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5865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配套K12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分值:

160分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至今让他不堪回首。

B.近日,高速交警执勤时,查获了一辆非法运输鞭炮的校车,谁知面对交警的询问,司机却不以为然。

C.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D.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2.选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配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韩愈——唐——韩昌黎——韩文公——《昌黎先生集》——《师说》

B.荀子——战国——荀况——孙卿——《荀子》

C.苏轼——宋——香山居士——豪放词派——《念奴娇·赤壁怀古》

D.柳宗元——唐——柳河东——柳柳州——《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

3.

下列诗句涉及我国传统节日,诗句与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②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③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A.①中秋②除夕③端午④七夕

B.①中秋②七夕③清明④春节

C.①重阳②中秋③清明④除夕

D.①重阳②七夕③端午④元宵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项整治,使房地产领域违法违规、钱权交易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B.我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省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初见成效。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这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丰富与人格的提升,也包括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

D.对这家企业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整顿,以度过当前的危机,让消费者重建对产品的信任。

我想,这个过程是艰巨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

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到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

然而真正繁盛起来,却是在清代中期以后,这是由于近代中国城市的发展。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目的在于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在于为生活创造美好的形象。

①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渗入其中

②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

③雕镂更加细致,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④以剪子铰出为主,趣味质朴

⑤而且千家万户聚居在一起,相效成习,需求颇巨

⑥剪纸艺人为了省工,弃剪用刀,一刀多张

A.①⑤⑥③④②B.②⑥④⑤③①

C.④②①⑤⑥③D.⑥①③⑤②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

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

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

……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

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

“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

“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①跅(

tuò)弛:

放荡,不守规矩。

②肆:

店铺。

③脱:

偶尔。

④嘿(mò):

悄悄地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及属稿属: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

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

不久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

商人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

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8.把课内句子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思王逢原(其二)

王安石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1)首联写景有哪些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

试作简要概括。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木受绳则直, ▲  。

(荀子《劝学》)

(2)位卑则足羞, ▲ 。

(韩愈《师说》)

(3)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4) ▲  ,食野之苹。

(曹操《短歌行》)

(5)落木千山天远大, ▲  (黄庭坚《登快哉阁》)

(6)子曰:

“    ▲    ,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

(7)还顾望旧乡, ▲  。

(《涉江采芙蓉》)

(8) ▲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其一)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背水的日子

(1)怀念背水的日子。

(2)一路咕咚、咕咚

背回来的水多甜啊!

(3)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岩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4)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5)父亲总是去得最早。

背回一桶一桶的水倒进水缸,家里便有了一天的清凉。

(6)待井边慢慢地静了下来,寨子里升起了袅袅炊烟。

孩子们陆陆续续从家里出来,背着各色小花布书包,唱着歌上学去了,学堂里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

(7)这时,寨子里开始闹起来了。

放牛的将牛群赶到水井岩边,用木瓢将井里的水沿着井沿边的一个暗槽泼出去,井水从这水槽里流到岩边路下一个大水塘里,牛群便滋滋地喝着这甜甜的井水。

(8)磨豆腐不用这井水。

离寨子更远的一个山崖下有一股细细的泉水,得到那里去背水。

沿着细细的山路盘旋而去,那有一个小小的山洞,水就从洞里星星点点地浸出来。

把木桶接到下面,一会儿,桶就满了,背回去用来泡黄豆,磨出来的豆花特别甜、特别香。

(9)很多年都过去了,井水总也舀不完。

(10)记不清是从哪一年,我们那里开始修盘山公路,整天都能听到隆隆的土炮声,那是在炸山开路。

人们都盼望着那长长的、宽宽的路从自己门前经过,终于一条大路绕着我们这个山寨又蜿蜒着向更高的山寨盘去了。

通车典礼那天,各寨的人都跑去山顶上的那个寨子。

好闹热啊,大人们唱着歌,围着火堆、咂酒跳起欢快的锅庄。

那天放了好多部电影,大家坐在晒场上,看到大半夜。

天上的星星特别多,我们一大帮孩子,就在那寨子疯跑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早晨,站在山顶看下去,一条大路象一条银蛇,盘旋在山腰。

过年的时候,更闹热了。

队里买了一辆手扶式拖拉机,村里的舞狮队舞得更勤了,白天,在晒场上搭几张桌子,那狮子居然跳到桌上去翻滚。

然后,由拖拉机开路,笑头和尚牵着狮子在后面随着锣鼓队有节奏的舞摆,孙猴子一会儿跳到车上去抢了敲鼓人的帽子,一会儿跑到后面来抱起一个孩子,长长的队伍沿着盘山公路舞着、闹着、唱着、笑着。

(11)日子,好像就这么热热闹闹地过着,有甜甜的井水润着,有长长的盘山公路绕着

,唱不完的山歌,喝不够的咂酒。

(12)当水井岩上的百合越来越多,黄连叶越来越红的时候,大家突然发现,井里的水不够了。

有一天早晨,听父亲在对母亲说:

怪了,今天早晨谁比我去得早呢?

我去背水的时候,井里的水怎么少了呢?

(13)慢慢的,放牛的把牛赶到山梁深处那条小溪里去饮水了。

井边那个大水塘也慢慢的干了,长了一片野草起来,倒也茂盛。

早晨起来排队背水的人越来越多,轮到最后的,桶也装不满了,只得到那个小小的山洞去接水,可那里的水很少,再走一个来回,一个早上背回两桶水,太阳就出来了。

(14)父亲说,也许是修公路的时候,放石炮惊了水路,水浸往其它地方去了。

有一阵子,村里吃水很紧张,早晨,一家人合用一盆水洗脸,姑娘们也不敢三天两头都洗头了,小伙子脸上好象也没那么光彩了。

(15)后来,乡政府从山梁深处引出一股水,在村后修了一个大水塔,为每户村民安上了自来水,日子好像又滋润起来了。

(16)从水笼头里放出来的水总有一股铁味,没了井水的甘甜。

但是,不用起那么早去排队舀水、背水了。

水井边那林老树终日静悄悄的,只有不时跑过的拖拉机吵吵闹闹,井里慢慢地生出一些蝌蚪和小水虫。

(17)日子也变得静悄悄的了,往日那个大晒场冷清了,舞狮的好象也累了,过年的时候,只能听到一些零零星星的鞭炮声了。

(18)学堂里,依然常响起琅琅的读书声。

11.文章第①段十分简洁,这样

的开头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③段描写水井四周的秀美景色,第④段描写背水的生动画面。

这两段文字在描写上各有什么特色?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以“背水的日子”为题,第⑩段却以较长的篇幅写“闹热”的场景。

请对内容上的这种安排作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对背水的日子深深的眷念,

请探究文章的深刻意蕴。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欣赏中国戏曲之美

季国平

①俗话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唱戏与看戏当场互动的重要性于此可见。

在巴黎,法国观众不了解中国戏曲,看昆曲《白蛇传》时如同观赏歌剧般正襟危坐,“疯子”没有遇上“傻子”,剧场气氛有点冷清。

而在慕尼黑,我们建议德国观众观看中国戏曲时可以像观看足球比赛一样,随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结果是,台上的“疯子”遭遇了台下的“傻子”,那天剧场效果的火爆不亚于国内。

两场演出效果反差之大,主要就在于

如何认识戏曲之美和如何进行戏曲审美。

②如果对戏曲的审美特性不了解、不熟

悉,自然就不知道戏曲美在哪里,

好在何处。

显然,戏曲欣赏的要义正在于理解戏曲独特的表现方式,懂得戏曲的审美风范,知道看戏曲与看话剧、歌剧、音乐剧的差异所在。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吃的是麦当劳,看的是外国大片,离戏曲艺术已经太远了,误解便由此而来,不少人误以为戏曲落后于西方舞台艺术,甚至一些戏剧名家也抱有这样的偏见。

③事实上,中国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人的审美家园。

黑格尔说:

“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已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

”中华文化是戏曲审美风范的文化基因,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的失落、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是造成今天戏曲艺术边缘化的根本原因。

与我们的自我矮化和偏见形成反差的是外国同行

对戏曲的喜爱和推崇。

④戏剧家们在谈及他们的创作时,喜欢谈戏剧观念,谈艺术追求,等等,但忽略了戏曲不同于话剧、歌剧、音乐剧的独特性,忽略了戏曲独有的表现方式、审美风范和艺术魅力。

他们可能会说,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嘛,其实,很多人对这句话也只是一知半解,殊不知,戏曲的歌舞是已经戏曲化、程式化、剧种化了的歌舞,是符合戏曲美学原则、化为戏曲表现手段的歌舞,而不是一般歌舞的简单叠加和拼凑。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新创剧目,不仅泛用歌舞,手段和风格趋同,而且盲目融入或简单搬用其他舞台艺术(包括国外的),丢失了戏曲自己的面貌和风格,消解了戏曲以及剧种的个性。

我们要认真总结在以表演为中心的戏剧艺术中,戏曲演绎世界的独特的美学原则和赋予戏曲演出个性、艺术特色的内在规制。

我们重拾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重新发现、重新阐释、系统总结深厚博大的戏曲美学体系,对于引领当代戏剧家的戏曲创作,引领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发现和欣赏戏曲之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⑤人们常常讲世界三大戏剧体系,唯中国戏曲艺术流传千年,仍然活跃在当代舞台,善于传承也善于发展,既古老而又现代,这正是中国戏曲的伟大之处。

戏曲的美学体系是丰富的,同时又是发展的,戏曲在当下健康发展的艺术实践,是彰显戏曲审美风范的重要方面。

有了戏曲在当代积极健康的传承发展,我们还需要培养和引导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跨越戏曲审美的门槛,回归演员和观众的密切联系。

有了戏曲艺术的新发展和新知音,戏

曲的审美家园必定风光无限!

15.请简要概

述第一段的论述层次。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请结合文章,简要阐述第三段中“自我矮化”和“偏见”在文中的含义。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于如何让观众发现和欣赏中国戏曲之美,文章提出怎样的建议?

请简要概括。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以“我生活在_______之中”为题作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那么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那么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中,那么他就学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学习的革命》

要求:

(1)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个加点的词语或另外再选一个更适合你自身情况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2)要求写记叙文;

(3)不少于800字。

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DA.峥嵘岁月:

不平常的岁月。

褒义词B.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有轻视意)。

应改为“不以为意”,即不把“非法运输鞭炮”这件事放在心上,含有不重视、不在乎的意思。

C.不绝如缕:

形容声音细微悠长;形势危急。

D.赤子之心:

象婴儿一样天真纯洁的心灵。

2.C(应当为“东坡居士”,香山居士是指白居易。

3.D

4.C(A项少主语,可删“通过”或“使”;B项少“的方针”这个宾语中心语;D项“过程”与“艰巨”搭配不当)

5.C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6、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7A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

8、第

(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

(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

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3)(4)略

[参考译文]:

嘉庆元年,我游历富阳县,知县恽侯请我编写县志。

还没完稿,恽侯奉命调离,我离开了富阳。

富阳人高傅占,对我叙述的关于周维城的事特别详细。

因此为他的事迹做传,用来遗留给后来的修县志者作参考。

周丰,字维城,他的祖先是绍兴人,家有资才。

父亲叫周重章,火灾烧得他倾家荡产,流亡寄寓在富阳,精神郁闷无所寄托,越发消沉灰心,不再置办产业谋生。

于是极度贫困,不久死在富阳。

周丰还是小孩时,有一天很冷,父亲半夜从外面归来,就把父亲的脚放到怀中来睡觉。

十多岁,父亲已经死了,学习经商,早晨有位老人路过集市,和他谈话后,认为他品质非凡,

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

周丰侍奉母亲,坐卧行走,都要先了解她的要求,饮食必定亲自看她吃过,自己才吃,事务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母亲有时候不顺心,端坐着不说话,周丰显得非常害怕。

看母亲的脸色高兴了,才快乐起来,又过了好久放心后才退下,后来遇到他的子孙,说周丰每次就寝前,必定呼唤他的母亲;将要睡醒时,也是如此。

他自己一点也没意识到。

周丰四十二岁那年,经过吴山,有个看相的人观察了他很久,拉着他的手说:

“你的这只手纹理如丹砂,大概隐藏有很深的德行,命中当有子,家道富贵康宁,从现在就要开始了。

”周丰做生意致富,生有子二人,孙六人,年纪八十四岁时死去,像相面的人说得一样。

周丰在乡里表现出很好的德行,有长者的风范。

曾经跟一起做生意的人回家,周丰已经资助了那个人,不久有人检查他的行装,发现有周丰商铺中的物品。

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丰,周丰急让他象以前那样藏好,告诫不要说出来,象以前那样对待那个人。

高傅占说:

“富阳人多称赞周丰能施财给别人。

然而周丰曾经说:

‘我愧对吴翁、焦翁。

’”吴翁是徽州人,在富阳经商。

每到年终时,夜里怀揣金子走到里巷,见到贫家,默不作声地把金子放到门里,不让贫家知道。

焦翁是江宁人,挟带三百金至到富阳做生意。

当时江水暴发,焦翁呼喊渔夫,救1个人给1金。

几天后,找到几个人,留在酒肆中,让他们饮食,等结束后送给钱财打发他们。

这二人,现在问富阳人,却不知道了。

周丰又曾经说:

“我有生以来,对人家了解我很是感激。

唉,市巷中也是不缺乏有德之士呀!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

(1)点明时令,营造凄清氛围,奠定全诗伤感的基调。

(2)庐山倾倒当书案,湓水入杯作美酒,运用夸张手法,想象奇特,表现友人豪迈的胸襟。

(3)对友人德才不为世人所知的遗憾;对友人豪放气质的赞赏;对两人往昔交游的怀念;对与友人阴阳两隔的悲伤。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11.①开

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4分。

每层意思1分)

12.第③段:

①采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②从视觉、嗅觉多角度描写;③反映了不同季节景物色彩的丰富多变。

(3分。

每层意思1分)

第④段:

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2分)②把背水的情景描写得惟妙惟肖。

(1分)

13.①“闹热”场景的描写与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②通过描写“闹热”场景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生活改善后的喜悦;③与下文出现缺水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④使文章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

(4分。

每层意思1分)

14.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美好的环境;②改善生活的同时也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③人对自然哪怕是不经意的伤害也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④生活应该安稳、宁静、和谐、甜美;⑤对未来的日子应充满希望。

(6分。

每层意思2分,答对任意3层即得满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15.首先引用俗语,说明唱戏与看戏当场互动的重要性;(2分)接着分别列举巴黎观众和慕尼黑观众观看中国戏曲的不同表现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2分)最后强调两场演出效果反差之大,主要在于如何认识戏曲之美和如何进行戏

曲审美,引出全文的中心话题。

(2分)。

16.“自我矮化”:

是指对中华文化缺乏应有的自觉与自信,盲目崇拜西方文化;(4分)“偏见”:

是指不少人包括一些戏剧名家认为中国戏曲落后于西方舞台艺术,不理解和懂得戏曲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风范。

(2分)(意思对即可)

17.

(1)重拾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发现和把握戏曲独有的艺术之美(或:

重新发现、阐释,系统总结深厚博大的戏曲美学体系。

(2)积极推动戏剧的传承及健康发展的艺术实践。

(3)培养和引导观众特别是青少

年观众学会戏曲审美。

(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