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949458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 Word版含答案.docx

广东省湛江市普通高中学年高一上学期综合测试语文题09Word版含答案

2018湛江市高中高一上学期语文综合测试题09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推进医药卫生体改的务实之举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第二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4月7日正式对外发布。

“实施方案”提出我国未来三年在医疗改革领域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群众看到了国家为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所确立的工作方向和解决途径。

在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后,五项具体化制度措施随即出台,让广大公众更加感受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的明确目标和务实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医药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在不完善的医疗体制下,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也为各种潜规则留下“作弊空间”,其中就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处方”问题。

其特点为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机制相同的药物;病情不需要时,超疗程、超剂量用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等。

“大处方”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群众对此极为不满。

造成“大处方”大量滋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医院和医生从医疗服务中得不到合理收入,只能通过门诊药房补偿;加之药企药品提成的诱惑,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大处方”的蔓延。

对此,“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将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并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

这些具体措施不再只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的治标之举,而是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立,实现“堵”与“疏”的密切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问题起到根本作用。

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循序推进,像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医保转移接续等改革思路,就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

同时,在“实施方案”落实以后,如何实现药价下降、如何避免公共卫生服务“走过场”等现实问题也将会逐渐显露,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摸索规律并一一化解。

“实施方案”提出的五项务实措施具体而明确,将为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它是国家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强劲信号,我们将以更加明确和务实的态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对“大处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它是一种医疗方面的“潜规则”,是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备受垢病的突出问题之一。

B、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这都属于“大处方”问题。

C、“大处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对患者不合理用药,其结果是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D、造成大处方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其中之一是药企对医院和医生在药品提成方面的诱惑。

2、下列各项中对“实施方案”做出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施方案”出台时间之快,体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务实的措施。

B、它有效解决了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改的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它不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而是“堵”“疏”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起到根本作用。

D、它是推进医改的务实之举,显示了我国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坚定信心。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家将逐步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渠道。

B、国家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所有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由于取消药品加成而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和亏损问题。

C、“实施方案”发布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均等。

D、医疗改革的许多思路,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实施方案”落实后,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

因此改革必须循序渐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拙效传

(明)袁宏道①

石公曰:

“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

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

”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

古记之矣。

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

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

冬即余仆也。

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

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

时年已四十余。

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

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

冬伛偻突②问,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

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

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

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少役于伯修③。

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

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

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

家严大喜,急引至舍。

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

问饼何在,东曰:

“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

饼价贵,未可市也。

”时约以明蚋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

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

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

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

一日至比舍,犬警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

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

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噫!

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郡,号石公。

②突:

烟囱。

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4、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  过:

经过

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比:

邻近

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坐:

因为

D、主者谅其无他谅:

原谅

5、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  )

①冬仆迷路 ②冬仆饮酒 ③冬仆推门 ④东仆市饼

⑤戚仆缚薪 ⑥奎仆市帽

A、③⑤       B、②⑥

C、①②④D、①⑤⑥

6、下列对这篇文章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作者三弟的仆人曾经在砍柴时,因用力过猛,致使绳子断了,被自己的拳头打到胸部,晕倒后半天才苏醒。

C、作者说:

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少役于伯修。

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 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

伤行客。

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

空陈迹。

连天衰草,暮云凝碧。

【注】 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8、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青山遮不住,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

(张溥《五人墓碑记》)

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仰望苍天

在这片开阔地带,一切都是如此地平和与舒展,澄明和悠然。

这时正好是仲秋,适时的气候给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带来清爽的惬意。

一些在都市里被遗忘的姿势,此时又在这山野中拣回来了。

真的,我好久没有利用仰望这个姿势观赏苍天了。

在城市里,我大都用平视或俯视的姿势,外出时是为了躲避往来的车辆和擦肩而过的行人;而在书斋里,则是为了翻读古书。

这些往往把我小时候喜欢仰望的姿势冲淡了。

那时仰望天空,感到神秘和不可思议;退而仰望自家的果林,笔直的木瓜树上黄澄澄的木瓜,垂于枝头红艳艳的荔枝,仰望时心田流满了口水。

只是后来,这个姿势随着我的长大和城市的拥挤,不用似乎也无大碍。

现在,我坐在一堆奇形怪状的木头疙瘩上,仰望天幕,有一大群的鸟正从远方飞来。

它们相互应和着掠过,转眼间就消失了。

我的心因此快活起来,它们在这个夕阳时分为我所仰望纯属一种偶然,却又因这一偶然使我随缘任意地想。

我首先想到晋人,想到以鸟入诗的陶渊明,他喜爱以仰望的姿势来充实清贫且闲逸的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悠然”二字,就是仰望的灵魂,真是闲雅得很。

陶氏笔下多鸟的意象,鸥、鹤、燕、雁不胜枚举,这都不是大气象之鸟,却舒展了诗人紧蹙的眉头:

人理应像仰望中的飞鸟才是。

晋人似乎对仰望有独特的嗜好,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有“仰观宇宙之大”的佳句,而当时的一些诗中,也多有“肆眺崇阿,寓目高林”的描绘。

仰望与俯察可以说是常用的姿势,总是仰望更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远的意趣。

人靠仰望,靠自己的眼神,与浩渺无垠的宇宙连为一体。

正好是新月升空的时候,淡淡的,如同宣纸上淡墨一撇。

在辽阔无垠的天幕上,一弯寒月未免过于孤单了,很自然使人想到清寒和简淡。

我庆幸自己来得是时候。

唐人也多有望月移情之癖,不少唐诗就沐浴在粼粼的月光里。

只是唐人多以写三五月圆为乐事,面对苍茫天庭唏嘘不已。

把玩这些月光晚会留下的佳作多了,会觉得感怀世事套路相近,无非是天上圆而地上不圆罢了。

在我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那种缺失性的体验,会使人深刻一些,形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独特的审美指向,洞见人生来路的坎坷悲欢,慢慢摒弃一些虚妄和轻浮。

再说了,仰观寒月必定对我笔下的韵致有些助益,我总是想,大凡把文章写得热闹了富贵了,不免世俗气升浮。

文辞美轮美奂,乘起婉媚流波,圆满得皆大欢喜,心头终归还是贮存不住。

寒月一般的笔墨大多有一缕淡淡的忧郁之美,低调潜行,藏露从容,避纤和浓,而就清淡。

仰观朦胧如梦的寒月,你再看看周遭舒卷飘忽的寒云,幽深寂寞的寒山,森然静立的寒林,再烦躁不宁的心旌也会如同浴过一片清莹。

真的,这样的月夜足以洗心。

仰望苍天,仰望那掠过的、飘过的、漫过的种种景致,靠我们有限的眼力和无限的眼神,远距离地与这一浩渺之美交通。

人在仰望中测出了自己能量的疆界,内心必然充满起伏的潮汐:

造物主赐予我们生命的同时,还教会我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姿势。

每一种姿势的设计都是有所苦心,有所用途,绝非多余。

不仅有显见的实用性,还有深邃的精神性。

只是有些姿势在我们人生旅程中不知不觉地遗忘了丢失了。

这也必然失落相应的那一部分体验。

我们理应为此而深深地惋惜。

(1)文章第3段“仰望更为提神,也更有超然玄远的意趣”的含义是什么?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还是寒月寻味久远?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分析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

“我们理应为此深深地惋惜。

”根据全文,请谈一谈你对此的认识,不少于60字。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杜尚: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没有一个艺术家可以像杜尚那样活得如此精彩,如此自由。

杜尚一出,整个西方艺术史被改写。

学习杜尚,能使我们的生存意义霍然改容。

杜尚是法国人,1887年7月28日出生于法国的薄兰韦勒。

他生长在一个富有的中产阶级家庭。

生活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杜尚被熏陶出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

在服兵役之前,杜尚曾在巴黎待过一阵,进朱丽亚艺术学院学习过十几个月。

在学院里他几乎是一个很糟糕的学生。

等他看出来像他这样的人在学院里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时,他就离开了。

杜尚天生有一种性情,喜欢无功利地循任自己的天性,不肯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

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他的这种处世风格变得愈加明显。

在他晚年的时候,有人解释他早期的这种行为已经是他反艺术的开始了。

他自己说:

“人们可以这么去认为,但是对我来说我根本没有什么意识的考虑,我应该这样做或应该那样做,我只是做我认为有趣的事罢了。

杜尚离开军队到巴黎的时间是1906年,那时候正是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开始出现、发展,乃至竞争的年头。

在一开始创作的时候,他也吸收了一些现代艺术的创作手法,比如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

1909年他第一次参加巴黎每年一次的现代艺术家独立展览会,送去了两幅画,居然还卖掉了一幅,使得他也成为潮流中的人。

那时杜尚还年轻,对外界感到新鲜好奇,不免学学这个,试试那个。

他把这个时期称为自己学游泳的时期,而且还学得不坏。

从他1906年19岁从军队里退役到1912年画出《下楼的裸女》只有短短的六年,在这期间,他对艺术的掌握程度使他对艺术无论是赖以生存,还是赖以成名都没有问题。

但杜尚把这一切都放弃了,因为他不看重这些,他也不愿意重复自己——这是他保持了一生的重要原则。

他的思想引导他走向另一个方面去了。

他感兴趣的是精神的探索,他要透过事物的表面,趋近更为真实的核心——艺术到底是什么?

人们为什么要对这样一种活动投入如此大的关注、赋予它如此大的魅力?

杜尚一生都没有介入过任何团体。

按他自己的说法“对任何流派和组织都失去了兴趣”。

1916年在欧洲出现的达达运动十分接近他的行为主张,而且也一直把他视为精神领袖,但杜尚也没有介入他们的活动。

杜尚这样做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纯粹的自由,自由对杜尚来说重于一切!

但这不是给自己放纵行为护短的借口,而是心灵的完全自由。

获得这种自由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反而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

这需要一个人能在任何情况下把握自己,不受诱惑,让心超越一切名声、金钱、地位的吸引力,只有极少极少的人可以做到,而杜尚做到了。

1915年杜尚为了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到美国,那时他28岁。

在他到美国之前,他已经是个名人了,美国把他视为欧洲重要的现代艺术家。

1915年到1923年这段时间,杜尚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纽约。

杜尚很喜欢美国,对这个从不肯守规矩、活得如白云般自如舒展的人来说,美国是一个没有传统重负,让人轻装上路的地方。

杜尚最具革命性的作品几乎都是在美国完成的。

杜尚在1923年回到巴黎,在法国一直待到1942年,1942年,当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了欧洲时,杜尚又回到美国,此后他基本上一直在美国,在1954年入了美国国籍。

从1942年到1958年这段时间里,美国艺术界正热衷于创造属于自己的新风格——抽象表现主义,这和杜尚提倡的变非艺术为艺术的路子大相径庭,没有人去注意杜尚。

杜尚安安静静、舒舒服服地住在自己的公寓里,绝不抛头露面,他的住处甚至不装电话。

杜尚喜欢单身的生活,因为这最能保持他生活的自由。

他在67岁的时候与一位离婚的女子结了婚。

他解释说,因为他和他的新婚夫人都到了“垂垂老矣”的年龄,不会有能力再有孩子了,所以他才放心地结婚。

这次婚姻一直维持到他81岁谢世,很是美满。

1968年10月1日,杜尚夫妇邀请了一些朋友在他们巴黎郊区的一个简单的公寓里共进晚餐。

这是一个轻松、融洽的夜晚,杜尚妙语连珠,朋友们流连忘返。

在客人离去不久,杜尚上床之前,他的心脏平静地停止了跳动。

他的朋友这么描述:

“第二天早上我发现他躺在自己的床上,美丽、高贵、安详,只不过比他活着的时候略为苍白一点点,一抹微笑留在他的嘴角。

在满世界焦灼进取的状态中,杜尚独自向我们呈现了一种轻松幽默的自由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说:

“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杜尚离开朱丽亚艺术学院,是因为他是一个很糟糕的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喜欢无功利地循任自己的天性,不肯强迫自己做任何事情的人。

B、1906年杜尚离开军队到了巴黎,开始了他的艺术生涯,1909年他第一次参加巴黎现代艺术家独立展览会时卖出了一幅画,这标志着他的艺术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

C、视自由重于一切的杜尚一生都没有加入任何团体,但是达达运动却将他视为精神领袖,不过杜尚没有介入他们的活动。

D、虽然是为了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杜尚才来到美国,但是他喜欢美国,并且加入了美国国籍,杜尚最具革命性的作品都是在美国完成的。

E、本文通过对杜尚的自由人生的描述,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位伟大画家独特的人生追求,也为我们的生存意义提供了诸多思考。

(2)通读全文,说一说哪些因素使杜尚“活得如此精彩”。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杜尚的“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这句话的理解。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让心超越一切名声、金钱、地位的吸引力,只有极少极少的人可以做到,而杜尚做到了。

”你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一思想流派也追求这种超越?

其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是怎样描述这种超越境界的?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A、我们将始终如一地履行对台湾同胞作出的承诺,既不会因局势的一时波动而有任何动摇,也不会因少数人的蓄意干扰而有任何改变。

B、与唐代阎立本、吴道子等大画家相比,张择端把创作视野对准街衢市井,反映贫民生活,这就更具民本倾向。

C、在春节晚会上,七名仙女装束的舞蹈演员站在升降舞台上长袖善舞,把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演绎到了极致,给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D、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时弊,形成了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B、每年9月至10月的米亚罗,气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留恋的藏羌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C、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负担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这自然有时代发展的客观原因,也关系到我们内心世界的波动。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