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549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3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docx

中国移动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

WLAN工程AP施工技术规范书

一、工程规范

本文件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向提供WLAN集成服务的厂家(以下简称“集成方”)提出的基本技术要求,作为报价的依据。

相关安装工艺要求参考与信产部颁布的相关规范,包括:

1、YD/T5115-2005移动通信直放站工程设计规范;

2、TD5124-200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建立暂行规定

3、YD/T5104-2005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4、YD/T5120-2005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5、TZ019-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900MHzTDMA数字公用陆地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

6、GB8702-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7、GB/T50311-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8、YD5098-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9、QB-D-024-20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WLAN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10、QB-D-027-20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WLAN业务设备规范》

11、QB-D-028-20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WLAN用户接入流程技术规范(WEB)》

12、QB-D-026-2008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WLAN业务PORTAL协议规范》

13、《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体制》。

1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TD-SCDMA试验网技术体制》及相关设备规范;

1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2008年7月编制的《中国移动扩大的TD-SCDMA规模网络技术应用试验网二期工程总体建设方案》;

16、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下发的《TD-SCDMA光纤拉远设备应用标准化方案》、《TD-SCDMA室内分布系统改造标准化方案》及《TD-SCDMA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

二、施工规范

下文未涉及到的设备按照同类设备进行施工。

2.1WLAN无线网施工要求

2.1.1安装前准备工作

确认设计方案已经批准及核实;

编制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

征得施工场合的业主或物业管理单位的同意,办理必要的证件,可能还要签署一些安全、防火等协议;

通过工程勘查,确认施工场地符合施工组织或施工方案的要求。

包括:

无强磁、强腐蚀、严重积水等、现场的温度、湿度在设备正常工作的范围内、施工现场可提供电源,包括施工用电和设备用电、传输等配套条件满足要求、防雷保护接地系统已经竣工并验收合格,没有完成前不能对设备进行加电;

按设计文件领取准备安装的设备及线缆;

确定材料及工具齐全、施工人员到位,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其次,需要准备好WLAN网络施工常用安装工具及仪表:

✧斜口钳

✧十字螺丝刀

✧美工刀

✧活动扳手

✧网线钳

✧电锤

✧万用表

✧网线检测仪

✧接地电阻测试仪

✧人字梯

✧其他必要的工具

以及WLAN网络工程常用的安装材料:

✧防水胶泥

✧防水胶带

✧扎带

✧线槽/线管

✧其他必要的材料

2.1.2设备安装

2.1.2.1机柜(箱)的安装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平面图要求;

机柜前后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设备的安装、布线以及后期调测和维护;

壁挂式机柜(机箱、网络箱)安装时底部距地面距离宜在1.2~1.5米之间;

机柜(箱)安装必须符合YD5059-98《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机柜安装位置应与机房内其他设备及走线架(槽)位置匹配;

安装完成后将机柜内外擦拭干净。

2.1.2.2室内AP的安装

安装AP之前,准确记录AP的MAC地址或其他有效编号;

安装场所应干燥、防尘、通风良好,严禁将设备安装在水房等潮湿、易滴漏地点,安装位置附近不得放置易燃品;

AP的安装位置便于网线、电源线、馈线的布线,便于维护和更换;

AP的安装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5米;

AP设备安装在弱电井内、墙面时,为防止AP被盗,建议将AP安装高度在2米以上,并在固定架加锁或是将AP安装在专用防盗机箱之中,并保持良好通风,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在安装AP设备时,要考虑以太网交换机跟AP之间的距离限制;

如果AP安装位置的四周有特殊设备,如微波炉、无绳电话等干扰源,建议AP离开此类干扰源3米;

使用自带天线的AP,需要注意天线位置和天线方向性等,AP周围2米内不得有大的金属体阻档。

如果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可将AP安装在吊顶内,但必须做好固定,在附近须留有检修口;

室内WLANAP设备宜接地,接地点应与连接的交换机连接至同一接地体,或两个不同的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r.m.s。

2.1.2.3室内天线的安装

若为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特性,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若为吸顶式天线,可以固定安装在天花或天花吊顶下,保证天线特性,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如果吊顶为石膏板或木质,可以将天线安装在天花吊顶内,但必须用天线支架对天线做牢固固定,在天线附近须留有检修口。

2.1.2.4室内分布系统相关设备的安装

WLAN馈入室内分布系统时,信号馈入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WLAN系统馈入时应按照合路器端口频段标识进行连接;

室内分布系统相关器件应牢固安装,布局整齐,不允许悬空放置;

设备接头牢固可靠,电气性能良好;

设备严禁接触液体,并防止端口进入灰尘;

空置的射频端口必须接匹配负载。

2.1.2.5电源

AP设备的供电可以采用网线POE供电和交流电源供电两种方式,一般采用POE供电;

要求提供不间断、稳定的电源输入,不满足的应该增加UPS、拉远供电等方式解决;

主机电源插板至少有两芯及三芯插座各一个,工作状态时放置于不易触摸到的安全位置,以防触电;

电缆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现象;

交流电压输入要稳定并电压允许波动范围在设备的电压许可波动范围内;

交流供电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供电电缆。

2.1.2.6接地

馈线接地每条应用16mm²的接地线,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

接地排必须使用紫铜排,接地排用膨胀螺栓牢固地固定在墙上或用螺栓固定在走线架上;

地线应与设备、接地排可靠连接;

设备保护地线、工作地线应连接到建筑物的主地线上。

2.1.2.7配套设备的安装

配套设备包括配电箱、电表、电源插座和电源保护开关等

配套设备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方案,必要时同业主协调

2.1.2.8室外AP的安装

室外安装AP,一般有两种安装方式:

a)安装在抱杆上:

这种方式便于安装,调试,后期维护也方便,是一种常用的安装方式。

同时在抱杆上安装定向室外天线,并注意以下几点:

1、将避雷针焊接在抱杆顶端;

2、采用40mm×4mm的扁钢将抱杆与防雷地网相连;

3、在楼顶四周有墙裙,且墙的高度不小于1200mm时,将抱

杆用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上,然后将定向室外天线用抱杆安装支架固定在抱杆上。

1、在楼顶四周有墙裙,且墙的高度小于1200mm时,将抱

杆的一个固定点用膨胀螺钉固定在墙上,另一个固定点与楼面固定,然后将定向室外天线用抱杆安装支架固定在抱杆上。

安装时注意保证抱杆与地面垂直,抱杆和定向室外天线的安装示意图如下:

在墙裙上安装抱杆示意图

2、在楼顶没有墙裙时,将抱杆用膨胀螺钉垂直固定在楼顶

的楼面上或水泥墩上,并用钢丝固定,然后将定向室外天线用抱杆安装支架固定在抱杆上。

在水泥墩上安装抱杆示意图如下:

在水泥墩上安装抱杆示意图

b)直接固定在建筑外墙上:

固定在墙体上的AP稳定安全,不易松动。

称为壁挂式安装。

壁挂式安装流程如下:

壁挂式安装示意图如下:

对于某些特殊场景,可将AP安装在防水箱内。

室外AP安装步骤1-安装固定架

室外AP安装步骤2-固定设备。

根据垂直抱杆或水平抱杆的实际需求,将V型紧固架与安装板用螺钉固定后,再用长螺栓、平垫、弹垫和螺母将固定好的V型紧固架(附带安装板)与另外一个V型紧固架固定在抱杆上。

将设备用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如图中虚线和箭头所示,拧紧螺钉。

如下图所示:

1、将设备安装到固定支架(竖杆)

2、将设备安装到固定支架(横杆)

室外AP的安装,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室外AP设备必须牢固安装在支撑架上,其高度和位置符合设计方案的规定;

2、室外AP应避免安装在易积水的位置;

3、室外AP设备与馈线之间接头处应采取防水措施,未接线的出线孔应用防水塞封堵;

4、如果AP设备放置于防水箱内,箱体要保持通风以利于设备的散热;防水箱应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且不影响设备或设施的正常功能;

5、进入防水箱的全部线缆需做滴水弯,或采用下走线方式;

6、各类支撑件应牢固、安全,横杆水平,竖杆垂直,铁件材料都喷防锈漆等做防氧化处理;

7、安装在楼顶屋面的AP,应选择无日光直晒或直晒时间较短的位置,必要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1.2.9室外天线的安装

天线主瓣方向不应有明显障碍物;

天线实际安装位置、角度、型号应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

天线必须使用天线的专用支架,牢固固定,支架做好防雷连接;

天线架安装时必须注意与水平面保持垂直;

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连接紧固,并用防水胶泥和防水胶布作防尘和防水处理;

天线顶端要低于避雷针,且处于45°避雷保护角范围之内;

天线标牌应扎在天线端口下方10~20cm处,标牌朝向应便于识别;

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场合,可考虑对室外天线进行美化伪装。

2.1.2.10设备防雷

避雷针的位置应与AP安装的抱杆分开,将避雷针焊接在专用抱杆顶端,再将抱杆采用40mm×4mm的扁钢与防雷地网相连;

安装完成后天线高度需满足信号覆盖需求,AP和天线顶端均需处于避雷针防雷保护角之内;

在平原地区,避雷针的保护角小于45°,高山及多雷地区,天线的避雷针保护角要小于30°,且其防雷接地(避雷针等装置的接地)应与机房的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体。

如下图所示:

2.1.2.11接地

供电设备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机柜机箱外壳,避雷器的接地端,均应作保护接地,严禁作接零保护。

AP、天线、馈线必须接地,用16mm²的接地线与主地排做可靠连接;

馈线接地每条应用16mm²的接地线,并要求接地线的弯曲角度大于90度,曲率半径大于130毫米;

设备保护地线、工作地线应连接到建筑物的主地线。

2.1.3线缆布放

2.1.3.1五类双绞线的制作

双绞线水晶头的制作有TIA/EIA-568A和TIA/EIA-568B两种标准,线序如下

568B: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568A: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目前568B标准采用比较普遍,推荐采用

双绞线屏蔽层接地才能有效的防止感应雷击损害,需采用屏蔽接地水晶头。

直通线线序对应关系

线序为: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直通线应用:

协议转换器与路由器、AC连接

AC与交换机直接相连

在非堆叠的情况下,交换机、集线器直接与设备相连

光电转换器连接到集线器的UPLINK口

光电转换器到交换机与交换机的任一LAN口

交叉线线序对应关系

线序为: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568B)

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568A)

交叉线的应用:

路由器的下行口与AC的上行口连接

AC与AP直接相连使用交叉五类线

光电转换器连接到集线器的非UPLINK口的第一端口

光电转换器与AP的连接

在同类型设备堆叠的情况下,根据具体设备厂家和型号情况采用直通或交叉五类线相连

目前很多设备之间都可以实现自适应连接

2.1.3.2五类双绞线的布放

五类线接头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布放前必须核对缆线标示内容是否正确,缆线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五类线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合理布放。

布放时要求走线合理,绑扎牢固,走线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制作五类线缆长度应留有余量。

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为0.5~1.5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五类线的绑扎:

在管道内、弱电井和吊顶内隐蔽走线时绑扎间距不应大于40cm;在管道开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间距不应大于30cm。

五类线必须用扎带牢固绑。

五类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五类线宜穿管或沿金属电缆桥架敷设,管路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管路和金属桥架应牢固固定;

单一五类线的布放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如实际单一布放长度大于100米应采用其他合适方案解决;

五类线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消防管道等一起布放,确保其不受强电、强磁等源体的干扰。

五类线进入室内时需做好防水处理;

室外WLAN工程中应使用屏蔽电缆,并要求连接的设备良好接地。

五类线与电源线平行敷设时,应满足下表隔离要求:

条件

最小间距(mm)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铺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参见以下标注

注:

(1)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2)表中对绞电缆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1.3.3馈线布放

馈线布放要求整齐、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现象;

馈线弯曲半径要求:

1/2″馈线一次性弯曲半径≥70mm,二次弯曲半径≥210mm,7/8″馈线弯曲半径≥120mm,二次弯曲半径≥360mm;

馈线与跳线接头要接触良好,并作防水处理;室内馈线接头要用胶带从馈线接头向馈线方向缠绕;

馈线要用扎带、卡码或走线梯、馈线夹牢固固定。

严禁馈线沿建筑物避雷线捆扎;

馈线不允许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在业主有特殊要求的区域,馈线可使用PVC管、镀锌管、线槽等。

要求所有走线管、槽布放整齐、美观,其转弯处要使用软管或转弯接头连接。

走线管宜靠墙或天面布放,并用扎带、吊杆、角钢等进行牢固固定,固定间距为1-1.5m;

馈线穿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

馈线接头与主设备、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距离馈线接头必须保持50mm长的馈线为直出,以满足馈线转弯需求;

馈线接头与主设备、天线、耦合器、功分器连接时,必须连接可靠,接头进丝顺畅。

馈线的长度小于10m时,在入馈线窗前的一处馈线接地;馈线的长度在10-60m,做两点接地,位置分别在离开天线1m范围内和进入馈线窗前1m范围内;馈线长度超过60m的,则需要在馈线中间部分增加一处接地点,共需要三处馈线接地;

射频同轴电缆绑扎固定时间隔要求如下表所示:

 

≤1/2″线径

>1/2″线径

水平布放时

≤1.0m

≤1.5m

垂直布放时

≤0.8m

≤1.0m

2.1.3.4电源线的布放

电源线:

设备火线、零线、地线相对应,不能反接;

进机架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电缆捆扎在一起;

不能在弱电井中穿电源线,电源线必须走线槽或铁管,要保持良好的接地;

电源线要求套管布放(走线架、槽例外),并正确注明标签。

2.1.3.5地线的布放

设备保护接地、馈线、天线支撑件的接地点应分开,并要求接触良好,不得有松动现象;

所有接地线应做好固定,加固间距为0.3米;

地线:

每根地线必须有标识,注明地线类型。

2.1.3.6线缆布放其他要求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均应有良好的接地;

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采用过压、过流保护措施,符合相关规定。

2.1.4标签制作

所有设备都要粘贴标签;

所有连到设备的连线都要粘贴标签,并注明该连线的起始点和终止点;

标签内容需准确、清晰;

馈线要在适当位置粘贴标签,且必须使用防水标签;

标签使用专用的打印机打印,不得手写;

标签应贴在设备、器件、馈线、五类线、电源线正视面;

为防止标签脱落,应使用透明防水胶带密封。

 

三、验收规范

3.1WLAN无线网络验收

WLAN网络的验收主要包括安装工艺检查、设备测试验收、业务和功能测试、网络和业务满足情况四个方面。

验收项目列表:

验收项目

编号

验收分项

安装工艺检查

1-1-1

AP设备安装

1-1-2

天线安装检查

1-1-3

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1-1-4

线缆布放检查

1-1-5

无源设备安装检查

1-1-6

有源设备安装检查

1-1-7

相关配套设备安装检查

1-1-8

标签检查

设备测试验收

1-2-1

无线覆盖信号强度测试

1-2-2

信噪比测试

1-2-3

AP配置检查

1-2-4

用户认证测试

1-2-5

WEB认证接入延时测试

1-2-6

Ping包测试

1-2-7

用户下线测试

1-2-8

同AP下用户隔离测试

1-2-9

AP间切换

1-2-10

系统吞吐量与接入带宽测试

1-2-11

AP可被网管测试

1-2-12

同邻频干扰检测

1-2-13

AP安装位置检查

业务和功能测试

1-3-1

网站访问成功率、首页响应时延测试

1-3-2

下载速率和在线视频测试

1-3-3

流量控制功能测试

1-3-4

单AP压力测试

网络和业务满足情况

1-4-1

AP覆盖用户情况

1-4-2

热点信息检查

1-4-3

热点覆盖区域的总体网络情况

1-4-4

手机终端使用情况

3.1.1安装工艺检查

3.1.1.1AP设备安装

项目编号

1-1-1

检查项目

AP设备安装

检查内容

1、设备安装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果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

2、如果AP安装在弱电井内,则需做好防尘等安全措施,为防止AP被盗,建议在固定架加锁或是将AP安装在定做机箱之中,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尘;

3、如果AP壁挂安装在大楼墙面上,必须做好防盗措施,建议将AP安装在定做机箱之中,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4、在安装AP的时候,要考虑以太网交换机与AP之间100米的距离限制;

5、安装地方便于工程施工和运行维护;

6、AP四周如有特殊物品,如微波炉,建议至少远离此类干扰源大约2-3米;

检查结果

□通过□未通过

遗留问题

3.1.1.2天线安装检查

项目编号

1-1-2

检查项目

天线安装检查

检查内容

1、天线安装位置、型号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并检查天线工作频段与AP工作模式要求的频段相符;

2、天线安装时应保证天线的清洁干净;

3、挂墙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并保证天线垂直美观,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

4、吸顶式天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

安装在天花板下时,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安装在天花板吊顶内时,应预留维护口;

5、天线与吊顶内的射频馈线连接良好,并牢固固定;

6、吸顶天线不允许与金属天花板吊顶直接接触,需要与金属天花板吊顶接触安装时,接触面间必须加绝缘垫片;

7、需要支架的天线,支架需牢固固定,并做到布局合理美观;

检查结果

□通过□未通过

遗留问题

3.1.1.3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项目编号

1-1-3

检查项目

电缆槽道安装检查

检查内容

自建槽道时,电缆槽道安装应遵循以下规范要求,对于租用或业主提供的槽道,需确认槽道条件满足线缆布放要求。

1、电缆槽道的位置、高度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电缆槽道的组装应平直,无明显扭曲和歪斜,横铁安装位置应满足电缆下线和做弯要求,横铁排列均匀;

3、电缆槽道与墙壁或机列应保持平行;

4、安装电缆槽道的吊挂或立柱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安装应垂直、整齐、牢固;

5、电缆槽道的侧旁支撑、终端加固角钢的安装应牢固、端正、平直;

6、沿墙水平电缆槽道应与地面平行,沿墙垂直电缆槽道应与地面垂直;

7、所有支撑加固用的膨胀螺栓余留长度应一致(螺帽紧固后余留5mm左右);

8、所有油漆铁件的漆色应一致,刷漆均匀,不留痕,不起泡;

检查结果

□通过□未通过

遗留问题

3.1.1.4线缆布放检查

项目编号

1-1-4-1

检查项目

五类线(超五类线)布放检查

检查内容

1、五类线的绑扎:

在管道内和吊顶内隐蔽走线位置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40cm,在管道开放处和明线布放时,绑扎的间距不应大于30cm。

五类线必须牢固绑扎固定;

2、五类线应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消防管道等一起布放,确保其不受强电、强磁等源体的干扰;

3、对于不能在管道、走线井内布放的五类线,应套用PVC管,PVC管应尽可能靠墙布放并牢固固定,PVC管不能有交叉现象;

4、五类线的布放长度不应超过100米。

如实际长度大于100米应修改设计,改用其它传输方式解决;

5、五类线设备端应留有一定空余长度并绑扎整齐固定,便于后期检修和做线缆接头;

6、尽量避免五类线与电源线平行铺设,如果需平行铺设,应满足如下隔离要求:

条件

最小净距(mm)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平行敷设

130

有一方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70

双方均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

注:

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

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净距可适当减小,并符合设计要求。

7、RJ45接头压制做工需满足设计、施工要求;

检查结果

□通过□未通过

遗留问题

 

项目编号

1-1-4-2

检查项目

光纤布放检查

检查内容

1、光纤的布放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扭曲、空中飞线等情况;

2、当光纤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并符合相应曲率要求;

3、光纤上应无重物或其他重型线缆叠压;

4、未用尾纤光接头应加保护套;

检查结果

□通过□未通过

遗留问题

项目编号

1-1-4-3

检查项目

馈线电缆布放检查

检查内容

1、馈线电缆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等情况;

2、当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部分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圆滑,弯曲曲率半径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馈线严禁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走线,确保无强电、强磁的干扰;

4、馈线尽量在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并用扎带进行牢固固定;

5、馈线的连接头都必须牢固安装,接触良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

6、与设备相连的跳线或馈线应用馈线夹等进行牢固固定;

7、走线应根据实地情况,合路布线,无任意弯曲,固定间隔合理,一般每隔1.5米用扎带或卡子固定,确保安装牢固;

检查结果

□通过□未通过

遗留问题

项目编号

1-1-4-4

检查项目

接地线布放检查

检查内容

1、一般设备的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