系,呈现了如下的逻辑顺序: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4.“活动2?

3”设计意图。

这两个活动可以看作是一个系列活动。

活动2是让学通过做实验,形成对热力环流过程的直观感性认识。

在设计活动时,做实验的材料尽可能考虑容易获取,实验步骤尽可能具有操作性。

在实际上课的时候,教师不必拘泥于课本给出的实验,鼓励以此为启发,设计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此类活动。

活动3是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现实中出现的海陆风。

活动设计中注意了让学生动手和动脑,通过探究式地学习,对海滨地区陆风、海风对气温调节的作用得出自己的结论。

5.“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内容组织。

本段内容是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高空风到近地面风的顺序组织教学内容。

主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⑴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⑵高空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及等压线平行。

⑶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及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这部分内容既是热力环流知识的具体化(研究热力环流中的大气水平运动),也是热力环流知识的深化,即要分析大气水平运动,也就是风的大小及方向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地转偏向力,教材只讲这个力对地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影响,不讲这个力本身是如何形成的。

教学中也要求学生只掌握到这个程度即可。

至于地球自转及地转偏向力的关系,作为知识拓展,只是在“阅读”中体现。

6.“活动4”设计意图。

利用风形成原理,从北半球某地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分析几个地点风的情况,这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的运用。

虽然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的概念没有明确交代出来,但是作为等值线知识的共同特征,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教学设计【引入新课】建议例举生活实例说明或用实验证明“大气是存在的”和“大气是运动的”这两种说法是正确的,目的是直观生动地让学生感知平时摸不着、看不见的大气及其运动。

然后,提出本节要探讨的两个问题。

1.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和进行的?

2.大气水平运动有怎样的规律性?

将学生带入学习新课的情境。

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学习新课】1.“大气的受热过程”

(1)帮助学生明确太阳辐射的热量是如何经过大气向地面的传递,最后又通过怎样得过程保存在大气中。

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大气受热过程先后顺序的梳理。

(2)注意避开众多概念的出现,办法是直观地呈现各个环节,将概念用符号的形式呈现,淡化对概念严密准确的解释。

为了做到这一点,借助教材上的插图“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以达到直观、动态呈现的效果。

(3)活动部分的教学,由学生自主完成。

在进行活动时,注意落实如下几个问题:

大气逆辐射的含义和地理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另外,此部分对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事物概括及说明能力,也就是将地理图表转化成文字的能力,具有一定价值。

最后设计一个问题“大气的热量到底是来自于太阳辐射还是来自地面?

”答案应该是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换句话就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这个问题的思考既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总结,也是引出下面内容的过渡。

2.“热力环流”。

(1)可以先进行“活动”,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做实验。

做好实验用品的准备;讲清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强调按步骤进行;明确思考的问题。

(2)及学生一起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3)讲清并区分几个概念:

气温、气压、空气密度、空气上升运动、空气下沉运动。

(4)讲清对于地面上同一点的上空不同高度气压高低关系: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证明在热力环流中谈到的高压及低压都是指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的地方相比较而言。

(5)引导学生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明确其因果递进关系:

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气温差异是原因)→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空气垂直运动是气温差异的结果)→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水平气压梯度是空气垂直运动的结果)→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幻灯片呈现。

“热力环流”中有关海陆风的问题,是热力环流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

对于海陆风问题,完全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逐一解决。

如果学生能自行完成此问题,说明学生已经理解了热力环流的原理。

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还可以追加一个问题,如果将白天换成夏季,将夜间换成冬季,情况又会怎样?

最后教师可总结,热力环流是自然界常见的一个自然现象。

给学生提出一个任务,注意观察和思考自己身边热力环流的实际例子。

3.“大气的水平运动”。

(1)从热力环流中引出在水平方向上的空气运动,从热力环流入手,以让学生将知识间的联系明确化。

(2)用图阐释水平气压梯度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概念。

注意一定要强调水平气压梯度的“水平”两字,也就是让学生明确,气压的高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比较的。

(3)讲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时,一定要讲清的是力的大小及什么因素有关、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4)最好用动画或是复合投影片,动态模拟几个力的平衡过程,并区分高空大气中的风和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分别受哪几个力制约,为什么;风的方向及等压线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最后,教师要加以总结,强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

(5)对于“大气水平运动”中“活动”的处理,建议教师对等压线图进行简单说明,向学生交代等值线的有关知识(如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的差值相同,同一等值线上数值相同,等等),使学生在练习绘制风向的同时,对等值线有所了解。

绘风向一定要学生自己完成。

尤其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了解学生对本部分知识掌握的薄弱处所在。

【部分“活动”参考答案】活动11.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几乎全部吸收,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了极为重要的保温作用。

地球表面及大气层里保存着的这部分热量,成为在地理环境里发生许多自然现象及其过程的能量源泉。

2.有大气的地球,白天一部分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反射、散射和吸收,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全部到达地面,时地面温度不致上升太高。

夜间大部分地面辐射被近地面大气吸收,然后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层层上传,使地面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保留在大气中,散失到宇宙空间的热量很少。

更重要的是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又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热量的损失,使地表夜间的降温速度减慢。

正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得地表温度变化比较缓和。

没有大气的月球,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面,使月面温度迅速升高。

夜晚,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没有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温度散失很快。

所以月面温度昼夜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活动3

(1)白天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因此陆地上为低气压,海洋上为高气压。

夜间得情况正好相反。

据此,图2.4A:

陆——低,海——高;,图2.4B:

陆——高,海——低

(2)风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据此,一日之内,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3)略(4)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

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教学分析

1、知识结构本节课教材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教材分三部分内容来阐述: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不仅是上节课“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等知识的延伸、综合和运用,也是学习和探讨“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在海陆相间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北半球尤为明显。

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高、低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部分通过三种气候类型的案例分析,阐明大气环流这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

同时,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热力作用是本课的一条主线,三圈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和季风环流,都离不开热力作用。

但各气压带中心名称及中、高纬环流的上空大气运动偏向等对学生不作要求,只需了解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移动规律。

2、素质教育学习本节时应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

尤其是通过对高压及我国冬、夏天气影响的个案分析;以及对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等开放型活动题的探究,使学生理论及实际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教学目的

(一)课标要求: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三圈环流的形成及图示。

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通过对两图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读图思考的问题主要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和原因。

2、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及理解。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内容较抽象,一般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

(2)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移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教材列举了对我国冬、夏天气的影响以及设计的活动题“东亚季风”的成因、性质分析均是开放型的。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1、图式分析教学法:

注重通过“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2、多媒体教学法:

制作或运用电脑课件。

四、课时安排新授课: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完成图中a、b、c三地之间热力环流示意图。

(图略)2、假如学校旗杆上的旗帜向东南方向飘扬,说出学校此时吹什么风。

(吹西北风)[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运动简单的一种形式——热力环流,分析了大气水平运动——风的产生及风向及等压线的关系。

大气的水平运动有不同的尺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大尺度的大气运动类型,这种大气运动具有全球性并有一定规律,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环流。

[板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二)讲授新课展示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菜单):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及屏幕展示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一)大气环流及其作用概念;作用

点击标题1,展示大气环流概念;点击标题2,展示大气环流作用。

教师分析讲述[学生活动]先标出大气运动方向箭头,完成P36活动题

(1)

(2)的内容。

(二)三圈环流前提;因素

点击标题3,展示三圈环流前提;点击标题4,展示三圈环流因素。

学生读图探究,教师提问导入。

[启发思考]A、假设地球不自转,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情况怎样?

B、考虑地球自转这一因素,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情况,其结果又怎样?

(可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形成了立体三维空间的三圈环流;另一个是在近地面形成了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

)教师小结。

(三)气压带和风带1、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点击标题5,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在图中依次展示:

上升气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近地面气流。

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压

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点击标题6,展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

教师分析讲述:

(1)首先应说明赤道—极地热力环流仅是理想环流,实际并不存在。

并且要复习高纬、中纬、低纬的划分。

(2)接着分析三圈环流的形成。

从低纬环流的形成入手讲述,然后启发学生按照低纬环流的分析思路,“中、高纬环流”让学生自主练习完成。

(3)指导学生识记七个气压带分布规律及气流运动方向。

[学生讨论]P38活动题

(2)[实践活动]让学生画出“三圈环流”示意图。

[启发式提问]

(1)引起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2)如何移动?

对气压带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

可联系初中世界地理知识,以热带草原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加以说明。

(3)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吗?

布置作业:

P38活动题1、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材料、要求)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学生小作品,以自评、互评结合。

[讲述]三圈环流是一种理想模式,它不考虑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使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在海陆相间分布的纬度地带被破坏呈块状分布,北半球尤为明显。

(二)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及屏幕展示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一、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一)冬、夏季海陆上的气压系统

点击标题1,展示“大陆空气柱”点击标题2,展示“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1月份,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本应呈带状分布的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呈块状,仅以低压中心存在于海洋上。

点击标题3,展示图2-14“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7月份,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本应呈带状分布的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呈块状,仅以高压中心存在于海洋上。

学生观察、思考,教师点拨。

教师导入:

由于海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比理想模式复杂。

[启发式提问]

(1)理想模式等压线分布有何特点?

(2)从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是否完整呈带状分布?

亚欧大陆的空气柱分布在什么纬度上?

出现了什么高压中心?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学生读图探究,教师讲评。

[启发式提问]

(1)从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可知,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是否完整呈带状分布?

亚欧大陆的空气柱分布在什么纬度上?

出现了什么低压中心?

(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2)以上两幅图中,南半球纬向分布的气压带及北半球有何不同?

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二)大气活动中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点击标题4,展示“大气活动中心”内容及案例分析:

“副热带高压及我国的降水、旱涝”(表)

教师讲述:

(1)大气活动中心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

(2)大气活动中心的移动对世界各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课堂涉及不能太多,可建议学生在课后去搜集一些及天气或气候变化有关的资料。

活动题:

季风环流

点击标题5,展示“东亚季风”图;点击“活动及思考”热区,展示活动题。

[学生讨论]联系初中已学过知识,完成P41活动题1、2。

(1)为什么东亚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冬季风及夏季风性质有什么不同?

(3)7月份中,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及东亚的东南季风的形成有何不同?

提示:

(1)采用对比的方法,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同纬度的撒哈拉比较等。

(1)采用联系实际的方法。

(可以结合农业生产等情况)

教师点拨:

(1)本题为开放型问题,要引导学生体会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2)本题也可让学生在课外查询资料整理成地理小论文。

第三课时:

[导入新课]经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已初步掌握。

了解到气压带和风带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及屏幕展示

教学过程及方法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

2.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点击标题1,展示“三种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教师分析讲述:

列举三种气候类型案例说明。

(图表)

(1)赤道低压带及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

(2)西风带及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3)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及地中海气候的形成。

[学生讨论案例]小蕊同学在今年暑假去欧洲旅游,她从广州出发,先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再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到达斯里兰卡;然后再经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达希腊—雅典;有幸赶上观看奥运跳水比赛;最后她经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到达英国—伦敦及正在休假的妈妈会合。

请问:

她沿途经过的地区和国家有哪些气候类型?

小结

点击题示图标,展示“教学题纲”。

由学生归纳主要学习内容。

教师提示:

气压带和风带是天气和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课后作业:

(1)课本P43活动题

(2)收集有关资料:

“季风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并整理成地理小论文。

附:

几种世界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等地。

所处纬度最低,终年受_____控制。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_____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温差小,降水多且分配均匀。

南北纬40度—60度大陆西岸。

终年受___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变化。

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

夏半年受______控制,冬半年受_____控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南北纬25度—35度大陆东岸。

______。

高中地理新课标地理1(人教版)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设计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标的要求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高压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对标准的把握须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应重视落实各种天气图的阅读及分析。

2、“标准”中提及的简易天气图是指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电视节目中播放的简易天气图,而不是反映天气状况并预报天气变化的专业性图像。

3、“标准”中所要求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常见的锋面(包括冷锋和暖锋)、低压(包括低压槽)、高压(包括高压脊),而且只关注海平面的天气图。

学习天气系统尤其是锋面,需要引入气团的概念,但对其它概念(如气旋反气旋)未作要求。

4、教学中还应注意:

①应从人们日常生活需要出发,切忌增加知识难度;②应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并能联系相关的天气实例作适当拓展及分析,如锋面等;③不同地区应重视对影响本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的了解,如广东地区的台风。

二、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锋及天气,主要是阐述气团锋面的概念及分类,各类型锋面天气变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活动是以<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由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

第二部分是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及天气,主要阐述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概念,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

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而是以活动题形式让学生根据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的特点去推断其天气状况,教材后还附有台风寒潮两个天气案例资料。

2、“标准”不作要求的气旋反气旋概念在教材中出现了,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确低压高压及气旋反气旋实际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3降水的形成知识是学习本节的基础,虽然初中地理有学过,但考虑到学生遗忘情况,有必要再复习一下。

三、教学目标1、知识及技能⑴能从锋面天气图判读锋面类型,运用锋面天气图分析锋面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⑵能从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读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和锋,并对其天气状况作出推断。

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天气现象。

2、过程及方法学生在教师演示引导下,通过读图、比较、推理、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及态度,辩证地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教学重点1、理解冷锋暖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征。

2、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不同天气特征。

五、教学难点冷锋暖锋天气图的判读及分析六、教学过程(设计)本节需用2课时第一课时讲锋及天气,先分析近几天天气状况,引出天气系统概念,并指出前面所学的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长时期的气候特点,而短时间的天气变化是由天气系统的活动造成的。

接着讲述气团概念。

教师:

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垂直的界线,问:

冷暖气团相遇时,它们的交界面及地面垂直,这种情形存在吗?

(不能)教师再画一条横线,问:

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及地面平行,这种情形存在吗?

(不能)教师再画一条斜线,说明冷暖气团相遇,它们的交界面是倾斜的.问:

斜线哪一边为冷气团,哪一边为暖气团?

(学生回答)。

讲述锋面概念,在板图上继续分析锋面结构,明确锋面降水雨区位置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讲述锋面分类,学生读图2.19及2.20观察对比,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教师:

在锋面天气图上,你如何区分冷锋及暖锋?

学生回答(从冷气团运动方向、雨区位置、云系形状、图例符号等去判断)要让学生明确冷锋锋前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暖锋锋前为冷气团,锋后为暖气团。

教师:

冷锋降水及暖锋降水的雨区位置有些不同,你能指出来吗?

(学生回答)教师事先绘制三张投影片其中一张如下

另两张分别为冷锋天气图及暖锋天气图(略),两张投影片叠加并移动其中一张,分步演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