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93197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4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复习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复习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复习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复习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三.docx

《中考复习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复习三.docx

中考复习三

中考复习三

中考复习三

物态变化

知识要点

一、热现象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

本部分知识在中考时考查的热点集中在考查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判断使用温度计测温、读数方法的正误等。

此部分题型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测量温度的工具叫做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

把冰水混合物规定为0℃,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热力学温度:

以绝对零点(-273.15℃)为起点的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国际单位制).开尔文用字母“K”表示.

                     T=t+273.15K

  (4)体温计:

刻度范围是35℃~42℃,每小格为0.1℃,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5)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6)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容器的壁。

b.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

  本部分知识主要考查物态变化的概念、规律、联系实际考查物态变化现象和应用、用图象研究物质熔化、凝固、沸腾学校及规律。

中考热点集中在蒸发及蒸发吸热,液化现象,温室效应与环境保护,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探究水的沸腾,分析熔化、凝固、沸腾图象等方面。

本部分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为主,也有少量的实验探究题。

物质的状态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现象叫物态变化。

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状态变化。

  熔化、汽化和升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和凝华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1.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3)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晶体溶液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晶体熔化特点:

吸热而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条件:

(1)到达熔点;

(2)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

(1)到达凝固点;

(2)继续放热.

2.汽化现象: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

  

(2)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

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例如: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

  (3)加快蒸发的办法有:

a.提高液体的温度;

b.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c.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4)对比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蒸发

沸腾

共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

汽化现象,吸热

不同点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缓的汽化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

任何温度下进行

沸点下进行

  (5)沸腾的特点:

吸热但温度不变

  沸腾的条件:

a.到达沸点;b.继续吸热.   

3.液化现象

  

(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2)液化有两种方法:

所有气体温度降低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通常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a.温度降到足够低;b.压缩体积.也有些气体,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就可使其液化.如:

石油气的液化,打火机中丁烷气体的液化.

4.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

(2)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

总结上述的物态变化可知,物质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为便于记忆,可用图帮助你。

 

 三、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哪些异同

相同点:

都是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在熔化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

  不同点:

有以下三个方面:

(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也就是说晶体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温度时,才能熔化,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的熔点.非晶体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它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熔点不变,直到晶体全部熔化成液态为止.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也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不同.晶体的熔化图线一定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而非晶体的熔化图线是一条随时间不断升高的曲线。

           

 (4)常见的晶体有:

各种金属、海波、冰、食盐.非晶体有:

松香、蜂蜡、沥青. 

四、怎样看晶体熔化图像

以海波的熔化图像为例:

见图4所示,通过图像弄清以下几点:

 

  

(1)图线上各线段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AB线段:

代表物质处于固态吸热升温的阶段.   

  BC线段:

代表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过程对应熔化过程. 

CD线段:

代表物质处于液态吸热升温的阶段.

(2)加热到某一时刻,物质所处的状态和温度 

  例如:

加热到3min时,在横轴上找到表示3min的点,作过这个点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交图线上AB线段于K点,可知此时海波处于固态,从交点K再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于温度是40℃的点,可知此时海波的温度是40℃.

(3)从图线上判定晶体的熔点.图线BC线段表示晶体吸热但温度保持熔点不变.可从B或C点作纵轴的垂线,交纵轴上的点所标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从图上可知道海波的熔点是48℃.

五、正确理解液化条件

一切气体只要温度降到足够低都可以液化.例如:

在不压缩体积的情况下,氧气在—183℃便可以液化,也有的气体,不需降温,在普通温度下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也可以液化,这在前面基本口识里已讲到.但一般的气体,单靠压缩体积并不能使它液化,必须把它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的温度以下,再压缩体积才能使它液化.

  例如:

氧气的温度必须降低到—118.8℃以下,压缩体积才能使氧气液化.这个温度叫氧气的临界温度.这个例子也使我们看到:

压缩体积使氧气的液化温度从—183℃提高到—118.8℃.不同物质的临界温度是不同的.例如:

氮气:

—147℃,氢气:

—240℃,氦气:

—268℃等.   

六、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云、雨、露、雾、霜、雪、“白气”的生成,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云:

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小水滴和水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云.所以云是水蒸气放热液化或凝华而成的.

  雨:

在一定条件下,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再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所以一部分雨滴是小冰晶吸热熔化而成的.

  露、雾:

白天气温高,地球表面的水大量蒸发,空气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夜间或早晨气温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草木、石块等低矮物体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空气中的水蒸气就液化在这些浮尘上,这就是雾.所以雾和露都是液化现象.

  霜、雪: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生成的.

  “白气”:

是水蒸气温度降低而液化成的无数小水珠,“白气”不是气体,而是液体,只是由于水珠很小并悬浮在空中,好像是气,所以“白气”二字应加引号.

七、蒸发时,为什么液体的温度会降低

  我们知道,物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将一瓶温度为20℃的酒精,放到温度为15℃的环境中,打开瓶盖,酒精能蒸发吗?

有的同学分析说:

不行.因为酒精蒸发要吸热,而环境温度比它低,酒精不能吸热,所以不能蒸发.这个分析正确吗?

我们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去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来看:

液体表面有许许多多的分子.它们都在做无规则运动,但速度大小并不一样.一些运动快的分子能够克服它周围液体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气体分子,这就是蒸发.根据这一观点,不管外界环境温度如何,总有分子跑出液体,所以当环境温度低于液体温度时,蒸发仍能进行.又因为运动快的分子跑出了液面,留在液体中的分子平均速度下降,因而,自身温度会降低.

 

层次一:

达到对知识的“了解”水平

如果你想达到初中毕业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12道题:

练   习

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_______的高低,_______的大小和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

 

   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健康人的正常体温37℃,读作_______。

 

   3.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__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________。

 

   4.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凝华:

( )

A.草地上形成露水;   

B.冬天早晨看见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     

D.冬天下雪。

 

   5.下列各种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 )

A.夏天湿的衣服变干;    

B.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后变小;   

C.霜的形成;            

D.露的形成。

 

   6.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如图坐标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7.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

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   

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

 

   8.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C.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9.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

 

   10.请写出以下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名称:

夏天吃棒冰时,揭开包装纸后棒冰会冒“白汽”__________;用热风干手器将湿手吹干______;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_______。

 

   11.以下温度最接近25℃的是:

(  )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人的正常体温;

C.人感到舒适的房间温度;  

D.泉州盛夏中午的室外温度。

 

   12.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_____的时候膨胀,在温度____的时候收缩,常用温度计就是利用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12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初中物理毕业水平!

你想参加中考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欲望,那你就尝试一下层次二的16道题给你带来的乐趣吧!

 

层次二:

达到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如果你想达到肯定可以进入普通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16道题。

练   习

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

   1.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

( )

A.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B.固体在凝固时都要吸热,温度降低;

C.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C.冰块慢慢地熔化成水;      

D.卫生球放一段时间变小。

 

   3.小明在研究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时.进行了一系列实脸。

如图表示的是:

(  )

A.晶体的熔化过程;   

B.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C.晶体的凝固过程;   

D.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4.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

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

 

   5.依照表中的示例完成下表:

 

物理现象

物态变化

示例

烧开水时冒出“白气”的形成过程

液化

1

 

凝固

2

放在箱子甲的障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

 

 

 

   6.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

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   

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

 

   7.水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  (选填“升高”、“下降”或“不变”),该过程水    (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

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8.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9.戴眼镜的乘客乘坐冷气很强的出租汽车一阵后下车,有时会发觉眼镜镜片模糊。

此现象是由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镜片发生:

(  )

A.液化;    B.凝华;    

C.熔化;    D.凝固。

 

   10.“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1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刚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小刚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17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以看出,把水从91℃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__min。

(2)根据图像可以推断,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景,正确描述水沸腾现象的是:

(  )

 

   1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勺,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花气习人知昼暖”—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D.“潭清疑水浅”—光发生了折射。

 

   14.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这是由水蒸气____形成的,它实际上就是由大量的浮于空气中的_____组成的。

 

   15.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

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同样湿的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晾在树荫下干得慢,这表明物体的__  __越高,蒸发越快,被100OC的水蒸气烫伤会比被100OC的水烫伤更厉害,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填“蒸发”、“液化”或“凝华”)时会放热。

 

看来你独立认真地完成了这16道题,恭喜你,你已经达到了本知识点的肯定可以进入普通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

普通高中与重点高中只有一线之隔,由此你很快就能拥有重点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了。

先来尝一尝重点高中的这个梨子是酸是甜,如何?

 

层次三:

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水平

如果你想达到肯定可以进入重点高中的物理知识水平,请认真完成本层次的15道题。

练   习

每道练习对应的知识点

   1.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密封性好,减少了热损失;    

B.增大压强,提高了沸腾温度;

C.增大压强,降低了沸腾温度;  

D.传热快,缩短了沸腾时间。

 

   2.夏天游泳时,一上岸就立刻感到凉快;当有风吹来时,更觉得冷,为什么?

 

 

 

   3.常说:

“下雪不冷,化雪冷.”为什么阳光普照的晴天里化雪时比大雪纷飞的下雪天还冷?

 

 

 

 

   4.探究: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

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

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

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1)图b是      (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c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

请你至少写出一条注意事项。

                 。

 

   5.去年暑假小明参加学校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许多野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1)如何获得饮用水。

如图,用大塑料袋套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袋口扎紧,随着植物中水的不断__ ___和_ ____,经过一段时间,你就能获取可食用的水了;

  

(2)用影子辨别方向。

如图,中午前后,用描点的方法在地面上画出竖直杆阴影顶端的运行轨迹,找出其中距O最近的点A,则OA就指示_________(南北/东西)方向,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为了防止触发雪崩,在攀登雪山时应禁止___________。

  (4)在野外取火时一般使用防风打火机,由于在出气口上方多了一个金属网罩,点火后网罩温度即刻升到很高的温度,这样当火焰吹灭被吹灭后,机内喷出的燃气又会被灼热的网罩点燃。

为此制成网罩的金属须具有_____________的属性。

若不慎遗失了火种,则可用的取火的办法有(只要求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______________。

  (5)野外常用对讲机进行联络,小明将对讲机的频率设定为4.5×108Hz,则对讲机发出的电磁波的波长为         m;当他和3km外的小华通话时,小华经过          s才会收到信息。

(3×108m/s)

  (6)小明获悉科考队将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消息后,设计一份装备清单,

请帮他填好表中的空格:

 

装备名称

防裂唇膏

高压锅

 

 

带有冰爪的

登山鞋

装备原因

高原风大、空气干燥,人体中水分蒸发得快

 

 

紫外线照

射强烈

 

 

 

 

 

 

 

 

   (7)为抗风,搭帐篷时要用“地钉”(类似于长铁钉)将帐篷固定在地面上,小明发现地面越松软,地钉插入越容易,固定效果越差,原因主要是                         。

小明用100N的压力将重5N的地钉竖直缓缓地插入地面,则地钉与地之间的摩擦力为       N;若要将地钉拔出,则至少需        N的拉力。

 

   6.寒冬的清晨,我们在室内经常看到窗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

请你判断“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

并用物理知识解释它形成的原因。

 

 

 

 

   7.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都要吸热;     

B.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C.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0℃的水结成0℃的冰时,其内能将要增加。

 

   9.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

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

 

   10.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无论气温怎样,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为什么?

 

 

 

 

   12.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

①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②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③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④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均正确。

 

   13.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