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423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 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本小学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我学习,我快乐

单元简介:

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内容而设置的。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实际生活中,中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主题一  时光老人对我说

 

教学目标:

1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

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看图:

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说看出了什么。

教师启发谈话:

画面上那个低着头的小朋友,遇到什么事情,你想知道吗?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

(板书)

(引导学生看图感知,形成初步的感受,创设了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学习氛围中来。

 2、游戏:

请小朋友们来做一个游戏,睁开眼睛往前看,不眨眼,比一比谁坚持的时间长,(一分钟后)让同学谈感受。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

(学生自由交谈)我们今天学了课文《一分钟》以后,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

板书课题。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形式,增强了趣味性,学生对“一分钟”有了一定的体会后,必然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 

3、讨论:

(1)讲故事,问:

 元元迟到的20分钟在哪里?

(2)你觉得一分钟重要吗?

我们应该怎么做?

 

4、拓展:

(1)以“我帮元元改毛病”主题,引导学生想一想今后元元应该怎么做?

(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情感迁移,训练表达,也是正确的行为引导。

(2)为什么有些同学总是做作业做得很晚,时间不够用,有些同学却是很快地完成了作业呢?

(讲方法)a.想想自己每天必须做什么事?

b.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后做?

把它们排列起来。

c.要注意给自己留休息的时间,不然就白做计划了。

根据教师的方法制作自己的学习时间表。

5、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

     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鲁迅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达尔文

你热爱生命吗?

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富兰克林

 

 

 反思:

学生明白了怎么样珍惜时间,并合理的利用安排好时间。

但制定“我的时间表”是学生填的不合适。

没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生活规律填写。

 

 

活动主题二  我有一把金钥匙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

3、学会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锦囊妙计

教学目标:

1.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懂得在学习中讲究方法,轻松愉快地学习。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讲学习方法的文章故事。

2.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学习方法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的困难在哪里

(一)为老师解忧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要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烦恼,我的一个小侄子写作文总是写不好,只能写两三句话,他求我帮忙。

你们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总结过渡:

同学们真聪明。

看来学习还是有方法的呀。

那么,你们在学习中有困难吗,你们是怎样对待困难的呢?

(二)说说我的烦恼

1.请同学们把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写在小纸条上,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

教师

将学生写好的字条收集起来,同学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2.学生动手写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不管是哪一学科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都可以写,如:

语言、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都可以。

二、金点子大王擂台赛

1.教师:

同学们的困难都在老师的手里,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金点子大王擂台赛”。

规则是这样的,老师把同学们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提出来,如果你有解决它的好方法就请站起来回答并成为擂主,如果别的同学有更好的方法,那么他就是新的擂主。

每一道题选一个擂主,授予他“金点子大王”。

(奖品可由教师根据实际条件决定,一颗星星、一朵红花都可以)

2.打擂开始。

老师依次念出同学们归纳出的学习困难,请同学解决。

如:

我不会做应用题怎么办?

我英语发音不准怎么办?

我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我画画不像怎么办?

3.教师鼓励大家积极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4.总结过渡:

刚才的活动圆满结束了,让我们对这些获得“金点子大王”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

原来困难并不可怕,我们都有办法克服它。

三、金点子经验交流会

1.教师导语:

刚才我们解决了一些同学遇到的学习困难,效果特别好。

有些同学说,我还有好多经验、方法没有说出来呢,他们很愿意把这些好的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现在我们就来开一个金点子经验交流会。

2.小组交流。

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

(如:

读书时,我会用彩色笔画出最重要的地方,这样会记得很牢)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汇报本组刚才交流总结出的好的经验和方法,全班同学一起学习这些好方法。

4.教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经验交流会,我们又学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

我想,有了这些好的经验和方法,同学们的学习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

 

 反思:

通过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介绍,感觉学生对学习有了一定的情趣,不再那么害怕学习了,找到了方法,金点子。

不太愿意学习的同学也很受启发,下决心好好学习,增长知识。

课堂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记忆快车)

教学目标:

1.了解记忆力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2.理解多感官记忆法、分组记忆法、理解+联想记忆法等好的记忆方法。

3.明白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是战胜遗忘的有效办法。

教学准备:

收集科学家等名人和周围人记忆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想有好的成绩、学过的知识都能记得,也就是想拥有一个好记性。

可是怎样才能有好的记忆力呢。

今天让我们乘坐记忆快车,进行一次记忆之旅。

二、记忆之旅

(一)第一站:

游戏宫

教师用课件演示歌谣,学生跟随音乐念:

轰隆隆,轰隆隆,记忆快车开起来,眼耳口手齐用上,记得快来记得牢。

1.请出三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在20秒内记忆三组难度相同的词语。

第一个学生用眼看;第二个学生边看边读;第三个学生边看边读边抄。

时间到了后,用10秒钟时间复述,看谁的正确率高。

课件演示内容为:

第一组词语:

老鼠、木碗、石榴、太阳、原野、刀子、松树;

第二组词语:

星星、猴子、菊花、扫把、芒果、瓶子、小溪;

第三组词语:

黄瓜、叉子、衣服、云朵、大象、木门、杨柳。

2.评一评:

谁记得最准确。

3.讨论:

他为什么记得最准确。

4.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做游戏知道了:

在我们学习知识时,如果单靠听或看,往往难以记牢;如果视、听并用,效果会好得多;如果听、看、说、做合理配合,效果就会更好。

(二)第二站:

探索谷

教师用课件演示歌谣,学生跟随音乐念:

轰隆隆,轰隆隆,记忆快车开起来,大家动脑又动口,探索记忆好方法。

1.记数字游戏,先全班共记,再分小组记,然后个人挑战赛。

课件演示内容:

从3个数字一组的到12个数字一组的。

看完后,将看到的数字复述出来,看谁能又快又准确。

全班共记:

513286、、、、

个人挑战:

、、、

游戏之后,学生讨论:

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准确地记住这些数字。

教师:

同学们真的很棒呀!

这么长的数字都能一下子记住。

刚才通过大家讨论得出了结论,把长的数字分成一节一节地记(比方三个数字一节或四个数字一节),这样既好念又好记,这就是分组记忆法。

其实,我们记外国人的名字或地名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在背诵长的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先一小段一小段地记,再合起来背。

大家回家可以试一试。

2.记古诗游戏。

课件呈现一首古诗,学生跟读一遍,然后学生自由记忆半分钟。

比一比谁记得最好。

学生交流自己认为用什么方法能记得快。

教师总结:

大家说得真不错!

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要边读边理解,并且把它形象地呈现在自己的脑海中,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就是理解+联想的记忆方法。

这个方法在记古诗、记文章的时候很管用。

教师:

刚才同学们一下子就发明了分组记忆法和理解+联想记忆法两种记忆方法。

这两种方法能让我们很快地记住知识。

可是,同学们记住的知识会不会忘记呢?

下面我们去下一站。

(三)第三站:

不忘城

课件演示歌谣,学生跟随音乐念:

轰隆隆,轰隆隆,记忆快车开起来,要想知识不忘记,及时复习很重要。

1.数字速递游戏。

每小组给6个数字,第一名同学看后,听口令向后传。

又快又准的一组得胜。

教师:

同学们真聪明,能在短时间内记住这些数字。

可是有谁还能记得在探索谷个人挑战赛中记得的数字呢?

大多数同学都忘记了。

那并不是大家的记忆力不强,是因为我们那时记得的只能在脑子中保留很短的时间,心理学家把它叫做短时记忆。

要想记住不忘,就要把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方法就是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小组讨论:

你们都有哪些复习的方法呢,你还知道别人有哪些复习的好方法。

汇报交流。

三、制作记忆卡

1.今天我们通过愉快的记忆之旅,学到了很多好的记忆方法和复习的方法。

如果把这些方法记下来、展示出来,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下面大家就来动手制作记忆卡,在卡片上写上自己知道的好的记忆方法或复习方法。

2.学生上台展示记忆卡。

教师总结:

同学们的记忆卡做得真好。

我们可以把自己做的记忆卡放在文具盒里,也可以回家贴在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旁。

掌握了好的记忆方法,就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能力。

第三课时(身边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2.善于发现和了解身边的学问,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把“金钥匙”。

教学过程:

一、身边的知识大考查

1.教师导入:

听说我们班有许多细心的人,老师现在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教师出题。

(1)这次黑板报的内容有哪些?

(2)湖南在我国的什么位置?

(3)你能背几条教室里的名人名言?

(此活动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是否留心观察了身边的事物,教师应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出题,应全部取材于学生常见而又不引人注意的事物,最好是教室里的东西)

3.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4.教师提问:

刚才的问题是我们每天都会见到的东西,可为什么有些同学却答不上来呢?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留心身边的事物,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

二、身边的知识大搜寻

1.教师过渡:

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知识,处处都有学问。

只要我们留心,我们就会学到许多知识。

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现场活动,名叫“身边的知识大搜寻”。

2.教师讲解活动要求:

同学们在附近地区,不能超出校园,最好就在教室里,用你喜欢的方式和途径去获取知识,比一比,看谁的收获多。

注意,时间为15分钟。

3.活动指导。

教师启发学生可以去观察一样东西,可以采访一位同学,可以查询一样事物,等等。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只要能获得新知识就行。

4.学生分头自由行动。

教师给学生以指导。

三、现场汇报展示收获

1.教师过渡:

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现在,把你们的收获展示出来吧。

2.学生自由上台汇报展示。

如:

刚才我发现了教室里有四幅名人名言,我把它们都背下来了。

……

3.学生说出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这些知识的。

四、总结升华

1.教师总结:

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么多的学问。

同学们从这2.0分钟的活动中收获的东西可真不少。

大家说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学生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4.教师过渡:

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学问。

我们除了在课堂,在课本,你还从哪里可以学到知识?

5.全班汇报。

6.教师小结:

知识是在一次次的体验中发现和积累的,我们发现了问题,可以通过询问别人、上网、查阅书籍等多种途径来获取知识。

五、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搜寻身边一切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它记下来。

 

 

 反思:

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学生从他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长处,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说说自己身上的优点,再说说同位身上的优点,再说说生活中尼发现了那些人身上的优点,学生滔滔不绝,踊跃发言。

 

 

活动主题三  今天我进步了吗

教学目标:

1、学会学习的乐趣,期待自己的学习能不断取得进步。

2、知道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激起学生想学、乐学的欲望。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今天又有新发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期待自己的学习能不断进步。

2、知道习惯是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探索一切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把它记下来。

教学过程:

一、展示汇报。

1、教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你就会有许多意外的收获,除了课堂、课本,我们还有许多途径获得信息,资料和知识,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你们做得怎么样了?

2、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发现和收获。

a,学生自由上台展示汇报,介绍自己的收获。

如:

我发现鸡蛋为什么是一头大一头小了……

我发现为什么鸭的脚和鸡的脚不一样了……

b,下面的同学可向汇报同学提出疑问及不理解的地方,请汇报人回答。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发现和收获记在第13页的收获栏里,可以写也可以画。

也可以是其它形式。

4、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当你发现一个秘密,探索出一个新问题后,你当时感受是什么?

5、学生谈感受。

教师注意启发学生感受探索和发现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二、交流学习的快乐。

1、教师过渡:

探索和发现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在学习生活中,还有哪些快乐呢?

你感受到了吗?

大家都来说说吧。

2、小组交流学习的快乐在哪里。

如;当我又认识一个字的……

当我改掉坏习惯的时候……

3、全班交流。

学生踊跃发言,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师帮助学习充分挖掘学习的快乐,并让其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

三、手指游戏。

1、教师导语:

刚才有同学说,当我改掉坏习惯的时候,我很快乐,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吗?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试试看。

2、参照第14页内容指导学生做游戏。

1)手掌张开,十指交叉合起来,重复几次。

提问:

你的右手拇指在上,还是左手拇指在上?

     再试几次。

结果呢?

2)引导学生思考: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习惯成自然。

A.继续游戏,并将右(左)手拇指在上改为左(右)手拇指在上,稍稍用力重复一次,再重复一次……

B.提问:

是不是习惯了一点?

C.思考:

这种现象又说明了什么?

(习惯是可以改变的。

四、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学习中的许多快乐,连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做得更好呢?

老师衷心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进步。

 

第二课时  每天进步一点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小小的进步中肯定自己,体会乐趣,建立信心。

   2、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教学准备:

故事:

《仰卧起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内容如下:

   同学们,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彩霞,今天我要跟大家说一个我的故事。

上一学期的体育测试,仰卧起坐我没有达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练仰卧起坐,早晚各一次,第一天,我做到五个就开始喘粗气。

以后每两天增加一个。

后来每天增加一个,再后来……也许你不敢想像,现在,我一次能做四十多个。

能将仰卧起坐练到一次能做四十多个的秘诀,其实再简单不过,那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二、交流感受

   1、听了刚才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感受?

   教师启发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如:

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相信自己,等等。

   2、学仰卧起坐是这样,学习其它东西呢?

你能举例说说吗?

   A,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与其相似的地方。

  如;我每天坚持练字,现在的字比以前好多了。

      我每天坚持画画,现在已经获了多少项奖,过了几级了。

    B,全班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的上台说出自己进步的经历。

    3、点拨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是呀,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知识,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每天进步一点点,说不定哪天,我们取得的成绩连自己都感到吃惊。

三、制定学习目标

   1、教师过渡:

这么多同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成绩。

请大家想想,他们成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2、学生总结归纳原因。

教师积极肯定学生找出的成功条件,启发学生发现制定目标的重要性。

   3、提问;你有学习目标吗?

是什么?

   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相机指导学生明白,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之分,一个长期目标的实现是由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而决定的。

如;这学期争做“三好学生”是长期目标,而每天的进步与努力是基础。

如今天要写好一篇日记,背诵一篇课文,就是短期目标。

只有短期目标实现了,长期目标才会实现。

   4、学生畅谈自己的理想与目标,教师积极鼓励肯定。

   5、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写清楚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

四、落实行动

   1、教师导语;从同学们制定的学习目标来看,大家的决心和理想都挺大的,这很好,可是,要怎样才能实现它呢?

   2、提问;你们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3、学生发言,说出自己如何保障计划的实施,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4、方法指导。

   有了目标后,最重要的就是执行了,每天早上,请你问问自己:

今天的目标是什么?

准备在哪些方面进步一点点?

晚上又问问自己:

今天我进步了没有?

把它记下来。

   5、指导学生记录下自己每天的进步,有条件的可专用一个本子,一般可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每天进行总结。

教师指导学生可分为两大内容;一是收获,二是有待努力之处。

具体的形式可由学生自己定。

在学期末进行总结与反馈。

五、完成“我的学习档案”

 

 

 反思:

学习了本课,学生体会到乐趣,建立了信心。

但只是一时明白,头脑发热,可过去一时就不管用了,真正做起来,不坚持了。

 

 

 第二单元家庭因我而美丽

活动主题一

妈妈,放心吧

第一课时

瞧,我能行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爸爸妈妈是怎样为我们操劳的。

2、照顾好自己,不要给爸爸妈妈添麻烦。

3、做一个自理能力强的好孩子。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空表格,胸牌。

学生准备:

观察一天中爸妈为我做的事,听听他们对我的希望,并记录下来。

(三)活动过程: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话题,唤醒生活。

1、课件播放反哺录像,老师讲故事,学生谈感受。

2、师:

连动物都知道报答父母,我们了解过爸爸妈妈工作,知道他们的辛苦,我们该怎样来帮助爸爸妈妈呢?

3、学生自由回答。

4、小结:

我们学会了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和帮助。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让我们用行动告诉爸爸妈妈:

您放心,我能行!

做的好的同学,老师颁发奖章。

1、课件出示照片,讨论:

我该怎么做?

(1)我碰到了难题,爸爸就坐在我身边。

(2)我在整理自己的房间,妈妈正看着我咧。

(3)明天要去春游,我在想,午餐怎么准备呢?

2、汇报活动:

(1)把课前搜集整理的“爸爸妈妈的一天”用故事的方式说出来。

(2)放音乐《天下妈妈都是一样的》,说说爸爸妈妈对我们有什么希望。

3、明明白白父母心:

(1)填表格,写出父母为我做了什么,如果我能,就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2)录下我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放给老师听。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课件出示,做妈妈“小棉袄”的具体要求:

把自己能做的用红色彩笔填充,作为奖状;做的不好或没有做到的,就用黄色彩笔填充,作为鼓励,争取在短时间内做到。

(2)讨论:

放短片。

妈妈爱操心,什么事不放心,不让孩做事,我们又该怎么办?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通过这课的学习,如果你有了新的变化,爸爸妈妈表扬了你,把他们的话记录下来,你就可以成为我们班的“自理小能人”啦!

反思:

学习本课,学生知道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懂事的孩子,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在学习和生活上都能照顾好自己,就是让父母放心的最好的方法。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达到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促进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都很疼爱孩子,喜欢事事包办,宁愿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不让孩子干一点活,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不合拍,教育效果一般。

第二课时

平安每一天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常规的安全隐患。

2、学会科学的处理常见的危险事故。

3、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课前调查了解安全隐患和处理方法。

(三)活动过程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一)引入课题,唤醒生活。

1、王强家住农村,冬天用煤球炉取暖,寒假的一天早晨,王强一觉醒来,感觉头昏脑胀,四肢无力,同学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请大家想想办法,他应该怎么办?

2、学生汇报。

3、都知道这是煤气中毒,又给张悦出那么多好主意,你们真了不起。

现在生活中你还有哪些不安全的因素,当危险来临时,我们用什么办法保护自己呢?

这节课我们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平安每一天

(二)合作学习,体验生活。

1、找出隐患,防患于未然。

2、课前让同学们调查日常生活中在家里,学校里,社会上,有哪些安全隐患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根据同学们发言情况整理一份报告单,比一比,哪组同学发现得多。

3、分组讨论,组长记录。

4、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1)找组长起来读一读。

(2)评选出哪个小组调查发现的最多。

(3)危险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如:

触电、火灾、禽畜伤害、爬高、运动、游戏、暴力、交通事故、拐骗、失踪、溺水、食物中毒……教师补充。

(三)深化感悟,引导生活。

1、赶跑危险,平安每一天。

(1)交流自救自护方法。

学会保护自己,每天平平安安,这是安全人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