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94015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docx

初三物理力学专题

力学专题

(一)指点迷津

  在进行物理学习过程中,对物理知识进行综合复习是非常重要的。

进行综合复习不仅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同学们在进行综合复习时应该努力做到三点:

一是弄清各个物理知识之间的区别;二是要抓住各个物理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三是要注意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1.质量

  要正确理解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其实质是同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并且会用这个道理来解释一些具体的问题。

  2.密度

  要全面理解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因此密度既不是质量,也不是体积,而是不同物质单位体积质量的大小。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就是说密度与物质的形状、体积、质量等都无关。

  它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变;

  二是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要注意同种物质的密度常常随物质所处的状态改变而改变,如水的密度和冰虽然是同种物质,但由于所处的状态不同,密度也是不同的。

  3.力

  要深刻理解力的概念

  对于力的概念的理解,要紧紧抓住两点:

  一是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离开了物体去谈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二是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同时性;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并且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同时消失的,无先后之分。

  4.要注意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主要就是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并且相互作用力肯定不是平衡力,因为它们不在同一个物体上。

(请你完成下列表格)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区别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5.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与联系

  

重力

压力

区别

定义不同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

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施加压力的物体,受力物体是被压的物体

作用点不同

物体的重心

受压物体的表面

方向不同

总是竖直向下

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

联系

都属于力,都具有力的三要素。

只有在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才仅仅在数值上等于重力。

  6.惯性、惯性定律

  要正确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1)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静止的物体总是想“保持静止”;运动的物体总是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的形状、速度、受力与否、都没有关系,一切物体也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有惯性,它的存在是无条件的。

(它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以后在高中就会学到)。

  2)惯性定律是牛顿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高度概括、总结、推理,得出的著名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惯性定律是一条运动规律,它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会怎样运动”。

  “不受外力作用时”是该定律成立的条件,由于我们周围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但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总结出来的,并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注意:

“或”指物体不受外力时运动状态有两种可能:

一是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二是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时,会保持静止状态。

因此,定律中的“或”不能写成“和”。

  正是由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告诉我们: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7.功率、机械效率

  要注意功率、机械效率两个概念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性能的好坏,即机械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是有用的。

  机械效率和功率是两个物理意义不同,也没有直接联系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大;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也不一定大。

  中考力学重点、热点题解析

  例4.如图4所示,两个正方体金属块A、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取走金属块A,金属块B对地面的压强为p2,已知p1:

p2=3:

2,金属块A、B的边长之比lA:

lB=2:

3,则金属块A与金属块B的密度之比ρA:

ρB=________。

  

  

[答疑编号500037010201]

  答案:

27:

16

  7.如图5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N1与N2大小相等

  B.G1、G2之和与N2大小相等

  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

  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疑编号500037010202]

  答案:

BD

  练习1.如图7所示,有两个小球M和N,密度分别为ρM和ρN。

图7甲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图7乙中,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杯底,另一端拴住小球N使其浸没在油中静止。

小球M所受重力为GM,体积是VM;小球N所受重力为GN,体积是VN。

小球M和N所受细线的拉力大小相等。

所受浮力分别为FM和FN。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油的密度为ρ油,且ρ水>ρ油>ρN>ρM,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GM<GN

  B.VM>VN

  C.FN<FM

  D.FN>FM

  

[答疑编号500037010203]

  答案:

AD

  例5.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

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8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2000Pa。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8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g取10N/kg)。

求:

  1.水桶内水的质量为多大?

  2.F的大小为多大?

  

  答案:

1.m=34kg;2.F=224N

  5.某潜水艇从长江潜行(在水面下航行)到东海某地执行任务,若它悬浮在江面下所受的重力、浮力分别为G1、F1,悬浮在海面下所受重力、浮力分别为G2、F2,则G1G2,F1F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疑编号500037010301]

  【答案】G1>G2,F1

  6.如图1所示,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 )

  

     图1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疑编号500037010302]

  【答案】C

  练习2.(08中考)23.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图9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密度。

“土密度计”在酒精(r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

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答案】1.25×103kg/m3

  4.如图22甲所示,用细线系住圆柱体浸入水槽的水中,当圆柱体有7/8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施加的拉力恰好为3N。

如图22乙所示,用细线将圆柱体拉入水槽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圆柱体所受重力的3/4时,圆柱体有7/8的体积浸在水中。

若要使图乙所示状态下的圆柱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则绳子向下的拉力为N。

(取g=10N/kg)

  

  

[答疑编号500037010304]

  【答案】4N

  2.图8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

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浮力为8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1。

当物体A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2。

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20N,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N1:

N2=13:

12。

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物体A所受重力为  N。

  

【答案】640N

  3.图23是小刚设计的一个通过简单机械自动拉开开关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主要由滑轮组、配重C、D以及杠杆AB组成,配重C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配重C、D分别通过支架固连在杠杆AB两端。

杠杆的B端放在水平台面上,杠杆可以绕支点O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开关被拉开前,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已知动滑轮P的质量mP为0.2kg,OA:

OB=3:

1,配重D的质量mD为1.5kg,作用在D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75N,刚好拉开开关所需的拉力T为6N。

杠杆、支架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滑轮与转轴的摩擦、杠杆与轴的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10N/kg。

  求:

配重C的质量mc等于多少千克,开关刚好能被拉开?

  

  

[答疑编号500037010402]

  【答案】4kg

  

  三、中考力学重点实验题解析

  例12.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____________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钩码重(N)

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2

0.4

0.2

0.2

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__

  (4)请根据实验结论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只取决于摩擦及动滑轮的重力,与被提物重无关

  B.对同一滑轮组,所提物体重力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C.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机械效率的大小与绳子的绕法无关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越多

  

  

[答疑编号500037010403]

  【答案】

(1)匀速向上

(2)绳自由端提升的高度错误,应为0.5m(3)80%(4)C

  例题13.小东想估测出某种金属块B的密度ρ,他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刻度尺。

小东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出一个实验方案。

首先找一根直硬棒,用细线系在O点吊起,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B挂在硬棒左端C处,另外找一个重物A挂在硬棒右端,调节重物A的位置,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重物挂在硬棒上的位置为E,如图20所示。

下面是小东测出ρ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按照小东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用刻度尺测出OE的长度Lo;

  

(2)把金属块B浸没在已知密度为ρ油的油中,把重物A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棒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题中的已知量计算金属块B密度ρ的表达式为:

  ρ=___________________。

  

[答疑编号500037010404]

  【答案】(3)用刻度尺测出OD的长度L1

  (4)

  例14.利用一把直尺,两个物块和几根细线,就可以做成一个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液体密度秤。

具体做法如图25所示,用细线拴在直尺的重心O点处,并把直尺挂在铁架台上,在A点挂物块G1,在距O点20cm的B点挂物块G2时。

直尺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把G1浸没在水中,G2移至距O点10cm的C点时,直尺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把C点标记为1.0。

如果把G1浸没在酒精(r酒精=0.8g/cm3)中,标记为0.8的D点到O点的距离是多少?

  

  

[答疑编号500037010405]

  【答案】12cm

  练习1.小华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两端开口的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过橡皮管与玻璃管侧壁管口相连通。

小华用电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改变风速后,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17丙所示。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比较p1与p2的大小,则p1______p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疑编号500037010501]

  【答案】小于

  例9.如图所示,一金属块体积为10dm3,上表面离水面5m,某人用滑轮组将金属块从水中匀速提起,金属块10s时间内上升到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已知某人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是225N,动滑轮总重为200N.不计绳重和滑轮组机械内部的摩擦及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阻力.(g取10N/kg).求:

  

(1)金属块的密度;

  

(2)拉力F的有用功率;

  (3)将金属块拉出水面后,又匀速提升3m,金属块出水前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

  

  

[答疑编号500037010502]

  【答案】

(1)8×103kg/m3;

(2)350w;(3)3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