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295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四上)年级电子集体备课教案

教材内容

第四组

备课时间

主备者

徐位利

参与者

何蝶红、陈莹、岑益松、王昌荣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

这几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时安排

2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课后的小练笔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目的是使学生丰富知识,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后,让学生先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

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

(出示: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

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

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

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

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

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

(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

思考:

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

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课后反思

作者用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

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

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了现实。

让学生先读读书中的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感兴趣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0电脑住宅

课时安排

1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也可以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以后,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围绕“如果我是一个设计师,我会怎样设计电脑住宅”进行交流、讨论。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设计智能化的商场、医院、学校……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发挥想象力,设计一栋你心目中的电脑住宅。

  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电脑住宅所具有的其他功能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伙伴。

我们通过电脑学习、工作,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

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由电脑控制、指挥的住宅,它与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呢?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再读课文,思考:

电脑住宅与普通住宅有什么不同?

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

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学习小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4.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

(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5.是啊,正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这一栋栋神奇的电脑住宅,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人人都能住进这具有奇妙功能的电脑住宅。

(四)课外拓展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

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课后反思

课文介绍了一栋实验性综合电脑住宅的有关情况。

它位于日本东京市中心,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内部安装有100多台电脑,设计师是东京大学教授坂村健。

全文是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来介绍的,表现了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安全和舒适,使我们体会到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科学技术的探索与追求。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课时安排

3

在学生初读提出不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把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后设计了选做题,引导学生将课内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有关科技知识的书目、报刊和网站,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质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培养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1.2.3

教学难点:

2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

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

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

字、词典。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

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

请举手。

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

2、产生了什么疑问?

分别抽说。

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

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

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

奇怪!

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

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

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

(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

出示课件,师讲解。

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

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

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

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

互帮:

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

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凌空翱翔:

在高高的空中回旋地飞。

迟钝:

(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活。

本文指白门溪龙(见图或形)

不仅……而且结合文中句子理解(后面意思比前面进一层)

敏捷:

动作等迅速灵敏。

本文指一些猎食性的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行动迅速灵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彩斑斓:

颜色灿烂多彩。

亲缘关系:

血缘关系。

如:

你和爸爸、妈妈或亲妹妹,有血缘关系。

后裔:

已经死去的人的子孙。

本文指鸟类可能是小型恐龙的子孙。

欣喜若狂:

非常的欢喜快乐。

本文指全世界研究者们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能证明恐龙演化成鸟类,而非常欢喜快乐。

演化:

演变。

本文指恐龙演变鸟类。

繁衍:

逐渐增多

鸟翼:

鸟类的飞行器官,由前肢演化而成,上有羽毛。

毋庸置疑:

无须怀疑。

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

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

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

六、读全文

 

第二节

一、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

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一)读P151第2题:

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

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

(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

(二)弄清共几句

①先读书,用序号标出。

②抽说,出错教师点拨。

(这自然段长句多。

如“庞大家族:

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

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

一共8句。

(三)阅读、理解

1、默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

(给一定读书时间)

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

(出示本段文字理解)

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

4、小组讨论(要求:

逐句讨论,每句意思。

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

达成共识。

)教师巡视引导。

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

(板收)

两亿三千万年前,第一种恐龙和狗一样大,它用两条后腿支撑身体。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殖成了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两足奔跑,有些四足行走;有些身体庞大,有些小巧;有些凶猛,有些温顺。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骨骼中空,脑颅膨大,身体轻盈,行动敏捷,前肢越来越长,能像鸟翼拍打,体表长出了羽毛,没有鳞片或甲。

有的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到树上去生存,在树上跳跃,降落,有了滑翔能力,后来能飞行了。

地面上的有羽毛的孔龙奔跑,也学会了飞翔。

所以一支恐龙就演化成鸟类,飞向蓝天了。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a、引读;

b、齐读。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讨论、抽说)

科学技术发展。

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P1513)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

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

第三节

一、交流搜集的信息

二、学写田字格字

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

1)、写时注意什么地方;2)、间架结构怎么安排

2、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3、抽说、补充

4、扩词

课后反思

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后设计了选做题,引导学生将课内外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向学生推荐有关科技知识的书目、报刊和网站,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了解恐龙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课时安排

1

首段开门见山,点明了题意,明确了本文要说明的客观事物——“特殊乘客”,即经过航天旅游的植物的种子,同时,以两个设问句导入下文。

学习本课之后,教师可以推荐选读课文中的《人造发光植物》一文让学生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热情,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学的愿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

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

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

(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

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

更鲜美

C.营养:

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

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

(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课后反思

课文线索清晰,说明有序,引导学生先梳理线索,再质疑问难,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意思。

太空育种培育出的蔬菜、花卉,有的学生有所接触,在交流中让学生说说,也可以提示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留意。

学习本课之后,推荐选读课文中的《人造发光植物》一文让学生阅读,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科技类文章的热情,产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努力探索科学的愿望。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八

课时安排

4

学生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不但应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是什么,还可以谈谈产生这种奇思妙想的根据是什么。

其他同学可以针对某位同学讲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补充说明,或发表不同意见,或展开深入讨论。

引导学生回顾口语交际的热烈场面,回想自己和同学交流的奇思妙想,并仔细回忆给自己以启发的发言内容,以激发习作的热情

使学生从认识成语特点、尊重祖国文化的高度体会乱改成语的危害,树立自觉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性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做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纯洁的小卫士。

告诫并激励学生,大胆地发现,不断地探索,勇敢地创新,才能创造奇迹,成为科学道路上的成功者。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并不断体会科技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

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

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

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

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

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

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1.激趣导入:

   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

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

   展开想象的翅膀,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吧!

可以说说未来的生活、学习,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说。

  2.小组交流:

   前后两组同学组成小组,相互交流自己的想象,共同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

交流时可以互相问学,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介绍得好的,大家感兴趣的到班上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

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要想使你们的幻想成为现实,必须现在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让幻想成为现实。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写一篇想象作文

  一、谈话引入:

    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

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3.习作方法指导:

    ①叙述想象的事物,要有一定的顺序。

    ②记叙中要具体,特别是想象的事物特点要写详细。

    ③表达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4.学生自己交流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交流习作:

选出写得好的习作,说说好在哪点?

全班交流。

   6.教师选出有特色的习作讲评。

   7.学生根据自己的习作修改,同桌互改,提出修改意见。

      第三、四课

  一、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正音。

   3.符合词义,说说带点的词的意思。

   4.思考:

你发现了什么?

广告乱改成语。

   5.小结:

注意区分同音字。

  二、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读科学名言

   2.交流:

你从科学名言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结:

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怎样,同时,教育我们要向科学家学习。

  三、教学“宽带网”

   1.朗读宽带网中的内容。

   2.你在生活中还收集了哪些信息?

   3.学生展开收集资料。

   4.举办《科学在身边》手抄报。

课后反思

开展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一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既能言之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又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适时、友好地进行补充、提问,参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