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449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docx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

华东师范大学吴慧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之中,新的德育课程也在建设之中。

回顾历史有助于创新,有助于改革更加深入。

建国初期的政治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德育课程源于老解放区的小学教育。

老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都是根据当时革命的中心任务确定的。

战争年代为战争服务,例如,1939年《陕甘宁边区小学规程》规定:

“小学课程以政治、军事为中心”。

各门课程中都进行政治和军事教育,此外,共产党和民主政府还十分重视在学校开设专门的政治课。

       当时政治课的内容以革命斗争为主,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斗争任务,抗战时期教的是抗日战争的有关内容;国共和谈时,教材就有“和平谈判”的内容;到1947年又学习土地改革的政策。

由于老革命根据地是处在反动派的分割包围中,因此,不可能有全国统一的教材。

各根据地都从当地斗争的形势与任务出发,编写政治课教材。

这些教材思想观点明确,密切联系革命战争、阶级斗争和生产劳动实际,革命性、思想性强。

教材呈现形式有故事、问答、对比、歌谣、韵文、顺口溜等,文字通俗易懂,有的能贴近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的还配上插图,形象生动。

       但同时也存在“政治口号化”“对儿童要求过高”“反映儿童社会生活的内容太少”等弊端。

[1]除了政治课和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思想教育外,老区的德育主要通过参加各种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如生产劳动、儿童团活动(有站岗放哨、小先生教成人识字、拥军优属)等。

因此,课堂教学与革命实践相结合是老区德育成功的经验。

但是,在战争环境下,对礼仪等文明行为习惯,即所谓私德不够重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实现对旧教育的接管与改造时,就十分重视对教材的改革。

1950年7月,教育部、出版总署联合发出《1950年秋季中小学教科用书表》,统一各地使用教科书的版本。

同年9月,组建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重编中小学课本,并实行中小学教材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

新编和修订的中小学教科书于1951年秋季起陆续供应。

不设政治课(1951~1957年)

1951年10月政务院作出《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并根据新学制制订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并于1952年3月颁布。

这是新中国制订的第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规程。

根据这个《规程》,在小学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教育。

其中德育目标是:

“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这时开始不再设政治科或其他专门的德育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主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进行。

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教育。

       1953年政务院在《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中,特别强调了加强纪律教育的问题,指出“应该依靠耐心的说服教育,既要禁止采用体罚和斗争等粗暴方式,又要反对放任不管。

应加强纪律教育,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2]故1953年之后,小学德育逐渐偏重于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到1955年2月第一个《小学生守则》颁布,共20条,其中关于在校和上课纪律方面的内容就有近一半.比较具体地指导小学生的日常行为。

       这时期还十分重视榜样教育。

当时,书报刊物和电影广播配合学校,全方位地宣传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各地涌现不少以英雄名字命名的班级和中队。

当时,社会风气良好,再加上通过实施《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有了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受到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发扬了集体主义精神,学习目的更明确。

纪律普遍良好,成绩有所提高,并且养成了优良的习惯和品质。

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同学互助、爱护公物、拾金不昧等优秀事迹蔚然成风。

这时期小学虽然没有德育课程,然而德育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

重设政治课(1957~1980年)

1957年以后。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当时,“有社会主义觉悟”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资本主义教育的标志,是新教育方针的重要特点;而且毛泽东还强调青年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认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在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的重心逐步转移。

教育部颁发的《1957-1958年度小学教学计划》中就规定,“各年级每周新设‘周会’一节,以便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作时事报告等”。

为了使政治思想教育由马列主义水平较高的专职教师担任,一些地区(如江苏、浙江等)的小学高年级又重新设置政治课,以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此后逐渐影响全国,以至大多数地区的小学高年级都相继开设了政治课。

此时的政治课全国没有统一要求,没有统编教材,上课内容都是依据当时国内政治形势而定,如“大跃进”“阶级斗争”等内容。

1963年3月中共中央颁发《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教40条),以纠正“大跃进”以来教育工作中的偏差。

1963年5月教育部又重新制订并颁发了第二个《小学生守则(草案)》(以下简称《守则》)。

《守则》的内容与“五爱”国民公德一致,是“五爱”教育的具体化。

其中第2、7条是“爱祖国、爱人民”;第l、3条是“爱科学”;第4、6条是“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此外,按时作息、讲卫生、诚实等也是小学生基本的行为习惯。

这些内容都是小学周会和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基础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小学德育工作走上正轨的一个重要措施。

但此后,在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大背景下,德育被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良好品德的培养越来越被忽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政治化倾向日益严重,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顶峰。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并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

但开设政治课的地方比较普遍。

像北京、上海等地还组织专业工作者编写并正式出版了政治课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

教材结构包括课文、思考题、辅助读物和单元教学建议几部分。

       粉碎“四人帮”以后,各地政治课教材进行了重编,但当时的思想受“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人化、概念化依然如故。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小学四、五年级开设政治课,每周各2课时,上课的总时数是136课时。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教学计划内第一次明确规定设置德育课程。

教学计划规定,政治课的教学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和必要的政治常识教育”,但却没有基本的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所以说还未完全克服“左”的影响。

根据这个教学计划,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政治课教材(四册),全套教材共八个单元.即第一单元:

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第二单元: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第三单元:

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列宁;第四单元:

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人民求解放;第五单元:

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一);第六单元:

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二);第七单元:

学点正确的思想方法;第八单元:

建设伟大的祖国,树立崇高的理想。

这套教材供全国通用。

       这套教材一直用到1981年。

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强调注意小学生年龄特点,以正面教育为主,通过革命领袖和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用具体的材料说明革命道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些参观展览、看电影等活动,但还是以灌输革命道理为主,没有改变形式主义、空洞说教的弊病。

       总之,这时期德育课程的开设完全是为了政治斗争需要,课程的社会功能、政治功能十分突出,完全抹杀、否定了它的个体性功能,忽略了对每个个体道德主体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使受教育对象视德育为“异己”,是外部强加自己的东西而予以拒绝。

同时,教学的运动式、成人化、概念化倾向逐渐严重,德育工作出现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热闹、但实效不高的局面,影响了小学生基础道德的形成。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阶段1981—1997年)

       1978年,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教育领域也开始拨乱反正,1979年4、5月间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会后,印发了《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

《纪要》指出,“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注意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有的放矢,讲求实效,防止和纠正形式主义与成人化的做法。

教育活动要生动活泼,多种多样,为青少年所喜闻乐见。

”[3](95-104)许多地方着手扭转小学德育跟形势、运动式(大轰大嗡,紧跟政治运动)、“三化(一般化、简单化、成人化)两不(不联系学生实际、不讲究实效)、一个样(大、中、小学一个样)”的局面。

20世纪70年代末,北京、上海、广东、天津的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开始研制中小学德育大纲,力图按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来规定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希望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和内容逐步走上科学化、序列化的道路。

与此同时,也要求政治课改变单纯学语录、板着面孔讲大道理的做法。

上海市1980年率先在部分学校进行开设道德课(后改为思想品德课)的尝试,集中对小学生进行以“五爱”为主要内容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课正式开设于1981年。

当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在修订说明中指出,“目前四、五年级的政治课脱离学生思想实际,效果不好。

根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将现行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一至五年级每周各1课时。

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生动活泼的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势教育。

可见,从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改进和加强小学德育,克服政治课因脱离儿童实际而造成效果不好的弊端。

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并且突出了基础的道德教育。

这是小学德育的一大进步。

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专门发出《关于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对这门课的性质、意义、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作出了全面的勾画,是这门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通知》首先确定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这门课程,“加强对小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方面,《通知》没有细分。

归纳起来包含六个方面的教育:

1.共产主义理想教育;2.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及国际主义教育;3.热爱人民的教育;4.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5.遵纪守法、公共道德教育;6.集体主义教育。

关于这门课的教学方式方法,《通知》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正面教育,积极诱导;要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照顾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讲求实效;要善于用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鼓舞教育学生,有效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把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开展‘学雷锋,创三好,和五讲四美’等活动”。

同时,还指出了这门课与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科教学的关系。

[3](105-106)所以,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没有制定出来之前,这个《通知》起到了规范教学的作用。

各地根据《通知》精神,以自编的讲授提纲和参考资料形式开始了思想品德课最初的教学。

从此,小学德育课程也进入了一个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的阶段。

       1982年,教育部在组织各方专家广泛讨论与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正式颁发了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即《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大纲(试行草案)》。

[4](49-55)这个大纲共有四个部分:

一、教学目的;二、教学内容和要点;三、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求;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其中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要点是分年级写的,每个年级都有12~14条不等的具体内容的要点。

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内容安排不一定恰当,有些要求过高了,但这是建国以后小学德育课程力求做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开始。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国家教委根据《决定》精神,在总结了几年来各地开设思想品德课的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纲(试行草案)》进行了修改,并于1986年4月正式颁布《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4](57-62)(以下简称《86大纲》)。

这个《86大纲》的结构分为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要点(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安排);教学的基本原则;大纲实施几部分。

除了结构上与《大纲(试行草案)》有所不同外,在各部分的内容与表述上也有不少变化,如课程性质部分增加了“系统地”三个字;明确指出了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的中“共产主义接班人”改为“社会主义的各类建设人才”;教学内容从14个方面概括为8个方面;在大纲实施部分对编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出了具体要求;等等。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为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国家教委着手制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于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相应的各门学科教学大纲。

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大纲没有同时颁发。

同年8月,国家教委还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试行草案)》,全面规范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教育途径、教育原则及学生的品德评定等内容。

制订此文件的目的是“为了使小学德育工作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改革和建设对合格劳动者和人才素质的要求,适应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适应当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使学校干部、教师以至学生家长都能有目的、有计划、协调一致地做好工作;使德育工作逐步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整体效益。

”[3](208)它是整个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和依据,因此,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依据。

为了适应这两个重要文件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新要求,必须对《86大纲》作进一步的修订,修订的主要方面是经过实践所认识到的不太切合实际的地方和表述不够科学之处。

1990年8月,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初审稿)》,两年后,又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试用)》(简称《92大纲》)。

[4](69-74)这个大纲与《86大纲》在结构上相同,在具体内容和表述方面的不少改动体现了更科学、更准确。

如课程性质方面,在《86大纲》“比较系统地”基础上又加了“直接地”三个字,这是根据《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与其他德育途径比较而言的,在其他各科教学中德育是间接的、渗透的,而思想品德课则是直接的。

在课程作用方面,强调其在“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突出本课程的主要作用,而不是泛泛而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教学目的部分则把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四有”具体化了,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也更明确了,它规定为“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而不是全面的德育任务。

与《86大纲》相比,在内容上改动较大,因国家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内小学增设了社会课,于是原思想品德课大纲中的生活常识和法律常识教育的内容删除了。

此外,适当降低了部分过高要求。

教学原则的提法也由各学科共同的一般原则改为更符合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如“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以情感人,情理交融”等等,使教学大纲比较切合少年儿童的实际和思想品德课的特点。

       《大纲(试行草案)》公布后,全国有十多个省、市组织编写课本与教学参考书,在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上开始了初步的探索试验。

这可以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创阶段。

当时,大家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认识是必须“坚持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思想性是首要的。

”有的老师还特别强调:

“思想品德教材一定要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创造型人才上,时代气息要浓,要讲新话,把传统教育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但实际上各地编出的教材大多“存在要求偏高,内容偏深和成人化的问题,从而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

”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多数比较单调,主要是太大、太空、太死,回答问题居多”,有的是读课文后谈认识和感想。

[5]

       《86大纲》颁布后,国家教委委托北京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上海、天津、广东、四川、辽宁和黑龙江等地,根据此大纲共编了六套半通用教材(其中有一套在三年级以后分成五年制与六年制两种版本),分别满足城市、农村、沿海、内地等不同地区五年制、六年制不同学制对教材的需要。

刚编写出的教材比较强调思想性、政策性,板起面孔训人的味道较重,不够生动活泼。

教材中成人化、概念化的现象突出,要求偏高,如要小学生弄清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要求小学生举例说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要认识实践出真知、内因外因的关系等等,脱离了小学生的思想实际与认知水平。

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1987年开始审查根据《86大纲》编写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

经过审查、审定后,大家对思想品德课教材质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开始注意从小学生实际出发,努力克服“假、大、空”和成人化的倾向。

在审查通过的教材中以北京市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使用面最广,影响最大。

这套教材由课题、课文、插图、练习、阅读材料五部分组成。

课文形式基本上是故事加道理,并力求图文并茂。

一年级的前几课没有文字,以图来表达故事内容。

二年级文字渐多,但不超过200字,采用童话、故事、儿歌等形式,插图多而且是彩色。

中年级以上主要通过讲故事说明道理,或夹叙夹议摆事实讲道理,或采取通信、对话、讨论形式讲道理,比较多样化。

这套教材的练习注重道德辨析,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

从第七册起,课文后还附有阅读材料,用以扩展学生的受教育面。

与教科书配套的还有l册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和教学幻灯片。

因此,这套教材是当时比较适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教材。

《92大纲》颁布后,各地又进行了新一轮教材编写工作。

国家执行“一纲多本”的教材方针,鼓励各地开展教材建设。

这期间,许多省市都编写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仅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就有十五六套。

这批教材吸取了前一批教材的经验,并注意克服成人化倾向。

编写者重视对儿童思想实际、生活实际、接受能力的研究。

他们到学校中去收集日记、作文作为编写课文的素材;编好后还读给教师、学生听,征求意见。

编出的教材比较贴近儿童实际,受学生欢迎,质量有明显提高。

教材建设也进入了一个规范化阶段。

但由于大家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材料,它代表了国家意志,不同于一般的儿童读物,必须严谨、规范、准确。

因此,教材编写中不成文的条条框框很多,如课题必须有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要明确反映本课的教育观点。

课文要求明确表达观点,不能含糊,不能没有结论性语言。

结果就造成观点过于直白,存在概念化、公式化、说教昧重的毛病。

再如,插图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不得过分夸张、丑化儿童,艺术性要服从思想性。

这样,漫画、卡通画就都不敢上教材了。

此外,这时期的教材虽然要求做到各具特色,以体现教材的多样化,但这时“一纲多本”的“多”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样性只停留在选材上,多选些当地的人和事,就算地方特色,在教材体系、结构等方面还缺少独特性。

尤其在教学思想上仍局限于研究教师的教,不重视研究学生的学。

教材也只是教本,还不是学生的学本。

       在进行教材编写的同时,各地教学研究部门配备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研员,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研究活动;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纷纷开设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教法课,进行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的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明理、激情、导行”六个字的课堂教学特点。

所谓明理,就是在教学中要观点正确,说理明白、清楚。

要让学生知道某个道德规范是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个规范,以及怎么做。

激情是指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起与真、善、美情感的共鸣。

激情与明理结合,达到情理交融,有利于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

导行是指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能否有道德行为,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标志之一。

根据这六个字的教学特点,第一线的教师们设计了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有三段式,有四环节,有五步型,等等。

而其中四环节教学结构比较普遍,所谓四环节教学,在提法上虽各有不同,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以,也有人称其为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这就是“导入新课,学文明理,辨析导行,总结延伸”。

从这个结构可见,当时人们按照教学大纲的精神,这门课要“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把重点放在提高道德认识上,用说理贯穿全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选用,也是围绕着提高道德认识。

也正因为这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虽比以前有所提高,但容易使教育效果仅停留在口头上。

学生在课堂上讲得很好听,却没有真正感悟,没有实际行动。

从1981年发出设课通知,经过三个教学大纲的修订、颁发,反映了人们对小学思想品德课认识的变化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历程,也是这门课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建设过程。

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阶段1997~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后,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要求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使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和方式等都要加强整体衔接。

为此,1997年3月国家教委又制订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10]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德育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方面都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这个《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相比,变动是很大的。

首先,关于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学科的性质“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没有再沿用过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避免由于对“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片面理解而产生的思想混乱。

关于这门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课程标准》指出,“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对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地位与过去提法一样,作用明确为“指导作用”,比之过去提“奠基作用”更符合这门课的实际情况,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多种途径,思想品德课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每周只有一课时,它对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起系统的指导作用,而真正养成要在其他各途径中反复实践锻炼。

       其次,关于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更突出了基础性和广泛性。

[11]各年级所设德目都是基础道德品质,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道德准则。

它包括热爱祖国、孝亲敬长、团结友爱、关心集体、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勤奋学习、热爱科学、勤劳节俭、遵守公德、诚实守信、勇敢坚毅、自尊自爱、热爱生命等德目,涉及做人的方方面面。

而其中“热爱生命”就是过去《教学大纲》没有提到的德目。

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层次性是《课程标准》的另一个特点。

长期以来,小学和初中的德育课程没有通盘的考虑和安排,因此,造成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或脱节。

有些本该初中讲的内容,为了求得小学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勉强安排在小学,这样既难教又难学,影响教学效果。

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统一安排。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总目标,按四个学段分解为具体目标和教学内容,体现出整个教育既有层次性和渐进性,又有连贯性,自然衔接。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按一二年级、三四五年级、六年级三个学段分配,一二年级涉及其中的十个德目,三四五年级涉及四个德目。

相同德目拉开层次,螺旋上升;每项教育内容在认知要求上分“知道”“了解”“习得”等层次,在行为要求上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