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93057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docx

焊接加工高级工建设方案

焊接加工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负责人:

张伟栋

项目组成员:

徐彪张桂荣时光亮陈华国母娅梅孙武生

彭存利中国核工业23建设公司管道公司副经理

戴雄彪中国核工业23建设公司南方公司项目经理

张海波中国核工业23建设公司南方培训中心主任

周志奎中国核工业23建设公司东方培训中心主任

徐小芸中国核工业23建设公司核反应堆公司质保主任

谌斌中国核工业核工程研究院焊接培训处主任

一、专业建设背景

1、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焊接高技能人才

焊接由于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质量稳定、生产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发电设备、核设施、石油化工、港口设施、航空航天、工程机械、机器制造等行业。

焊接加工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产品在生产中都不同程度地依赖焊接技术。

焊接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寿命、成本和效率。

因此“焊接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统计约有45%的钢材是通过焊接成形的。

我国2008年钢产量突破5亿吨,占全球钢产量的36.7%,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材生产国和消费国,焊接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发展我国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必须高度重视焊接技术的同步提高。

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从2002年以来在装备制造业一直在西部省份处于领先水平。

相关资料显示,2002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数量居西部第一,为731家,但工业总产值却是第二,仅348亿元,比第一名少两百多亿元。

2003年,四川省实施“1+8”(1个德阳重装基地、8大重点产品链)工程后,装备制造业飞速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30%以上,200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291亿元,工业增加值超千亿,达到1309亿元。

目前,四川省装备制造业已是产值、增加值最大的优势产业,占全省工业五分之一以上的分量。

装备制造业已是产值、增加值最大的优势产业。

尤其近两年四川省在电力设备、工程机械汽车产业、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焊接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四川省人事厅调查结果显示从2008年以来,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中,焊接高级人才一直名列其中。

另外学校所在地广元市地处川、陕、甘三省交界处,是三线企业集中的地方,分布数百家机械电子装备、电力设备、管道安装、水电建设等企业,随着广元各个工业区的建成和各种大型项目建设的推进,焊接人才需求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

不仅如此,学校作为中国核电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还承担为核电建设培养焊接人才重任。

2、行业企业对焊接高技能人才有迫切需求

随着装备制造定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技术发展,企业对焊接技术、焊接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大批高素质和高技能型焊接专业人才已成当务之急。

社会对焊接加工高级能人才的需求需求越来越大。

但焊接加工专业投入大,培养成本高,现有的培养焊接高技术人才的院校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行业对焊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焊接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这为我院大力发展焊接专业、输送焊接行业高技能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四川核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焊接专业从开办以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

不少用人单位来校招不到焊接专业毕业生。

焊接市场对人才大量而紧迫的需求为校发展焊接专业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

3、当前焊接人才培养结构急需调整。

掌握高新技术的技工、高超技能和善于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难题的技师型人才成为企业人才需求的聚焦点。

而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高素质劳动者缺乏与科技进步、社会需求和产业结构提升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高级技工(含技师、高级技师)队伍呈现出“老、少、难”等现象:

一是年龄大,二是数量少,三是文化低,且没有受过系统的技术和职业教育,表现为掌握高、新技术难。

高级技工人才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开设焊接预备技师班对提高学校焊接加工专业的建设有积极作用,同进也有利于学校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焊接加工专业建设基础

1、建设时间长,社会声誉好。

从1979年建校以来,学校就开校焊接专业。

自建立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焊接专业人才,他们大多早已成为行业中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

焊接毕业生广泛分布在汽车、船舶、电力、电站设备、石油化工、工程机械、机械制造等行业遍及四川、上海、浙江、江苏、深圳、山东、福建等各地。

近三年90%以上毕业生一直稳定在初次就业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9%。

从2007年开始,毕业生毕业前一年全部被省内外装备制造业接收顶岗实习,实习结束后全部聘用。

2、办学经验丰富。

在长期的焊接加工专业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焊接培训经验,焊接专业目前拥有7名专职教师2名兼职教师,师资队伍专兼结合。

专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都具有行业经验,具备双师教师素质名。

兼职教师全部来自行业一线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

“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能较好地满足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实训室建设,基本满足需要。

焊接专业在一校区拥有150多平方米的校内焊接实训场地主要包括焊接实训基地,有各种焊机70余台,另有金工等实训场所,总价值200多万元,能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

4、校企合作,取得成效。

学校于2006年与中国核电建设集团东方公司、南方公司进行合作,实施“共建共育”工程,在共同“建实训基地、共同育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核电专家参与制订学校焊接教学计划,由企业派专家来校指导教学、核心课程由核电专家执教,根据实际情况由核电专家于学生就业前5个月实行岗前强化培训。

学校在东方公司和南方公司由校企共同商,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校外实训和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在校学生情况。

焊接加工专业现有在校学生321人,建校30年以来已累计培养人数焊接技能人才2600余人。

他们大多都已成为一线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并且在国家重大项目上成绩突出。

6、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

学校多次为朝天区进行农民工培训,取得较好效果。

近三年来,为社会和企业个人提供焊接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先后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川数控工”、“川焊工”劳务品牌培训机构,被广元市人力和劳动保障局确定为“川北就业培训基地”。

7、存在问题:

与企业深度合作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焊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上还需加强探索;师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校内校外实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依托中国核建集团,努力以“校企联合,订单培养”为主线,走工学结合之路,深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以专业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虚拟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积极为社会和企业开展培训、技能鉴定、应用性技术研发等服务。

(二)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深化“校企联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以达到使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课程建设

根据对企业岗位素质、能力、知识需求的调研结果,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并结合工作过程设置课程内容,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3、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1)虚拟实训基地建设由焊接工艺、焊接生产和焊接质量检验三个虚拟系统组成的焊接加虚拟实训室。

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体会到真实的岗位情境,为生产性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课程教学和对外服务的需要,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岗前培训基地。

通过引入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项目,实现校内焊接技术虚拟实训、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

(3)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在现有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的、典型焊接结构生产企业,在现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发3个实训基地,并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

4、师资队伍的打造

学校将致力于打造一支专兼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优秀教学团队。

引进专业带头人1名,培养骨干教师4名;大部分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并在职称结构上达到副高职称至少1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60%以上;根据专业发展需要,聘请2—4名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

聘请6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

5、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提升。

为省内行业企业、社会提供培训200人次/年,建设期内提供技术鉴定服务500人次。

三、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前校企合作的主题框架下,实施“订单教学,分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即:

学生入校后先实施通识教育和基础实践实训教学,这一环节称为基础实践环节教学,这一环节的教学和实践根据核电行业总体需求设置,内容相同,在学校实训基地可以完成;然后由企业根据需要通过面试录选进行定向教学,这一环节称为专业实践环节,这一环节在岗前培训基地进行,或在南方公司、东方公司焊接培训中心完成,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执教,重在提高学生焊接操作技能;第三环节,即顶岗实习环节,在培训中心经考核合格,如果学生已完成学习课程,则由培训中心安排学生到时各项目处进行生产实践既顶岗实习环节。

在顶岗实习阶段,顶岗实习期间校企联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操作技能、管理能力等全方位指导,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和岗位要求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评价。

学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技能得到提升,职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完成主体由学生向工人的转变。

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进行职业资格签定。

最后由由企业安排学生进行意向性就业。

(二)课程建设

在工学结合的主体思想下,以核电行业发展为导向,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同依据岗位职业需求和国家焊接高级工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与企业需求和“订单教学,三段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焊接加工》专业岗位能力及岗位能力具体要求

岗位及岗位群

岗位能力

岗位具体能力要求

1.焊接技术操作人员

2.焊接工艺实施人员

精操作

1、操作能力达到高级电焊工水平

2、识读工程图与技术文件

3、能根据工艺要求实施工艺

知工艺

1、会编制焊接工艺文件及设备选择

2、工装制造与应用

3、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4、了解金属加工工艺过程

2、在与企业共同确定岗位能力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实现岗位能力要求的对应课程,并明确岗位核心课程。

同时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的支撑课程。

《焊接加工》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分解表

岗位群

职业岗位能力

岗位具体

能力要求

对应课程

支撑课程

拓展

内容

焊接操作人员

精操作

1.熟悉手工电弧焊操作技能

2.熟悉自动焊接操作技能

3.具备识读工程图与技术文件的能力

1.焊接结构

2.特种焊接技术

3.电焊工技能训练

4、机械制图

5、压力容器焊

6、特种焊接技术

1.CAD基础

2、机械制造基础

3、高级冷作工艺与技能训练

1.工业生产安全

2.热处理技术

3、焊接检测技术

4.专业英语

5.工业企业管理

工艺实施人员

知工艺

1.具备编制焊接工艺文件及设备选择能力

2.具备工装制造与应用能力

3.掌握金属材料的焊接方法

4.了解金属加工工艺过程

5.典型工艺的实施能力

1.焊接结构

2、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3.焊接检测技术

4.电焊工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工程力学

3、围绕岗位核心能力、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要求,设置基本技能知识拓展,岗位能力知识、职业素质教育与拓展,岗位能力拓展课程,构成了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以岗位素质模块为支撑,拓展模块的课程,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1、优质核心课程的开发

对《焊工工艺》、《焊接结构》两门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依据工作过程,以教材、课程标准、方法手段以及教学软件为核心进行课程开发。

5、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考试与考查方式,对课程采取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几种考核方式,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环节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和评价。

(三)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校企合作,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参照系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1、建设虚拟实训室。

建设由焊接工艺、焊接生产和焊接质量检验虚拟实训系统组成的焊接技术虚拟实训系统。

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下,体会到真实的岗位情境,形象直观地显现焊接生产、检验的全过程和细节,为生产性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围绕课程教学和对外服务的需要,购置设备,建设焊接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

通过引入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典型焊接结构的生产项目,实现校内由焊接技术虚拟实训、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实现教学、生产、研究于一体的实训建设目标。

3、建设无损检测实验室。

无损检测实训室通过真实检测设备进行焊接加工、激光加工零件、部件及产品的无损检测。

可对外进行检测人员培训和无损检测服务。

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教学和对外承揽检测业务,其功能是通过专业实训,掌握焊接检测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4、对现焊接实训室进行改造,整合现有焊接实训设备,建成手工电弧焊接实训室、特种焊接实训室。

5、顶岗实习基地建设

在原有基础上新建3个顶岗实习基地,来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5个月的顶岗实习时间。

加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包括管理体制、管理制度、教师聘任、评价体系等在内的过程管理机制建设,同时和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顶岗实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四)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符合要求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队伍,选拔、引进具有高级职称、高技能的专业带头人,选拔和培养骨干教师注重和加强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

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交流学习、师资培训、企业锻炼、专业建设和改革等途径建立起一支热爱专业、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高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培养和聘请专业带头人

从骨干教师队伍中选拔具本科以上学历、具高级职称,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1名通过到企业实践锻炼、主持教研教改或技术开发项目、国内外进修培训、取得焊接国际工程师资格证书等途径培养成专业带头人。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持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改,承担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

主持对行业的技术合作、技术咨询及技术培训。

或从企业聘请1名具有高级职称以上、焊接技术实践经验丰富、新技术新知识应用能力强、具有较高行业知名度、具备企业运行管理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构建校企紧密联系、深度融合的专业带头人主持焊接加工专业建设。

(3)培养骨干教师。

从教师中选拔2名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具有工程师或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通过国内外职业技能培训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或国内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技术服务项目,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课程与教材建设,取得焊接国际工程师资格证书等渠道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培养成为骨干教师。

(4)重视和加强新教师的培养。

焊接专业青年教师比例增大要搞好焊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注重和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

通过教研活动、听课、承担多门课程教学、参与能力标准开发、课程设计、教学评估鉴定工作、校外观摩学习、培训先进职教理论学习等途径培养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通过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带学生行业实习、参与校企合作技术项目等手段提高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力,让85%以上教师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5)扩大兼职教师队伍

通过学校与企业及焊接行业协会密切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3-5名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审、教学内容改革,参与校内实习实训指导担任课程教学、开展讲座、指导实习,参与校外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与管理。

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

(五)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1、为合作企业开展技能培训服务,拟在建设期内将本专业建设成合作企业的焊接技能培训基地,为提高企业焊接技术工人技能水平培训200人次;

2、开展社会技能培训,发挥职业技能鉴定作用,建设期内提供技术鉴定服务500人次;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以焊接专业带头人任组长,成立“焊接加工专业建设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焊接加工专业建设方案落实工作。

(二)制度保障

制定实训实习安全保障制度、实训室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进程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度等,保障专业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焊接教研室:

教务处审核:

专家治校委员会审核:

主管校长审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