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730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 34页.docx

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套每课复习重点3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复习重点项目

1、 山中访友

作者:

李汉荣

1、词语

(1)清凉的山泉汩汩的溪流飞流的瀑布陡峭的悬崖

悠悠的白云淘气的云雀挺拔的身躯

(2)德高望重:

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波光明灭:

水波忽明忽暗的样子。

津津乐道:

很感兴趣地谈论。

幽径——隐蔽、僻静的小路。

(3)近义词

幽径——僻径唱和——应和  吟诵——吟咏  津津乐道——侃侃而谈陡峭——峻峭

(4)反义词

流淌——凝固   清凉——炎热    精致——粗糙

2、句子

(1)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理解:

这句中,“它们”指的是落花和落叶,“仪式”指的是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

时间虽短,却有深意。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作者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理解: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理解: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

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

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已”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4)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理解:

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方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5)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

理解:

这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方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6)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

你好,清凉的山泉!

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你好,汩汩的溪流!

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

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

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

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理解:

在这段话中,作者把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当作自己的朋友,跟他们热切地打招呼。

这些朋友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应和。

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与山中朋友们的深情厚谊。

3、课文:

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山雨作者:

赵丽宏

1、词语

(1)湿润的山风轻盈的云雾神奇地飘然而起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轻捷柔软的手指优雅的小曲幻想的色彩

水淋淋的嫩绿清新的绿色清脆的音响

(2)优雅:

优美雅致清脆:

清楚悦耳

2、句子

(1)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理解:

这句话描写了雨中山林最富魅力的色彩——“绿”。

句中“流动”一词写出了山林的“绿”在雨中所独有的特点:

这种“绿”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表现了山雨带给山林的色彩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

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理解:

这是描写雨至山林时的音响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雨在山中”“山在雨中”“山、雨同奏”的动态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山雨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理解:

这句话着笔于声音,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远而近、由轻及重的动态过程,与文章开头相对应,写出山雨来时的特点,即“来得突然”“悄悄地来”。

作者将雨声比作“无字的歌谣”,突出了雨来时一种逐渐清晰、飘飘渺渺的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独特情感,并给人以无限遐想。

3、课文: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

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表现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3、草虫的村落

1、词语

(1)村落静谧游历草茎游侠坚硬傲然寒暄熙熙攘攘意味深长欢跃

花色斑斓俏丽驻足痴望蜥蜴庞然大物攀谈投机亲戚野灌丛

全神贯注音韵僻静勤勉行色匆匆悠悠忽忽红鸠鸟

(2)静谧:

安宁而平静。

行色匆匆:

匆忙赶路的神态。

悠悠忽忽:

形容神态恍惚。

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寒暄: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花色斑斓:

色彩艳丽,灿烂夺目。

驻足痴望:

停下脚步痴痴地看着。

(3)近义词

阻挠——阻碍周密——周到要挟——威胁藐视——轻视真挚——真诚

端详——打量强悍——强壮心潮腾涌——心潮澎湃寝不安席——寝食不安

(4)反义词

藐视——重视阻挠——促进艰苦——舒适强悍——瘦弱

热烈——冷漠响亮——低沉复苏——沉睡自豪——自卑

2、句子

(1)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理解:

一个“又”和一个“躺”点出了作者与田野不寻常的关系;“静谧”不仅是环境的清幽,更是心境的宁静。

作者摆脱了尘世的纷扰和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

“灵泉”,形容泉水非同一般,具有灵性。

从这段话以及末尾的感叹号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小生灵的赞美之情。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

理解:

这句话说明作者对奇异游历的痴迷,以及心灵沉浸在奇异游历中的欢快和得意。

(4)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理解:

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作者把甲虫振动翅膀的声音比作(优美的音韵),并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

读了这段课文,我觉得这是一群(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富有灵性)的甲虫。

作者描写甲虫们演奏的环境,是为了烘托甲虫们对生活的热爱。

 

4、索溪峪的“野”

1、词语

(1)拔地而起望而生畏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

直插云天横拦绿水旁逸斜出窈窕淑女婷婷玉立返璞归真

(2)蜿蜒:

形容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随心所欲:

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

随:

依从。

欲:

想要、希望。

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

格:

格局。

婷婷玉立:

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年过花甲:

年龄已超过了六十岁。

望而生畏:

一见之下就产生了畏惧心理。

难以言状:

很难用语言来描述。

状:

形状,样子。

返璞归真:

去掉外在的装饰,回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2、句子

(1)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

野。

理解:

我们感受到了索溪峪“野性的美”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又统领全文。

(2)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理解:

呈现出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的画面,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3、课文

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

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

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5、詹天佑

1、词语

(1)要挟轻蔑  居庸关八达岭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勘测勉励经纬仪攀山越岭

开凿隧道竣工藐视

(2)要挟:

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和条件。

竣工:

完工      藐视:

轻视、小看

(3)近义词

阻挠——阻碍      要挟——威胁       周密——周到

竣工——完工      藐视——轻视       轰动——惊动

(4)反义词

周密——疏忽      藐视——重视

阻挠——促进      讥笑——赞扬

2、句子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理解:

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

话里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工程艰巨,更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

“我们的工作者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理解: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理解:

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3、课文

本文以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

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

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

4、背诵

第一和第四小节

第一节: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两种开凿方法:

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     中部凿井法

人字形线路的方法:

见第6节

 

6、怀念母亲    作者:

季羡林

1、词语

(1)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寝不安席终天之恨哥廷根孤寂   频来入梦   

朦胧   薄暗凄凉沮丧长眠思潮起伏可见一斑心潮腾涌    怅望灰天

(2)真挚:

(感情)真诚恳切。

寝不安席:

无法安然入睡。

终天之恨:

终身的遗憾。

薄暗:

昏暗     沮丧:

灰心失望。

思潮起伏: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心潮腾涌:

心情跳跃、涌动。

(3)近义词

心潮腾涌——心潮澎湃        寝不安席——寝食不安 孤寂——孤单

真挚——真诚       薄暗——昏暗      沮丧——懊丧强烈——猛烈  

(4)反义词

心潮腾涌——心如止水         寝不安席——高枕无忧

真挚——虚伪薄暗——明亮沮丧——振作   强烈——平静

2、句子

(1)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

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日子里,作者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1、儿时依偎在母亲身边幸福2、母亲为了这个贫穷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

(2)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

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母亲都是一样的!

一样的牵挂,一样的疼爱,一样的无私。

(3)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

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的意思是多次进入到梦中来。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是因为作者第一次离开祖国,来到异国他乡。

从中,我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的思念之情,随着离别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深。

(4)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我”想到故乡,想到老朋友,感到凄凉,这是因为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与故乡、亲人、朋友相隔遥远,心中不免忧伤、酸楚,这是因为回想在故乡时的情景,感到亲朋好友无处不在,心里自然又多了一丝欣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

3、课文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永久不变的爱意。

4、读熟:

第1和“1935年11月16日”的日记

5、《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我们以前学过他写的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7、彩色的翅膀

1、词语

(1)碧空如洗波涛起伏矮墩墩沉闷水落石出晕船拖蔓

撅嘴   土壤授粉雌花捏住端详啧啧称赞

(2)近义词

艰苦——艰难        抚养——抚育        端详——打量

(3)反义词

艰苦——舒适

2、句子

(1)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理解:

战士们通过这样的行动,表达自己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革命思想。

(2)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理解: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小昆虫已在海岛安居乐业,同时生动、含蓄地反映了海岛战士爱岛如家、安居乐业的爱国情感。

与课题相呼应。

(3)他笑嘻嘻地说:

“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理解:

句子表面上赞扬小昆虫,实际上是小高内心的表白:

自己热爱祖国海岛,决心用双手把海岛建设成美丽的家园。

句子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3、课文

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

8、中华少年

1、词语

(1)巍峨峻拔碧波环抱苍苍茫茫翱翔雏鹰七沟八梁百折不回莽莽昆仑

立地顶天锦绣山川刚劲端庄如歌如画牙牙学语萦绕耳畔蹒跚学步

敖包会英灵哈达强悍植根心田铭记功德纤夫噩梦焊接

璀璨的诗篇蜜罐温床芦笙唢呐比翼联翩竞相开放

(2)莽莽:

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

立地顶天: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蹒跚学步:

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强悍:

强壮勇猛。

(3)近义词

强悍——强壮翱翔——飞翔   复苏——苏醒   纯洁——纯真

自豪——骄傲响亮——洪亮   鲜嫩——鲜美   热烈——热情

(4)反义词

强悍——瘦弱   热烈——冷漠   复苏——沉睡   响亮——低沉

自豪——自卑

2、课文

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3、背诵全文

 

9、穷人   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1、词语

(1)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心惊肉跳保佑寡妇蜷缩黧黑撕破搁板填空抱怨

唉声叹气包裹魁梧湿淋淋倒霉   考虑

(2)自作自受:

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结果。

魁梧:

强壮高大忧虑:

忧愁担心

(3)近义词

抱怨——埋怨   蜷缩——蜷曲   魁梧——高大   宁静——安宁

倒霉——晦气   忧虑——忧愁   自作自受——自食其果

(4)反义词

抱怨——感谢   魁梧——瘦小   倒霉——幸运   忧虑——开心

蜷缩——舒展   宁静——喧闹

2、句子

(1)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

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理解:

这段话细致地描写了渔夫做出决定前后思考的过程,说明他与妻子桑那一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2)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理解:

看似矛盾,实际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

(3)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会说什么呢?

这是闹着玩的吗?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

……不,还没来!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理解:

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能感受到生活给桑娜带来的压力,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

省略号的连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不安的心理。

3、课文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赞颂了沙俄时代穷人富于同情、热心助人的美德。

4、《穷人》这篇小说的作者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他的代表作还有:

《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穷人》,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1、词语

(1)流连忘返身无分文溜之大吉羞愧不已瘦削忐忑不安

刻骨铭心酷刑十指连心泪流不止拭泪   瞥见尴尬

一瞬间怒目圆睁不由分说嗫嚅攥紧泰然

(2)刻骨铭心:

铭,把字刻在石头或金属器物上。

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攥:

握一如既往:

跟过去完全一样

尴尬: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不由分说:

不容争辩

(3)近义词

宽厚——忠厚   忐忑不安——心神不定阻止——阻挡   茫然——怅然

(4)反义词

宽厚——狡猾阻止——推动    茫然——明白

2、句子

(1)我回头去看楞在轮椅上的他和他手里的那本书,书页中分明多了几张毛票。

理解:

父亲知道,青年是看靠摆书摊养家糊口的,生活也不容易。

所以他不光忍痛打“我”,让“我”认识到:

做人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青年的关心。

(2)可是迟了!

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

那匹马呢?

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

理解:

这段话写出了事情的结果,我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通过两个感叹句,两个问句写出了“我”见到马草后的震惊与感激。

文章中的破折号起到注释说明的作用,强调了“我”卖给青年的马草全部都在。

3、课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

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自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11、唯一的听众

1、词语

(1)蹑手蹑脚洋溢庄重珍藏荒唐割舍

(2)蹑手蹑脚:

形容走路时脚步很轻。

蹑,放轻脚步。

割舍:

抛弃;舍去。

反义词:

留取、珍藏

(3)近义词

声望——名望   抱歉——内疚   和谐——融洽   打扰——打搅

慈祥——慈善   珍藏——收藏   平静——安静   羞愧——羞惭

(4)反义词

平静——激动     和谐——别扭       慈祥——凶狠

2、句子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

”(“我”为什么会忘记她是聋子?

答:

因为,在老人热情的鼓励下,“我”的琴技在不断地提高,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

她发自内心地为“我”的进步而高兴。

在“我”的眼里,老人也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我”和她是用音乐在互相交流。

所以“我”会忘记她是聋子。

(2)(为什么老人说“我的”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答:

并不是这样。

其实老人是在鼓励我,并且看到我的琴技在不断提高,而感到欣慰。

(3)“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为什么“我”觉得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答:

因为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读出了老人为“我”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读出了老人对“我”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觉得她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

3、课文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4、背诵第2、7、8自然段。

第2段: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我在一棵树下站好,庄重地架起小提琴,像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拉响了第一支曲子。

但我很快又沮丧起来,我觉得自己似乎又把锯子带到了树林里。

 

12、用心灵去倾听

1、词语

(1)着迷无所不知   问讯处   兴高采烈   水槽   苏珊从未谋面锤子

(2)近义词

着迷——入迷    奇妙——奇巧    兴高采烈——兴致勃勃

(3)反义词

奇妙——平常         兴高采烈——无精打采

2、课文

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13、只有一个地球

1、词语

(1)遨游宇宙晶莹的球体薄薄的纱衣和蔼可亲恩赐

慷慨枯竭

(2)近义词

滥用——乱用   威胁——威逼节制——节约指望——盼望

设想——想象   破碎——破裂目睹——目击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3)反义词

威胁——安慰    节制——浪费     破碎——融洽

和蔼可亲——声色俱厉

(4)恩赐:

因怜悯而施舍

2、句子

(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理解:

这样表达不仅使句子生动形象,同进又能引起人类的警觉,突出了保护地球的紧迫性。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理解:

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突出了地球的可爱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3、课文

(1)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呼吁人类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答:

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列数字: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举例子: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打比方: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14、大瀑布的葬礼

1词语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巴拉圭巴拉那河汹涌汛期震耳欲聋清晰可闻纷至沓来从天而降世外桃源陶醉不已流连忘返毫无节制滥砍滥伐枯槁酋长哀悼饱含深情的语调

(2)纷至沓来:

纷纷到来枯槁:

干枯、憔悴

奄奄一息:

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3)近义词

举行——举办    失望——绝望哀悼——悼念    爱护——保护

(4)反义词

失望——满意    爱护——损害

2、句子

A、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1)课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地球:

①地球的渺小;②地球的资源有限;③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

(2)课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留给你深刻印象的有哪些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