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53121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docx

第九章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

第九章受众分析

大众传播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整个过程都以传播者搜集、制作、传递信息开始,而以受众接触、接受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反馈结束。

受众是大众传播的信宿,即“目的地”。

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向受众传递自己的传播意图,并有意无意地把受众接受信息的情况作为传播是否成功的参照。

由于受众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和目标,对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往往都需要根据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和结果来评价。

重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有助于我们理解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

受众的基本特点

所谓受众,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受信息的人,包括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和VCD等电子媒介的观众,以及互联网的网民,即各类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接受者,又称之为受传者。

在一般意义上,“受传者”侧重于接受信息的个体,而“受众”主要是从受传者整体的角度定义的。

就传播活动中的具体情况看,大众传播的受传者相对固定一些,条件的限制无法满足他们随时反馈、发布自有信息的愿望,只好在相对稳定的时间和空间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所发布的信息。

而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中的受传者则要灵活一些,由于他们主要是在同传播者面对面的环境中完成传播行为的,因此可以随时就传播内容和形式向传播者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并利用自有信息参与到信息发布者行列之中。

当作为个体的信息接受者暴露在大众传播媒介前并独自接受信息时,他是信息的消费者、译码者、参与者与反馈者,同时具有受动性和能动性两方面特点。

总体上看,受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受众是自由的:

由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组成的受众群体是无组织的,受众之间通过媒体具有心理上的联系,相互之间较少直接的接触交流和协作。

受众作为群体,其结构是很松散的,不同于有组织的群体如学校、医院等。

因此,传播者对受众没有任何约束力和强制力,受众进入或退出传播活动都是完全自由和随机的。

受众可以对传播者提出许多要求,但自己的受传行为却比较随意,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大众传媒的内容。

受众是主动的:

受众在接受信息过程中具有能动性。

他们不是呆板地接受信息,而往往对信息都具有一定的态度,会根据自己的意识来判断或确定是否运用获得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也就是说,受众具有一定的“定势”,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对于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专注性和趋向性。

也就是说,受众同传播者一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创造意识、自尊心理和自己对信息的选择、理解与判断,并不轻易为传播所任意左右或支配。

他们虽然处于大众传播的终点,是信息的受体,但他们的接受活动从来不是强制的、被动的和消极的,而是自愿的、主动的和积极的;不是盲从的,而是自主的。

受众是各不相同的:

受众不是某种臆想的东西,不是理论上的假设,而是十分具体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客观现实,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这就决定了受众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形貌、个性、兴趣、立场,都把自己划分在不同的社会层次和社会类型之内。

在同一层次或同一类别中,受传者之间具有某种相近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习惯。

受众是众多的:

受传者数量众多,传播者无法同受传者进行面对面的“个别”交流。

即使传播者力图以某一特殊类别的受众作为传播对象,这些受众在绝对数量上也是极大的。

受众是匿名的:

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者与受传者是分离的,两者之间很少有直接的联系,甚至从未谋面。

传播者可以从人口统计、心理倾向或行为特征等方面了解自己特定的受众群,但他不能知道自己的受传者究竟是哪一个人。

受众使用传播媒介的目的—满足自身需要

人是有需要的动物。

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说到底是满足各种需要。

马克思指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需要与人们的本质和实际处境相关,它表现了人们的对物质、社会和精神方面的真正的需求。

人若没有尚未满足的需要,特别是信息需要,就没有信息接受活动的发生。

正是受众的那些尚未满足的、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规定了具体的、特定的接受活动。

受众的特定需要为大众传播提供了“靶子”和作用对象,而大众传播则为广大受众满足需要提供了可口的“食粮”。

传播者只有了解到受众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需要,并提供与此相适应的信息,才能使大众传播产生良好效果;而广大受众的种种信息需要,也只有在大众传播提供的“食粮”中,才能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的需要说到底是一种信息需要、精神需要。

这一需要,通常还可以再细分为十大具体需求:

求真、求善、求知、求新、求美、求和、求乐、求安、求慰、求富。

也有人将受众需要一一列出,包括:

娱乐、想看到当权人物的升迁或遭贬谪、欣赏美、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满足好奇心和成为消息灵通者、为了与上帝在一起、为消闲和消除烦恼、与他人同欢乐共悲伤、寻求模仿的偶像、参与感、消除不愉快的情感等。

从受众出发的“使用-满足说”认为,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和得到的满足是极其多样的,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和动机来向大众传播媒介索取信息,并程度不同地获得满足。

概言之,受众使用大众传播信息的目的,按功能可以划分为四类:

第一,解闷消愁,如逃避日常生活的种种制约,摆脱烦恼,消除疲劳,释放情绪,松弛神经等。

大众传播信息中的娱乐性信息在满足这方面的使用目的上卓有成效。

第二,人际关系,如通过移情效应同节目中的人物结成假设的社会关系,获得有利于日常社会关系的效用,如作为谈资、显示个人趣味等。

大众传播信息中的新闻性信息、娱乐性信息都可以满足受众这方面的需要。

第三,确认自我,如通过媒介反映社会不同层面的信息内容,寻找确定自己位置的坐标,学习应付现实问题的方法,强化固有的价值观等。

大众传播信息中的服务性信息、舆论性信息、知识性信息可以满足受众这方面的需要。

第四,监视环境,通过媒介获取外部世界的信息,决定自己的行为等。

大众传播信息中的新闻性信息和评论性信息可以满足受众这方面的需要。

因此,受众之所以要使用大众传播媒介,之所以要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等等,都是出于一定的动机,有一定的目的,要满足自己某一方面的需求。

不同种类的大众传播信息,可以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

我国关于受众需要及动机的一些调查发现,读者要求报纸首先作为“新闻纸”,具有较大的新闻量、信息量,以适应人们“增闻广智”的需要;其次还要具有“娱乐性”,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再次还要满足人们提高理论素养的需要,而应具有“理论性和政策指导性”;人们的读报动机已明显地呈现出复合型的特征,主要目的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了解国内外时事”,“放松心情,获得精神调适”,“获得生活的实用知识和信息”,“认识社会,了解他人”,此外,人们还要“了解各种社会观点”,“了解各种方针政策”,“了解本行业(专业)的动态”,“消磨时间,休息消遣”。

研究说明,受众出于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接触大众传媒,除了利用传播媒介监督环境,还利用传媒学习、娱乐。

影响受众认知的因素

受众在使用传播媒介的过程中,总的说来,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

一个是社会因素,一个是自我因素。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指受众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

受众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是现实的,包括物质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政治法制环境、文化教育环境与精神道德环境等。

在社会环境中,每个受传者与传播者一样,同社会形成了广泛的联系,使他们处在各种自然力量、社会力量、信息力量的相互作用之下,各种的共同作用,决定着受传者选择、接受信息的方向和范围。

传播学的“社会类别论”和“社会关系论”认为,受众的社会类别和社会关系对于他们怎样看待大众传媒的信息有着重要的影响。

也就是说,按照年龄、种族、收入、教育、职业、居住地等人口统计因素可以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社会类别,同一社会类别的人,大体上选择相同的大众传媒,接触相似的内容,并作出类似的反应。

而受众拥有各自的社会关系也会影响大众传播的效果。

例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受传者生活在各自的家庭之中,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教育程度、风俗习惯等必然受到家庭的熏陶和制约。

在传播或者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家庭、民族的特征对受传者接受信息有着深刻影响。

在此,共同的社会、经济、政治、意识环境基础则形成了社会群体的“场”,因此,作为群体中的个体的受传者,在接受社会信息时,必然受这些群体的“场”的影响。

总之,无论是受传者的自身条件,还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教育等,对受传者都有着极为明显的影响。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有关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影响受众的观点,我们将在大众传播的效果部分(第十章)进一步论述。

自我因素

受传者的“自我”因素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传者的“自我”因素包括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

人的生理条件,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乃至眼、耳、鼻、舌、皮肤等感官对传播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人的大脑的思维水平也要影响接受外部信息的效果。

总之,受传者由于生理条件不完全相同,当受传者对色彩、声音、符号、语义的识别不全面、欠准确时,会直接影响外部信息的接收与理解。

受传者的心理因素也在大众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方面,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心理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和记忆。

在接受信息时,对认知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制作,容易受到受传者的思想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受传者在对外部信息形成印象和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社会情感。

所谓社会情感,是受传者对社会宣传信息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影响着受传者的态度与对社会宣传的接受、理解、融洽程度,通常表现为受传者的爱憎、好恶、美丑、进退、廉耻与厚颜等社会情感,它调节着受传者对社会宣传信息的选择性接受与选择性理解。

也就是说,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外部信息,受传者只理解自己所需要的要素,其余或略之、或弃之。

受传者选择的接受、理解信息是受传者的定势干扰的,而受传者的定势与受传者掌握的知识、理论有关。

另一方面,对于每个受众而言,其认知活动总会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或干扰,这种制约和干扰是在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受众所共有的。

左右认知和制约理解的主观因素

认知是人们进行传播的前提。

一般来说,认知行为分为两种,一种叫感知,一种叫理解。

换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认知活动无论是处在感知阶段还是理解阶段,都会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或干扰,从而使认识的图像同实际的状况发生偏差,不相吻合。

影响感知的因素

关于感知以及影响感知的因素,研究者提出过不少富有启发的见解,完形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

完形心理学认为,人们在感知事物时总会受到所谓“结构因素”(structuralfactors)的支配。

这种结构因素,是指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一种先验的感知框架。

它先天性地存在于人的意识领域,并不因种族、民族、性别、年龄以及政治信仰、伦理观念、生活经验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完形学派的代表人物惠太海默、苛勒、考大卡等人的解释,结构因素对感知活动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类似与相近(resemblanceandproximity)

类似与相近是说,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往往趋向于把相似的东西视为一类,归并在一起。

比如这个图形:

这是阿拉伯数字13呢,还是拉丁字母B呢?

由于受到类似与相近的心理趋势的影响,于是便感到横着看是13,竖着看是B。

这就是类似与相近的感知框架在起作用。

这种习惯于将类似与相近的事物感知为一体的心理趋向,对人们的认知活动作用很大,人们的许多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经常受到它的支配。

假如罪犯A潜逃,若在一家商场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抓住他,别让他跑了”,于是已成惊弓之鸟的罪犯撒腿就跑。

其实,人们是喊抓小偷,根本不是说他。

可他这一跑,商店的顾客便把他当成小偷,结果追上去一阵痛打。

这两个误会即罪犯误认为要抓他和顾客误认为他是要抓的小偷,从认识的角度看都是由于类似与相近的主观走势所致。

对小偷喊的“抓住他”和对罪犯喊的“抓住他”十分相似,作为在逃的罪犯听到喊声自然会认为自己已被认出,所以非跑不可;而他的举动同小偷此时的表现又非常一样,所以人们也就自然把他当成真的小偷。

2)完形趋向(goodform)

完形趋向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感知总是趋向于整齐、规范、统一、完好,而力求避免残缺、凌乱、混杂、破损。

请看这个图形:

这里有十二个小圆圈排列成一个整齐完好的菱形,靠近菱形还有一个大点的圆圈。

人们在看这个图形时都会不自觉地把排列成形的十二个小圆圈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总是力图排斥那个大圆圈,也就是说很少有人把它与十二个小圆圈视为一体。

因为十二个小圆圈构成的是一个完好的图形,而加入那个大圆圈就会破坏它的完好性。

世间的许多事物原来都是不规则、不完善的,然而,它们一旦进入人的主观认知领域,一旦被人的认识活动所笼罩,便受完形趋向的制约形成某种完好统一的图景,凡是破坏这一图景的事物就被本能地排斥在人的视野之外。

比如,热恋中的情人都爱把对方看得完美无暇,而凡是同这种完美形象不相容的毛病缺陷彼此都视而不见,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正是完形趋向对认知行为产生影响的典型例证。

3)残缺闭合(closure)

残缺闭合与上述完形趋向有共同或相通之处。

二者的实质都是力求完好。

只不过完形趋向是在已经完好的认知图景中排斥不完好的成份,而残缺闭合则是把接近完好的认知图景完善起来,将其中缺残部分修补闭合。

比如:

这里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都有个小缺口。

如果用速示器把这三个残缺的图形放给人看,然后请他们将看到的东西画出来,那么十有八九的人都会画出缺口闭合的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

这种力求完好的心理机制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很大,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常受这种心理机制的左右。

比如,一个先进单位在许多方面都是表率,于是人们便觉得它一切都好,所有的工作都做得很出色,不管什么表彰活动都少不了这个单位,都把它作为典型。

而事实上,它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可能很平常,与其他单位相比并不突出。

但由于受缺残闭合的心理作用,人们便不自觉地将这个单位看成十全十美了。

4)共同命运(commonfate)

共同命运其实同第一点类似与相近差别不大,它也是指人们倾向于把类似的东西当成一个共同体来感知。

比如:

对这个图形,人们一般都倾向于横着看而不是竖着看,因为横行系列的各个部分彼此相同,或者说有"共同命运"。

以上便是完形心理学所说的结构因素制约感知行为的四个方面。

四个方面中,完形趋向最根本、最关键,其他方面无非是它的不同表现而已。

也就是说,人们在感知活动中总带着一种力求完好的心理冲动,一种构筑完形的认知框架。

这也正是完形心理学这一名称的由来。

制约理解的因素

理解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在此阶段,人们要对感受的各种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解释,从而使这些来自现实世界的认知元素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含有意义的主观图景。

理解不是机械的、刻板的反映,它是一种积极的、带有创造性的活动。

也就是说,任何理解过程都不可避免地渗入主观因素,带上感情色彩,加进想象成份,即加进某些并不属于理解对象本身的内容。

如同感知行为受制于一系列心理因素,理解活动也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主要有心理预设、文化背景、动机、情绪、态度等。

1)心理预设

人们在理解活动开始之前,都带有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都已不知不觉地预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

这种预先设定事物格局的心理定势非常顽强,它常常导致对实际情形的扭曲变形。

实验发现,当两个同等高度的人分别站在同一间房间里高度不同的两面墙下时,由于同一房间墙高相同的心理预设,被试者往往会因为其中一人看起来更接近于屋顶而判断该人更高。

由于心理预设因素的干扰,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常常难于做到实事求是。

也就是说,人们看到的东西往往都是他们想看到的东西。

2)文化背景

我们每个人都生长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每个人的行为、观念、习惯、性情都不断地受某种文化模式的塑造和薰陶。

因此,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便不免要受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从而带有鲜明而独特的文化烙印。

例如,双目对抗实验发现,受过警察训练的人比一般人对暴力场面更敏感,更容易从随机出现的幻灯片中看到暴力场面。

3)动机

许多研究都表明,动机与理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尽管在有些理解活动中动机隐藏得很深,甚至连理解者本人都未必能察觉,或未必敢正视。

实验发现,越饥饿的实验对象越容易在一组似有若无的图片中看见食物,说明动机对认知的影响。

4)情绪

在理解活动中,人们无不处在特定的情绪状态当中,而不同的情绪状态也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情绪的好坏使得人们在看待同一事物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5)态度

态度与理解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尽管制约理解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人们的认识还是由态度所决定,即由人生观、世界观所决定。

不管人们的心理期待与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也不管他们的动机与情绪怎样不同,只要态度一致,那么对问题的看法也就大同小异。

相反,态度如果不同,那么其他方面再一致,观点依旧会针锋相对。

西方记者与中国记者在许多事情上的反应之所以不同甚至大相径庭,根本原因正在于他们各自所持的态度很不相同。

虽然我们将制约理解的主要因素孤立地挑出来,分别进行分析,但事实上它们往往都是综合在一起,纠结在一起,从而构成一种新的作用力,对理解发生影响,而这种影响远比上述分门别类的分析错综复杂。

受众的心理选择机制

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受众并不是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而是有选择地注意、理解和记忆。

选择性注意

信息接受中的选择性注意是指信息接受者依据一定的接受目的、接受定向和接受定势,积极主动地直奔某个看中的接受对象的。

这样,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接受者就会漠视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回避与自己预存立场或固有观念相左的信息,而只注意那些同接受定向、接受期待、接受需要和接受个性等接受图式相吻合的接受对象,以保持心理的平衡。

由于受传者总是接受与自己观点相同的传播内容,因而传播的主要作用是强化而不是改变受传者原有的态度定势。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和结论。

受传者在理解的过程中对感受到的刺激加以选择、组织并解释,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和选择。

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可以有以下三种状况:

创造性理解:

创造性理解是受众个人循着传播者的思考方向创造性进行的,是受传者带着媒介信息唤起的预存立场、接受定向和接受需要等,积极主动地发现和理解包括传播者自己可能都未意识到的隐藏在内容中的信息,从而充分展现信息蕴涵意义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歪曲性理解:

如果受众对自己的思维惯性和某些情绪不予合理控制,而听任其发展到无视信息的客观规律性的不适当程度,发展到与传播者的既存立场和传播意向相背离的地步,那么就会导致对信息本意的胡乱引申和肆意歪曲,影响信息的正常传播和准确理解。

卷入性理解:

在接受活动中,受众作为“主体”,应该积极主动地审视和感受信息,而不是消极被动地附和和服从信息。

但是,在实际接受活动中,一些受众往往混淆符号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把符号世界等同于现实世界,对信息作出现实的卷入性的反应和理解。

如美国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就曾造成极大恐慌。

选择性记忆

受众常常只记忆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对自己有利的和自己愿意记住的信息,同时忽略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不利的和不愿意记住的信息。

这种记忆上的主动筛选、取舍,就是信息接受内在机制中的选择性记忆。

受众的选择性记忆虽然属于潜意识,但同样象选择性注意和选择性理解一样,起着清除异己信息的作用。

综上所述,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过程中最基本的内在操作方式,也是只可推测而难以明察的接受选择机制。

这三种选择性机制,可以看作是受众接受信息的三个防卫圈。

选择性注意是最外一圈,选择性理解是中间一圈,选择性记忆是最里一圈。

不合己意的信息往往在最外圈就被挡驾。

如果无从回避,在接触这些信息时可以实行选择性理解,挡住一部分意义,或者歪曲一部分意义。

如果还不行,就采取选择性记忆,将那些进入最里圈的信息逐出圈外。

因此,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具备很大的主动性,对信息更不是来者不拒的。

对受众选择性心理的解释

传播学界不但对受众的选择性因素进行了分析,把它分解成了三个方面,而且还试图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加以阐述。

学者们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解释:

认识连贯论的解释、实用主义或使用与满足论的解释、以及可获得性论的解释。

认识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

认识连贯论认为,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是帮助受众成员避开与自己固有观念不和谐的信息的骚扰,从而保持心理平衡和认识一贯性的机制。

根据这种观点,人们有意识地选择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一致的内容,而对那些与自己的立场、观点、信仰不一致的内容则不予注意、回避或不接触.避不开时则通过选择性理解和解释减少其对自己固有观念的冲突。

例如,人们可能会拒不相信某条有悖于自己观点的信息,或作出曲解其意的解释。

人们还会通过选择性记忆忽略或忘却那些避不开的不和谐信息,把它们抛诸脑后,从而防止这种信息打乱自己的心理平衡。

国外传播研究界通过研究,发现了许多实例支持认识连贯论的解释。

例如,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传播学者罗宾逊(Robinson)等人曾调查过黑人受众群和白人受众群对反映美国黑人历史的电视连续剧《根》的理解及反应。

他们的研究发现,黑人观众认为这部电视剧较为准确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历史,而白人观众则认为这部电视剧从历史角度而言并不怎么准确。

这次研究还发现,黑人观众比白人观众更易感到这部电视剧对白人、黑人的社会角色的刻画颇为逼真,而大多数白人观众则经过选择性解释,设法使自己对这部电视剧作出的结论并不有悖于他们原有的态度和信念。

但是,有些学者也发现了无法用认识连贯论来解释的实例。

这些实例既包括控制实验提供的证据,也包括实地考察的结果。

例如,在几位美国学者举行的一次控制实验中,研究人员以一组吸烟的人作为实验对象,其中有的人相信已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吸烟与癌症之间有关联,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方面的证据不足以令人信服。

研究人员拿出了两篇不同的文章,一篇支持上述的第一种观点,另一篇则持相反的观点,要求实验对象任选一篇阅读。

结果发现,大多数实验对象都选择了反对自己观点的文章。

这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数人宁愿接触与自己观点不和谐的信息。

在有关美国总统竞选运动中美国人接触媒介信息的情况的几次研究中,传播学者发现受众成员并非仅接触与自己意见相和谐的信息。

传播学者还发现,在美国总统竞选运动中,几乎所有公众都多少观看竞选双方辩论的电视节目,其内容包括两种不同的观点。

这说明他们多少接触一些与自己观点不和谐的信息。

这些发现,也对认识连贯论的解释提出了质疑。

上述几则例子说明,认识连贯论的解释,并不能代表受众选择性因素不容变通的规律,试图单用这一理论来解释所有反映受众选择性因素的现象,是不符合现实的。

在有些情况下,受众的选择性因素需要用其他理论来解释。

实用论(使用与满足论)的解释

这种观点认为,受众成员往往接触、理解并记住那些能满足自己需要或兴趣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与他们原有的观点相一致,也可能有悖于固有的观点。

根据实用论(使用满足论)的解释,维护人的心理平衡也是信息的用途之一,追求心理平衡也是受众的一种心理上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见到人们根据实用原则选择信息的情况。

例如,不少受众成员常喜欢长时间地开着收音机,边收听广播边从事其他活动,但他们不会对收音机传进的所有信息、节目都予以同等的注意。

有些信息、节目对他来说可能无关紧要或不能满足其兴趣,因而也就不予理会,而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他所从事的其他活动上。

听收音机只是一种习惯性的伴随活动而已。

又如,许多身居闹市的人们都对市区的种种噪声杂音充耳不闻,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本能地知道这些噪音的信息刺激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

但是如果他们去乡间小游,清晨的鸟鸣声可能会令他们早醒,令他们兴奋。

因为这种声音对他们而言是悦耳的,传递着一种乡间特有的清新而欢快的信息。

虽然实用论(使用满足论)的解释在传播研究中颇为流行,但人们也指出了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