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5429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docx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

寄生虫学及检验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种生物从中获利、生存,这种生物

叫寄生虫

2.有些寄生虫不能离开宿主独立生活,这种寄生虫叫永久性寄

生虫

3.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终宿主。

4.寄生虫对人体造成的三大危害是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

性与免疫损伤

5.寄生虫对宿主的机械性损伤有压迫组织,堵塞腔道,破坏细

6.医学寄生虫的侵入途径主要有经口,直接经皮肤,经媒介昆

虫叮咬,经接触,经胎盘

7.寄生虫的生活史可分直接型和间接型两种类型,主要根据是

否需要中间宿主划分。

8.寄生虫类型中,按寄生虫在人体的寄生部位分为消化道寄生

虫,肝脏与胆管寄生虫,脉管系统寄生虫,神经系统寄生虫,皮肤与

组织寄生虫,呼吸系统寄生虫,眼部寄生虫,泌尿生殖系统寄生虫。

9.

寄生虫病的传染源包括患者,带虫者,感染动物。

10.

生活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的线虫有蛔虫,钩虫,虫,和鞭虫

似蚓蛔线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

12.受精蛔虫卵的特点是棕黄色,宽椭圆形,表面有凹凸不平

的蛋口质膜,卵壳厚,内含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卵细胞与卵壳之间有半月形间隙。

13.蠕形住肠线虫成虫前端角皮膨大形成特征性的头翼,咽管末

端膨大呈球形,称为咽管球

14.蠕形住肠线虫成虫通常在宿主入睡后2小时在肛周产卵,所

以!

1^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肛门擦拭法,检查时间应在清晨起床解便前

15.毛首鞭形线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盲肠。

16•鞭虫病是由于人们摄入含有感染期虫卵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

的。

17.钩虫的感染阶段为丝状呦,感染方式主要为经皮肤感染。

18•钩虫幼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引起钩幼性皮炎和钩幼性肺炎。

19•钩虫成虫寄生在人体可引起慢性失血和消化道症状。

20•钩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上段,以钩齿或板齿附着在

肠粘膜上。

21.人体感染旋毛虫病主要是由于食人含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他

动物肉而引起的。

22-旋毛形线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幼虫寄生在人

体的横纹肌。

旋毛形线虫幼虫囊包即可确诊。

24.丝虫成虫产微丝呦,口天滞留在肺部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

现在外周血液中,这种现象称夜间周期性。

25-马来布鲁线虫微丝拗的特点为.头间隙较长,体核形状大小

不等,排列紧密,常互相重崑,不易分清,两个尾核。

26.在我国流行的丝虫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27.马来布鲁线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上下肢浅表淋巴系统,

班氏吴策线虫成虫除寄生在人体的浅部淋巴系统外,多寄生在深部淋巴系统。

28.晚期丝虫病的主要症状为橡皮肿.鞘膜积液.和乳糜尿。

29.丝虫病的防治原则为普查普治、防蚊灭蚊和监测管理。

30.华枝睾吸虫的感染是由于人食人淡水鱼、虾中的囊蝴。

3b华枝睾吸虫囊呦寄生于淡水鱼最多的部位是肌肉。

32.布氏姜片吸虫成虫以口吸盘和腹吸盘附着于人的小肠粘膜。

33.布氏姜片吸虫的感染阶段为囊坳,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4•布氏姜片吸虫卵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蠕虫卵。

35-布氏姜片吸虫的诊断阶段为虫卵和成虫。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寄生于人的肺脏,虫卵随痰和粪便排出体

外。

37.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阶段为成虫和童虫。

38.

卫氏并殖吸虫卵的内容物为一个卵细胞和十余个卵黄细胞,虫卵后端卵壳增厚

39.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咳出的痰呈铁锈色。

40.R木血吸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

而虫卵随脓血便排出体外。

41.R本血吸虫卵内含毛蝴,在20-300C的清水中约经2-32小

时从虫卵中孵岀。

42-R本血吸虫的致病阶段有成虫、童虫、尾蝴.虫卵;。

其中

对人危害最大的是虫卵。

43-日本血吸虫虫卵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引起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虫

卵肉芽肿。

44-R木血吸虫病所特有的免疫学诊断方法为环卵沉淀试验-和

皮内试验

45-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可分为水网型.山丘型.湖沼型。

46,R本血吸虫的防治原则是治疗病人.病畜,加强水源和粪便

管理、灭钉螺,加强个人防护。

47-能引起人肺部损害的吸虫有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日木血吸虫

48-绦虫成虫的节片可分为头节、颈节、幼节、成节、孕节

49-链状带绦虫头节呈圆球形,其上有吸盘和小钩

50-肥胖带绦虫成虫长约4-8nb头节上有4个吸盘,孕节的子

宫侧枝数为15—30枝。

5b肥胖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

人因食入牛囊尾呦而患牛

带绦虫病。

52-皮下型囊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皮下包块活组织检查。

53.牛带绦虫病的诊断因其孕节可蠕动逸岀肛门,故用肛门拭子

法或透明胶纸法查虫卵的检出率高。

54-寄生在人体内的棘球拗破裂后,其中的原头蝴、生发囊及子

囊进入腹腔,可发育为新的棘球蝴。

55-检查患者粪便中的虫卵,是确诊微小膜壳绦虫感染的依据。

57.

58.

56.曼氏迭宫绦虫的成虫头节呈指状,背腹面各有一纵行的吸槽。

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是蝌蚪。

在曼氏迭宫绦虫的生活史中,猫、犬等食肉动物是终宿主,

蛇、

鸟、

猪等脊椎动物可作转续宿主。

59.

人体感染裂头拗可引起裂头呦病,如有曼氏迭宫绦虫成虫寄

生,

可引起曼氏迭宫绦虫病

60-寄生在人体肠腔内的阿米巴原虫。

主要有溶组织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和微小内蜒阿米巴。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细胞质分为内质和外质。

碘液染色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未成熟包囊,可观察到1-2个

细胞核.

呈棒状的拟染色体和棕红色的糖原泡。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成熟包囊有4个细胞核,拟染色体和糖原

64.

泡消失。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传染源是从粪便排出包囊的感染者,包拾带囊者和慢性病人。

细胞转变为组织内滋养体。

66-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诊断包括粪便检查和病灶检查,后者

只能查到滋养体时期。

67•铁苏木素染色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可观察到核仁位于核中

央.核膜内缘有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核周染粒。

68•铁苏木素染色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核拟染色体一构造同

滋养体,一-呈棒状,一一被溶解而呈空泡状。

69-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自粪便中排岀具有间歇性的特点,所以

需要多次检查,才能提高检出率

70-溶组织内阿米巴呈世界性分布,它的流行与环境的卫生状况

关系其大。

80•蓝氏贾第鞭毛虫的未成熟包囊有2个核,成熟包囊有4个核。

81-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在胆道系统,可能引起吸收不良综合症

或周期性稀便。

82.

由于贾第虫病在旅游者中多见,故又称旅游者腹泻。

84.

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检查贾第虫病病人稀便内的滋养体。

贾第虫病的传染源是粪便内排有包囊的带虫者和慢性患者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率的高低与环境卫生关系其大。

阴道毛滴虫寄生人体内,可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及前

列腺炎。

制阴道毛滴虫的生长繁殖;妊娠、月经后阴道内PH值接近中性,促进虫体的生长。

89.阴道毛滴虫的传染源是女性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带虫者或

男性的感染者。

90.人毛滴虫生活史只有滋养体时期。

91.人毛滴虫的感染阶段为滋养体,主要经直接接触感染人体。

93-由子抱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所需时间称潜伏期。

94.检查恶性疟原虫患者血涂片,主要可查到小滋养体(环状体)

和配子体两个阶段。

95-在我国流行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R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

96.

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寄生在人体的肝细胞内。

97.

凶险型疟疾多见于恶性疟原虫感染,脑型疟原虫患者偶见。

98,

典型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

99.

恶性疟原虫完成一个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周期所需的时间为

36—48小时。

100.外界平均气温在10-C以下,按蚊开始越冬,停止疟疾传

播称疟疾休止期。

101.疟疾的防治原则是治疗,灭蚊和防护。

102.由于疟原虫抗原变异、抗疟治疗不彻底以及人体特异性免

为再燃。

103.寄生在红细胞内的恶性疟原虫包括环状体,滋养体,裂殖

体和配子体阶段。

104.医学节肢动物主要包括甲壳纲.唇足纲、蛛形纲、昆虫纲

和倍足纲五个纲。

105.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危害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106.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

107.作为病原体寄生于人体的医学节肢动物主要有疥嫡.蝇蛆

108.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的直接危害包扌舌骚扰吸血、致敏作用、

毒害作用和寄生。

109.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疾病的方式有机械性传播和生物性传播。

110.医学节肢动物生物性传播的方式分为发育式、繁殖式、发

育繁殖式和经卵传递式。

1.生活史中至少有部分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叫

A.专性寄生虫

B.兼性寄生虫

C.

永久性寄生虫

D.

暂时性寄生虫

2.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寄生的宿主叫

A.

终宿主

B.

保虫宿主

C.

中间宿主

D.

延续宿主

E.

以上都不是

3.

寄生虫哪些抗原成分可诱导变态反应?

A•仅有线虫的蜕皮液

B.仅有绦虫的囊液

C.仅有代谢产物

D.

仅有表膜和虫体内抗原

E.

以上都是

4.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主要自然因素

A.

温度和湿度

B.

仅与湿度有关

C.与湿度无关

D.与雨量无关

E.仅与雨量有关

5.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A.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预防感染,保护健康人群

B.仅用预防接种

C.只抓住改善不良饮食习惯这一环

D.宣传注意个人卫生就可控制寄生虫病的流行

E.所有寄生虫感染者的粪便均需无害化

动物体内,这些动物可成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播的来源,故称这些动物

为:

A.终宿主B.保虫宿主C.中间宿主D.转续宿主E.传

播媒介

7.人体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

A•感染保虫宿主的阶段

B•感染动物中间宿主的阶段

C•感染动物延续宿主的阶段

D.感染压学节肢动物的阶段

E.感染人体的阶段

8.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线虫.吸虫.绦虫

B.线虫.原虫、绦虫

C.原虫、蠕虫、医学节肢动物

D.

原虫.线虫、医学节肢动物

E.

蠕虫、吸虫、医学节肢动物

9.

似蚓地线虫的感染阶段为

A.

地虫受精卵

B.

未受精地虫卵

C.

感染期地虫卵

D.

丝状拗

E.

地虫受精卵、未受精卵

10.似蚓蛔线虫的感染方式为

A•经口

B.经皮肤

C.输血感染

D.直接接触

E.媒介昆虫叮咬

1L似蚓蛔线虫幼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

A.肺部损伤

B•消化道症状

C.肝炎

D.血管炎

E.合并症

12•哪种寄生虫的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

A.

似蚓地线虫

B.

钩虫

C.

蠕形住肠线虫

D.

毛首鞭线形虫

E.

以上都是

13,除下列哪项外,均为似蚓蛔线虫的并发症?

A.胆道蛔虫病B.肠梗阻C.阑尾炎

D.肠穿孔

E.消化功能紊乱

14.蛔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

A.

直接涂片法

B.肛门拭子法C.尼龙袋集卵法D.自然沉淀法

E.

饱和盐水漂浮法

15-下面哪项不是蛔虫病的防治原则?

B.消灭苍蝇.辑螂

C.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D.手.足涂抹防护剂,防止地虫幼虫感染

E.加强粪便管理,实现粪便无害化

16.幼虫期能引起肺部损害的寄生虫为

A.毛首鞭形线虫

B.蠕形住肠线虫

C.似蚓地线虫

D.丝虫

E.猪巨吻棘头虫

17.蠕形住肠线虫的感染阶段为

A•感染期卵B.哓虫幼虫C.杆状拗D.丝状拗E.微丝拗

18.关于蠕形住肠线虫卵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无色透明

B.

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

C.

卵自虫体排出时,卵内胚胎己发育至蝌蚪期

D.

感染期卵内含一条盘曲的幼虫

E.

卵壳外有凹凸不平的蛋口膜

19.人体感染蠕形住肠线虫的主要症状为

A.贫血B.肠梗阻C.消化功能紊乱D.阴道炎、子宫内膜

炎E.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

20-下而哪项不是境虫病的防治原则?

食卫生D.加强粪便管理E•防止再感染

21-下列哪种寄生虫可自体感染?

A.似蚓蛔线虫B.钩虫C.旋毛形线虫D.蠕形住肠

线虫E.毛首鞭形线虫

22.虫卵两端有透明栓的寄生虫为A.似蚓蛔线虫B.蠕形

住肠线虫C.毛首鞭形线虫D.钩虫E.猪巨吻棘头虫

23-毛首鞭形线虫的诊断阶段为

A.虫卵

B.杆状呦

C.丝状勉

D.鞭虫幼虫

E.以上都不是

24-毛首鞭形线虫的主要致病机制为

A.夺取营养

B.幼虫移行时对组织造成的损害作用

C.虫体代谢产物所致变态反应

D.成虫的特殊产卵习性

E.成虫利用前端插入肠粘膜及粘膜下层,以组织液和血液为食,

导致局部粘膜炎症

25.鞭虫病最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为

A•直接涂片法B.免疫诊断法C.肠粘膜活检

D.透明胶纸

法E.以上都不是

26-鞭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27-确诊钩虫病最常用.阳性率高的方法是

A.饱和盐水漂浮法

B.

直接涂片法

C.

自然沉淀法

D.

肛门拭子法

E.

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28•钩虫卵的特点为

A.

无色透明

B.

椭圆形

C.

排出不久的卵内含4〜8个卵细胞

D.

卵壳与卵细胞间有明显的间隙

E.

以上都是

29-生活史中幼虫需经肺部移行的寄生虫为

A.蠕形住肠线虫

B.猪巨吻棘头虫C.钩虫D.丝虫

E.毛首鞭形线虫

30.幼虫阶段能引起皮肤损害的线虫有

A.似蚓W线虫B.毛首鞭形线虫C.旋毛形线虫D.钩

虫E.丝虫

31.口囊内有一对半月形板齿的寄生虫为

A.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B.美洲板口线虫

C.似蚓地线虫

D.蠕形住肠线虫

E.毛首鞭形线虫

32.钩虫吸血时,咬附部位伤口不易凝血,是由于

A.

口囊内钩齿的作用

B.

口囊内板齿的作用

C.

分泌抗凝素

D.

成虫机械刺激作用

E.

成虫代谢产物所致过敏反应

33.能引起人体贫血的寄生虫有

A•丝虫B•钩虫C•旋毛形线虫D•卫氏并殖吸虫E.蠕

形住肠线虫

34-钩虫病的防治原则为

A.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B.

管理好粪便,粪便无害化

C.

加强个人防护,减少感染机会

D.

治疗患者的同时补充铁剂.维生素

E.

以上都是

35-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的感染方式为

A•经口B.经皮肤C.输血感染D.媒介昆虫叮咬

E.主要经皮肤,有时可经口感染

36.关于旋毛形线虫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在同一宿主体内即可完成生活史全过程

c.成虫寄生在宿主小肠内

D.幼虫寄生在宿主肌肉内形成囊包

E•感染阶段为含幼虫的囊包

37•哪种寄生虫的幼虫具有夜现周期性?

A.蠕形住肠线虫B.丝虫C.钩虫D.旋毛形线虫

E.

似蚓蛔线虫

38.急性丝虫病的临床表现为

A.

急性淋巴管炎

B.

急性淋巴结炎

C.

丹毒样皮炎

D.

附睾炎.精索炎

E.

以上都是

39.丝虫的感染阶段为

A•丝状呦

B.微丝拗

C•杆状拗

D.囊

E•囊尾蝴

40.丝虫的感染方式为

A.经口B.输血C.经皮肤D.媒介昆虫叮咬

E.直接接

 

41.可引起精索炎、附睾炎和睾丸炎的寄生虫是

E.

A.班氏吴策线虫B.马来布鲁线虫C.钩虫D.

旋毛形线虫

猪巨吻棘头虫

42-诊断班氏丝虫病,何时采血检出率最高?

A.

晚10点至次晨2点

B.

晚8点至次晨4点

C.

晚6点至晚10点

D.

清晨空腹采血

E.

口天任何时候均可以采血

43-下列哪项不是丝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A.厚血膜法B.新鲜血滴检查法C.海群生口天诱出法D.骨

髓穿刺E.微丝勉浓集法

44-可引起丹毒样皮炎的寄生虫为

A.旋毛形线虫B.日木血吸虫C.钩虫D.丝虫E.卫氏肺

吸虫

45-查血可诊断丝虫的哪个阶段?

A.微丝呦B.成虫C•丝状勉D.腊肠期拗E•微丝拗、

成虫

45.实验诊断中哪期对鉴别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虫种具

有重要意义?

A.微丝蝴B.丝状呦C.杆状蝴D.腊肠期勉E.虫卵

46-人既可作为中间宿主,又可作为终宿主的线虫有

A.旋毛形线虫B.似蚓蛔线虫C.钩虫

D.蠕形

住肠线虫

E.毛首鞭形线虫

47-以下哪项不属于吸虫的形态结构特征?

两侧对称

D.无消化道

E.无体腔

48-人体寄生虫中最小的蠕虫卵是

A.华枝睾吸虫卵

B.卫氏并殖吸虫卵

C.R木血

吸虫卵

D.布氏姜片吸虫卵

E.斯氏狸殖吸虫卵

49-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

A.肝脏B.肠系膜静脉C.腹腔D.肝胆管E•肺脏

50.华枝睾吸虫的诊断阶段是

A.虫卵B.毛蝴C.胞蝴D.雷蝴E.尾拗

51.华枝睾吸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为

A.经口感染B.经皮肤感染C.经媒介昆虫叮咬D.经输血

E、

先天性感染

52-以下哪项不是华枝睾吸虫的传染源?

A•患者B.带虫者C•淡水鱼D.猫E.犬

53.除查粪便外,华枝睾吸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还有

D.

A.呕吐物查成虫

B.肛门拭子法C.间接血凝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十二指肠引流法

54-以下何种方法只能用于华枝睾吸虫的辅助诊断而不能确诊?

D.

A.加藤法

B.粪便水洗沉淀法

C•间接血凝法

乙瞇蚁醛法

E.十二指肠引流法

55.布氏姜片吸虫的保虫宿主主要是

E.羊

含有布氏姜片吸虫囊蝴的水生植物称为

A.

植物媒介B.第一中间宿主C.第二中间宿主D.保虫宿

E.

转续宿主

确诊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依据是

C.

E.

A.腹痛、腹泻

消瘦、浮肿、全身无力

粪便检查发现虫卵

B.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D.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

58.卫氏并殖吸虫的主要形态特征为

A•呈葵花籽状B•睾丸与子宫并列C•卵巢与卵黄腺并列D•口、

腹吸盘并列E.二睾丸并列、卵巢与子宫并列

59.卫氏并殖吸虫的感染阶段为

A.虫卵B.囊拗C.尾拗D.囊尾慚E.毛蝴

60.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

A.溪蟹、蝌姑B.淡水鱼.虾C.淡水螺类D•海鱼E.水生

植物

6L人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方式为

A.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B.生食或半生食溪蟹C.生食或半生

食淡水螺D.生食或半生食牛肉E.生食水生植物

62-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传染源是

A.病人

B.带虫者

C.虎、狼D.猫、犬E•以

上均是

63-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病原学诊断为

A人痰液查成虫B.粪便查成虫C.痰液和粪便查虫卵

D.尿液查虫卵

E.十二指肠液查虫卵

64.关于R本血吸虫形态和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虫体背腹扁平B.雌雄异体

C.有完整的消化道

D.有两个分枝的睾丸

E.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腹吸盘位于

虫体的中部

65-尾蝴尾部分叉的吸虫为

A人华枝睾吸虫B.布氏姜片吸虫C.卫氏并殖吸虫D.斯

氏狸殖吸虫E.R本血吸虫

66.没有卵盖的吸虫卵为

A.H本血吸虫卵B•华枝睾吸虫卵C,卫氏并殖吸虫卵D•布

氏姜片吸虫卵E•斯氏狸殖吸虫卵

67-以尾蝴为感染阶段的吸虫是

A.华枝睾吸虫

B.布氏姜片虫C-卫氏开殖吸虫

D.斯氏狸殖吸虫E.R木血吸虫

68.R木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

A.急性血吸虫病患者

B•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C.牛、

鼠、羊等哺乳动物D.鸡、鸭等禽类E.以上均不是

69.R木血吸虫在人体中移行,需经过以下哪个部位发育为成虫?

A.胃B.小肠C.结肠D•肺脏

E.横膈

E.直肠.乙状结肠

7bR木血吸虫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由于虫卵

A.机械性阻塞血管

B.作为异物,刺激周围组织发生炎症

C.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导致虫卵肉芽肿

D•沉积在组织.器官中压迫周围组织

E.虫卵死亡后造成周围组织的变态反应

72-日本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于人体的

A•肝脏B.小肠肠壁C.膀胱组织D.结肠肠壁E.肝脏和结肠肠壁

73.人感染R本血吸虫是由于皮肤接触

A.急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

B.慢性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

C.晚期血吸虫病病人的粪便

D.水中的日木血吸虫尾拗

E.水中的R木血吸虫毛蝴

74.

日本血吸虫感染人体到粪便中能查到月卵的时间一般为

A.

10天B.20天C.30天D.两个月E.半

日本血吸虫引起人肝硬化为

D.门脉性肝硬化E.坏死性肝硬化

76.日本血吸虫的传染源主要为

A.急性血吸虫病病人

B.病牛

C.含尾蝴的水体

D.钉螺

E.病人和病牛

77.毛蝴孵化法可用于确诊

A.华枝睾吸虫病

B.卫氏并殖吸虫病

C.斯氏狸

殖吸虫病

D.R木血吸虫病

E.

布氏姜片吸虫病

78.肠粘膜活组织检查可用于确诊

A.布氏姜片吸虫病

B.日本血吸虫病

C.斯氏狸

殖吸虫病

D.华枝睾吸虫病E.卫氏并殖吸虫病

79.关于绦虫形态的描述,错误的是

A.虫体背腹扁平B.虫体分节C.雌雄异体D.无消化道E.头

节上有吸盘或吸槽等固着器官

80.通过夺取营养造成人体损害的寄生虫主要是

A.链状带绦虫囊尾蝴B.肥胖带绦虫C•华枝睾吸虫D.斯

氏狸殖吸虫童虫E.卫氏并殖吸虫

81.链状带绦虫的感染阶段为

A.虫卵B.囊尾呦C.似囊尾蝴

D.虫卵与囊尾

蝴E.虫卵与似囊尾蝴

82-链状带绦虫对人危害最大的阶段

A.成虫B.虫卵C.囊尾呦D.似囊尾拗

E.六钩蝴

83-人既可作为中间宿主,又可作为终宿主的寄生虫是

吸虫E.日本血吸虫

84-食人生猪肉可能患

A.囊虫病B.猪带绦虫病

C.华枝睾吸虫病D.布

氏姜片吸虫病E.日本血吸虫病

85-关于链状带绦虫成虫的描述,

正确的是

A.虫体乳口色,长4-8mB.

虫体由1000—2000节组成

C.头节呈方形,有吸盘、顶突D.成节卵巢分左、右二叶E.孕

节的子宫侧枝数为7-13支

86-引起皮下包块的寄生虫是

A.华枝睾吸虫B.链状带绦虫C.肥胖带绦虫囊尾呦D.链状

带绦虫囊尾拗E.肥胖带绦虫

87-引起人脑部病变的寄生虫为

A.链状带绦虫B.肥胖带绦虫C.链状带绦虫囊尾蝴D.肥

胖带绦虫囊尾蝴E.布氏姜片吸虫

88-引起人眼部病变的寄生虫为

A.华枝睾吸虫

B.链状带绦虫

C.布氏姜片吸虫

D.

肥胖带绦虫

E.链状带绦虫囊尾拗

89•确诊猪带绦虫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

A.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B.饱和盐水漂浮法查虫卵

C.

E.

以上均不是

90-预防链状带绦虫感染的关键是

方法D.治疗病人E.改进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9b关于链状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种绦虫的虫卵相似B.成虫均可寄生于人的小肠C•囊

尾拗均可寄生于人体D.成虫的头节均有吸盘E.均属圆叶目

绦虫

92-曼氏迭宫绦虫的感染阶段是

A.裂头蝴、囊尾拗B.裂头拗.似囊尾蝴C.裂头拗、原

尾蝴

D.棘球拗.原尾蝴E.裂头呦、六钩拗

93-除哪种绦虫外,均可通过孕节或虫卵检查诊断?

A.细粒棘球绦虫

B.牛带绦虫

C.微小膜壳绦虫

D.猪带绦虫

E.曼氏迭宫绦虫

94-对人致病力较强的两种阿米巴原虫是

A.微小内阿米巴和溶组织内阿米巴

B.微小内蜒阿米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